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0317发布日期:2020-05-29 14:0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层压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过挤出吹塑成型而形成为具有多个的层并且具备口部、主体部和底部的瓶状的合成树脂制的层压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例如容纳清酒等酒精饮料和/或清凉饮料水等作为内容物的容器,经常使用通过对层压型坯进行挤出吹塑成型,从而形成为具有层压多个的层的层压结构,并且具备口部、主体部和底部的瓶状的合成树脂制的层压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337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在通过挤出吹塑成型而形成的容器中,虽然层压型坯被切割模具切割而在底部形成压接部,但是必须确保该压接部的熔合强度。

另一方面,在将如上所述的层压容器用于容纳清酒等酒精饮料的用途的情况下,考虑到与烯烃系的树脂材料相比,使容器的最内侧的层为由难以吸附酒精的聚酯系树脂形成的层。

然而,在最内侧的层为聚酯系树脂层的层压容器中,压接部的熔合发生于聚酯系树脂之间,因为熔合困难,所以难以确保压接部的熔合强度,存在如果对压接部施加掉落等冲击,则在压接部的熔合部分产生裂纹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该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最内侧的层为聚酯系树脂层,也能够抑制压接部因掉落等冲击而导致的熔合部分的裂纹的层压容器。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层压容器的特征在于,是通过挤出吹塑成型形成为具有多个的层并且具备口部、主体部和底部的瓶状的合成树脂制的层压容器,上述底部具有:接地部;底壁部,设置于上述接地部的内侧,相对于该接地部向容器内侧凹陷;压接部,具有从朝向底壁部的下侧的底面突出的突条形状,且纵向方向两端分别与接地部连接,上述底面是平坦面,并且最内侧的上述层是聚酯系树脂层。

本发明的层压容器优选,在上述构成中,在上述聚酯系树脂层的外侧介由粘接层设置有聚丙烯树脂层。

本发明的层压容器优选,在上述构成中,多个的上述层包含遮光层。

本发明的层压容器优选,在上述构成中,上述压接部具有:连接部分,连接到上述底面;宽阔部,形成为比上述连接部分宽阔,且与该连接部分的下端连接。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最内侧的层为聚酯系树脂层,也能够抑制压接部因掉落等冲击而导致的熔合部分的裂纹的层压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局部切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压容器而示出的正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层压容器的底面图。

图3是放大地示出图1所示的层压容器的底部的截面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a-a线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层压容器

2:口部

2a:外螺纹

2b:颈环

3:主体部

3a:首状部分

3b:肩状部分

3c:本体部分

4:底部

4a:接地部

4a1:接地面

4a2:凹部

4b:底壁部

4b1:底面

4c:压接部

4c1:连接部分

4c2:宽阔部

10: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压容器1详细地进行例示说明。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是指使层压容器1处于正立姿势的状态下的上方、下方。

层压容器1通过挤出吹塑成型,形成为具有多个的层的层压结构的合成树脂制容器。即,层压容器1通过共挤出分别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多个的层,从而通过使用左右分割式的切割模具对形成为圆筒状的层压型坯进行吹塑成型的挤出吹塑成型(ebm:extrusionblowmolding),来形成为具有多个的层的合成树脂制的容器。

层压容器1虽然如上所述具有多个的层,但是最内侧的层是聚酯系树脂层。而且,在多个的层之间可以设置用于相互连接这些层的粘接层。

详细情况未图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压容器1具有从容器外侧朝向内侧而以聚丙烯树脂层/粘接层/evoh树脂层/粘接层/遮光层/粘接层/聚酯系树脂层的顺序层压的层构成或者层压结构。

作为上述的粘接层,可以使用例如“admar(注册商标)”等具有连接性的改性聚烯烃。

evoh树脂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层)被设置为屏障层,降低层压容器1的透氧性可以抑制容纳于层压容器1中的内容物的由于氧化而导致的劣化或者变质等。作为构成evoh树脂层的evoh树脂的共聚物成分的乙烯含量可以进行符合期望的屏障性的各种改变。屏障层可以是隔氧性优异的mx尼龙树脂层。

遮光层例如可以使用着色为黑色的聚丙烯树脂层,但是可以使用能够遮光的其他的材质的层。通过设置遮光层,能够抑制光向层压容器1的内部的透过,所以能够抑制容纳于层压容器1中的内容物的由于氧化而导致的劣化或者变质等。

聚酯系树脂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g树脂、pctg树脂和pcta树脂等,更优选使用共聚聚酯系树脂层。

如图1所示,层压容器1通过上述的挤出吹塑成型形成为具备口部2、主体部3和底部4的瓶状。

口部2是大致圆筒状,在其外周面一体地设置有用于通过螺纹结合而安装盖(未图示)的外螺纹2a。而且,在口部2的下端一体地设置有颈环2b。

应予说明,口部2也可以采用设置用于通过加盖来代替螺纹结合而安装盖的环状凸部的构成。

主体部3被设置为与口部2的下端一体地连接。主体部3的内部成为例如能够将清酒等酒精饮料作为内容物容纳的容纳空间。

在图示的情况下,主体部3形成为具有首状部分3a、肩状部分3b和本体部分3c的形状,该首状部分3a与口部2形成为同等的外径的圆筒状并与口部2的下端一体地连接;该肩状部分3b与首状部分3a的下端一体地连接并且外径逐渐扩大;该本体部分3c形成为比口部2外径大的圆筒状并与肩状部分3b的下端一体地连接。

应予说明,主体部3的形状例如为不具备首状部分3a的形状等,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底部4被设置为与主体部3的下端一体地连接,封闭主体部3的下端。底部4具有接地部4a、底壁部4b和压接部4c。详细情况未图示,但是底部4也构成为具有上述的多个的层的层压结构。

如图2、图3所示,接地部4a形成为与主体部3的本体部分3c的下端一体地连接的圆环状。而且,接地部4a具有从与主体部3的本体部分3c的连接部分朝向下方逐渐缩径为弯曲状的形状,其下端部分成为接地面4a1。接地面4a1是将层压容器1以正立姿势放置于桌子等支撑体的时候与该支撑体相接的部分。

底壁部4b设置于接地部4a的内侧。在图示的情况下,底壁部4b成为圆形,在其外周缘与接地部4a的内周缘一体地连接。底壁部4b其厚度是大致恒定,且朝向其下侧的底面4b1成为与层压容器1的轴心方向(上下方向)垂直的平坦面。而且,底壁部4b以底面4b1相对于接地面4a1偏向口部2一侧(上方侧)的方式相对于接地部4a朝向容器内侧凹陷。

压接部4c在挤出吹塑成型时通过圆筒状的层压型坯被切割模具切割,从而形成为从底壁部4b的底面4b1朝向下方突出的突条形状。如图2所示,压接部4c以通过底部4的轴心的方式在底面4b1上呈直线状延伸,其纵向方向两端分别与接地部4a一体地连接。压接部4c的从底面4b1的突出高度在底面4b1相对于接地面4a1的深度的范围内(与接地面4a1相比不向下方突出),且在将层压容器1以正立姿势放置于支撑台时压接部4c与支撑台不抵接。

在接地部4a的压接部4c的延长上设置有分别相对于接地面4a1凹陷的凹部4a2。

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压容器1中,采用将形成压接部4c的底壁部4b的底面4b1设为平坦面,并且压接部4c的纵向方向两端部分别与接地部4a连接的构成,因此在通过挤出吹塑成型形成底部4时,在接地部4a的压接部4c的延长线上的周边的区域(在图2中是用符号10表示的区域)中能够产生壁厚比其他部分更厚的壁增厚部分。由此,提高在压接部4c的延长线上的周边的区域10中的接地部4a的强度,在由于掉落等冲击施加到层压容器1时,能够使该冲击难以介由接地部4a传递到压接部4c,所以即使将最内侧的层作为聚酯系树脂层,也能够抑制由于掉落等冲击而在压接部4c的熔合部分产生裂纹。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压容器1,在气温5℃的环境中,以n数为5进行从1m的高度垂直掉落的掉落试验和横向抛出的掉落试验,在任一试验中都没有在层压容器1的压接部4c的熔合部分产生裂纹。

与此相对,详细情况未图示,但是在作为将形成有压接部的底壁部的底面朝向上方凹陷的圆顶型的比较例的层压容器中,压接部的纵向方向两端部成为分别与接地部分开的状态,在接地部与压接部的纵向方向端部之间产生壁增厚部分,所以无法提高接地部的强度,从而无法抑制因掉落等冲击而在压接部的熔合部分产生裂纹。对于该比较例的层压容器,在气温5℃的环境中,以n数为5进行从1m的高度垂直掉落的掉落试验和横向抛出的掉落试验,结果在第一次的垂直掉落的掉落试验中,在层压容器的压接部的熔合部分产生裂纹。与底面为圆顶型的容器相比,本发明的平的压接形状能够减小从模具脱模时的向压接部的冲击,因此在难以熔合的最内层配置聚酯系树脂的构成中特别有效。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压容器1中,压接部4c构成为具有与底面4b1连接的连接部分4c1和形成为比连接部分4c1宽阔且与连接部分4c1的下端一体地连接的宽阔部4c2。即,采用设置有比压接部4c的下端侧部分壁增厚的部分的构成。

如上所述,通过将压接部4c构成为具有连接部分4c1和宽阔部4c2,从而能够提高压接部4c其自身的熔合强度。因此,在将最内侧的层设为聚酯系树脂层的构成中,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于掉落等冲击而产生的压接部4c的熔合部分的裂纹。

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压容器1中,通过使底面4b1为平坦面,从而能够使底壁部4b的厚度均匀,因此在采用多个的层包含遮光层的构成的情况下,防止在底部4中遮光层的厚度局部变得过薄,能够确保底部4中的遮光効果。

与此相对,在作为将形成有压接部的底壁部的底面朝向上方凹陷的圆顶型的比较例的层压容器中,因为底壁部的壁厚不均匀,在压接部的周边部分中底壁部的厚度变薄,所以在采用的多个的层包含遮光层的构成的情况下,压接部的周边部分的遮光层的厚度变得过薄,无法确保该部分中的遮光性。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未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层压容器1具有从容器外侧朝向内侧而以聚丙烯树脂层/粘接层/evoh树脂层/粘接层/遮光层/粘接层/聚酯系树脂层的顺序层压的层构成或者层压结构,但不限于此,如果具有多个的层并且这些层中的最内侧的层是聚酯系树脂层,则层构成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层压容器1采用包含遮光层的层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不包含遮光层的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压接部4c构成为具有与底面4b1连接的连接部分4c1和形成为比连接部分4c1宽阔且与连接部分4c1的下端一体地连接的宽阔部4c2,但不限于此,如果为从底面4b1突出的突条形状且纵向方向两端部与接地部4a连接,则压接部4c的形状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