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4362发布日期:2019-06-11 21:34阅读:1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爬绳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绳器。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层建筑的施工、消防、救援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国内外主要依靠人工方式作业,但是人工作业方式成本高,效率低,危险性大,虽然市场上有一些适用于高层建筑的爬绳器,但普通的爬绳器,使用时需将绳索一端缠绕在爬绳器上,用压绳装置增加摩擦力,绳索损耗大,而且需要专用绳索,成本高,实际使用时不方便,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市场普及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爬绳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爬绳器由于绳索损耗大导致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爬绳器,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箱体外部的爬绳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转动连接在箱体内,其中,第一齿轮的中心轴线位于第二齿轮中心轴线的斜下方,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呈啮合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齿轮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

爬绳组件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爬绳,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转轮的轮壁上开设有供爬绳缠绕的第一轮槽,所述第二转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二转轮的轮壁上开设有供爬绳缠绕的第二轮槽,且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形成有供爬绳穿过的间隙,所述爬绳从上向下依次绕过第一转轮、第二转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与驱动电机之间设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的电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孔处固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另一端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孔处固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对应侧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导轮组,所述第一导轮组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箱体外壁上的导线轮,且两个导线轮之间形成有供爬绳竖直向下穿过并绕在第一转轮上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导轮组,所述第二导轮组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箱体外壁上的导线轮,且两个导线轮之间形成有供爬绳绕过第二转轮后竖直向下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设有爬绳组件的一侧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可拆卸连接在箱体的侧壁上,使保护罩与箱体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并在保护罩的顶壁上和底壁上均开设有供爬绳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线路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内安装有遥控器,所述遥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线路连接,用于向控制器输入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箱体内设置驱动组件,在箱体外设置爬绳组件,并将第一转动轮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将第二转动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使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呈偏心设置,即第一转动轮位于第二转动轮的斜下方,使用时,由于爬绳自高处固定自然垂于地面,将爬绳从上向下依次绕过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使爬绳呈s型设置在两个转轮上,并通过转轮上开设的轮槽限位住爬绳,利用两个转轮和爬绳相互配合,将爬绳器自身的重量转为爬绳与转轮之间摩擦力,并且爬绳器携带的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省去了压绳装置,使爬绳损耗减小,方便使用,并且爬绳的一端或爬绳任意中间段均可快速缠绕在转动轮上,无需特殊绳索,扩大了使用范围,成本低,通过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绳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绳器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绳器的爬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爬绳器的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驱动组件;21、第一齿轮;211、第一转轴;22、第二齿轮;221、第二转轴;23、驱动电机;3、爬绳组件;31、第一转轮;32、第二转轮;33、爬绳;4、变速箱;5、第一导轮组;6、第二导轮组;7、保护罩;8、控制器;9、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爬绳器,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驱动组件2以及设置在箱体1外部的爬绳组件3。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以及驱动电机23。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均转动连接在箱体1内,并且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呈啮合设置,将第一齿轮21的中心轴线设置于第二齿轮22中心轴线的斜下方,并将驱动电机23与第一齿轮21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齿轮21转动,使第二齿轮22能够随着第一齿轮21的转动而转动,其中,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的转向相反。具体的,在第一齿轮21与驱动电机23之间设有变速箱4,优选的,变速箱4选用大速比的涡轮蜗杆变速器,将变速箱4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电机23的电轴连接,并在第一齿轮21的中孔处固接有第一转轴211,使第一转轴21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另一端与变速箱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通过变速箱4可以对驱动电机23的转速进行调节设定,从而控制齿轮的转速以达到控制爬绳器升降速度的目的,并且可根据涡轮蜗杆变速器止动特性,使爬绳器可以在爬绳上任意停止和上下爬行,不需要另加制动装置。并在第二齿轮22的中孔处固接有第二转轴221,将第二转轴2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1对应侧的内壁上,使第二齿轮22能够随着第一齿轮21的转动而转动。

如图3所示,爬绳组件3包括第一转轮31、第二转轮32和爬绳33。将第一转轮31和第二转轮32均转动连接在箱体1的外壁上,具体的,将第一转轮31与第一齿轮21同轴设置,并在第一转轮31的轮壁上开设有供爬绳33缠绕的第一轮槽,将第二转轮32与第二齿轮22同轴设置,并在第二转轮32的轮壁上开设有供爬绳33缠绕的第二轮槽,使第一转轮31位于第二转轮32的斜下方位置,并且第一转轮31与第二转轮32之间形成有供爬绳33穿过的间隙,使用时,由于爬绳33自高处固定自然垂于地面,将爬绳33从上向下依次绕过第一转轮31、第二转轮32,使爬绳33呈s型设置在两个转轮上,并通过转轮上开设的轮槽限位住爬绳33,利用两个转轮和爬绳33相互配合,将爬绳器自身的重量转为爬绳33与转轮之间摩擦力,并且爬绳器携带的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省去了压绳装置,使爬绳损耗减小,方便使用,并且爬绳的一端或爬绳任意中间段均可快速缠绕在转动轮上,无需特殊绳索,通用的绳索如尼龙绳索,钢丝绳等均可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成本低,通过性好。

如上所述,为了使爬绳33稳定缠绕在转轮上,在箱体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导轮组5,其中,第一导轮组5位于第一转轮31的上方,并且位于第一转轮31远离第二转轮32的一侧,具体的,第一导轮组5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箱体1外壁上的导线轮,且两个导线轮之间形成有供爬绳33竖直向下穿过并绕在第一转轮31上的间隙,用于限位爬绳33的上端;并在箱体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导轮组6,其中,第二导轮组6位于第二转轮33的下方,并且位于第二转轮33远离第一转轮31的一侧,具体的,第二导轮组6也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箱体1外壁上的导线轮,且两个导线轮之间形成有供爬绳33绕过第二转轮32后竖直向下穿过的间隙,用于限位爬绳33的下端,从而确保爬绳33自高处固定垂于地面。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箱体1设有爬绳组件3的一侧设有保护罩7,其中,保护罩7可拆卸连接在箱体1的侧壁上,使保护罩7与箱体1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从而通过保护罩7避免爬绳组件3收到外界因素损坏,并在保护罩7的顶壁上和底壁上均开设有供爬绳33穿出的通孔。在保护罩7内还安装有控制器8,其中,控制器8选用现有爬绳器采用的爬绳控制器即可,将控制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机23的信号输入端线路连接,以便用于控制驱动电机23的正反转,并在保护罩7内安装有遥控器9,其中,遥控器9选用现有爬绳器采用的爬绳控遥控器即可,将遥控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8的信号输入端线路连接,以便用于向控制器8输入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爬绳器的急停、上升、以及停止下降等指令,并且优选的可在箱体1上设置控制按钮,更方便使用。

实际使用爬绳器时,爬绳33自高处固定自然垂于地面,将爬绳33缠绕在爬绳器的两个转轮上,扣合上保护罩7,并固定爬绳的下端,接通电源,通过遥控器9控制驱动电机23转动,使爬绳器的上升下降停止均由遥控器9控制,大大减少人工作业的危险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