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21灯泡老化加压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4216发布日期:2019-08-31 01:3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P21灯泡老化加压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21灯泡老化加压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刹车灯常采用P21灯泡,该灯泡包括近似球形的泡体和圆筒形的灯头,泡体安装在灯头内。P21灯泡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老化加压测试,即给灯泡通电一段时间,并对泡体进行敲击实验,观看灯泡在老化加压测试下的反应,从而挑出不合格的残次品。现在老化加压实验在圆形的转盘上进行,灯泡被夹持在转盘边缘并通电,在圆盘下方设有泡体击打装置。但是,目前还需要人工将灯泡夹持在转盘上,为了增强测试的自动化,提升工作效率,急需一种老化加压机的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21灯泡老化加压机的上料装置,该装置能够将从生产线释放下来的P21灯泡接收并转运,在此过程中使灯泡排成一定方向并向前运动,最后顺利送到测试的转盘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21灯泡老化加压机的上料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一端与承接槽的一端相连,承接槽另一端安有缓冲挡板,缓冲挡板与承接槽之间形成灯泡漏口,在灯泡漏口下方设有灯泡输送轨道,灯泡输送轨道的开口两侧连有接收板,所述灯泡输送轨道设置在振动器上,所述振动器能够使灯泡输送轨道内的灯泡向前运动,在灯泡输送轨道上方设有毛辊,在灯泡输送轨道的一端设有灯泡转运盘,所述灯泡转运盘的边缘间隔设有一周的灯泡卡口,在灯泡转运盘的一侧设有夹取机械手,所述灯泡转运盘每转动一次,会使与一个所述灯泡卡口相邻的下一个灯泡卡口对准所述灯泡输送轨道。

优选的,所述夹取机械手包括升降气缸,在升降气缸的活塞上安有旋转气缸,在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安有第一手指气缸和第二手指气缸,第一手指气缸的两个手指分别安有第一弧形夹板和第二弧形夹板,第二手指气缸的两个手指分别安有第三弧形夹板和第四弧形夹板。

优选的,所述灯泡输送轨道两侧的接收板内侧壁上设有缓冲层。

优选的,所述毛辊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灯泡转运盘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优选的,在所述灯泡转运盘的外围设有防脱保护杆。

优选的,在所述灯泡转运盘下方设有两个托顶气缸,所述托顶气缸的活塞杆对准所述灯泡卡口。

优选的,所述灯泡输送轨道包括平行的两块侧板,所述两块侧板之间形成凹槽,凹槽的宽度大于待输送的P21灯泡的灯头的宽度而小于泡体的宽度。

优选的,在所述灯泡输送轨道的末端上方设置有导向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生产线释放的P21灯泡被输送带接收后,输送带将灯泡输送至灯泡输送轨道上,此时能够使灯泡下落过程中灯头进入灯泡输送轨道的凹槽内,此为第一关键点。然后灯泡在振动器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运动,并被旋转的毛辊梳理,使灯泡在轨道上有规则的排列着前进,到末端即被推送入灯泡转运盘的灯泡卡口内。最后被夹取机械手夹取、拔出并翻转,从而形成利于被测试转盘夹持的姿势,完成上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灯泡漏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上料装置包括输送带1,输送带1固定在底座上,输送带1用于承接并运送从生产线上释放下来的制作完成的P21灯泡,灯泡随着输送带1向前运动并最终下落到与输送带1一端相连的承接槽2内,承接槽2为倾斜设置的滑槽,滑槽的末端固定有缓冲挡板3,缓冲挡板3与滑槽之间留有灯泡漏口4,灯泡漏口容许单排灯泡通过。灯泡随输送带运动到承接槽,并依靠自身重力沿滑槽下滑并最终经过灯泡漏口滑出。灯泡漏口4的下方固定有灯泡输送轨道5,从承接槽滑落的灯泡进入灯泡输送轨道5内。

灯泡输送轨道5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51,两块侧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形成凹槽52,凹槽52的宽度即两侧板51间的距离大于待输送的P21灯泡的灯头的宽度而小于泡体的宽度,灯泡在输送轨道5上运输时灯头位于输送轨道的凹槽52内而泡体架放在凹槽的上方,以保持灯泡朝向的统一性,利于后面工序的顺利进行。

在输送轨道5的两侧板上方开口位置还分别连接有两块接收板6,接收板6的内侧壁上设有缓冲层。接收板6自与轨道的侧板51相连的一端向上设置并逐渐向外扩张,接收板6的两侧将承接槽2末端的灯泡漏口4包括在内,以确保从承接槽2内滑落的灯泡经过灯泡漏口4落下后全部能够进入输送轨道5内,而不会滑落到轨道外偏离输送线或者产生损坏。

在输送轨道5的下方安装有振动器7,输送轨道5能与振动器7一起进行振动。振动器7能够产生斜向上方向的振动并带动轨道一起运动,这样,振动器7每向上振动一次,即可带动输送轨道5以及输送轨道内的灯泡一起向斜上方向运动,然后振动器7再进行斜向下方向上的振动,并带动输送轨道5一起回复到初始位置,输送轨道5上的灯泡由于并未与输送轨道固定相连,会做自由落体运动,这样,振动器7每上下振动一个周期,灯泡即可相对输送轨道5向前运动一定距离,振动器7如此反复运动,灯泡即可在输送轨道5上不断前进。上述振动器7为现有技术,可在市面上购买得到。

在输送轨道5的上方固安装有毛辊8,毛辊8的转轴与转动电机9的输出轴相连,转动电机9通过机架固定在底座上,毛辊8可以设置在输送轨道5的中部位置,能够对输送轨道5内的灯泡进行刮刷排序,使灯泡经过毛辊8后能够在有规则的排列在输送轨道内并向前运动。

灯泡输送轨道5的另一端固定有灯泡转运盘10,灯泡转运盘10通过竖直方向的转动轴安装在底座上,能够相对底座进行水平面内的旋转转动,在转运盘10的圆周上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多个灯泡卡口11。灯泡转运盘10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能够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进行间歇转动,步进电机能够控制灯泡转运盘10每转动一次的距离为相邻两个灯泡卡口11之间的距离。灯泡转运盘10与灯泡输送轨道5之间留有极小间隙,能够保证转运盘10正常转动即可,转运盘其中一个卡口在初始时正对输送轨道5的凹槽位置,并且能够承接轨道输送释放的灯泡,进一步,卡口包括固定部110和灯泡插口111,固定部110为圆形,圆形固定部110的直径大于灯头直径并且小于泡体最宽部位的直径,能够将灯泡卡在固定部内,灯泡插口111的直径基本与灯头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在输送轨道5末端与灯泡卡口11上方固定有导向板12,导向板12起到导向限位作用,能够保证从输送轨道下落的灯泡进入灯泡卡口11内。导向板12可以设置为图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包括水平部以及与水平部相连的导向部,水平部位于输送轨道的末端上方,导向部倾斜向下设置,导向部能够确保灯泡从输送轨道5释放后进入灯泡卡口11而非其他位置,保证下面工序的正常实施。输送轨道5内的一个灯泡被释放后在导向板的导向限位下进入与轨道凹槽正对的灯泡卡口11内,然后灯泡转动盘10在步进电机的驱动下进行一次转动,使得转运盘上与上一灯泡卡口相邻的下一个卡口恰好正对轨道凹槽,在此转动过程中,输送轨道内的其他未释放灯泡能够抵在转运盘10圆周的非卡口部位,直至下一个灯泡卡口正对轨道凹槽,灯泡进入卡口,然后转运盘再次转动,下一灯泡卡口对准轨道凹槽,然后释放一个灯泡,如此反复进行上述操作。

进一步的,在灯泡转运盘10的外围设有一圈防脱保护杆13,保护杆13在输送轨道的位置留有对应的缺口。保护杆13防止位于灯泡卡口11内的灯泡在转动过程中飞出灯泡转运盘。

在灯泡转运盘10的另一侧安装有夹取机械手14,夹取机械手14能够将位于灯泡卡口11内的灯泡夹取、拔出并翻转,从而形成利于被测试转盘19夹持的姿势,并被测试转盘19接收,完成上料。进一步的,夹取机械手的结构可以如附图所述设置,包括升降气缸15,在升降气缸的活塞上安有旋转气缸16,在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安有第一手指气缸17和第二手指气缸18,第一手指气缸的两个手指分别安有第一弧形夹板171和第二弧形夹板172,第二手指气缸18的两个手指分别安有第三弧形夹板181和第四弧形夹板182。

在灯泡转运盘10下方设有两个托顶气缸20,托顶气缸20的活塞杆分别对准位于第一手指气缸17个第二手指气缸18下方的灯泡卡口11。

从输送轨道5上释放的灯泡进入到灯泡卡口11内,然后转动到夹取机械手14两个手指气缸的正下方,此时托顶气缸20的输出轴进行伸长运动,将夹取机械手14下方的两个灯泡卡口11内的灯泡托顶起来,然后,第一手指气缸17和第二手指气缸18进行收缩运动,将托顶气缸托顶起来的灯泡夹取卡在相对的两个弧形夹板内,然后夹取机械手的旋转气缸16进行运动并驱动第一手指气缸和第二手指气缸同时旋转180度,使灯泡的灯头朝上,利于被测试转盘夹取并固定,升降气缸15带动第一手指气缸17和第二手指气缸18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升降运动,配合旋转气缸16来将灯泡运动到测试转盘的灯泡夹取固定位置。

在使用本装置进行上料操作时,灯泡经过输送带后,能够在承接槽、设置在承接槽末端的缓冲挡板以及与承接槽相连的输送轨道紧密配合下,将灯泡一个个排列在轨道凹槽内,并且巧妙利用从滑槽落下时配合轨道凹槽结构的设置,将灯泡统一整理为灯头朝下,泡体朝上的方位,利于后面工序的展开;输送轨道的另一端与灯泡转运盘相连,二者配合能够将灯泡一个个摆放入灯泡卡口内;灯泡卡口一侧设置的夹取机械手的手指气缸配合灯泡卡口下方的托顶气缸,二者先后配合运动,能够将灯泡顺利从灯泡卡口内将灯泡夹取、拔出;夹取机械手的旋转气缸和升降气缸能够将灯泡运送到测试转盘的夹取固定灯泡位置。

本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实现的一个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