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板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8113发布日期:2019-08-13 21:2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托板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行业—水泥制品—小型砌块成型机—环形生产线领域,特别是一种托板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砌块成型机全自动环型生产线来讲,整条线是闭环的,也就是说输送环节的某一点出现问题,虽然只需要对该点进行修理,但是仍然需要整条生产线停产,浪费产能,降低生产效率,产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托板转运装置。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托板转运装置,包括基梁,所述基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基梁沿嵌有方向水平分布,所述基梁上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转运机械手,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基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行走电机实现滑动驱动,所述行走电机通过行走链条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基梁的一侧放置有输出输送机,所述基梁的另一侧放置有输入输送机。

所述基梁为轴向方向沿左右水平分布金属梁,所述基梁的左右两侧通过立柱固定于底面上,所述基梁与立柱整体形成“n”形结构,位于基梁同侧的两个立柱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

所述输出输送机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输出梁,两条输出梁底部通过固定座固定于地面上,两个所述输出梁之间设有输出链条,所述输出链条的左右两端通过输出链轮支撑,所述输出链轮通过输出轴与所述输出梁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出梁轴承连接,所述输出链轮与所述输出轴键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输出驱动轮键连接,所述输出驱动轮与输出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输入输送机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输入梁,两条输入梁底部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地面上,连个所述输入梁之间设有输入链条,所述输入链条的左右两端通过输入链轮支撑,所述输入链条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输入链条呈前后分布,所述输入链轮通过输入轴与所述输入梁连接,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入梁轴承连接,所述输入链轮与所述输入轴键连接,所述输入轴上套有输入驱动轮,所述输入驱动轮与所述输入轴键连接,所述输入驱动轮位于两个所述输入梁之间,所述输入驱动轮与输入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转运机械手包括升降电机、升降导柱,所述升降导柱的后侧设有齿条,所述升降电机的电机轴通过升降齿轮与所述升降导柱上的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升降导柱的底端安装有抓取总成,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导轮,所述升降导柱与所述导轮相接触,所述导轮通过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导轮与所述升降导柱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导柱的左侧、右侧、前侧,所述导轮的边缘向内凹陷,所述升降导柱的左侧、右侧、前侧设有与导轮边缘的凹陷相契合的凸起金属条。

所述安装板放置于两个所述基梁之间的顶面,所述行走链条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行走链条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所述行走电机固定于所述连接梁的下方,所述连接梁的侧端安装有垂直放置的金属板,所述行走电机固定于所述金属板上,所述行走链条通过行走链轮支撑,所述行走轮包括行走主动轮、行走冲动轮,所述行走主动轮、行走从动轮分别固定于所述基梁的两侧,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行走主动轮、行走冲动轮之间,所述行走主动轮与所述行走电机之间通过带轮连接。

所述输入梁上安装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导向轴的一侧设有导向板,多个所述导向轴在所述输入梁呈弧形阵列分布,位于两个的输入梁上的导向轴向所述基梁方向呈收拢分布。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托板转运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当出现生产线中的局部输送损坏时,通过转运装置代替该部分输送,使整体生产线可以继续运行,保证产能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托板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基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输入输送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输出输送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运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运机械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梁;2、安装板;3、行走电机;4、输入输送机;4a、输出梁;4b、固定座;4c、输出链条;4d、输出链轮;4e、输出轴;4f、输出驱动轮;4g、输出电机;5、输出输送机;5a、输入梁;5b、固定座;5c、输入链条;5d、输入链轮;5e、输入轴;5f、输入驱动轮;5g、输入电机;5h、导向轴;5i、导向板;6、立柱;7、连接梁;8、行走链条;9、转运机械手;9a、升降电机;9b、升降导柱;9c、抓取总成;9d、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一种托板转运装置,包括基梁1,所述基梁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基梁1沿嵌有方向水平分布,所述基梁1上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转运机械手9,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基梁1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2通过行走电机3实现滑动驱动,所述行走电机3通过行走链条8与所述安装板2连接,所述基梁1的一侧放置有输出输送机4,所述基梁1的另一侧放置有输入输送机5。

所述基梁1为轴向方向沿左右水平分布金属梁,所述基梁1的左右两侧通过立柱6固定于底面上,所述基梁1与立柱6整体形成“n”形结构,位于基梁1同侧的两个立柱6之间通过连接梁7连接。

所述输出输送机4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输出梁4a,两条输出梁底部通过固定座4b固定于地面上,两个所述输出梁4a之间设有输出链条4c,所述输出链条4c的左右两端通过输出链轮4d支撑,所述输出链轮4d通过输出轴4e与所述输出梁4a连接,所述输出轴4e与所述输出梁4a轴承连接,所述输出链轮4d与所述输出轴4e键连接,所述输出轴4e的一端与输出驱动轮4f键连接,所述输出驱动轮4f与输出电机4g传动连接。

所述输入输送机5包括两条互相平行的输入梁5a,两条输入梁底部通过固定架5b固定于地面上,连个所述输入梁5a之间设有输入链条5c,所述输入链条5c的左右两端通过输入链轮5d支撑,所述输入链条5d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输入链条5d呈前后分布,所述输入链轮5d通过输入轴5e与所述输入梁5a连接,所述输入轴5e与所述输入梁5a轴承连接,所述输入链轮5d与所述输入轴5e键连接,所述输入轴5e上套有输入驱动轮5f,所述输入驱动轮5f与所述输入轴5e键连接,所述输入驱动轮5f位于两个所述输入梁5a之间,所述输入驱动轮5f与输入电机5g传动连接。

所述转运机械手9包括升降电机9a、升降导柱9b,所述升降导柱9b的后侧设有齿条,所述升降电机9a的电机轴通过升降齿轮与所述升降导柱9b上的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升降导柱9b的底端安装有抓取总成9c,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导轮9d,所述升降导柱9b与所述导轮9d相接触,所述导轮9d通过安装架9e与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所述导轮9d与所述升降导柱9b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导柱9b的左侧、右侧、前侧,所述导轮9d的边缘向内凹陷,所述升降导柱9b的左侧、右侧、前侧设有与导轮9d边缘的凹陷相契合的凸起金属条。

所述安装板2放置于两个所述基梁1之间的顶面,所述行走链条8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行走链条8位于所述安装板2的底面。所述行走电机3固定于所述连接梁7的下方,所述连接梁7的侧端安装有垂直放置的金属板,所述行走电机3固定于所述金属板上,所述行走链条8通过行走链轮支撑,所述行走轮包括行走主动轮、行走冲动轮,所述行走主动轮、行走从动轮分别固定于所述基梁1的两侧,所述安装板2位于所述行走主动轮、行走冲动轮之间,所述行走主动轮与所述行走电机3之间通过带轮连接。

所述输入梁5a上安装有导向轴5h,所述导向轴5h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导向轴5h的一侧设有导向板5i,多个所述导向轴5h在所述输入梁5a呈弧形阵列分布,位于两个的输入梁5a上的导向轴5h向所述基梁1方向呈收拢分布。

当生产线的一个作业部分出现问题时,将所述输入输送机4与损坏输送部分的上游生产线连接,而所述输出输送机5与损坏输送部分的下游生产线连接,

在砌块成型机生产线的搭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输送军采用传送带实现,所述输入输送机4、输出输送机5可以直接放置在上游、下游生产线的出料端。

所述输入输送机4、基梁1、输出输送机5并不一定需要在一条直线上,可以根据生产线上下游机械的位置沿折形分布,只要保证输入输送机4的末端、输出输送机5的首端位于所述基梁1下方即可,同理,所述输入输送机4、输出输送机5、基梁1的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连接的生产线环节确定。

传统的臂环连接输送机构,需要与生产线固定连接,不可以搬运,而且即使可以搬运,其个部件都是固定连接的,过于沉重,无法搬运,而所述输入输送机4、输出输送机5、基梁1是分开的,可以分别通过搬运机械运输到制定位置,所述输入输送机4、输出输送机5与生产线之间、所述基梁1与输入输送机4、输出输送机5支架只要按照固定的位置放置即可,无需连接搭载,使用方便。

所述输入输送机4、输出输送机5的输送方式采用砌块成型机常用的、经典的电机驱动-链轮传动-链条搭载运输的驱动方式,兼容性强,可以与绝大部分的砌块成型机搭载。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