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2010发布日期:2019-10-19 03:41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以及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主要用于消除补偿链在运转过程中的应力,使得电梯轿厢在运行时的抖动减小,更加安全、舒适和平稳,明显降低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现有的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方法,具有如下不足之处;

1)采用人工消除应力,将补偿链一端固定,另一端离地悬挂,利用补偿链的自重释放应力。该方法导致补偿链安装繁琐,增加安装成本;

2)人工消除应力方法只能减少部分应力,而应力造成补偿链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发生磨损、形变和噪音,造成电梯轿厢的抖动增加,产生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现有的补偿链应力消除方法,不能满足补偿链正常运转过程中的安全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性高,能够消除补偿链在运转中产生的应力,明显减小补偿链在运转过程中发生的磨损和形变,最终延长补偿链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梯的运行维保成本的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包括吊套和吊杆,吊杆的底部通过支撑结构倒挂在吊套内旋转,同时吊套的底部通过摆动连接杆将补偿链连接在吊套底部摆动补偿应力,吊杆顶部通过顶部固定轴与轿厢或对重框架连接,从而使得吊套和吊杆、摆动连接杆、补偿链与轿厢或对重框架可摆动地连接;吊杆底部的支撑结构与吊套之间还连接轴承。

进一步地,轿厢或对重框架对应顶部固定轴的位置处还设有向吊杆的支撑结构方向延伸的双耳片连接件,所述双耳片连接件借助顶部固定轴和顶部紧固组件将吊杆可摆动地连接在轿厢或对重框架上。

进一步地,顶部固定轴位于双耳片连接件吊杆两侧的位置处还设有减震橡垫圈,减震橡垫圈多为橡胶制成。

进一步地,吊杆的支撑结构的底部还固定有橡胶缓冲垫。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缓冲垫底部设有向下倒扣的碗状结构,进而在补偿链的侧面对补偿链形成缓冲减震。

进一步地,补偿链还通过一个活动拉环连接在摆动连接杆上,进而在活动拉环与吊套的两个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摆动间隙L1和摆动间隙L2,摆动间隙L1+L2>25mm。

进一步地,摆动连接杆位于摆动间隙L1和摆动间隙L2的位置外侧分别套有一个缓冲弹簧,避免了活动拉环或者补偿链的两侧直接与吊套内部碰撞形成磨损,进而在局部对补偿链进行应力补偿,提高补偿链的耐磨损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安全可靠性高,能够消除补偿链在运转中产生的应力,明显减小补偿链在运转过程中发生的磨损和形变,最终延长补偿链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梯的运行维保成本,提高电梯的安全可靠性。

2、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补偿链因应力产生的晃动,极大的改善电梯在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提高乘员的舒适感。

3、安装方便,能够与不同种类的电梯用平衡补偿链连接。

4、应用广泛,可以用在电梯用平衡补偿链、钢丝绳和类似的传动部件上,消除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的结构图;

图3为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未悬挂补偿链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其中:1-吊套,2-吊杆,21-支撑结构;3-轴承,4-摆动连接杆,5-补偿链,6-轿厢或对重框架,61-双耳片连接件;7-缓冲弹簧,8-活动拉环,9-橡胶缓冲垫,91-向下倒扣的碗状结构;10-顶部固定轴,11-顶部紧固组件,12-减震橡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包括吊套1和吊杆2,吊杆2的底部通过支撑结构21倒挂在吊套1内旋转,同时吊套1的底部通过摆动连接杆4将补偿链5连接在吊套底部摆动补偿应力,吊杆2顶部通过顶部固定轴10与轿厢或对重框架6连接,从而使得吊套1和吊杆2、摆动连接杆4、补偿链5与轿厢或对重框架6可摆动地连接。这里所说的摆动连接杆4一般是螺栓连接杆,可以很好地将摆动连接杆4固定在吊套1上,保证摆动连接杆4和吊套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为补偿链5在摆动连接杆4内的摆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该应力消除装置在工作时,能够实现多级缓冲,首先吊杆2的顶部与轿厢或对重框架6能够沿顶部固定轴旋转摆动,此处为一级应力消除结构,此处较现有技术的固定连接方式更为灵活,消除了吊杆2与轿厢或对重框架6之间由于固定连接而产生的部分应力集中。其次,吊杆2的底部通过支撑结构21倒挂在吊套1内自由旋转,实现了吊杆2带动与吊套进行360度旋转,进而带动补偿链5进行360度自由旋转,该结构的使用能够消除补偿链在运转中产生的应力,明显减小补偿链在运转过程中发生的磨损和形变,最终延长补偿链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梯的运行维保成本,提高电梯的安全可靠性。

吊杆2底部的支撑结构21与吊套1之间还连接轴承3。该应力消除装置在工作时,轴承能够确保旋转灵活,消除补偿链4在运行时产生的应力,明显降低补偿链4在运行中产生的噪音,最终提高电梯在运行时的舒适度和安全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轿厢或对重框架6对应顶部固定轴10的位置处还设有向吊杆2的支撑结构方向延伸的双耳片连接件61,所述双耳片连接件61借助顶部固定轴10和顶部紧固组件11将吊杆2可摆动地连接在轿厢或对重框架6上,进而带动补偿链在如图1所示的A-A的方向上摆动补偿磨损,该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补偿链因应力产生的晃动,极大的改善电梯在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提高乘员的舒适感。更佳的实施方式是,顶部固定轴10位于双耳片连接件吊杆2两侧的位置处还设有减震橡垫圈12,减震橡垫圈12多为橡胶制成,从而提高耐磨性能。和该功能类似的是吊杆2的支撑结构21的底部还固定有橡胶缓冲垫9,用于防止补偿链运动过程中由于旋转角度过大而造成对吊杆2底部的磨损,该固定方式可以是将橡胶缓冲垫9使用粘接胶黏上,或者使用螺栓、螺钉等紧固件固定或者使用胶布粘接,只要是能保证橡胶缓冲垫9固定在吊杆的支撑结构21的底部即可。为了保证橡胶缓冲垫9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还可以在橡胶缓冲垫9底部设有向下倒扣的碗状结构91,该向下倒扣的碗状结构91的向下延伸部分一直延伸至补偿链5的相对下端位置,进而在补偿链5的侧面对补偿链形成缓冲减震。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用硅胶等耐磨以及抗老化性能较好的橡胶缓冲垫,但是硅胶的成本相对较高,使用其他性能类似的耐磨橡胶代替可以更好地兼顾其经济性能。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所不同的是,从图1和图3中还可以看出,补偿链5还通过一个活动拉环8连接在摆动连接杆4上,进而在活动拉环8与吊套1的两个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摆动间隙L1和摆动间隙L2,摆动间隙L1+L2>25mm,这两个摆动间隙L1和摆动间隙L2留给了补偿链一个活动空间,进步降低其磨损的可能。

更佳的实施方式,摆动连接杆4位于摆动间隙L1和摆动间隙L2的位置外侧分别套有一个缓冲弹簧7,避免了活动拉环8或者补偿链的两侧直接与吊套内部碰撞形成磨损,进而在局部对补偿链5进行应力补偿,提高补偿链的耐磨损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用平衡补偿链应力消除装置在工作时,吊套1和摆动连接杆4均可围绕吊杆旋转,整个构件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