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砖无托盘打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3998发布日期:2019-09-29 14:5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砖无托盘打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砖无托盘打包系统,属于标砖打包领域。



背景技术:

标砖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打包出产,为了更高效,现如今大多采用智能化机械设备进行打包。为了保证输送中的平稳需要用到托盘,打包过程一般是在输送机上放置托盘,在托盘上堆叠砖坯,穿剑式打包机的穿剑穿过托盘将砖坯打包后,通过叉车将托盘连同砖坯一起转运至指定装车后,还需要回收托盘,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砖无托盘打包系统,该标砖无托盘打包系统打包简单高效,前期收集托盘方便,打包时无需在第二输送装置上设置托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标砖无托盘打包系统,包括用于输送含托盘的坯砖的第一输送装置以及用于输送码垛好的砖堆的第二输送装置;

其还包括:

卸砖机,其将第一输送装置上的坯砖夹起,并将托盘留下随着第一输送装置输送;

分砖机,其接收卸砖机由第一输送装置上夹取的坯砖,且分砖机将叉车孔层上的坯砖分缝,预留出两叉车孔;

码垛机,其将分砖机上的坯砖码垛后放置于第二输送装置上;

自动打包机,其将第二输送装置上砖堆进行一次打包;

旋转夹具,其对第二输送装置上一次打包的砖堆九十度旋转,自动打包机对一次打包且旋转后的砖堆进行二次打包;

升板机,其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末端用于收集第一输送装置上留下的托盘。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一主动轮装置、一被动轮装置、一第一机架、两第一链条,所述主动轮装置和被动轮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两端,所述主动轮装置和被动轮装置之间通过两所述第一链条连接,两所述第一链条平行设置,还包括多个支撑件组,各所述支撑件组均设于两所述第一链条之间,且支撑件组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一链条上;各所述支撑件组由复数个支撑件组成,各所述支撑件间隔分布且相互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承托支撑件重量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轮和支撑杆,各所述支撑件的两端部均固定一所述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侧面,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链条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支撑杆沿传输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一链条的下方,所述支撑件组转动至输送机下方时,所述支撑轮在所述支撑杆上滑动。

其中,所述分砖机包括第三输送装置和设置于第三输送装置下方的分缝装置;第三输送装置包括若干水平间隔排列设置的第二链条以及驱动第二链条转动的链轮组件;分缝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分砖平台、水平移动底座和升降底座;分砖平台包括依砖坯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且上端能穿出第三输送装置的相邻第二链条间隙的第一顶砖平台、第二顶砖平台、第三顶砖平台和第四顶砖平台;一第一升降动力机构驱动升降底座升降,水平移动底座沿着砖坯行进方向滑动设置于升降底座上,一第二升降动力机构固定于升降底座上且上端与第一顶砖平台底部连接,升降第一顶砖平台;第二顶砖平台和第三顶砖平台沿着砖坯行进方向滑动设置于水平移动底座上;第四顶砖平台固定设置于水平移动底座上,第四顶砖平台上端面的前端固定设有用于抵靠砖的限位块;第三顶砖平台和第四顶砖平台相背运动实现第二顶砖平台和第三顶砖平台之间以及第三顶砖平台和第四顶砖平台之间的分缝。

其中,所述第二顶砖平台、第三顶砖平台和第四顶砖平台之间设置有限制分缝后位置的限位装置;一正向水平动力机构固定设置于升降底座上并推动水平移动底座向前移动;一反向水平动力机构设置于第二机架上并推动第二顶砖平台向后移动。

其中,所述分砖机还包括设置于第三输送装置两侧并位于分砖平台输送前端的并坯装置;并坯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三输送装置两侧的推坯机构;推坯机构包括推板和驱动推板水平移动的推坯气缸;两推坯机构的推板相对设置,将第三输送装置输送前部的砖并拢。

其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分砖平台两侧上端面的限位板;限位板的长度方向沿着砖坯行进方向设置;限位板的前后端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长条孔;长条孔沿着限位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两销轴分别穿过前后的两长条孔后与第四顶砖平台和第二顶砖平台的连接;第三顶砖平台的上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初始状态,第四顶砖平台上的销轴位于前长条孔的后端;第二顶砖平台上的销轴位于后长条孔的前端。

其中,所述分砖机还包括第二机架,所述升降底座通过一导向装置和第二机架连接,第一升降动力机构驱动升降底座沿着导向装置升降。

其中,所述第二机架为一水平的外方框,所述升降底座设置于外方框内;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若干设于外方框内侧的前后端面竖直的滑轨以及固定设置于升降底座外沿的滑块,滑块与滑轨配合;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转动设于外方框内侧的前后端面的第三齿轮以及固定设置于升降底座外沿的竖直的第三齿条;第三齿轮和第三齿条相啮合;第一升降动力机构数量为两个,两第一升降动力机构对称设于升降底座两侧;第一升降动力机构包括沿着升降底座侧沿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轴、固定于第一驱动轴上的若干第一齿轮以及设置于升降底座侧沿上的竖直的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啮合;一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驱动轴转动。

其中,所述反向水平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水平的第二驱动轴、设置于第二驱动轴上的第二齿轮以及设置于第三顶砖平台上沿其砖坯行进方向的第二齿条;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链条垂直,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打包简单高效,前期收集托盘方便,打包时无需在第二输送装置上设置托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送装置,将支撑件组固定在输送机上,通过支撑件组承托砖坯 ,实现砖坯打包后的无托盘转运,省去了托盘放置输送机上、托盘回收整理工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送装置,支撑件组为复数个间隔设置且固定在第一链条上的支撑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送装置,通过支撑机构防止支撑件组在输送机下方使第一链条下垂,输送机运转更顺畅。

5、本实用新型的分砖机设置有第一顶砖平台、第二顶砖平台、第三顶砖平台和第四顶砖平台,通过和第三输送装置的配合,第一顶砖平台单独将其上的砖下降;能够实现自动送走多余砖坯;且第二顶砖平台、第三顶砖平台和第四顶砖平台之间分砖快速便利,能够实现较好的分砖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分砖机通过正向水平动力机构和反向水平动力机构的共同工作实现分砖,限位装置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巧妙地利用了长条孔的作用;能很好地实现分缝后的限位,同时也方便第二顶砖平台、第三顶砖平台和第四顶砖平台的回位,保证每次分叉车孔的位置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输送装置上无托盘打包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的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砖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9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9的整体的左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分砖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图12的左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0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限位板的俯视图;

图18为图10的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分砖机的并坯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 210、主动轮装置;220、被动轮装置;230、第一机架;250、支撑件组;280、支撑机构;251、支撑件;281、支撑轮;282、支撑杆;290、第一链条;3、卸砖机;4、分砖机;41、第三输送装置;411、第二链条;412、链轮组件;43、第二机架;44、分砖平台;441、第一顶砖平台;4411、底框;4412、竖板;442、第二顶砖平台;443、第三顶砖平台;444、第四顶砖平台;4441、限位块;45、水平移动底座;46、升降底座;47、导向装置;471、滑轨;472、滑块;473、第三齿轮;474、第三齿条;48、第一升降动力机构;481、第一驱动轴;482、第一齿轮;483、第一齿条;484、第一电机;49、第二升降动力机构;4100、限位装置;4101、限位板;4102、长条孔;4103、销轴;4200、正向水平动力机构;4300、反向水平动力机构;4301、第二电机;4302、第二驱动轴;4303、第二齿轮;4304、第二齿条;4400、并坯装置;4401、推坯机构;4402、推板;4403、推坯气缸;5、码垛机;6、自动打包机;61、穿剑;7、旋转夹具;8、升板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3,一种标砖无托盘打包系统,包括用于输送含托盘的坯砖的第一输送装置1以及用于输送码垛好的砖堆的第二输送装置2;

其还包括:

卸砖机3,其将第一输送装置1上的坯砖夹起,并将托盘留下随着第一输送装置1输送;

分砖机4,其接收卸砖机3由第一输送装置1上夹取的坯砖,且分砖机4将叉车孔层上的坯砖分缝,预留出两叉车孔;

码垛机5,其将分砖机4上的坯砖码垛后放置于第二输送装置2上;

自动打包机6,其将第二输送装置2上砖堆进行一次打包;

旋转夹具7,其对第二输送装置2上一次打包的砖堆九十度旋转,自动打包机6对一次打包且旋转后的砖堆进行二次打包;

升板机8,其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1末端用于收集第一输送装置1上留下的托盘。

参见图4-8,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包括一主动轮装置210、一被动轮装置220、一第一机架230、两第一链条290,所述主动轮装置210和被动轮装置220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架230的两端,所述主动轮装置210和被动轮装置220之间通过两所述第一链条290连接,两所述第一链条290平行设置,还包括多个支撑件组250,各所述支撑件组250均设于两所述第一链条290之间,且支撑件组250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两所述第一链条290上;各所述支撑件组250由复数个支撑件251组成,各所述支撑件251间隔分布且相互平行设置。

参见图4-8,所述支撑件251为槽钢。

参见图4-8,所述支撑件组250上各支撑件251之间的间距小于砖坯的宽度且大于打包机6的穿剑61的宽度。

参见图4-8,所述第二输送装置2还包括用于承托支撑件251重量的支撑机构280,所述支撑机构280包括支撑轮281和支撑杆282,各所述支撑件251的两端部均固定一所述支撑轮281,所述支撑轮281位于所述支撑件251的侧面,所述支撑杆282与所述第一链条290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支撑杆282沿传输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230上,所述支撑杆282设于所述第一链条290的下方,所述支撑件组250转动至输送机下方时,所述支撑轮281在所述支撑杆282上滑动。

在分砖机4中以第三输送装置41输送砖的方向为前方,与之相反的为后方。

参见图9-19,所述分砖机4包括第三输送装置41和设置于第三输送装置41下方的分缝装置;第三输送装置41包括若干水平间隔排列设置的第二链条411以及驱动第二链条411转动的链轮组件412;分缝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分砖平台444、水平移动底座45和升降底座46;分砖平台44包括依砖坯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且上端能穿出第三输送装置41的相邻第二链条411间隙的第一顶砖平台441、第二顶砖平台442、第三顶砖平台443和第四顶砖平台444;一第一升降动力机构48驱动升降底座46升降,水平移动底座45沿着砖坯行进方向滑动设置于升降底座46上,一第二升降动力机构49固定于升降底座46上且上端与第一顶砖平台441底部连接,升降第一顶砖平台441;第二顶砖平台442和第三顶砖平台443沿着砖坯行进方向滑动设置于水平移动底座45上;第四顶砖平台444固定设置于水平移动底座45上,第四顶砖平台444上端面的前端固定设有用于抵靠砖的限位块4441;第三顶砖平台443和第四顶砖平台444相背运动实现第二顶砖平台442和第三顶砖平台443之间以及第三顶砖平台443和第四顶砖平台444之间的分缝。

参见图9-19,所述第二顶砖平台442、第三顶砖平台443和第四顶砖平台444之间设置有限制分缝后位置的限位装置4100;一正向水平动力机构4200固定设置于升降底座46上并推动水平移动底座45向前移动;一反向水平动力机构4300设置于第二机架43上并推动第二顶砖平台442向后移动。

参见图9-19,所述分砖机4还包括设置于第三输送装置41两侧并位于分砖平台444输送前端的并坯装置4400;并坯装置4400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三输送装置41两侧的推坯机构4401;推坯机构4401包括推板4402和驱动推板4402水平移动的推坯气缸4403;两推坯机构4401的推板4402相对设置,将第三输送装置41输送前部的砖并拢。

所述第一顶砖平台44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框4411以及若干间隔固定于底框4411上的竖板4412;若干竖板4412各自与第三输送装置41的相邻第二链条411间隙相对应;第二顶砖平台442、第三顶砖平台443和第四顶砖平台444与第一顶砖平台441相同。

参见图9-19,所述限位装置4100包括分别设置于分砖平台444两侧上端面的限位板4101;限位板4101的长度方向沿着砖坯行进方向设置;限位板4101的前后端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长条孔4102;长条孔4102沿着限位板410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销轴4103分别穿过前后的两长条孔4102后与第四顶砖平台444和第二顶砖平台442的连接;第三顶砖平台443的上端与限位板4101固定连接;初始状态,第四顶砖平台444上的销轴4103位于前长条孔4102的后端;第二顶砖平台442上的销轴4103位于后长条孔4102的前端。

参见图9-19,所述分砖机4还包括第二机架43,所述升降底座46通过一导向装置47和第二机架43连接,第一升降动力机构48驱动升降底座46沿着导向装置47升降。

参见图9-19,所述第二机架43为一水平的外方框,所述升降底座46设置于外方框内;所述导向装置47包括若干设于外方框内侧的前后端面竖直的滑轨471以及固定设置于升降底座46外沿的滑块472,滑块472与滑轨471配合;所述导向装置47还包括转动设于外方框内侧的前后端面的第三齿轮473以及固定设置于升降底座46外沿的竖直的第三齿条474;第三齿轮473和第三齿条474相啮合;第一升降动力机构48数量为两个,两第一升降动力机构48对称设于升降底座46两侧;第一升降动力机构48包括沿着升降底座46侧沿水平设置的第一驱动轴481、固定于第一驱动轴481上的若干第一齿轮482以及设置于升降底座46侧沿上的竖直的第一齿条483;第一齿轮482和第一齿条483啮合;一第一电机484驱动第一驱动轴481转动。

参见图9-19,所述反向水平动力机构4300包括第二电机4301、水平的第二驱动轴4302、设置于第二驱动轴4302上的第二齿轮4303以及设置于第三顶砖平台443上沿其砖坯行进方向的第二齿条4304;第二驱动轴4302与所述第二链条411垂直,第二齿轮4303与第二齿条4304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含托盘的坯砖在第一输送装置1上输送,卸砖机3将坯砖夹起夹起后将砖坯送往分砖机4进行分砖,待遇到叉车孔层上的坯砖时分砖机4预留出两叉车孔,托盘留在第一输送装置1上继续输送到升板机8上被升板机8抬起,抬起一定数量后被叉车送走;码垛机5将分好砖的分砖机4上的坯砖码垛后放置于第二输送装置2上;自动打包机6将第二输送装置2上砖堆进行一次打包;旋转夹具7对第二输送装置2上一次打包的砖堆九十度旋转,自动打包机6对一次打包且旋转后的砖堆进行二次打包;打包好的砖堆于第二输送装置2上送出,并经由叉车送走。

分砖机4的工作过程如下:

S1、砖经过卸砖机3送往第三输送装置41输送前部,并坯装置4400将砖并拢;

S2、砖坯经由第三输送装置41输送到分缝装置上,此时,第一顶砖平台441、第二顶砖平台442、第三顶砖平台443、第四顶砖平台444和链条411高度齐平;砖坯被输送到第四顶砖平台444上被限位块4441阻隔;

S3、第一升降动力机构48驱动升降底座46上升,带动第一顶砖平台441、第二顶砖平台442、第三顶砖平台443和第四顶砖平台444上升;

S4、第二升降动力机构49驱动第一顶砖平台441下降,使得第一顶砖平台441上的砖与输送装置41的链条411接触,输送装置41将第一顶砖平台441上的砖送走并由码垛机5夹持到暂存砖的平台;

S5、正向水平动力机构4200推动水平移动底座45向前移动;反向水平动力机构4300推动第二顶砖平台442向后移动;在限位装置4100的限制下第二顶砖平台442和第三顶砖平台443之间以及第三顶砖平台443和第四顶砖平台444之间实现分缝。

上述步骤S5中的限位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初始状态,第四顶砖平台444上的销轴4103位于前长条孔4102的后端;第二顶砖平台442上的销轴4103位于后长条孔4102的前端;正向水平动力机构4200推动第二顶砖平台442、第三顶砖平台443和第四顶砖平台444整体向前移动,反向水平动力机构4300推动第二顶砖平台442向后移动;在此过程中,位于第三顶砖平台443上的砖的位置不变,第四顶砖平台444上的销轴4103移动到前长条孔4102的前端,从而带动第四顶砖平台444上的砖前移;第二顶砖平台442上的销轴4103移动到后长条孔4102的后端,从而带动第二顶砖平台442上的砖前移;从而实现第二顶砖平台442和第三顶砖平台443之间以及第三顶砖平台443和第四顶砖平台444之间实现分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