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提袋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7544发布日期:2019-10-19 03:1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提袋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提袋封口机。



背景技术:

将商品通过柔性袋(例如塑料袋)密封包装并通过纸箱进行封箱操作是包装领域的常用包装方式之一,目前绝大部分生产线采用人工提袋折叠封口,在医药化工等有污染行业,人工包装对工人健康影响较大。现有针对这类包装所设计的打包工艺和设备的工作效率较低,成功率不高,尤其是商品完成装袋操作后,外翻在箱体外侧的柔性袋口需要提起至直立状态,才能进行对柔性袋抽真空和密封操作,现有的提袋机构自动化作业过程中工作效率较低,成功率不高,目前市面上的提袋机构,是在纸箱外侧四个角勾起袋子的四个角,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柔性袋在装料工序时,柔性袋外翻部分会因物料运动的摩擦力、冲击等作用下,柔性袋外翻部分某一个角有一定可能性会滑入纸箱内,现有的提袋机构无法提起滑入的袋子的一角,从而造成后续折袋封口动作无法完成,整台设备宕机,影响生产效率。如何针对上述商品包装方式设计一种全自动提袋封口机提高打包效率成为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全自动提袋封口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提袋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送料装置、折袋装置、抽气管、封口装置以及提袋装置,提袋装置包括四个提袋机构,抽气管连通至负压设备,所述提袋机构包括提袋活动架、外臂、内臂、外夹板、内夹板以及第一直线驱动件,外夹板、内夹板均呈弯折状,外夹板、内夹板分别固定于外臂的下端、内臂的下端,外臂、内臂活动安装于提袋活动架上,提袋活动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外夹板、内夹板进行相向以及背向运动的第一直线驱动件,提袋活动架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上,升降驱动装置实现四个提袋机构同步升降。本实用新型通过送料装置、折袋装置、抽气管、封口装置以及提袋装置协同动作,利于实现送料动作、提袋动作、抽气动作、封口动作、放行动作的连续自动化执行,实现全自动无人化作业,特别适合医药化工等有污染行业;提袋机构通过外夹板、内夹板分别运动至箱体外、内并协同动作夹紧,在外夹板、内夹板同步上升过程中,外夹板负责将柔性袋的外翻部分提起,而内夹板可以有效防止柔性袋的外翻部分提起过程中向内塌陷,从而大大提高了提袋成功率;每个提袋机构的外夹板、内夹板由第一直线驱动件同步驱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动作同步性好;由于对柔性袋添料、装料过程中,预先外翻设置的柔性袋的外翻部分可能造成被物料带动,产生位置的偏移(例如移动至箱体的上方甚至是箱体的内侧),外夹板、内夹板的同步夹紧向上活动,使得即使柔性袋的外翻部分产生了位置偏移,也可以快速提起。

作为优选,提袋机构还包括拉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外臂的上端、内臂的上端铰接于提袋活动架上,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外臂和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内臂,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外臂和内臂,第一直线驱动件采用夹持气缸,夹持气缸的一端铰接提袋活动架,夹持气缸的另一端铰接外臂。采用这种结构,不仅结构简单,并且同步性好,并且内臂和外臂可张开角度较大,可以下降过程中,避免和箱体、柔性袋的干涉。

作为优选,提袋活动架包括提袋滑块、提袋横臂、调节块、调节座以及调节杆,提袋滑块固定提袋横臂的一端,调节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提袋横臂上,所述调节杆通过螺栓固定在调节块上,内臂的上端铰接于调节杆上,所述调节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调节块上,外臂的上端以及夹持气缸的一端铰接于调节座上。

作为优选,折袋装置包括横梁、两个撑板、用于驱动横梁上下活动的横梁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两个撑板相向以及背向运动的撑板驱动结构,两个撑板的上端水平滑动安装在横梁上,横梁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上,横梁驱动机构连接横梁,撑板驱动结构连接两个撑板。

横梁驱动机构和撑板驱动结构均采用现有的同步带机构的结构来实现,其中两个撑板的上端分别和两个撑板滑块固定,撑板滑块滑动安装在横梁上,撑板滑块分别固定撑板驱动结构的同步带的两侧,从而驱动两个撑板相向以及背向运动。

作为优选,抽气管固定在横梁上。负压设备采用漩涡气泵。

作为优选,封口装置包括封口支架、两个封口板和用于驱动两个封口板同步相向以及背向运动的封板驱动机构,两个封口板水平滑动安装在封口支架上,封板驱动机构连接封口板,所述封口支架连接升降驱动装置。封口支架上固定有四个支架滑块,四个支架滑块滑动安装在机架上,两个同步带机构的同步带固定封口支架,至少一个封口板上固定有用于热封的电热丝,封口板上固定有软皮带。封口装置通过软皮带可以实现预先排气的功能,节约了抽气时间,提高了设备效率。

作为优选,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带刹车减速电机和两个同步带机构,带刹车减速电机同时驱动两个同步带机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送料装置、折袋装置、抽气管、封口装置以及提袋装置协同动作,利于实现送料动作、提袋动作、抽气动作、封口动作、放行动作的连续自动化执行,实现全自动无人化作业,特别适合医药化工等有污染行业;提袋机构通过外夹板、内夹板分别运动至箱体外、内并协同动作夹紧,在外夹板、内夹板同步上升过程中,外夹板负责将柔性袋的外翻部分提起,而内夹板可以有效防止柔性袋的外翻部分提起过程中向内塌陷,从而大大提高了提袋成功率;每个提袋机构的外夹板、内夹板由第一直线驱动件同步驱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动作同步性好;外夹板、内夹板的同步夹紧向上活动,使得即使柔性袋的外翻部分产生了位置偏移,也可以快速提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全自动提袋封口机的证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袋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封口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袋机构的提袋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全自动提袋封口机打包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柔性袋折M边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折M边型袋口的折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机架1,送料装置2,提袋机构3,提袋活动架31,外臂32,内臂33,外夹板34,内夹板35,第一直线驱动件36,拉簧37,第一连杆38,第二连杆39,提袋滑块310,提袋横臂311,调节块312,调节座313,调节杆314,抽气管4,折袋装置5,横梁51,撑板52,横梁驱动机构53,撑板驱动结构54,撑架55,撑架驱动结构56,折板57,撑片58,封口装置6,封口支架61,封口板62,封板驱动机构63,支架滑块64,电热丝65,软皮带66,软胶管67,减速电机71,同步带机构72,箱体8,盖板81,柔性袋9,柔性袋的开口部分91,外翻部分末端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8,本实施例全自动提袋封口机,包括机架1、送料装置2、折袋装置5、抽气管4、封口装置6以及提袋装置,抽气管4连通至负压设备。负压设备采用漩涡气泵,使得袋子内接近真空,不会因袋内残留空气过多鼓起造成纸箱盖不上。

提袋装置包括四个提袋机构3,所述提袋机构3包括提袋活动架31、外臂32、内臂33、外夹板34、内夹板35和第一直线驱动件36、拉簧37、第一连杆38、第二连杆39,外夹板34、内夹板35均呈弯折状,外夹板34、内夹板35分别固定于外臂32的下端、内臂33的下端,提袋活动架31包括提袋滑块310、提袋横臂311、调节块312、调节座313以及调节杆314,提袋滑块310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提袋滑块310固定提袋横臂311的一端,调节块312通过螺栓固定在提袋横臂311上,所述调节杆314通过螺栓固定在调节块312上,内臂33的上端铰接于调节杆314上,所述调节座313通过螺栓固定在调节块312上,外臂32的上端以及夹持气缸的一端铰接于调节座313上。第一连杆38的两端分别铰接外臂32和第二连杆39的一端,第二连杆39的另一端铰接内臂33,拉簧37的两端分别连接外臂32和内臂33,第一直线驱动件36采用夹持气缸,夹持气缸的另一端铰接外臂32。本实施例提袋机构3结构设计合理,并且采用一个第一直线驱动件36驱动外夹板34、内夹板35同步夹紧使得,提袋成功率达到了99.9%以上。

封口装置6包括封口支架61、两个封口板62和用于驱动两个封口板62同步相向以及背向运动的封板驱动机构63,两个封口板62水平滑动安装在封口支架61上,封板驱动机构63连接封口板62,所述封口支架61连接升降驱动装置。封口支架61上固定有四个支架滑块64,四个支架滑块64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至少一个封口板62上固定有用于热封的电热丝65,封口板62上固定有软皮带66和软胶管67。软胶管67用于夹紧密封柔性袋以便抽气。若需要提高密封性,可以设置两个甚至更多的电热丝65,形成两道以上的封口。

封板驱动机构63包括三个不同行程的驱动气缸631,三个不同行程的驱动气缸631依次固定,通过三个驱动气缸631依次驱动封口板62,实现封口板62三级行程:

(1)封口板62初始位置在箱体外部,第一级气缸驱动至箱体区域,

(2)第二级气缸驱动至夹紧抽气管4,然后抽气,抽气完成,抽气管4和撑板52上移,

(3)第三级气缸驱动封口板62夹紧袋口,电热丝65通电进行封口。

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带刹车减速电机71和两个同步带机构72,带刹车减速电机71同时驱动两个同步带机构72,四个提袋机构3的提袋滑块310相对封口支架61固定连接,封口支架61固定至两个同步带机构72的皮带,从而通过升降驱动装置实现四个提袋机构3以及封口支架61同步升降。减速电机71的带刹车,使得升降驱动装置停止更加精准。

折袋装置5包括横梁51、两个撑板52、用于驱动横梁51上下活动的横梁驱动机构53和用于驱动两个撑板52相向以及背向运动的撑板驱动结构54,两个撑板52的上端水平滑动安装在横梁51上,横梁51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横梁驱动机构53连接横梁51,撑板驱动结构54连接两个撑板52。

横梁驱动机构53和撑板驱动结构54均采用现有的同步带机构的结构来实现,其中两个撑板52的上端分别和两个撑板52滑块固定,撑板52滑块滑动安装在横梁51上,撑板52滑块分别固定撑板驱动结构54的同步带的两侧,从而驱动两个撑板52相向以及背向运动。

抽气管4固定在横梁51上。使得抽气管4和两个撑板52可以同步升降。

全自动提袋封口机打包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步骤S1,送料动作,将箱体8(一般为纸箱,此时柔性袋内装填有物品)活动通过送料装置2至封口工位,其中,如图1中(a)处所示,箱体8内的柔性袋的开口部分91外翻至箱体8外侧,且柔性袋9的外翻部分末端92呈翻折状态;

(2)步骤S2,提袋动作,通过四个提袋机构3将外翻在箱体8外侧的柔性袋9开口部分提拉至竖直状态,如图7所示;

(3)步骤S3,折袋动作,通过折袋装置5的两个撑板52将柔性袋9的开口撑开呈长条状具体操作如下:两个撑板52以及抽气管4自上而下插入柔性袋9,如图1中(b)处所示。随后两个撑板52分别向两侧移动,折叠柔性袋9的开口,两个撑板52分别向两侧移动过程中,会向外分别拨动箱体8的两侧盖板81,以使得该两侧盖板81翻倒,给封口板62让出空间,不会阻挡封口板62的下降过程,如图1中(c)处所示。

(4)步骤S4,排气动作,通过封口装置6上的软皮带66下压柔性袋9,前移,排出柔性袋9内空气,两个封口板62相向运动至靠近柔性袋9的开口随后向下活动,封口板62上的软皮带66挤压柔性袋9,排出柔性袋9内空气,如图1中(d)处所示。随后两个封口板62相向运动夹紧柔性袋9,此时两个封口板62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使得抽气管4和撑板52可以拔出;

(5)步骤S5,抽气动作,通过抽气管4将柔性袋9内的空气抽出,完成抽气操作后,抽气管4和两个撑板52从柔性袋9中拔出,如图1中(e)处所示;

(6)步骤S6,封口动作,两个封口板62相向运动继续压紧,随后通过封口板62的电热丝65将柔性袋9进行热封;

(7)步骤S7,放行动作,将箱体8通过送料装置2输送至下一工位。

上述步骤S3,折袋动作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步骤S21,柔性袋9的开口处于外翻至箱体8外侧状态,四个提袋机械手向下运动并分别移动至箱体8的四角区域,提袋机械手的外侧夹持片和内侧夹持片分别位于箱体8的外侧和内侧,如图7所示;

(2)步骤S22,提袋机械手的外侧夹持片和内侧夹持片相向运动并分别压在箱体8外侧和柔性袋9内侧;

(3)步骤S23,四个提袋机械手向上运动,外侧夹持片将柔性袋9的外翻部分向上提起,最终四个提袋机械手脱离柔性袋9,柔性袋9的开口呈直立状态。

需要补充的是:上述折袋装置5结构适用于将柔性袋的开口折成一字型,在需要折成M边型时(常规的袋口折叠形式之一),可以作如下改进,

如图10所示。折袋装置5包括横梁51、两个撑架55、两个折板57、用于驱动横梁51上下活动的横梁驱动机构53、用于驱动两个撑架55相向以及背向运动的撑架驱动结构56、用于驱动两个折板57相向以及背向运动的折板驱动结构。两个撑架55、两个折板57均水平滑动安装在横梁51上,横梁51竖直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横梁驱动机构53连接横梁51,撑架驱动结构56连接两个撑架55。折板驱动结构连接两个折板57。撑架55包括两个撑片58,撑架55的两个撑片58间隔一定距离。

折袋装置5折袋工作原理如下:如图9所示,撑架55插入袋口后,两个撑架55在撑架驱动结构56的作用下朝各自外侧移动,两个折板57在折板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朝各自内侧移动,折板将袋口部分压入两个撑片58之间的空间,从而形成M边型。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