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束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3673发布日期:2019-11-15 21:15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束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cng储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束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cng管束式集装箱在多年前已经大批量生产,在该方面也申请了较多的专利,如cn201120529772.6《管束式集装箱》、cn201320384937.4《一种管束式集装箱》、cn201621247869.7《一种新型管束式集装箱》等,但随着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生产技术的发展,对管束式集装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管束式集装箱的进步。

国家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政策不断出台,对直接运输绿色能源cng的管束式集装箱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满足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增大cng的运气量,降低运输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cng运气重量的增加,必然需要框架的支撑强度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ng管束式集装箱,在集装箱框架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提升其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管束式集装箱包括框架、前端安全装置、气瓶、后端安全装置、捆绑带,所述气瓶在框架内分布上中下三层,气瓶的瓶体外径×长度×厚度为φ559×11050×15.8mm,数量为9-12个。框架底部下横梁的下部或/和上部为圆弧拱形。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圆弧拱形下横梁可增大框架承载能力,将局部集中纵向受力分解部分到水平方向,避免局部受力过载而变形失效。在不增加框架的重量前提下,增加了气瓶数量,同时增加了cng载气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前端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2前端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3前端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4前端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5前端主视图;

其中:1-框架、2-前端安全装置、3-气瓶、4-后端安全装置、5-捆绑带、6-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该管束式集装箱包括框架1、前端安全装置2、气瓶3、后端安全装置4、捆绑带5。气瓶3采用34crmo4高强度钢制造,瓶体外径×长度×厚度为φ559×11050×15.8mm相比以前的集装箱气瓶φ559×8550×16.5mm,长度增加,厚度减薄,气瓶单只运输cng气量增加到2.323

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前端安全装置主视图,可见,气瓶3分为上中下三层布置,上层一个气瓶,中层四个气瓶,下层四个气瓶,为了满足框架1的承载,而不增加框架1的重量,将框架1底部的下横梁6的下边改为圆弧拱形。这样,下横梁6在受到纵向重力时,可将部分纵向力分解到水平方向,从而提升框架的承载能力。本实施例管束式集装箱总充装量为20.907/4460k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单只气瓶与实施例1相同,附图3为实施例2的前端主视图,与实施例1相同的是,气瓶3分为上中下三层布置,上层一个气瓶,中层四个气瓶,下层四个气瓶,总充装量为20.907/4460kg,不同的是,将框架1底部的下横梁6的上边改为圆弧拱形。这样,下横梁6在受到纵向重力时,也可将部分纵向力分解到水平方向,提升框架的承载能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单只气瓶与实施例1相同,附图4为实施例3的前端主视图,与实施例1相比,相同的是气瓶3分为上中下三层布置,中层四个气瓶,下层四个气瓶,不同的是上层气瓶由一个增加为三个,总气瓶数由九个增加到十一个。为增加框架1的承载能力,下横梁6的下边和上边均改为圆弧拱形。本实施例总充装量25.553/5450kg。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单只气瓶与实施例1相同,附图5为实施例4的前端主视图,与实施例2相比,气瓶3同样分为上中下三层布置,也是十一个气瓶,总充装量25.553/5450kg,不同的是中层气瓶数由四个变为三个,上层气瓶数由三个改为为四个,这样可以节约高度空间,而且中层和上层的气瓶放置更稳妥。与实施例2相同,下横梁6的下边和上边均为圆弧拱形。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单只气瓶与实施例1相同,附图6为为实施例5的前端主视图,与实施例2相比,上层气瓶由三个增加为四个气瓶总数增加到十二个,总充装量27.876/5950kg。框架1的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下横梁6的下边和上边均为圆弧拱形。

本实用新型圆弧拱形下横梁6可增大框架承载能力,整体受力较好,将局部集中纵向受力分解部分到水平方向,避免局部受力过载而变形失效。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框架1的重量前提下,增加了气瓶数量,同时增加了cng载气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