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8526发布日期:2019-11-08 21:5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收装被包装物并且能够上下层叠多个的包装箱。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包装箱具有:长方形的底壁;以立起姿态设置于底壁的短边的一对端壁;和以立起姿态设置于底壁的长边的一对侧壁。在端壁的内表面固定有内壁,在端壁与内壁的两侧下部设置有插入卡止部。在内壁上设置有加强壁,其在组装完包装箱时构成三角形截面的支柱。侧壁由外板部和内板部形成为双层壁结构,在外板部与内板部之间夹持着插入卡止部并将之固定。在内板部的顶端上,形成有与在底壁开口的卡止孔部卡止的卡止凸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782577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例如,在层叠多个收装有沉重的商品等的包装箱的情况下,会对承受载荷的下方的包装箱作用使端壁向外侧倾倒这样的力。若端壁向外侧倾倒,则被插入侧壁内的插入卡止部的顶端部向上方转动,因此会有侧壁被抬起而使卡止凸部从卡止孔部脱离的担忧。因此,存在着如下担忧,即,导致下方的包装箱的侧壁被展开(分解),无法维持夹持着插入卡止部的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维持侧壁体夹持着延长部的状态的包装箱。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能够上下层叠多个的包装箱,其中,具有:底壁体、端壁体和侧壁体,其中,所述底壁体包括在表面上形成为凹进状态的卡合凹部;所述端壁体以立起姿态被配置于所述底壁体的周缘部;所述侧壁体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端壁体偏移,在与所述端壁体相邻的位置处,以立起姿态被配置于所述底壁体的周缘部,所述端壁体包括支承壁和延长部,其中,所述支承壁设置为朝内侧突出的状态;所述延长部设置为朝所述侧壁体延伸的状态;所述侧壁体包括外板部、内板部和卡合凸部,其中,所述外板部设置为从所述底壁体的周缘部向上方延伸的状态;所述内板部以覆盖所述延长部的上方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外板部向下方折回而与所述外板部之间夹持着所述延长部;所述卡合凸部设置为与所述内板部的顶端部连接的状态,在由所述外板部和所述内板部夹持着所述延长部的状态下,以沿着所述底壁体的姿态卡合于所述卡合凹部。

优选为:在该情况下,在所述内板部的侧端部形成有卡合片部,在使所述卡合凸部卡合于所述卡合凹部的状态下,所述卡合片部与形成于所述端壁体的卡合槽卡合。

优选为:在该情况下,所述包装箱由在瓦楞纸上粘贴衬纸而成的瓦楞纸板形成,所述底壁体包括下底壁和上底壁,其中,所述下底壁形成为与所述外板部连接的状态;所述上底壁与所述下底壁分体地形成,被配置于所述下底壁的上方,并且形成有构成所述卡合凹部的缺口部,所述下底壁的所述瓦楞纸与所述上底壁的所述瓦楞纸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优选为:在该情况下,所述底壁体还包括形成为与所述端壁体连接的状态的中间底壁,所述中间底壁与所述下底壁和所述上底壁分体地形成,以夹在所述下底壁与所述上底壁之间的状态被固定。

优选为:在该情况下,所述包装箱由在瓦楞纸上粘贴衬纸而成的瓦楞纸板形成,所述端壁体、所述外板部和所述内板部各自的所述瓦楞纸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优选为:在该情况下,所述支承壁的上端面设置于比所述端壁体的最上端面靠下方的位置,所述端壁体形成为宽度随着从下方靠向上方而逐渐变宽。

优选为:在该情况下,所述端壁体还包括外端壁、外缘壁、内端壁和内缘壁,其中,所述外端壁以立起姿态被配置于所述底壁体的周缘部;所述外缘壁设置为从所述外端壁的侧端部朝所述侧壁体延伸的状态;所述内端壁被重叠于所述外端壁的内表面;所述内缘壁被重叠于所述外缘壁的内表面,所述延长部设置为与所述外缘壁和所述内缘壁的至少任一方的顶端部连接的状态,所述支承壁设置为通过第一弯折线与所述内端壁连接的状态,并且通过第二弯折线与所述内缘壁连接的状态,并包括在所述第一弯折线与所述第二弯折线之间与所述第一弯折线和所述第二弯折线平行地延伸的第三弯折线,所述支承壁通过使所述内缘壁以所述第二弯折线凹折,而以所述第一弯折线凹折,并且所述第三弯折线一边被向内侧推出一边被凸折,而形成具有矩形截面的支柱。

优选为:在该情况下,所述端壁体还包括第一折回壁和第二折回壁,所述第一折回壁设置为通过第一折回线与所述外缘壁的侧端部连接的状态,所述第二折回壁设置为通过第二折回线与所述外缘壁的上端部连接的状态,所述内端壁设置为通过第三折回线与所述外端壁的上端部连接的状态,通过沿着所述第三折回线向内侧折回而被重叠于所述外端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折回壁以沿着所述第一折回线向内侧折回的状态重叠并且固定于与所述外缘壁的内表面重叠的所述内缘壁,所述第二折回壁以沿着所述第二折回线向内侧折回的状态重叠并且固定于所述外缘壁的内表面。

优选为:在该情况下,具有设置为与供所述端壁体配置的所述底壁体的周缘部连接的状态的端片体,在所述底壁体的表面上,在所述端壁体一侧,第二卡合凹部形成为凹进状态,所述端片体包括外片部、内片部和第二卡合凸部,其中,所述外片部设置为从所述底壁体的周缘部向上方延伸的状态,并且被重叠于所述端壁体的外表面;所述内片部相对于所述外片部向下方折回而与所述外片部之间夹持着所述端壁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卡合凸部设置为与所述内片部的顶端部连接的状态,在由所述外片部和所述内片部夹持着所述端壁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下,以沿着所述底壁体的姿态卡合于所述第二卡合凹部。

优选为:在该情况下,在所述外片部的侧端部上,第二延长部设置为与之连接的状态,所述第二延长部以朝所述侧壁体延伸的状态,与所述延长部一同被所述外板部和所述内板部夹持着。

优选为:在该情况下,在所述支承壁上形成有从上端部向上方突出的层叠突起部,在所述底壁体上,形成有在层叠了多个包装箱的情况下,供下方的所述包装箱的所述层叠突起部插入的层叠孔。

另外,优选为:在该情况下,所述端壁体还包括外端壁、外缘壁和内端壁,其中,所述外端壁以立起姿态被配置于所述底壁体的周缘部;所述外缘壁与所述外端壁的侧端部通过侧方折线连接,并且设置为从所述外端壁的侧端部朝所述侧壁体延伸的状态;所述内端壁被重叠于所述外端壁的内表面,所述延长部设置为与所述外缘壁的顶端部连接的状态,所述支承壁包括主体壁、接触壁、固定壁和对角壁,其中,所述主体壁设置为通过第一弯折线与所述内端壁连接的状态,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弯折线平行延伸的第二弯折线;所述接触壁设置为通过第三弯折线与所述主体壁连接的状态;所述固定壁设置为通过第四弯折线与所述接触壁连接的状态,在以所述第三弯折线使所述接触壁凸折的状态下沿着所述侧方折线被固定于所述外端壁;所述对角壁设置为通过第五弯折线与所述固定壁连接的状态,具有朝所述主体壁的上方突出的层叠突起部,所述支承壁使所述主体壁以所述第一弯折线凹折并且以所述第二弯折线凸折,使所述接触壁以所述第三弯折线凸折并且以第四弯折线凸折而形成具有矩形截面的支柱,所述对角壁配置为以所述第五弯折线凸折并且朝所述第三弯折线延伸的状态,所述层叠突起部向所述支柱的上端面的上方突出,在所述底壁体上,形成有在层叠了多个包装箱的情况下,供下方的所述包装箱的所述层叠突起部插入的层叠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维持侧壁体夹持着延长部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stackingtray)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第一坯板(blank)和第二坯板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第三坯板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端壁体等在第一工序的过程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连结工序结束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组装工序的立体图。

图8是放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支柱等的立体图。

图9是图1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放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卡合片部等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叠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层叠作用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第一坯板和第二坯板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第三坯板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第一坯板与第三坯板连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连结工序(第三工序)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第一坯板和第二坯板的俯视图。

图18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的俯视图。

图18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的俯视图。

图19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的俯视图。

图19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第一坯板和第二坯板的俯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第三坯板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连结工序已结束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4是放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支承壁等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端壁体等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

图26是放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支柱等的立体图。

图2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的组装工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附图中所示的“fr”表示“前”,“rr”表示“后”,“l”表示“左”,“r”表示“右”,“u”表示“上”,“d”表示“下”。另外,这些表示方向的用语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使用,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为包装箱的一例的堆叠托盘1。图1是表示堆叠托盘1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堆叠托盘1的第一坯板1a和第二坯板1b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堆叠托盘1的第三坯板1c的俯视图。

[堆叠托盘的概要]

如图1所示,堆叠托盘1具有从上表面连续到前后两表面的开口部13,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堆叠托盘1形成为能够以在底壁体10上载置有商品等被包装物(未图示)的状态上下层叠多个。在堆叠托盘1的内侧的四个角部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四根支柱35a。各支柱35a与堆叠于上方的堆叠托盘1的底壁体10抵接来支承上方的堆叠托盘1。

堆叠托盘1具有以立起姿态配置于底壁体10的周缘部的一对端壁体11和一对侧壁体12。从俯视的角度观察底壁体10时,形成为左右方向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细节在后面说明,底壁体10由下底壁10a、左右一对中间底壁10c和上底壁10b层叠而形成。一对端壁体11隔着底壁体10在左右方向上相向,一对侧壁体12隔着底壁体10在前后方向上相向。即,侧壁体12在周向上相对于端壁体11偏移大致90度,以立起姿态配置于与端壁体11相邻的位置。端壁体11形成得比侧壁体12高(在上下方向上较长)。

堆叠托盘1通过连结并且组装图2和图3示出的第一坯板1a、第二坯板1b和第三坯板1c而形成。这些第一坯板1a、第二坯板1b和第三坯板1c分别通过用模切机(diecutter)等冲裁一张纸制的瓦楞纸板而形成。瓦楞纸板例如为在波纹状的瓦楞纸5a的正反面粘贴表纸5b和里纸5c(参照图4)而成的双面瓦楞纸。此外,图2和图3示出表纸5b一侧。在本说明书中,将与瓦楞纸板的瓦楞纸5a平行的方向称为“瓦楞方向”,将与瓦楞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波纹方向”。在附图中示出的“x”表示“瓦楞方向”,“y”表示“波纹方向”。

[第一坯板]

如图2所示,第一坯板1a包括下底壁10a和一对侧壁体12。下底壁10a形成为与一对侧壁体12(外板部20)连接的状态。此外,由于一对侧壁体12形成为隔着下底壁10a在瓦楞方向上大致对称,因此,下面针对一方(图2中的右侧)的侧壁体12进行说明。

<下底壁>

下底壁10a形成为在波纹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在下底壁10a的波纹方向中央,下侧标记m1形成于下底壁10a的瓦楞方向中央和两端部。另外,在下底壁10a的四个角部也形成有下侧标记m1。下侧标记m1由使刀具贯穿瓦楞纸板的厚度方向的切割线形成。

<侧壁体>

侧壁体12包括外板部20、上板缘部21、内板部22和卡合凸部23。外板部20设置为通过第一折线(ruledline:边框线)l1与下底壁10a的瓦楞方向一端连接的状态。内板部22设置为通过两条第二折线l2与外板部20的侧端部(顶端部)连接的状态。在两条第二折线l2之间,形成上板缘部21。卡合凸部23设置为通过嵌合弯折线l3与内板部22的侧端部(顶端部)连接的状态。此外,第一折线l1和第二折线l2分别为从里纸5c侧向厚度方向压扁瓦楞纸板而形成的通用折线。嵌合弯折线l3是在从表纸5b侧向厚度方向压扁瓦楞纸板而形成的反向折线上,按规定间隔形成多条切割线的引导折线。

外板部20形成为宽度随着从基端(下底壁10a侧)靠向顶端(上板缘部21侧)而在波纹方向上变窄的大致梯形。因此,在外板部20的波纹方向两端部(侧端部)上,形成有随着从基端靠向顶端而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20a。外板部20的瓦楞方向的尺寸(突出尺寸)被设定得小于下底壁10a的瓦楞方向的尺寸(例如1/4左右)。

上板缘部21形成为在波纹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使外板部20与内板部22连续。上板缘部21的波纹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外板部20的侧端边的长度大致相同。上板缘部21的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瓦楞纸板的厚度稍长。在上板缘部21的波纹方向中央区域,以超出第二折线l2而向内板部22突出的方式弯曲的弯曲孔21a处于开口状态。弯曲孔21a的宽度形成为与上板缘部21的突出尺寸大致相同。在上板缘部21上,形成有沿着弯曲孔21a的轮廓从外板部20延伸出的拱形凸部21b。此外,在拱形凸部21b上不形成第二折线l2。另外,由于拱形凸部21b(弯曲孔21a)是构成堆叠托盘1的外观的部位,因此如果不需要则可以省略。

内板部22形成为宽度随着从基端(上板缘部21侧)靠向顶端(卡合凸部23侧)而在波纹方向上变窄的大致梯形。内板部22的波纹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上板缘部21的波纹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内板部22的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外板部20的突出尺寸小约两张瓦楞纸板的厚度所对应的量。

在内板部22的波纹方向两端部上形成有一对卡合片部24。一对卡合片部24从内板部22的波纹方向两端部朝外侧延伸。在各卡合片部24与内板部22的边界上,形成有第一卡合弯折线l4。另外,在各卡合片部24上,形成有比第一卡合弯折线l4靠波纹方向外侧的第二卡合弯折线l5。一对第一卡合弯折线l4随着从内板部22的基端靠向顶端而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倾斜。一对第二卡合弯折线l5形成为分别与瓦楞方向大致平行。另外,在各卡合片部24的波纹方向外端部上,朝外侧突出有卡合突起部24a。此外,第一卡合弯折线l4和第二卡合弯折线l5是在从正反两面向厚度方向压扁瓦楞纸板而形成的折线上,按规定间隔形成多条切割线的引导折线。

卡合凸部23形成为宽度随着从基端(内板部22侧)靠向顶端(自由端)而在波纹方向上变窄的大致梯形。卡合凸部23的波纹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内板部22的侧端边的长度大致相同。卡合凸部23的突出尺寸被设定得小于内板部22的突出尺寸(例如,一半左右)。此外,卡合凸部23的突出尺寸既可以与内板部22的突出尺寸大致相同,又可以稍长。

[第二坯板]

如图2所示,第二坯板1b包括上底壁10b。上底壁10b比下底壁10a小一圈,形成为在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在上底壁10b的波纹方向两端部,一对缺口部25a形成为朝内侧凹进的状态。一对缺口部25a被切割为宽度随着从上底壁10b的波纹方向两端部靠向内侧而在瓦楞方向上变窄的大致梯形。缺口部25a形成为与卡合凸部23大致相同的形状(互补的形状)。此外,细节在后面说明,在组装堆叠托盘1的状态(组装状态)下,上底壁10b被配置于下底壁10a的上方,各缺口部25a构成用于与卡合凸部23嵌合的卡合凹部25。

[第三坯板]

如图3所示,第三坯板1c包括中间底壁10c和端壁体11。此外,在组装堆叠托盘1的情况下,使用两张第三坯板1c,而形成左右一对端壁体11。由于两张第三坯板1c(一对端壁体11)为相同形状,因此,下面针对一张第三坯板1c(一个端壁体11)进行说明。

<中间底壁>

中间底壁10c形成为通过下方折线l10与端壁体11(后面说明的外端壁30)的瓦楞方向一端部(组装状态下的下端部)连接的状态。中间底壁10c形成为大致长方形。中间底壁10c的瓦楞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下底壁10a的波纹方向的尺寸的大约一半。中间底壁10c的波纹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下底壁10a的瓦楞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在中间底壁10c的瓦楞方向一端部(自由端部)上,第一中间标记m2形成于波纹方向中央。另外,在中间底壁10c的瓦楞方向另一端部的两个角部(下方折线l10的两端部附近)上,也形成有第一中间标记m2。而且,在中间底壁10c的瓦楞方向中央区域,形成有两个第二中间标记m3。第一中间标记m2和第二中间标记m3由切割线形成。

<端壁体>

端壁体11包括外端壁30、一对外缘壁31、一对第一折回壁32、一对第二折回壁33、内端壁34、一对支承壁35和一对内缘壁36。端壁体11以整体沿瓦楞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外端壁30设置为在其与中间底壁10c的边界上通过下方折线l10连接的状态。一对外缘壁31设置为通过侧方折线l11与外端壁30的波纹方向两端部连接的状态。一对第一折回壁32设置为分别通过两条第一折回线l12与外缘壁31的波纹方向外侧端部连接的状态。在两条第一折回线l12之间,形成第一缘部32a。一对第二折回壁33设置为分别通过两条第二折回线l13与外缘壁31的瓦楞方向另一端部(组装状态下的上端部)连接的状态。在两条第二折回线l13之间,形成第二缘部33a。内端壁34设置为通过第三折回线l14与外端壁30的瓦楞方向另一端部(组装状态下的上端部)连接的状态。一对支承壁35设置为通过第一弯折线l15与内端壁34的波纹方向两端部连接的状态。一对内缘壁36设置为分别通过第二弯折线l16与支承壁35的波纹方向外侧端部连接的状态。此外,下方折线l10、侧方折线l11和第一折回线l12~第三折回线l14分别为通用折线。另外,第一弯折线l15和第二弯折线l16为在反向折线上按规定间隔形成多条切割线的引导折线。

此外,由于端壁体11形成为隔着在瓦楞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在波纹方向上大致对称,因此,下面针对设置为一对的壁等31、32、33、35、36中的一方进行说明。

外端壁30具有在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外形。在外端壁30的中央区域,成为在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外端开口部30a处于开口状态。即,外端壁30形成为大致矩形环状。

外端壁30的瓦楞方向一端边(下方折线l10)的尺寸(波纹方向的长度)被设定得与下底壁10a的瓦楞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外端壁30的瓦楞方向另一端边(第三折回线l14)的尺寸被设定得比外端壁30的一端边稍长。即,外端壁30的外形形成为宽度随着从瓦楞方向一端靠向另一端而在波纹方向上稍变宽的大致梯形。进一步换言之,在组装状态下,外端壁30形成为宽度随着从下方靠向上方而逐渐变宽(波纹方向上较长)。外端壁30的波纹方向两端边(侧方折线l11)相对于瓦楞纸5a(与下方折线l10正交而延伸的线)向外侧倾斜约1度。

外缘壁31形成为在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外缘壁31的瓦楞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外端壁30的瓦楞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外缘壁31的波纹方向的尺寸(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外端壁30的波纹方向的尺寸短(例如,1/4左右)。外缘壁31的另一端部的角部被倒角为圆弧状。

在外缘壁31的一端侧(组装状态下的下侧)上,一体地形成有大致长方形的外侧延长部37a。外侧延长部37a设置为从外缘壁31的波纹方向端部(顶端部)朝外侧延伸的状态。因此,外侧延长部37a和外缘壁31整体形成为大致l字形。

第一缘部32a形成为在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使外缘壁31与第一折回壁32连续。第一缘部32a的瓦楞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除去被倒角后的外缘壁31的角部和外侧延长部37a之外的外缘壁31的侧端边的长度大致相同。第一缘部32a的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瓦楞纸板的厚度稍长。

第一折回壁32形成为在瓦楞方向上与第一缘部32a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大致长方形。第一折回壁32的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第一缘部32a长。第一折回壁32的另一端部的角部被切角。此外,上述的外侧延长部37a的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第一折回壁32的突出尺寸长。

第二缘部33a形成为大致长方形,使外缘壁31与第二折回壁33连续。第二缘部33a的波纹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除去被倒角后的外缘壁31的角部之外的外缘壁31的另一端边的长度大致相同。第二缘部33a的瓦楞方向的尺寸(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瓦楞纸板的厚度稍长。

第二折回壁33形成为在波纹方向上与第二缘部33a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大致长方形。第二折回壁33的瓦楞方向的尺寸(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第二缘部33a长。第二折回壁33的另一端部的角部被切角。

内端壁34具有在瓦楞方向上与外端壁30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大致长方形的外形。内端壁34具有与外端开口部30a的形状相同的内端开口部34a,形成为大致矩形环状。除去第三折回线l14附近之外的内端壁34的外形形成为宽度随着从瓦楞方向一端(第三折回线l14侧)靠向另一端而在波纹方向上稍变窄的大致梯形。即,与外端壁30同样,在组装状态下,内端壁34形成为宽度随着从下方靠向上方而逐渐变宽(波纹方向上较长)。内端壁34的波纹方向两端边(第一弯折线l15)相对于瓦楞纸5a(与第三折回线l14正交而延伸的线)向外侧倾斜约1度。此外,第二弯折线l16和第三弯折线l17也以与第一弯折线l15相同的角度倾斜。

支承壁35形成为在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支承壁35形成为通过使切割线从该支承壁35与第二折回壁33的边界起朝内端壁34的内侧延伸而嵌入内端壁34侧。支承壁35在瓦楞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与除去第二折回壁33之外的内端壁34在瓦楞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支承壁35的波纹方向的尺寸(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内端壁34短(例如,一半左右)。

支承壁35设置为通过第一弯折线l15与内端壁34连接的状态,并且通过第二弯折线l16与内缘壁36连接的状态。另外,在支承壁35上,形成有与第一弯折线l15和第二弯折线l16平行地延伸的第三弯折线l17。第三弯折线l17在第一弯折线l15与第二弯折线l16之间,形成于接近第一弯折线l15的位置。此外,第三弯折线l17为在通用折线上按规定间隔形成有多条切割线的引导折线。另外,第一弯折线l15与第三弯折线l17的间隔被设定为与第二弯折线l16与侧方折线l11的延长线的间隔大致相同。

另外,在支承壁35的另一端侧(组装状态下的下侧)上,沿着第二弯折线l16形成有卡合槽38。卡合槽38位于比第二弯折线l16稍靠内侧(第三弯折线l17侧)的位置,是与第二弯折线l16大致平行延伸的切割线。另外,在支承壁35上形成有一对切割线,该一对切割线从第二弯折线l16朝向内侧,且具有与卡合槽38相同的宽度。在由该一对切割线和卡合槽38所包围的范围内,形成有舌片状的切入片38a。

内缘壁36形成为在瓦楞方向上与支承壁35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大致长方形。

内缘壁36的波纹方向的尺寸(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外缘壁31的突出尺寸短(例如,一半左右)。另外,内缘壁36的突出尺寸被设定为与第一折回壁32的突出尺寸大致相同。

在内缘壁36的另一端侧(组装状态下的下侧)上,一体形成有大致长方形的内侧延长部37b。内侧延长部37b设置为从内缘壁36的波纹方向端部(顶端部)朝外侧延伸的状态。因此,内侧延长部37b和内缘壁36整体形成为大致l字形。

内端壁34、一对支承壁35、一对内缘壁36和一对内侧延长部37b等在以第三折回线l14为中心翻转时,形成为与外端壁30、一对外缘壁31和一对外侧延长部37a大致一致的形状。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坯板1a(下底壁10a、侧壁体12)、第二坯板1b(上底壁10b)和第三坯板1c(中间底壁10c、端壁体11)彼此分体地形成,因此,在将第一坯板1a、第二坯板1b和第三坯板1c连结之后组装堆叠托盘1。第一坯板1a、第二坯板1b和第三坯板1c的连结工序、组装工序例如存在有由作业人员进行手工作业的情况和利用专用的制箱机等自动或者半自动地来进行的情况。在此,针对作业人员通过手工作业来进行连结工序、组装工序的情况进行说明。

[连结工序]

接着,参照图4至图6,针对连结第一坯板1a、第二坯板1b和第三坯板1c的工序(连结工序)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端壁体11等在第一工序的过程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堆叠托盘1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表示堆叠托盘1的连结工序已结束的状态的俯视图。

<第一工序>

首先,作业人员形成用于组装工序的端壁体11(第一工序)。例如,作业人员在使里纸5c朝向上方的状态下,将第三坯板1c配置于作业台上,在内端壁34(内端开口部34a的周围)和各内侧延长部37b上粘贴双面胶带(未图示)。此外,不在支承壁35上粘贴双面胶带。

然后,如图4所示,作业人员将内端壁34沿着第三折回线l14向外端壁30侧折回(使其翻转)。于是,内端壁34重叠于外端壁30的内表面(里纸5c)上,并且通过双面胶带被粘接于外端壁30的内表面。另外,支承壁35横跨侧方折线l11而重叠于外端壁30和外缘壁31的内表面(参照图3)上。内缘壁36重叠于外缘壁31的内表面上。内侧延长部37b重叠于外侧延长部37a的内表面上,并且通过双面胶带被粘接于外侧延长部37a的内表面。

接着,作业人员在各第一折回壁32和各第二折回壁33上粘贴双面胶带。然后,作业人员使各第一缘部32a和各第一折回壁32沿着两条第一折回线l12向内侧折回。在该状态下,第一折回壁32重叠于与外缘壁31的内表面重叠的内缘壁36上,并且通过双面胶带被粘接(固定)于内缘壁36的外表面(表纸5b)。另外,作业人员使各第二缘部33a和各第二折回壁33沿着两条第二折回线l13向内侧折回。在该状态下,第二折回壁33重叠于外缘壁31的内表面,并且通过双面胶带被粘接(固定)于外缘壁31的内表面(里纸5c)。此外,被折回的第二缘部33a的顶端部与支承壁35的顶端部(组装状态下的上端部)对接。

据此,第一工序结束,完成了层叠有两张瓦楞纸板而成的端壁体11(参照图5)。构成该端壁体11的两张瓦楞纸板的瓦楞纸5a在相同方向上延伸。此外,由于需要两个端壁体11来组装堆叠托盘1,因此作业人员重复上述的第一工序来形成两个端壁体11。

<第二工序>

接着,作业人员将第一坯板1a(下底壁10a、侧壁体12)和端壁体11连结(第二工序)。作业人员在从各端壁体11延伸出的中间底壁10c的表纸5b上粘贴双面胶带。接着,如图5所示,作业人员在使里纸5c朝向上方的状态下,将第一坯板1a配置于作业台上,将一对端壁体11配置于下底壁10a的波纹方向两侧。然后,作业人员将一对中间底壁10c粘接于下底壁10a的上表面(里纸5c)。一对中间底壁10c在使其顶端于下底壁10a的波纹方向中央处对接的状态下(参照图6),通过双面胶带被粘接于下底壁10a。此时,作业人员通过使中间底壁10c的各第一中间标记m2与下底壁10a的各下侧标记m1对齐,来进行下底壁10a与中间底壁10c的对位(位置对准)。

据此,第二工序结束,成为使一对端壁体11和下底壁10a通过一对中间底壁10c连结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中间底壁10c的瓦楞纸5a和下底壁10a的瓦楞纸5a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第三工序>

接着,作业人员使第二坯板1b(上底壁10b)连结于各中间底壁10c(第三工序)。作业人员在上底壁10b的里纸5c上粘贴双面胶带。然后,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业人员将使表纸5b朝向上方的上底壁10b粘接于一对中间底壁10c的上表面(里纸5c)。上底壁10b以使一对缺口部25a朝向一对侧壁体12的姿态,被双面胶带粘接于各中间底壁10c。此时,作业人员通过使上底壁10b的各缺口部25a的轮廓与各中间底壁10c的各第二中间标记m3对齐,来进行各中间底壁10c与上底壁10b的对位。

据此,第三工序结束,成为使各中间底壁10c与上底壁10b连结的状态(参照图6)。这样,连结工序结束。在该状态下,上底壁10b被配置于下底壁10a的上方,各中间底壁10c以夹在下底壁10a与上底壁10b之间的状态被固定(参照图9)。即,形成了下底壁10a、中间底壁10c和上底壁10b层叠而成的三层层叠结构的底壁体10。如图5所示,中间底壁10c的瓦楞纸5a与上底壁10b的瓦楞纸5a在相同方向上延伸。另外,下底壁10a的瓦楞纸5a与上底壁10b的瓦楞纸5a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而且,如图6所示,在将上底壁10b粘接于中间底壁10c上的状态下,在由一对中间底壁10c的上表面和一对缺口部25a包围的范围内构成一对卡合凹部25(参照图6)。一对卡合凹部25形成为凹进于底壁体10的上表面的状态。

此外,在上述的连结工序中的双面胶带的粘贴位置等为一例,双面胶带的粘贴位置、粘贴数量可以适当改变。另外,在上述的连结工序中,使用了双面胶带作为一例,但也可以代替其而使用例如粘接剂(热熔胶粘接剂、树脂类乳胶粘接剂、淀粉类粘接剂等)。

[组装工序]

接着,参照图7至图10,针对堆叠托盘1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图7是说明堆叠托盘1的组装工序的立体图。图8是放大地表示支柱35a等的立体图。图9是图1的ix-ix剖视图。图10是放大地表示卡合片部24等的立体图。在此,针对作业人员通过手工作业来进行组装工序的情况进行说明。

堆叠托盘1通过适当弯折所连结的第一坯板1a、第二坯板1b和第三坯板1c而被组装。如图7所示,作业人员将左右一对外端壁30沿着下方折线l10向上方弯折。端壁体11(外端壁30)相对于底壁体10被弯折为大致直角,以立起姿态被设置于底壁体10的周缘部(短边)。

接着,作业人员将位于底壁体10的四个角的四个外缘壁31沿着侧方折线l11向内侧(底壁体10侧)弯折。于是,外缘壁31被设置为,相对于外端壁30被弯折为大致直角,并从外端壁30的侧端部朝侧壁体12延伸的状态。与该外缘壁31的弯折联动,内缘壁36被设置为,沿着第二弯折线l16相对于支承壁35被弯折为大致直角,并从支承壁35的侧端部朝侧壁体12延伸的状态。外侧延长部37a和内侧延长部37b(以下,还简称为“延长部37”)设置为以在第一折线l1上大致垂直立起的姿态,朝侧壁体12延伸的状态。此外,在左右方向上相向的延长部37延伸至不使彼此的顶端接触,且与卡合凹部25重叠的位置。另外,由于在外板部20的左右两端部上形成有倾斜部20a,因此能够在外缘壁31等的弯折作业时,抑制外缘壁31等钩挂于外板部20的端部。据此,能够顺利地进行外缘壁31等的弯折作业。

如图8所示,当与外缘壁31的弯折联动而使内缘壁36弯折时,由于支承壁35与外端壁30等不粘接,因此,一边向内侧推出第三弯折线l17的形成部分(参照图8的虚线粗箭头),一边以第一弯折线l15和第二弯折线l16弯折。即,支承壁35通过使内缘壁36以第二弯折线l16凹折,而以第一弯折线l15凹折,并且一边将第三弯折线l17向内侧推出一边凸折而形成具有矩形截面的支柱35a。支承壁35中的第二弯折线l16与第三弯折线l17之间的面相对于内缘壁36被弯折为大致直角,而设置为与外端壁30的内表面大致平行。另外,支承壁35中的第一弯折线l15与第三弯折线l17之间的面相对于内端壁34被弯折为大致直角,而设置为与外缘壁31的内表面大致平行。

在从俯视的角度观察支承壁35(支柱35a)时,设置为从由外端壁30和外缘壁31形成的角部朝堆叠托盘1的内侧以大致l字形突出的状态。即,使四条支柱35a在堆叠托盘1的四个角形成为方筒状。另外,各支柱35a从底壁体10的上表面朝上方延伸。各支承壁35(支柱35a)的上端面设置得比端壁体11的最上端面(外端壁30、内端壁34等的上端面)靠下方第二折回壁33的高度所对应的量。

接着,如图9所示,作业人员使前后一对外板部20沿着第一折线l1向上方弯折。外板部20被设置为相对于底壁体10被弯折为大致直角,并从底壁体10的周缘部(长边)向上方延伸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外板部20重叠于各外侧延长部37a的外表面。

接着,作业人员沿着两条第二折线l2弯折前后一对上板缘部21和前后一对内板部22,以使左右一对延长部37从上方卷入。上板缘部21被配置于延长部37的上方。内板部22以覆盖各延长部37的上方的方式,相对于外板部20向下方折回而使各延长部37夹持于内板部22与外板部20之间。此外,在内板部22等的折回作业时,由于连接在内板部22的左右两侧的卡合片部24与外缘壁31等接触而以第一卡合弯折线l4向外侧弯折(参照图10),因此,能够顺利进行内板部22等的折回作业。另外,通过弯折外板部20、上板缘部21和内板部22,而使拱形凸部21b相对地比上板缘部21靠上方突出(参照图1)。

接着,作业人员沿着嵌合弯折线l3弯折前后一对卡合凸部23而使表纸5b位于内侧,使前后一对卡合凸部23嵌合于前后一对卡合凹部25。卡合凸部23相对于内板部22被弯折为大致直角,成为沿着底壁体10的上表面的姿态。卡合凸部23在由外板部20与内板部22夹持着各延长部37的状态下,以沿着底壁体10的姿态嵌合(卡合)于卡合凹部25。卡合凸部23在嵌合于卡合凹部25的状态下,形成与底壁体10(上底壁10b)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

接着,如图10所示,作业人员使各内板部22的左右一对卡合片部24压入第一折回壁32的下端与内缘壁36的台阶中。卡合片部24使卡合突起部24a抵接于切入片38a(参照图8),并且沿着第一卡合弯折线l4和第二卡合弯折线l5被弯折。若卡合突起部24a一边将切入片38a压入支柱35a内,一边将卡合片部24以埋入(嵌入)第一折回壁32的下端与内缘壁36的台阶的方式压入,则卡合突起部24a卡合于卡合槽38中(参照图1)。

据此,堆叠托盘1的组装作业结束(参照图1)。在该状态下,端壁体11、外板部20和内板部22各自的瓦楞纸5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使用者在底壁体10的上表面收装商品等被包装物。另外,由于在左右两端面形成有各端开口部30a、34a,在前后两侧面和上表面形成有开口部13,因此能够从堆叠托盘1的外部的四个方向确认(目测)内部的被包装物。此外,如果没有从外部可目测被包装物的需求,也可以省略外端开口部30a和内端开口部34a。

[层叠作用]

接着,参照图11和图12,针对堆叠托盘1的层叠作用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堆叠托盘1的叠置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说明堆叠托盘1的层叠作用的立体图。

堆叠托盘1能够叠置多个。下面,为了便于说明,而针对叠置两个堆叠托盘1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而将下方的堆叠托盘1称为“下层托盘1(d)”,并且对下层托盘1(d)的各结构标注附图标记“(d)”,将上方的堆叠托盘1称为“上层托盘1(u)”,并且对上层托盘1(u)的各结构标注附图标记“(u)”。

首先,作业人员在下层托盘1(d)的上方以相同朝向配置上层托盘1(u),并且使上层托盘1(u)下降。作业人员使上层托盘1(u)的底壁体10(u)进入下层托盘1(d)的开口部13(d)内,并且使底壁体10(u)的四个下表面角部载置于四个支柱35a(d)的上端面。据此,成为使上层托盘1(u)叠置于下层托盘1(d)的状态。

在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中,构成为在双层壁结构的侧壁体12夹持着延长部37的状态下,卡合凸部23以与底壁体10大致平行的姿态嵌合(卡合)于卡合凹部25(参照图9)。根据该结构,若延长部37因使端壁体11向外侧倾倒的力而在侧壁体12上抬起,则侧壁体12以被展开(外板部20、内板部22等被弯折前的状态)的方式向外侧转动(向与图9的粗箭头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卡合凸部23的顶端抵接于卡合凹部25的内表面(缺口部25a的截面)。这样,卡合凸部23钩挂于卡合凹部25而难以从卡合凹部25脱离,由此,能够阻碍侧壁体12被展开。据此,能够维持侧壁体12夹持着延长部37的状态。其结果为,在层叠多个堆叠托盘1的情况下,能够维持承受载荷的下方的堆叠托盘1的组装状态。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通过在使卡合凸部23嵌合于卡合凹部25的状态下,使卡合片部24卡合于卡合槽38,因此,能够有效地阻碍内板部22在展开的方向上转动。据此,能够维持卡合凸部23嵌合于卡合凹部25的状态,并且能够进一步有效地维持侧壁体12夹持着延长部37的状态。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中,构成为包括使底壁体10的瓦楞纸5a正交的两张瓦楞纸板(下底壁10a、上底壁10b)(参照图5)。根据该结构,与假设使下底壁10a与上底壁10b的瓦楞纸5a在相同方向上排列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底壁体10的弯曲刚性、扭转刚性等。据此,即使沉重的被包装物也能够适当地进行收装。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由于底壁体10为层叠了下底壁10a、一对中间底壁10c和上底壁10b的三层层叠结构(参照图9),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底壁体10的刚性、装载强度。另外,通过在下底壁10a与上底壁10b之间夹持中间底壁10c,能够牢固地将端壁体11连结于底壁体10。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中,端壁体11等为双层层叠结构,并且端壁体11的瓦楞纸5a在纵向上延伸(参照图4)。根据该结构,与假设使端壁体11的瓦楞纸5a在横向(与堆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端壁体11的轴向刚性、压缩强度等。据此,能够叠置多个收装有沉重的被包装物的堆叠托盘1。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通过内缘壁36以第二弯折线l16被凹折,由此支承壁35以第一弯折线l15、第二弯折线l16和第三弯折线l17自动被弯折而形成了方筒状的支柱35a(参照图8)。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短时间内简单地形成用于支承上方的堆叠托盘1(上层托盘1(u))的支柱35a。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在从端面侧(左右方向)的角度观察端壁体11(外端壁30和内端壁34)时,形成得宽度随着从下方靠向上方而逐渐变宽,因此能够使开口部13形成得比底壁体10宽。据此,在使上层托盘1(u)的底壁体10(u)进入下层托盘1(d)的开口部13(d)内时,能够抑制底壁体10(u)钩挂于下层托盘1(d)的端壁体11(d)的上端部等。据此,能够使上层托盘1(u)顺利地进入下层托盘1(d)内,而能够易于进行堆叠托盘1的叠置作业。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通过折回第一折回壁32而重叠于内缘壁36,由此能够覆盖内缘壁36的端面(切割面)。另外,通过折回第二折回壁33而重叠于外缘壁31,由此能够覆盖外缘壁31的端面(切割面)。据此,能够遮盖显现于瓦楞纸板的端面的瓦楞纸5a等,从而能够提供具有良好的外观性的堆叠托盘1。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3至图16,针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2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堆叠托盘2的第一坯板2a和第二坯板2b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堆叠托盘2的第三坯板2c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

第一坯板2a与第三坯板2c连结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6是说明堆叠托盘2的连结工序(第三工序)的剖视图。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相同的说明。

堆叠托盘2通过连结并且组装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一坯板2a、第二坯板2b和第三坯板2c而形成。这些第一坯板2a、第二坯板2b和第三坯板2c分别通过用模切机等冲裁一张纸制的瓦楞纸板(双面瓦楞纸)而形成。

[第一坯板]

如图13所示,第一坯板2a包括下底壁10a和一对侧壁体12。第一坯板2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坯板1a大致相同,但下底壁10a的波纹方向的尺寸形成得比外板部20的基端部的波纹方向的尺寸稍短。因此,下底壁10a的波纹方向两端部比一对侧壁体12(外板部20)稍向波纹方向内侧凹进。此外,对该下底壁10a省略了下侧标记m1。

[第二坯板]

第二坯板2b包括上底壁40b。在上底壁40b的波纹方向两侧,分别一边将内侧的一边保留为底壁折回线l20(通用折线、引导折线),一边沿着缺口部25a的轮廓形成一对切痕线l21(切割线)。一对切痕线l21以随着从底壁折回线l20的瓦楞方向两端靠向上底壁40b的波纹方向端部扩展的方式而延伸。即,由底壁折回线l20和一对切痕线l21包围的范围(下面,也称为“缺口折回部41”。)以构成缺口部25a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梯形。一对缺口部25a分别形成为使缺口折回部41(上底壁40b的一部分)沿着底壁折回线l20向下方折回的状态。此外,在上底壁40b形成有位于两条底壁折回线l20的瓦楞方向中央的两个上侧标记m4(切割线)。

[第三坯板]

如图14所示,第三坯板2c包括中间底壁40c和端壁体11。

在中间底壁40c的瓦楞方向一端部(自由端)上,连结凸部42a和连结凹部42b在波纹方向上排列形成。连结凸部42a从中间底壁40c的自由端向外侧突出,连结凹部42b从中间底壁40c的自由端向内侧凹进。在中间底壁40c上,一对嵌合槽43形成于从波纹方向两侧夹着连结凸部42a和连结凹部42b的位置。各嵌合槽43为从中间底壁40c的自由端朝内侧延伸的缺口。各嵌合槽43形成为使在上底壁40b沿着底壁折回线l20翻转后的缺口折回部41嵌合。此外,对该中间底壁10c省略了第一中间标记m2和第二中间标记m3。

在端壁体11的各外缘壁31的瓦楞方向一端部(组装状态下的下端部)上,通过穿孔线等剪切线l22连结有抵接部44。一对抵接部44分别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具有与外板部20的倾斜部20a对应的倾斜边部44a。一对抵接部44的倾斜边部44a以随着从下方折线l10的波纹方向两端部靠向中间底壁40c侧而彼此远离的方式倾斜。此外,内端壁34设置为通过两条第三折回线l14与外端壁30的瓦楞方向另一端部(组装状态下的上端部)连接的状态。在两条第三折回线l14之间,形成有第三缘部34b。

[连结工序]

接着,参照图15和图16,针对第一坯板2a、第一坯板2b和第三坯板2c的连结工序进行说明。在此,针对作业人员通过手工作业来进行连结工序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作业人员按照与已经说明过的连结工序的第一工序相同的步骤来形成端壁体11。接着,作业人员执行第二工序。作业人员在一对中间底壁40c的表纸5b上粘贴双面胶带,将一对端壁体11配置于作业台上的下底壁10a的波纹方向两侧。如图15所示,作业人员在使一对中间底壁40c配置于下底壁10a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使一对中间底壁40c彼此逐渐靠近,则前后一对抵接部44的倾斜边部44a抵接于前后一对外板部20的倾斜部20a。于是,一对中间底壁40c成为被定位于下底壁10a上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作业人员一边使各中间底壁40c挠曲,一边使一方的连结凸部42a嵌入另一方的连结凹部42b,另一方的连结凸部42a嵌入一方的连结凹部42b。在此之后,作业人员通过将各中间底壁40c紧紧地按压于下底壁10a,而使各中间底壁40c通过双面胶带粘接于下底壁10a(第二工序结束)。此外,在第二工序结束后,各抵接部44被沿着剪切线l22从外缘壁31剪断而废弃。另外,在结束了第二工序的状态下,一方的中间底壁40c的嵌合槽43与另一方的中间底壁40c的嵌合槽43连成一个。

接着,作业人员执行第三工序。如图16所示,作业人员使上底壁40b的一对缺口折回部41向下方翻转而形成缺口部25a。接着,作业人员在上底壁40b的下表面中央部和所折回的一对缺口折回部41的下表面上粘贴双面胶带。作业人员将表纸5b朝向上方的上底壁40b粘接于一对中间底壁40c的上表面。具体而言,作业人员通过将上底壁40b的各上侧标记m4(参照图13)与一对中间底壁40c的中央接缝对齐,来进行各中间底壁40c与上底壁10b的对位。然后,作业人员使被折回于上底壁40b的下表面的一对缺口折回部41嵌合于在一对中间底壁40c的中央连接的一对嵌合槽43。这样,上底壁40b在一对缺口折回部41嵌合于一对嵌合槽43的状态下,通过双面胶带被粘接于各中间底壁10c(第三工序结束)。

据此,连结工序结束。在该状态下,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同样,形成三层层叠结构的底壁体10,在底壁体10的上表面构成一对卡合凹部25(参照图6和图9等)。在此之后,按照与已经说明过的组装工序大致相同的步骤来组装堆叠托盘2(参照图1等)。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2,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2,仅仅通过端壁体11的抵接部44抵接于外板部20的倾斜部20a,就能简单并且准确地相对于下底壁10a定位中间底壁40c。

另外,由于以底壁折回线l20所折回的缺口折回部41(上底壁40b的一部分)嵌合于中间底壁40c的嵌合槽43,因此能够容易并且正确地相对于中间底壁40c定位上底壁40b。

此外,如上所述的抵接部44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的外缘壁31。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2中,也可以省略抵接部44,由形成于下底壁10a的下侧标记m1来定位中间底壁40c。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和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2中,上底壁10b、40b和中间底壁10c、40c的瓦楞纸5a在相同方向上排列,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彼此正交(交叉)。另外,虽然下底壁10a和上底壁10b、40b(中间底壁10c、40c)的瓦楞纸5a彼此正交,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按除了90度以外的角度交叉。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和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2中,一对中间底壁10c夹在下底壁10a与上底壁10b之间,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一对中间底壁10c粘接于下底壁10a的下表面。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和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2中,粘贴了外侧延长部37a和内侧延长部37b,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省略外侧延长部37a和内侧延长部37b中的任一方。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和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2中,卡合片部24卡合于端壁体11,而辅助了抑制侧壁体12的展开,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能仅仅通过卡合凸部23与卡合凹部25的嵌合就能够有效地维持侧壁体12夹持着延长部37的状态,则也可以省略卡合片部24和卡合槽38等。

[第三实施方式]

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和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2中,底壁体10形成为三层层叠结构,端壁体11形成为二层层叠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3,也可以由两张瓦楞纸板形成底壁体50,由一张瓦楞纸板形成端壁体51。下面,参照图17,针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3进行简单地说明。图17是表示堆叠托盘3的第一坯板3a和第二坯板3b的俯视图。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相同的说明。

第一坯板3a包括下底壁50a、一对端壁体51和一对侧壁体12,第二坯板3b包括上底壁50b。在该情况下,省略了作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的结构的中间底壁10c、外端壁30、外缘壁31、第一折回壁32和第二折回壁33等。各端壁体51由内端壁34、支承壁35、内缘壁36和内侧延长部37b等构成。第一坯板3a的瓦楞纸5a在与下底壁50a的长边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坯板3b的瓦楞纸5a在与上底壁50b的短边平行的方向上延伸。作业人员将上底壁50b粘接于下底壁50a的上表面而构成双层层叠结构的底壁体50,在底壁体50的周围立起端壁体51和侧壁体12,据此,能够组装堆叠托盘3。此外,下底壁50a与上底壁50b的瓦楞纸5a也可以按除了90度以外的角度交叉。

此外,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例如,也可以省略上底壁50b,而仅由下底壁50a形成底壁体50(未图示)。在该情况下,例如优选使用一张多层双面瓦楞纸板(将在瓦楞纸5a的单面粘贴衬纸而成的单面瓦楞纸粘贴于双面瓦楞纸而成)形成下底壁50a、一对侧壁体12和一对端壁体51。另外,在该情况下,优选通过局部地去除单面瓦楞纸,而在下底壁50a上形成卡合凹部25,在侧壁体12(内板部22)上形成卡合凸部23。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三实施方式(包括变形例,下面相同)所涉及的堆叠托盘3中,卡合凸部23形成为宽度随着从基端靠向顶端而变窄的大致梯形,与此相对应,卡合凹部25形成为宽度随着从底壁体10、50的端部(缘部)靠向内侧而变窄的大致梯形,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8a所示,也可以使卡合凸部23形成为宽度随着从基端靠向顶端而变宽的大致梯形,使卡合凹部25形成为宽度随着从底壁体10、50的端部靠向内侧而变宽的大致梯形(第一变形例)。除此以外,例如,如图18b所示,卡合凸部23和卡合凹部25也可以形成为凹凸形状(梳齿形状)(第二变形例)。另外,除此以外,卡合凸部23等也可以形成为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等(未图示)。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3中,卡合凸部23和卡合凹部25形成得在左右方向上较长,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9a所示,也可以使卡合凸部23形成于内板部2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使卡合凹部25形成于底壁体10、5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第三变形例)。除此以外,例如,如图19b所示,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按规定间隔(离散地)形成多个(例如,在图19b中为两个)卡合凸部23和卡合凹部25(第四变形例)。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0至图22,针对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进行说明。图20是表示堆叠托盘4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堆叠托盘4的第一坯板4a和第二坯板4b的俯视图。图22是表示堆叠托盘4的第三坯板4c的俯视图。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相同或者相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说明。

[堆叠托盘的概要]

如图20所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不同,后表面被封闭,并且具有从前表面连续到上表面的开口部63。另外,该堆叠托盘4在具有与设置为连接于供端壁体61配置的底壁体60的周缘部的状态的端片体66和从各支柱81a的上端面突出的层叠突起部88这一方面上,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相异(细节在后面说明)。而且,在该堆叠托盘4中,由两张瓦楞纸板(双层层叠结构)形成底壁体60(细节在后面说明)。

堆叠托盘4通过连结并且组装图21和图22所示的第一坯板4a、第二坯板4b和第三坯板4c而形成。这些第一坯板4a、第二坯板4b和第三坯板4c分别通过用模切机等冲裁一张纸制的瓦楞纸板(双面瓦楞纸)而形成。

[第一坯板]

如图21所示,第一坯板4a包括下底壁60a、侧壁体12、背面壁65和一对端片体66。侧壁体12和背面壁65设置为通过第一折线l1与下底壁60a的瓦楞方向两端部连接的状态。一对端片体66设置为通过第三折线l30与下底壁60a的波纹方向两端部连接的状态。此外,侧壁体1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侧壁体12的形状不同,虽然省略了弯曲孔21a、卡合片部24等,但由于侧壁体12的基本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侧壁体1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等。另外,由于一对端片体66形成为隔着下底壁60a在波纹方向上大致对称,因此,下面针对一方(图21中的右侧)的端片体66进行说明。

<下底壁>

下底壁60a形成为在波纹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在下底壁60a上,下侧标记m1形成于波纹方向中央且成为背面壁65一侧的瓦楞方向端部。在下底壁60a的四个角附近形成有四个层叠孔67。各层叠孔67为以与第一折线l1和第三折线l30成大致45度的角度的方式形成的切缝。即,下底壁60a的四个角附近被层叠孔67划分出等边直角三角形的区域。

<背面壁>

背面壁65形成为在波纹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背面壁65的波纹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下底壁60a的波纹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背面壁65的瓦楞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支柱81a的高度大致相同。在背面壁65的波纹方向两侧形成有六个粘贴标记m5(切割线)。

<外片部>

端片体66包括外片部70、框缘部71、内片部72和第二卡合凸部73。外片部70设置为通过第三折线l30与下底壁60a的波纹方向一端连接的状态。内片部72设置为通过两条框缘弯折线l31与外片部70的顶端部连接的状态。框缘部71形成于两条框缘弯折线l31之间。第二卡合凸部73设置为通过第二嵌合弯折线l32与内片部72的顶端部连接的状态。此外,第三折线l30为通用折线,框缘弯折线l31和第二嵌合弯折线l32为引导折线。

外片部70形成为在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外片部70的瓦楞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下底壁60a的瓦楞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外片部70的波纹方向的尺寸(突出尺寸)被设定为与侧壁体12的外板部20的突出尺寸大致相同。第二延长部74设置为通过延长弯折线l33(通用折线)与外片部70的侧壁体12侧的端部(侧端部)连接的状态。第二延长部74形成为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延伸至比第二折线l2的延长线靠瓦楞方向外侧。

框缘部71设置为通过框缘弯折线l31与外片部70的瓦楞方向中间附近连接的状态。框缘部71形成为在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使外片部70与内片部72连续。框缘部71的瓦楞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外片部70的瓦楞方向的尺寸的一半左右的长度。框缘部71的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瓦楞纸板的厚度稍长。

内片部72和第二卡合凸部73形成为与框缘部71在波纹方向上尺寸大致相同的大致长方形。内片部72的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外片部70的突出尺寸短约一张瓦楞纸板的厚度所对应的量。第二卡合凸部73的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内片部72的突出尺寸短(例如,一半左右)。此外,第二卡合凸部73的突出尺寸既可以与内片部72的突出尺寸大致相同,又可以稍长。

[第二坯板]

如图21所示,第二坯板4b包括上底壁60b。上底壁60b比下底壁60a小一圈,形成为在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上底壁60b的波纹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从下底壁60a的瓦楞方向的尺寸减去卡合凸部23的突出尺寸而得到的值以下的值。在上底壁60b的波纹方向一端(组装状态下的前端)且瓦楞方向中央,大致半圆形的指钩凹部75a形成为凹进状态。在上底壁60b的波纹方向另一端(组装状态下的后端)且瓦楞方向中央,形成有上侧标记m6(切割线)。

在上底壁60b的四个角部,以与四个支柱81a对应的方式切割成大致四边形的四个柱用缺口部76。隔着指钩凹部75a而位于瓦楞方向两侧的两个柱用缺口部76形成得比其他两个柱用缺口部76小。详细而言,比较小的两个柱用缺口部76被切割得比其他两个柱用缺口部76浅卡合凸部23的突出尺寸所对应的量。在上底壁60b的瓦楞方向两端部,一对第二缺口部77a朝内侧形成为凹进状态。第二缺口部77a形成为与第二卡合凸部73的形状大致相同(互补的形状)。此外,在第二缺口部77a的缘部的波纹方向中央,大致半圆形的指钩凹部77b形成为凹进状态。

[第三坯板]

如图22所示,第三坯板4c包括端壁体61。此外,在组装堆叠托盘4的情况下,使用成左右对称形状的两张第三坯板4c来形成左右一对端壁体61。由于两张第三坯板4c(一对端壁体61)在彼此翻转时形状一致,因此,下面针对一张第三坯板4c(图22中的左侧的端壁体61)进行说明。

<端壁体>

端壁体61包括外端壁30、外缘壁31、连接(接续)片80、内端壁34和一对支承壁81。

外端壁30具有在波纹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外形。外缘壁31设置为通过侧方折线l11与外端壁30的波纹方向一端部(侧端部(组装状态下的前端部))连接的状态。在组装状态下,在外缘壁31的下侧一体形成有大致长方形的延长部82。延长部82设置为从外缘壁31的顶端部朝外侧延伸的状态。因此,延长部82和外缘壁31整体形成为大致l字形。在延长部82的中间部,形成有用于使延长部82折回大致一半的延长折回线l40。延长折回线l40为从表纸5b侧在厚度方向上剪切一半左右而成的半切线,或者为按规定间隔排列多条切割线而成的穿孔线等。

连接片80设置为通过侧方折线l11与外端壁30的波纹方向另一端部(组装状态下的后端部)连接的状态。连接片80形成为瓦楞方向上细长的四边形,在连接片80的瓦楞方向中央形成有连接(接续)标记m7。

内端壁34设置为通过两条第三折回线l14与外端壁30的瓦楞方向端部(组装状态下的上端部)连接的状态。在两条第三折回线l14之间,形成有第三缘部34b。一对支承壁81设置为通过第一弯折线l15与内端壁34的波纹方向两端部连接的状态。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外端壁30(内端壁34)形成为宽度随着从下方靠向上方而逐渐变宽的大致梯形,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外端壁30等形成为宽度从下方至上方均大致相同的长方形。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侧方折线l11、第一弯折线l15等相对于瓦楞纸5a倾斜瓦楞纸,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侧方折线l11等形成为与瓦楞纸5a大致平行。这样,由于外端壁30等、侧方折线l11等与第一实施方式有些许不同,但它们的基本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端壁30等、侧方折线l11等相同,因此省略了该说明等。此外,也可以使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端壁30等、侧方折线l11等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端壁30等、侧方折线l11等的形状相同。

各支承壁81整体形成为在瓦楞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各支承壁81的瓦楞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与内端壁34的瓦楞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各支承壁81的波纹方向的尺寸(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内端壁34的波纹方向的尺寸长。此外,由于一对支承壁81形成为隔着内端壁34在波纹方向上对称,因此,下面针对一个支承壁81进行说明。

支承壁81包括主体壁83、接触壁84、固定壁85和对角壁86。主体壁83设置为通过第一弯折线l15与内端壁34连接的状态,并且具有与第一弯折线l15平行延伸的第二弯折线l41。接触壁84设置为通过第三弯折线l42与主体壁83连接的状态。固定壁85设置为通过第四弯折线l43与接触壁84连接的状态。对角壁86设置为通过第五弯折线l44与固定壁85连接的状态。第一弯折线l15、第二弯折线l41~第五弯折线l44形成为彼此平行,并且大致等间隔。此外,第一弯折线l15为引导折线,第二弯折线l41~第五弯折线l44为通用折线。

对角壁86形成为宽度在波纹方向上比接触壁84、固定壁85宽的大致四边形。细节在后面说明,对角壁86形成为宽度与四方柱状的支柱81a的对角线大致相同。对角壁86的瓦楞方向两端以朝外端壁30一侧(组装状态下的上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在组装状态下,在对角壁86的下端形成有弯曲凹部87,在组装状态下在对角壁86的上端形成有比主体壁83(接触壁84、固定壁85)向上方突出的层叠突起部88。层叠突起部88的突出量与弯曲凹部87的凹进量大致相同。

[连结工序]

接着,参照图21至图24,针对连结第一坯板4a~第三坯板4c的工序(连结工序)进行说明。图23是表示堆叠托盘4的连结工序结束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4是放大地表示支承壁82等的立体图。

<第一工序>

首先,作业人员用第三坯板4c形成端壁体61(第一工序)。作业人员在内端壁34(内端开口部34a的周围)上粘贴双面胶带(未图示),使内端壁34(第三缘部34b)沿着两条第三折回线l14向外端壁30侧折回(使其翻转)。于是,内端壁34重叠于外端壁30的内表面(里纸5c),并且通过双面胶带被粘接于外端壁30的内表面。

接着,作业人员在固定壁85的表纸5b上(或者沿着外端壁30的侧方折线l11)粘贴双面胶带。接着,作业人员以卷入的方式弯折支承壁81(参照图23和图24)。详细而言,作业人员使对角壁86沿着第五弯折线l44向内侧折回,使接触壁84沿着第三弯折线l42向内侧折回。于是,固定壁85通过双面胶带被粘接于外端壁30的内表面,对角壁86被夹持在主体壁83与接触壁84等之间。支承壁81成为以第三弯折线l42和第五弯折线l44折叠而成的状态(参照图23和图24)。

另外,作业人员在延长部82的顶端侧(或者基端侧)粘贴双面胶带,使延长部82的顶端侧沿着延长折回线l40向外侧折回(参照图23)。延长部82的顶端侧通过双面胶带被粘接于基端侧,而构成双层层叠结构的延长部82。

据此,第一工序结束,完成了层叠两张瓦楞纸板而成的端壁体61(参照图23)。此外,作业人员重复上述的第一工序而形成左右对称的两个端壁体61。

<第二工序>

接着,作业人员使第一坯板4a和端壁体61连结(第二工序)。作业人员在各端壁体61的连接片80的里纸5c上粘贴双面胶带。接着,作业人员使一对端壁体61的连接片80粘接于第一坯板4a的背面壁65的表纸5b(参照图24)。一对连接片80使其顶端与粘贴标记m5对齐而粘接于背面壁65的左右两侧(参照图23)。

据此,第二工序结束,成为使一对端壁体61与背面壁65连结的状态(参照图23)。

<第三工序>

接着,作业人员使第二坯板4b(上底壁60b)连结于第一坯板4a的下底壁60a(第三工序)。作业人员在上底壁60b(或者下底壁60a)的里纸5c上粘贴双面胶带。如图23所示,作业人员在使上底壁60b的上侧标记m6与下底壁60a的下侧标记m1对齐的状态下,将上底壁60b粘接于下底壁60a。在该状态下,上底壁60b以使一对第二缺口部77a朝向一对外片部70的姿态通过双面胶带被粘接于下底壁60a。另外,上底壁60b的前端(前缘)向后方远离侧壁体12(第一折线l1)。另外,在下底壁60a开口的四个层叠孔67位于上底壁60b的四个柱用缺口部76。

据此,第三工序结束,形成下底壁60a和上底壁60b层叠而成的双层层叠结构的底壁体60。这样,连结工序结束。在该状态下,下底壁60a的瓦楞纸5a和上底壁60b的瓦楞纸5a彼此在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在由下底壁60a的上表面和上底壁60b的前端包围的范围内,构成卡合凹部25。而且,在由下底壁60a的上表面和一对第二缺口部77a包围的范围内,构成一对第二卡合凹部77。一对第二卡合凹部77形成为在底壁体10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凹进的状态。

此外,可以适当改变上述的连结工序中的双面胶带的粘贴位置等,也可以使用粘接剂来代替双面胶带。

[组装工序]

接着,参照图20、图24至图27,针对堆叠托盘4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图25是表示端壁体61等的组装过程的立体图。图26是放大地表示支柱81a等的立体图。图27是说明堆叠托盘4的组装工序的立体图。此外,在此,针对作业人员通过手工作业来进行组装工序的情况进行说明。

堆叠托盘4通过适当弯折所连结的第一坯板4a、第二坯板4b和第三坯板4c而被组装。如图25所示,作业人员将背面壁65沿着第一折线l1向上方弯折,而使背面壁65成为大致垂直地立起的姿态。接着,作业人员将左右一对外端壁30沿着侧方折线l11向前方弯折为大致直角。端壁体61(外端壁30)以立起姿态配置于底壁体60的周缘部(短边)。

如图24所示,伴随该外端壁30的弯折,后方的支承壁81的接触壁84被按压于背面壁65并且以第四弯折线l43弯折,主体壁83一边以第一弯折线l15凹折并且以第二弯折线l41凸折而一边被向内侧推出(参照图24的虚线箭头)。于是,如图26所示,支承壁81使主体壁83以第一弯折线l15凹折并且以第二弯折线l41凸折,使接触壁84以第三弯折线l42凸折并且以第四弯折线l43凸折而形成具有矩形截面的支柱81a。此外,支柱81a被配置于上底壁60b的柱用缺口部76。

接触壁84在被以第三弯折线l42凸折的状态下重叠于背面壁65的内表面。固定壁85在使接触壁84以第三弯折线l42被凸折的状态下沿着侧方折线l11被固定于外端壁30。主体壁83以第二弯折线l41被弯折为大致l字形。对角壁86被配置为以第五弯折线l44被凸折并且朝第三弯折线l42延伸的状态。即,对角壁86被配置在支柱81a的矩形截面的对角线上。这样,通过卷入支承壁81而形成方筒状的支柱81a。各支承壁81(支柱81a)的上端面形成与端壁体61、背面壁65的最上端面大致相同的平面。另外,各对角壁86的层叠突起部88向支柱81a的上端面的上方突出。

接着,如图25所示,作业人员将左右一对外片部70沿着第三折线l30向上方弯折成大致直角。外片部70设置为从底壁体60的周缘部(短边)向上方延伸的状态,并且重叠于端壁体61(外端壁30)的外表面。

接着,作业人员以将左右一对框缘部71和左右一对内片部72沿着两条框缘弯折线l31卷入端壁体61的下部的方式弯折。框缘部71贯穿各端开口部30a、34a而配置于各端开口部30a、34a的下缘部的上方。内片部72相对于外片部70被向下方折回而在其与外片部70之间夹持着端壁体61的下部。

接着,作业人员将左右一对第二卡合凸部73沿着第二嵌合弯折线l32弯折,而使左右一对第二卡合凸部73嵌合于左右一对第二卡合凹部77。第二卡合凸部73相对于内片部72被弯折成大致直角,成为沿着底壁体60的上表面的姿态。第二卡合凸部73在由外片部70与内片部72夹持着端壁体61的下部的状态下,以沿着底壁体60的姿态嵌合(卡合)于第二卡合凹部77。第二卡合凸部73在嵌合于第二卡合凹部77的状态下,形成与底壁体60(上底壁60b)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

接着,如图27所示,作业人员将左右一对外缘壁31沿着侧方折线l11向内侧弯折成大致直角。外缘壁31和延长部82设置为从外端壁30的侧端部朝侧壁体12延伸的状态。伴随该外缘壁31的弯折,前方的支承壁81的接触壁84被向外缘壁31推出而以第四弯折线l43弯折,主体壁83一边以第一弯折线l15凹折并且以第二弯折线l41凸折一边被向内侧推出。前方的支承壁81与后方的支承壁81同样,形成具有矩形截面的支柱81a。对角壁86被配置于支柱81a的矩形截面的对角线上。

接着,作业人员将左右一对第二延长部74沿着延长弯折线l33向内侧弯折成大致直角。第二延长部74重叠于延长部82的外表面,设置为朝侧壁体12延伸的状态。

接着,如图20所示,作业人员将外板部20沿着第一折线l1向上方弯折成大致直角,将上板缘部21和内板部22沿着两条第二折线l2弯折。于是,第二延长部74与延长部82一同被外板部20和内板部22夹持着。接着,作业人员将卡合凸部23沿着嵌合弯折线l3弯折,使其嵌合于卡合凹部25(参照图9等)。

据此,堆叠托盘4的组装作业结束(参照图20)。在该状态下,端壁体61等的瓦楞纸5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层叠作用]

接着,针对堆叠托盘4的层叠作用进行简单地说明。堆叠托盘4的层叠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的层叠作用大致相同,通过将上方的堆叠托盘4的底壁体60载置于下方的堆叠托盘4的四个支柱81a上,而成为多个堆叠托盘4层叠的状态。在层叠了多个堆叠托盘4的情况下,下方的堆叠托盘4的四个层叠突起部88从下方插入上方的堆叠托盘4的层叠孔67(未图示)。层叠突起部88的顶端面贯穿层叠孔67而抵接于弯曲凹部87的下端面(未图示)。

在如上所述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构成为在夹持着端壁体61的下部的状态下,第二卡合凸部73以与底壁体60大致平行的姿态嵌合(卡合)于第二卡合凹部77(参照图20)。根据该结构,在作用使端壁体61向外侧倾倒的力的情况下,端片体66以被展开的方式向外侧转动,第二卡合凸部73的顶端抵接于第二卡合凹部77的内表面(第二缺口部77a的截面)。于是,由于第二卡合凸部73难以从第二卡合凹部77脱离,因此,能够阻碍端片体66被展开。据此,能够维持端片体66夹持着端壁体61的状态,而能够维持端壁体61的立起姿态。这样,由于在除了卡合凸部23与卡合凹部25的卡合作用以外,还会施加第二卡合凸部73与第二卡合凹部77的卡合作用,因此能够提高维持堆叠托盘4的组装状态的效果。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构成为使第二延长部74与延长部82一同被夹持于双层壁结构的侧壁体12。根据该结构,在作用使端壁体61向外侧倾倒的力的情况下,使第二延长部74在侧壁体12上抬起,则侧壁体12以被展开的方式向外侧转动。于是,除了第二卡合凸部73的顶端抵接于第二卡合凹部77的内表面以外,还会使卡合凸部23的顶端抵接于卡合凹部25的内表面。据此,能够分散使端壁体61向外侧的倾倒的力,结果能够维持堆叠托盘4的组装状态。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构成为层叠突起部88从支柱81a的上端面向上方突出,在底壁体60上开口有层叠孔67。根据该结构,在层叠了多个堆叠托盘4的情况下,由于下方的堆叠托盘4的层叠突起部88插入上方的堆叠托盘4的层叠孔67,因此能够抑制所层叠的堆叠托盘4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偏移。据此,能够适当地维持层叠了多个堆叠托盘4的状态。另外,由于层叠突起部88被配置于支柱81a的内侧,因此能够防止层叠突起部88与在底壁体60上所载置的商品等干涉。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第二卡合凸部73和第二卡合凹部77形成为大致四边形,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使第二卡合凸部73和第二卡合凹部77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3的卡合凸部23和卡合凹部25同样,形成为大致梯形(参照图6、图18a),也可以形成凹凸形状(参照图18b)或者三角形(未图示)等。另外,也可以适当改变第二卡合凸部73和第二卡合凹部77的大小(长度)、数量(参照图19a和图19b)。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在内片部72与外片部70之间夹持着端壁体61的下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使内片部72和外片部70夹持着至少端壁体61的一部分即可,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夹持着整个端壁体61。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在端片体66的外片部70上连接设置有第二延长部74,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省略第二延长部74。在该情况下,可以使外片部70形成为与内片部72等相同的宽度。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层叠突起部88为弯曲的凸形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适当改变层叠突起部88的大小、形状。另外,在堆叠托盘4中,形成有四个层叠突起部88,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作为对角的一对支承壁81上形成一对层叠突起部88。另外,层叠孔67只要与层叠突起部88的形状、数量等相匹配地形成即可。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层叠突起部88(对角壁86)被配置于支柱81a的对角线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省略对角壁86,使层叠突起部从主体壁83的上端突出设置(未图示)。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3中,在支承壁35(支柱35a)上,形成有从上端部向上方突出的层叠突起部(未图示),在底壁体10、50上,形成有在层叠了多个堆叠托盘1~3的情况下,供下方的堆叠托盘1~3的层叠突起部插入的层叠孔(未图示)。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仅在下底壁60a上形成有层叠孔67,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上底壁60b上省略柱用缺口部76,在下底壁60a和上底壁60b上形成层叠孔67。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使卡合凹部25(缺口部25a)形成为与卡合凸部23大致相同的形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卡合凸部23形成得比卡合凹部25稍小(未图示)。即,也可以使卡合凸部23的突出尺寸被设定得比卡合凹部25(缺口部25a)的前后宽度(缺口口的深度)短。在该情况下,在卡合凸部23卡合(配置)于卡合凹部25的状态下,使卡合凸部23的顶端与卡合凹部25的内表面(缺口部25a的截面)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此外,优选该间隙为在使侧壁体12以被展开的方式转动时,能够使卡合凸部23的顶端抵接于卡合凹部25的内表面的程度的间隙。另外,与以上同样,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也可以使第二卡合凸部73形成得比第二卡合凹部77稍小(未图示)。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使支承壁35、81与端壁体11、51、61连续,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支承壁35、81由与端壁体11、51、61分离的单独部件形成。在该情况下,优选在弯折支承壁35、81而形成了方筒状的支柱35a、81a之后,将该支柱35a、81a粘接于端壁体11、51、61等。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形成有四条支柱35a、81a(四个支承壁35、81),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为了使支柱35a、81a稳定地支承上方的堆叠托盘1~4,优选设置三条以上。另外,例如在能够通过使支柱35a、81a形成为壁状来确保支柱35a、81a的上端面变宽(增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支柱35a、81a的数量为两条。另外,支柱35a、81a形成为大致长方形截面的方筒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形成为具有三角形、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截面的方筒状,又可以形成为具有大致圆形(椭圆形)截面的圆筒状(未图示)。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使端壁体11、51、61形成得比侧壁体12高,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与侧壁体12大致相同的高度。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3中,使支柱35a的上端面设置于比内端壁34等的上端面靠下方的位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于与内端壁34等的上端面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使支柱81a的上端面形成于与端壁体61的上端面大致相同的位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于端壁体61的上端面的下方。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3中,外端壁30和内端壁34的侧端边(侧方折线l11、第一弯折线l15等)相对于瓦楞纸5a(与下方折线l10正交地延伸的线)向外侧倾斜约1度,但并不限于此,该角度例如也可以根据端壁体11的高度等而适当改变。另外,例如在支柱35a的上端面形成为与内端壁34等的上端面大致同一平面的情况下,在从端面侧的角度观察端壁体11(外端壁30和内端壁34)时,也可以形成为宽度从下方至上方大致相同的长方形,或者形成为宽度随着从下方靠向上方而逐渐变窄的大致梯形。另外,也可以使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的端壁体61的侧端边向外侧倾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使底壁体10、50、60形成为大致长方形,一对端壁体11、51、61与一对侧壁体12彼此在周向上配置得偏移大致90度,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底壁体10、50、60形成为三角形、五边形或者六边形等的除了长方形以外的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未图示)。在该情况下,也优选使端壁体11、51、61与侧壁体12以彼此相邻的方式配置于底壁体10、50、60的周缘部。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堆叠托盘1~第四实施方式(除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外)所涉及的堆叠托盘4中,由纸制的双面瓦楞纸来形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单面瓦楞纸、多层双面瓦楞纸、复多层双面瓦楞纸等纸制瓦楞纸板、厚纸或者树脂制的各种瓦楞纸板来形成。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箱的一个方案,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受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4:堆叠托盘(包装箱);5a:瓦楞纸;5b:表纸(衬纸);5c:里纸(衬纸);10、50、60:底壁体;10a、50a、60a:下底壁;10b、40b、50b、60b:上底壁;10c、40c:中间底壁;11、51、61:端壁体;12:侧壁体;20:外板部;22:内板部;23:卡合凸部;24:卡合片部;25:卡合凹部;25a:缺口部;30:外端壁;31:外缘壁;32:第一折回壁;33:第二折回壁;34:内端壁;35、81:支承壁;35a、81a:支柱;36:内缘壁;37、82:延长部;37a:外侧延长部(延长部);37b:内侧延长部(延长部);38:卡合槽;66:端片体;67:层叠孔;70:外片部;72:内片部;73:第二卡合凸部;74:第二延长部;77:第二卡合凹部;83:主体壁;84:接触壁;85:固定壁;86:对角壁;88:层叠突起部;l12:第一折回线;l13、l41:第二折回线;l14、l42:第三折回线;l15:第一弯折线;l16:第二弯折线;l17:第三弯折线;l43:第四弯折线;l44:第五弯折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