一种收卷辊装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5870发布日期:2019-08-23 23:2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卷辊装卸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卷辊装卸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收卷辊装卸更换采用行车辅助吊装,其工艺复杂、耗时长,且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卷辊装卸设备,其更换效率高、更换过程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收卷辊装卸设备,包括:

车架;

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包括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两端的装卸组件,每个所述装卸组件包括装卷组件和卸卷组件;所述装卷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一夹座,所述第一夹座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收卷辊的第一夹槽;所述卸卷组件包括第二支座、第二升降装置和第二夹座,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伸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夹座;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车架底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两端的车轮组,所述车轮组与轨道滑动配合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座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凹槽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二夹座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滑道滑动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两侧连接设置有支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轮组朝向所述第一夹槽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槽配合设置的第二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一支座之间连接设置有加强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车轮组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采用液压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收卷辊装卸设备,采用具有装卷组件和卸卷组件的结构,可分别进行安装和拆卸收卷辊的作业,其更换效率高、更换过程安全可靠,且车架底部具有行车机构,其移位方便,载重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收卷辊装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装卸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收卷辊装卸设备,包括车架1、装卸机构2和行走机构3。具体的,装卸机构2包括分别对称设置在车架1两端的装卸组件20,每个装卸组件20包括装卷组件21和卸卷组件22;装卷组件21包括第一支座211、第一升降装置212和第一夹座213,第一夹座213一端连接第一升降装置212,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收卷辊的第一夹槽2131,第一升降装置212将定位在第一夹槽2131内的收卷辊提升,并放置于其安装位置,实现收卷辊的安装;卸卷组件22包括第二支座221、第二升降装置222和第二夹座223,第二升降装置222伸出端连接第二夹座223,第二升降装置222提升第二夹座223并将放置在安装位置上的收卷辊顶升,通过行走机构3移动从而使收卷辊脱出,实现收卷辊的拆卸;其装卸更换过程效率高、更换过程安全可靠。行走机构3设置在车架1底部,包括分别设置在车架1两端的车轮组31,车轮组31与轨道30滑动配合设置,其移位方便,载重能力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支座221具有一凹槽2211,第二升降装置222设置在凹槽2211底部,凹槽2211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2212,第二夹座223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滑道2212滑动配合,进一步提升了第二夹座223升降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凹槽2211两侧连接设置有支撑杆2213,其结构强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车轮组31朝向第一夹槽213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座311,定位座311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夹槽2131配合设置的第二夹槽3111,当第一升降装置212缩回至最低点时,第一夹槽2131与第二夹槽3111并排设置,同时用于承载收卷辊,运输过程更加稳定;为了提高第一夹座213的承重稳定性,两个第一支座211之间连接设置有加强杆21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车架1的结构更加稳定,强度更高,两个车轮组31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杆32。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装置212和第二升降装置222采用液压驱动,其动力稳定,承载能力强。

以上具体结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者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者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