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供给方法和该片材供给方法所使用的片材供给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71430发布日期:2019-10-14 19:3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片材供给方法和该片材供给方法所使用的片材供给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辊对辊方式中的金属箔、纸、膜等片材(带状基材)的供给方法和该片材(带状基材)的供给方法所使用的片材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高效地进行对片材(带状基材)的加热等处理,通过辊对辊方式供给该片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辊对辊方式是指如下的方式,即,准备将作为处理对象的上述片材以辊状进行卷装而成的片材卷装体,从该片材卷装体放出上述片材,并且一边使上述片材与自由辊、夹持辊等多个供给用辊相接触,一边供给上述片材,在该供给过程中对上述片材进行处理,将该处理后的片材以辊状卷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0807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片材卷装体的1个个体中,如图11所示,片材2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l产生偏差。上述片材2在其材料为金属的情况下经过延伸金属的工序等制造,在其材料为树脂膜的情况下经过浇铸树脂的工序等制造,上述偏差在制造片材2时的上述金属延伸工序、上述树脂浇铸工序中无论如何都会产生,无法避免。并且,在存在上述偏差的状态下,若利用辊对辊方式供给片材,则在该片材产生褶皱(波纹)。

即,通过辊对辊方式,供给过程中的片材在相邻的供给用辊与供给用辊之间与这两个供给用辊的外周侧面相接触,从而宽度方向被限制。然而,像上述那样,上述片材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产生偏差,因此,由于该偏差,供给过程中的片材在上述两个供给用辊之间产生上述褶皱。

并且,该褶皱的状态(形状)因上述片材的长边方向的位置和批次(上述片材卷装体的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上述两个供给用辊之间,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因上述片材的供给过程和批次的不同而不同(参照示出以往例的图10)。在这样的状态下,若对供给过程中的片材进行处理,则该处理结果因其处理时间和批次的不同而产生偏差,品质不稳定。例如,若上述处理为蒸镀,则从蒸镀材料到片材的距离因上述蒸镀时间和批次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蒸镀层的厚度因上述蒸镀时间和批次的不同而产生偏差。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提供如下的片材供给方法和该片材供给方法所使用的片材供给装置:在辊对辊方式中,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不会因该片材的供给过程和批次的不同而产生偏差,而是能够稳定。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将一种片材供给方法设为第1要旨,该片材供给方法为辊对辊方式中的片材的供给方法,其中,通过在供给上述片材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中支承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以上述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为最下部来使上述片材挠曲,在该状态下供给上述片材。

另外,本发明将一种片材供给装置设为第2要旨,该片材供给装置为上述片材供给方法所使用的片材供给装置,其具有支承片材的两侧缘部的支承部、使该支承部追随上述片材的供给的追随部以及解除由上述支承部进行的支承的支承解除部。

通常情况下,在片材产生了褶皱的情况下,通过将该片材沿宽度方向牵拉来使褶皱延展,这是技术常识。由此,在辊对辊方式中,虽然在相邻的供给用辊与供给用辊之间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较稳定,但通过相对于上述片材的牵拉载荷,有可能对片材造成不良影响(片材变质而无法发挥设计那样的性能等)。

本发明人等违背上述技术常识,想到了如下的方法,即,并不牵拉片材,反而通过片材的自重使片材在宽度方向上挠曲。即,以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剖面成为以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为最下部的抛物线状的方式,使片材挠曲。发现通过如此设置,不会对片材施加不需要的载荷,并且不会对片材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发现通过这样设置,难以在片材产生褶皱,并且在相邻的供给用辊与供给用辊之间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较稳定。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片材供给方法中,在供给片材的至少一部分区间中支承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以上述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为最下部来使上述片材挠曲,在该状态下供给上述片材。即,在辊对辊方式中的片材的供给中,在该供给方向上施加该供给所需的张力。在该状态下,若像上述那样支承片材的两侧缘部,则通过该支承,在片材的被支承的部分中,上述供给方向上的张力的影响减弱。因此,在两侧缘部被支承的状态下被供给的片材因片材的自重在宽度方向上挠曲,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剖面成为以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为最下部的抛物线状。通过在这样的状态下供给片材,能够使得超过片材的自重的牵拉载荷不会施加于片材,因此,能够消除片材变质等因不需要的载荷对片材产生的不良影响。另外,像上述那样,片材由于其自重在宽度方向上挠曲,从而难以在片材产生褶皱,并且,能够使在相邻的供给用辊与供给用辊之间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稳定。其结果是,能够稳定地进行相对于上述片材的处理,能够减小因其处理时间和批次的不同导致的品质的偏差,能够使品质稳定。

尤其,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的支承沿上述片材的长边方向以预定的间距进行,不对支承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的部位施加与上述支承间距的量相当的片材重量以上的张力,在这样情况下,能够像上述那样,消除片材变质等因不需要的载荷对片材产生的不良影响。

另外,具有:在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形成通孔的工序,和准备臂的工序,在该臂形成有插入到所述通孔来支承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的部分,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的支承通过在上述通孔中插入上述臂的上述片材支承部分来进行,在这样情况下,通过上述片材支承部分插入到上述通孔中,能够提高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的支承的可靠性。

并且,支承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的部分以能够刺入上述片材的方式形成,通过将该片材支承部分刺入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能够利用上述片材支承部分在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形成通孔,与此同时,能够支承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在这样情况下,能够同时进行通孔的形成和片材的支承,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片材供给。

另外,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的支承通过抓住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来进行,在这样情况下,能够不必形成上述通孔。因此,能够简化片材的支承。

另外,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的支承通过与该片材的两侧缘部的下表面相接触的支承辊来进行,该支承辊的旋转轴线从上述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向内侧去而向下方倾斜,上述支承辊以片材重量以下的载荷支承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在这样情况下,也能够不必形成上述通孔,能够简化片材的支承。

并且,本发明的片材供给装置具有支承上述片材的两侧缘部的支承部、使该支承部追随上述片材的供给的追随部以及解除由上述支承部进行的支承的支承解除部,因此能够实施本发明的上述片材供给方法。即,难以在片材产生褶皱,并且能够使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稳定。

尤其,上述追随部具有设于上述臂的轮和载置该轮的导轨,上述支承解除部是从由形成于上述导轨的扭转轨道部位、水平轨道部位、铅垂轨道部位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者,在这样情况下,能够提高上述支承部相对于上述片材的供给的追随性和上述支承的解除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片材供给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辊对辊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上述片材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作为上述片材供给装置的结构的支承用的臂和导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上述导轨的扭转轨道部位的立体图。

图5的(a)~图5的(d)分别是示意地表示片材的支承方法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的图表。

图7是表示实施例4中的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的图表。

图8是表示实施例5中的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的图表。

图9是表示实施例6中的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的图表。

图10是表示以往例中的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的图表。

图11是示意地表示片材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的偏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片材供给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辊对辊方式的说明图。在该辊对辊方式中,从将片材(带状基材)2以辊状进行卷装而成的片材卷装体20放出上述片材2,并且一边使该片材2与自由辊31、夹持辊32等多个供给用辊相接触一边供给该片材2,在该供给过程中对上述片材2进行处理,将该处理后的片材2以辊状卷绕(附图标记21)。并且,在对上述片材2进行处理的区间设有上述片材供给装置1。

如在图2中以立体图所示那样,该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1设于相邻的自由辊31与张力传感辊33之间。并且,该片材供给装置1的主要结构从片材2的供给方向的上游侧依次为,用于在上述片材2的两侧缘部形成通孔2a的穿孔机11,在一端部上表面形成有插入到该通孔2a的突起部(片材支承部分)12a的、大致字母l字状的多个臂(支承部)12,以及将这些臂12向上述片材2的供给方向引导的导轨13。这些结构成对地配置于上述片材2的两侧。此外,在图2中,为了容易理解上述片材供给装置1的结构,改变各结构的大小的比例尺来进行图示,并且减少上述臂12的个数来进行图示。

下面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如在图3中以立体图所示那样,在上述大致字母l字状的臂12的一端部上表面形成的上述突起部12a从上述片材2的下侧插入到上述通孔2a。通过该插入来支承上述片材2的两侧缘部。另外,上述臂12在其大致字母l字状的另一端部的背面沿臂12的长边方向具有两个轮12b。该两个轮12b空开间隔地设置,在它们之间使上述导轨13通过,利用上述两个轮12b夹着该导轨13(追随部)。并且,上述臂12既可以设为通过利用马达等对上述轮12b施加驱动力来自行,也可以设为被供给来的上述片材2牵拉而行进(非自行)。

上述导轨13成为由两条1组的棒体构成的环状轨道,上述臂12在上述导轨13循环。并且,以如下的方式设定上述导轨13的高度位置,即,上述循环的臂12能够在上述导轨13的预定的区间13a内像上述那样从片材2的下侧支承两侧缘部。即,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支承片材2的两侧缘部的上述区间13a的上游13b(参照图1),导轨13的轨道上升,在接着该上游13b的下游(支承区间13a),该导轨13成为与片材2的供给方向平行的高度。

另外,上述导轨13在两个部位扭转90°,该两个部位中的一个(第1)扭转轨道部位(支承解除部)13c形成于上述支承区间13a的下游。如在图4中以立体图所示那样,在该第1扭转轨道部位13c处,使原本纵向并列的导轨13形成为横向并列。由此,经过了该第1扭转轨道部位13c的上述臂12转动90°,上述臂12的原本插入到上述片材2的通孔2a的突起部12a从上述通孔2a脱离(解除由上述臂12进行的支承)。并且,在另一个(第2)扭转轨道部位13d处,使原本横向并列的导轨13形成为纵向并列。由此,经过了该第2扭转轨道部位13d的上述臂12再次转动90°,恢复为原来的能够插入(支承)状态。此外,在图2中,右侧图示的导轨13的第1扭转轨道部位13c和左侧图示的导轨13的第2扭转轨道部位13d难以看出扭转的状况,但实际上像上述那样扭转。

接着,使用图2所示的立体图,对使用了上述片材供给装置1的片材供给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上述穿孔机11在供给过程中的片材2的两侧缘部以预定的间距(中心之间的距离)依次形成通孔2a。该间距设定在例如100mm~1500mm的范围内。

接着,将在上述导轨13循环的上述臂12以与上述通孔2a的间距相同的间距排列,使上述臂12沿上述导轨13的轨道上升,从而使上述臂12的一端部的突起部12a从上述片材2的下侧依次插入到上述通孔2a。由此,从上述片材2的下侧支承两侧缘部。

这时,也可以使用用于检测上述通孔2a的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和用于将上述臂12的一端部的突起部12a插入到上述通孔2a的插入机。即,也可以是,将利用上述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通孔2a的位置信息向上述插入机传递,上述插入机根据该位置信息将上述臂12的一端部的突起部12a插入到上述通孔2a。如此,上述突起部12a更可靠地插入到上述通孔2a。

在此,说明上述臂12支承片材2的两侧缘部的高度位置(支承时的上述臂12的形成有上述突起部12a的一端部上表面的高度位置)。即,在设有上述片材供给装置1的相邻的自由辊31与张力传感辊33之间,在供给方向上对上述片材2施加该供给所需的张力(例如30n左右),但是由于上述两个辊31、辊33之间的片材2的自重,该片材2挠曲。在该状态下,利用上述臂12支承上述片材2的两侧缘部的高度位置设定为假设上述片材2未挠曲时的假想的高度位置(假设片材2没有自重时的假想状态下的高度位置)或者其附近。实际上,上述片材2因自重而挠曲,因此在利用上述臂12支承上述片材2的两侧缘部时,将上述突起部12a插入到上述通孔2a,并且利用上述臂12的一端部上表面将上述片材2的两侧缘部从下侧稍微抬起,来定位于上述假想的高度位置或者其附近。

接着,保持上述支承状态不变地将上述片材2供给预定距离。对于该支承状态下的片材2,通过像上述那样支承片材2的两侧缘部,上述供给方向上的张力的影响减弱,因此,片材2因其自重在宽度方向上挠曲,片材2的宽度方向的剖面成为以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为最下部的抛物线状(参照示出实施例1、4~6的图6~9)。由此,难以在片材2产生褶皱,并且供给过程中的片材2所经过的位置不会因该片材2的供给过程和批次的不同而产生偏差,而是稳定。

另外,在上述支承状态下,上述臂12以与片材2的供给速度相同的速度移动。即,对于自行的臂12,控制轮12b的驱动用马达,以使该臂12的速度与片材2的供给速度相同。对于非自行的臂12,由于该臂12被供给来的片材2牵拉而行进,因此自动地变为与片材2的供给速度相同的速度。

然后,对上述支承状态下的片材2进行蒸镀、加热、涂料的喷涂等处理。像上述那样,该支承状态下的片材2几乎没有褶皱,通过供给而经过的位置较稳定,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上述处理,能够减小因其处理时间和批次导致的品质的偏差,能够使品质稳定。

例如,在上述处理为蒸镀的情况下,在上述片材2的下侧沿上述片材2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蒸镀材料,根据各蒸镀材料与上述片材2之间的距离,分别对各蒸镀材料施加预定的电力。在该情况下,像上述那样,片材2所经过的位置较稳定,因此各蒸镀材料与上述片材2之间的距离较稳定。因此,对各蒸镀材料施加的电力也不必因上述蒸镀时间和批次的不同而变更。其结果是,对于蒸镀层的厚度,因上述蒸镀时间和批次导致的偏差较小,品质稳定。另外,在上述处理为在高温(例如700℃)的环境中进行的蒸镀的情况下,上述臂12和上述导轨13等使用由能够耐受该高温的材料(例如陶瓷)形成的构件。

接着,在上述处理之后,若上述臂12经过上述导轨13的第1扭转轨道部位13c,则上述臂12转动90°(参照图4),上述臂12的插入到上述片材2的通孔2a的突起部12a从上述通孔2a脱离,解除由上述臂12进行的支承。

然后,上述片材2继续被供给,经过张力传感辊33、夹持辊32等供给用辊,以辊状被卷绕。

另一方面,在上述臂12沿上述导轨13循环地行进,并在经过上述第2扭转轨道部位13d时,再次转动90°,恢复为原来的能够插入(支承)状态。然后,像上述那样,在利用上述臂12支承上述片材2的两侧缘部的状态下,重复将上述片材2供给预定距离的动作。在此,像前面所述那样,上述臂12既可以是自行的臂,也可以是非自行的臂,在上述臂12为非自行的臂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通过手动使上述臂12移动,或者设置使上述臂12移动的移动机(未图示)等,以使上述臂12沿上述导轨13循环。

这样来实施使用了上述片材供给装置1的片材供给方法。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能够利用通孔2a和带有突起部12a的臂12支承片材2的两侧缘部,但该支承方法也可以是其他方法,例如,也可以是,如图5的(a)所示,在上述臂12的一端形成钩12c来替代上述突起部12a(参照图2),使该钩12c从片材2的两侧缘部的上侧插入到上述通孔2a(参照图2)。另外,也可以是,如图5的(b)所示,在上述臂12的一端部下表面形成能够刺入上述片材2的针状的突起部12d来替代上述突起部12a(参照图2),通过将该针状的突起部12d从片材2的两侧缘部的上侧刺入该片材2的两侧缘部,利用该针状的突起部12d在上述片材2的两侧缘部形成通孔2a(参照图2),与此同时,支承上述片材2的两侧缘部。并且,也可以是,如图5的(c)所示,在上述臂12的一端形成夹持件、夹头等把持部12e来替代上述突起部12a(参照图2),利用该把持部12e从上下抓住片材2的两侧缘部。在该情况下,能够不必形成上述通孔2a。另外,也可以是,如图5的(d)所示,替代上述臂12(参照图2),而是利用支承辊14来支承。该支承辊14以其外周面与片材2的两侧缘部的下表面相接触的方式配置,其旋转轴线14a从上述片材2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内侧去而向下方倾斜。上述支承辊14在上述片材2的供给方向上成列地在与上述片材2的两侧缘部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多个,在使用该支承辊14的情况下,不需要移动用的上述导轨13。上述支承辊14既可以是具有旋转驱动力的辊,也可以是没有旋转驱动力的辊(自由辊)。在该图5的(d)所示的方式中,上述支承辊14支承片材2的两侧缘部,并且通过该支承辊14自身的旋转,使其自身追随片材2的供给。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臂12的形状设为大致字母l字状,但其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也可以设为例如直线状的臂。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支承片材2时,将上述臂12的一端部(形成有突起部12a侧的端部)设为水平,但也可以是,在因该臂12的支承而导致片材2变形的情况下,以上述臂12的一端部成为沿片材2的挠曲而倾斜的状态的方式,使上述臂12倾斜,来防止上述变形。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导轨13设为由两条1组的棒体构成的构件,但该导轨13也可以是其他导轨,例如也可以设为由1张板体形成的构件。在该情况下,利用臂12的两个轮12b夹持该板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解除由臂12进行的支承,然后再次恢复为能够支承状态,在导轨13形成了两处扭转轨道部位13c、扭转轨道部位13d,并将该扭转角度设为90°,但该角度只要能够解除上述支承并且恢复为能够支承状态,则也可以是其他角度。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承解除部,在导轨13形成了第1扭转轨道部位13c,但该支承解除部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也可以使该扭转轨道部位13c逐渐下降〔扭转轨道部位13c与水平轨道部位(供给方向轨道部位)的组合〕。另外,也可以是,在导轨13形成轨道一次性下降的下降轨道部位(铅垂轨道部位)或者逐渐下降的下降轨道部位〔水平轨道部位(供给方向轨道部位)与铅垂轨道部位的组合〕,将该下降轨道部位作为支承解除部。即,也可以设为,经过了该下降轨道部位的臂12下降,由此臂12的突起部12a从片材2的通孔2a脱离,解除片材2的支承。在该情况下,未形成使臂12恢复为原来的能够支承状态的第2扭转轨道部位13d。

在前面所述的图5的(a)、图5的(b)所示的从片材2的两侧缘部的上侧支承的情况下,在导轨13形成轨道一次性上升的上升轨道部位(铅垂轨道部位)或者逐渐上升的上升轨道部位〔水平轨道部位(供给方向轨道部位)与铅垂轨道部位的组合〕,将该上升轨道部位作为支承解除部。另外,图5的(c)所示的通过利用把持部12e抓住片材2的两侧缘部来支承的情况下的支承解除是通过解除上述抓住来完成的,或者,除了该解除之外,通过在导轨13形成使上述把持部12e向自片材2远离的方向(与供给方向成直角的水平方向)移动这样的水平轨道部位来完成。并且,图5的(d)所示的利用支承辊14支承片材2的两侧缘部的情况下的支承解除通过在设有上述支承辊14的支承区间的下游不设置该支承辊14来完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导轨13设为环状轨道,并供上述臂12循环,但导轨13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也可以设为例如直线状。在该情况下,臂12滞留在导轨的下游侧,但将该滞留的臂12向导轨的上游侧输送,并再次载置于导轨。

接着,与以往例一起对实施例进行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1〕

作为辊对辊方式所使用的片材卷装体,准备了将日本工业规格(jis)所规定的sus430(不锈钢)箔(宽度1000mm,厚度50μm)以辊状进行卷装而成的卷装体。然后,像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那样,使用上述片材供给装置,供给了5批次上述sus430箔(片材)。将此时的供给方向的张力设为30n,将支承间距(通孔的间距,臂的间距)设为166mm。另外,将对于上述sus430箔的处理温度设为650℃。

〔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

然后,使用ccd激光位移计(keyence公司制,lk-g500)来测量利用上述片材供给装置供给的上述sus430箔所经过的位置。在图6的图表中以实线示出该第1批次的结果。并且,剩余的第2批次~第5批次也能够在偏差±2mm(图6中虚线所示)的范围内供给。此外,在图6的图表中,纵轴的片材的位置的基准值(0mm)是设为测量时的激光的基准的位置,随着测量的片材的位置变高,纵轴的数值(显示负数)变得越小(下述的图7~图10的图表也同样)。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处理温度设为25℃。除此之外的部分设为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其结果是,在该实施例2中也与实施例1同样地,5批次都能够在偏差±2mm的范围内供给。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中,使用了sus430箔的宽度为300mm的片材卷装体。另外,将供给方向的张力设为50n,将支承间距设为1000mm。并且,将处理温度设为500℃。除此之外的部分设为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其结果是,在该实施例3中也与实施例1同样地,5批次都能够在偏差±2mm的范围内供给。

〔实施例4〕

作为片材卷装体,准备了将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膜(宽度1000mm,厚度50μm)以辊状进行卷装而成的卷装体。然后,像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那样,供给了5批次上述pen制膜(片材)。将此时的供给方向的张力设为20n,将支承间距设为150mm。另外,将对于上述pen制膜的处理温度设为25℃。在图7的图表中以实线示出该第1批次的结果。并且,剩余的第2批次~第5批次也能够在偏差±2mm(图7中虚线所示)的范围内供给。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4中,使用了pen制膜的厚度为100μm的片材卷装体。除此之外的部分设为与上述实施例4同样。在图8的图表中以实线示出该第1批次的结果。并且,剩余的第2批次~第5批次也能够在偏差±2mm(图8中以虚线所示)的范围内供给。

〔实施例6〕

作为片材卷装体,准备了将pi(聚酰亚胺)制膜(宽度1000mm、厚度50μm)以辊状进行卷装而成的卷装体。然后,像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那样,供给了5批次上述pi制膜(片材)。除此之外的部分设为与上述实施例4同样。在图9的图表中以实线示出该第1批次的结果。并且,剩余的第2批次~第5批次也能够在偏差±2mm(图9中以虚线所示)的范围内供给。

〔以往例〕

使用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片材卷装体,利用以往的辊对辊方式中的片材供给方法(未使用上述片材供给装置的方法)供给了4批次sus430箔(片材)。并且,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测量了供给过程中的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在图10的图表中示出该各批次的结果。其结果是,在以往例中,偏差超过±2mm。

根据上述实施例1~6和以往例的结果可知,在实施例1~6中,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较稳定,在以往例中,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不稳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6中,在各批次中也能够将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设在偏差±2mm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具体方式,但上述实施例只是例示,并不能限定性地进行解释。谋求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各种变形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片材供给方法和该片材供给方法所使用的片材供给装置能够应用于如下情况,即,在辊对辊方式中,供给过程中的片材所经过的位置不会因该片材的供给过程和批次的不同而产生偏差,而是稳定。

附图标记说明

2、片材;2a、通孔;12、臂;12a、突起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