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床垫叠放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85689发布日期:2019-12-21 03:4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床垫叠放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压缩床垫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床垫叠放设备。



背景技术:

ng-04p床垫二次压缩机可以对压缩床垫进行二次压缩打包,从而能够再次将压缩床垫压缩的更薄,工作使先将一个木架摆放在设备上,然后将需要压缩的床垫放在木架上,然后通过床垫二次压缩机对木架上的床垫进行压缩然后在压缩床垫的上表面再放一个木架,利用铁皮进行打包,从而能够节省在运输时占用的体积,从而节省运费,但是现有的ng-04p床垫二次压缩机需要人工一张一张地将压缩床垫搬运到设备上进行床垫压缩,从而人力成本较高,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能够将自动将压缩床垫摆放平整地摆放到床垫二次压缩机上的的压缩床垫叠放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床垫叠放设备,包括两立板、设置在两立板之间的第一传送带、设置在两立板上的推出装置、设置在推出装置上的旋转装置、设置在旋转装置右侧的升降装置、设置在两立板上的出料装置;所述推出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立板前后端面的两轨道、分别设置在两轨道内的两轨道空间、分别设置在两轨道空间下端壁的两个第一梯形槽、可左右移动地分别设置在两轨道内的两个第一梯形块、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梯形块上表面的两齿条、转动设置在两立板前后端面之间的转动轴、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轴外表面前后侧并与两齿条相啮合的两旋转齿轮、固定设置在两立板前端面轨道的前端面的第一固板、固定设置在第一固板前端面的第二固板。

有益效果:该设备结构简单,能够将压缩床垫自动摆放在床垫二次压缩机上进行压缩,从而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压缩完毕后还能将木架连同压缩床垫推出设备,从而实现自动上下料。

所述推出装置还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固板后端面的驱动件,所述转动轴与驱动件输出端为转动连接,所述两齿条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前后侧。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前侧的齿条上表面右侧的第三固板、固定设置在第三固板后端面的双头电动机、固定设置在双头电动机后端输出端的第一撑板、固定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后侧的齿条上表面右侧的第四固板、设置在第四固板上的传动孔、转动设置在传动孔内的传动轴、固定设置在传动轴前端的第二撑板、转动设置在第一撑板与第二撑板之间左右侧的两传动辊、传动连接在两传动辊之间的配合传送带。

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轴后端的第一配合棘轮、固定设置在双头电动机前端的第二配合棘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撑板后端面并与右侧传动辊相连接的第二驱动件、固定设置在第一撑板前端面的第三撑板、固定设置在第三撑板前端面的第四撑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撑板前端面的支板、设置在支板上表面的第二梯形槽、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梯形槽内的第二梯形块、固定设置在第二梯形块上表面的棘齿条、固定设置在棘齿条左端面的第四撑板。

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第四撑板后端面的第五撑板、固定设置在第五撑板后端面的通气壳体、设置在通气壳体内的通气空间、设置在通气空间上表面并与通气空间相连通的多个第一通气孔、设置在配合传送带上与多个第一通气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二通气孔、固定设置在通气壳体下表面的气泵、固定设置在右侧滚轴前端的第一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前端的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右侧的第二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前端并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轴下侧的第三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三转轴外表面并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棘轮,固定设置在两齿条之间的挡板、所述棘轮与棘齿条相啮合。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旋转装置右侧的底座、固定设置在底座上表面四角处的四个压缩壳体、设置在压缩壳体内的压缩空间、设置在压缩空间内的升降杆、固定设置在升降杆与压缩空间之间的拉伸弹簧、固定设置在升降杆上表面的推板、设置在推板前后侧的拉伸组件。

后侧的拉伸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推板后端面的第六撑板、固定设置在第六撑板后端面的升降齿条、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后端面的第七撑板、固定设置在第七撑板上表面的第八撑板、设置在后侧第八撑板前端面的凹槽、可移动地设置在凹槽内的移动木块、固定设置在移动木块右端面的移动板、固定设置在第八撑板前端面的第五固板、固定设置在第五固板右端面的第六固板、设置在第五固板右端面的第三梯形槽、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第三梯形槽内的第三梯形块、固定设置在第三梯形块右端面的移动齿条、设置在第六固板前端面的第四梯形槽、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第四梯形槽内的第四梯形块。

后侧的拉伸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第八撑板右端面的移动壳体、设置在移动壳体内并开口朝前的移动空间、设置在移动空间后端壁的第五梯形槽、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第五梯形槽内的第五梯形块、转动设置在移动板前端面的第四转轴、固定设置在第四转轴外表面并与移动齿条相啮合的第三齿轮、固定设置在第四转轴外表面的卡位棘轮、以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移动板前端面的多个卡位壳体。

后侧的拉伸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卡位壳体内的卡位空间、可移动地设置在卡位空间内的卡位斜块、固定设置在卡位斜块与卡位空间底部的伸缩弹簧、固定设置在第四转轴外表面的配合齿轮、固定设置在移动板与移动空间之间的两弹簧,所述第四梯形块与移动齿条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梯形块的前端面与移动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两立板前后端面的两连接板、固定设置在连接板右端的伸缩气缸、固定设置在两连接板上的伸缩气缸右端的压板、固定设置在伸缩气缸输出端的第一直板、固定设置在第一直板上表面的第二直板、固定设置在第二直板右端的第三直板、设置在底座右侧的第二传送带、固定设置在第二传送带前端面的第四直板、固定设置在第四直板上表面的第五直板、固定设置在第五直板内的第三驱动件、固定设置在第三驱动件输出端的第五转轴、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传送带前后端面的两行程轨道、设置在行程轨道内的行程齿条、固定设置在第五转轴外表面并与第二传送带前端面的行程轨道内的行程齿条相啮合的第四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五转轴外表面并与第二传送带后端面的行程轨道内的行程齿条相啮合的第五齿轮、固定设置在两行程轨道内的行程齿条之间的第三传送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设备结构简单,能够将压缩床垫自动摆放在床垫二次压缩机上进行压缩,从而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的e-e处剖视立体图;

图8为图7中的f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的g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6中的h-h处剖视立体图;

图11为图9中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的j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6中的p-p处剖视立体图;

图14为图6中的y-y处部分剖视图一;

图15为图6中的y-y处部分剖视图二;

图16为图14中的z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16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床垫叠放设备,包括两立板1、设置在两立板1之间的第一传送带100、设置在两立板1上的推出装置、设置在推出装置上的旋转装置、设置在旋转装置右侧的升降装置、设置在两立板1上的出料装置;所述推出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立板1前后端面的两轨道2、分别设置在两轨道2内的两轨道空间、分别设置在两轨道空间下端壁的两个第一梯形槽、可左右移动地分别设置在两轨道2内的两个第一梯形块、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梯形块上表面的两齿条4、转动设置在两立板1前后端面之间的转动轴5、分别固定设置在转动轴5外表面前后侧并与两齿条4相啮合的两旋转齿轮6、固定设置在两立板1前端面轨道2的前端面的第一固板、固定设置在第一固板前端面的第二固板8、固定设置在第二固板8后端面的第一驱动件9,所述转动轴5与第一驱动件9输出端为转动连接,所述两齿条4分别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00的前后侧;第一传送带100启动,将第一传送带100上的运送到旋转装置上,第一驱动件9启动,第一驱动件9带动转动轴5旋转,转动轴5带动两旋转齿轮6旋转,两旋转齿轮6带动两齿条4向右移动,两齿条4带动旋转装置向右移动。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00前侧的齿条4上表面右侧的第三固板101、双头电动机11、第一撑板103、第四固板104、传动孔、传动轴105、第二撑板106、两传动辊、配合传送带108、第一配合棘轮15、第二配合棘轮16、第二驱动件109、第三撑板110、第四撑板111、支板112、第二梯形槽、第二梯形块、棘齿条114、第四撑板115、第五撑板、通气壳体117、通气空间、多个第一通气孔、多个第二通气孔、气泵、第一转轴119、第一齿轮120、第二转轴121、第二齿轮122、第三转轴123、棘轮124,挡板450,所述双头电动机11固定设置在第三固板101后端面,所述第一撑板103固定设置在双头电动机11后端输出端,所述第四固板104固定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00后侧的齿条4上表面右侧,所述传动孔设置在第四固板104上,所述传动轴105转动设置在传动孔内,所述第二撑板106固定设置在传动轴105前端,所述两传动辊转动设置在第一撑板103与第二撑板106之间左右侧,所述配合传送带108传动连接在两传动辊之间,所述第一配合棘轮15固定设置在传动轴105后端,所述第二配合棘轮16固定设置在双头电动机11前端,所述第二驱动件109固定设置在第二撑板106后端面并与右侧传动辊107相连接,所述第三撑板110固定设置在第一撑板103前端面,所述第四撑板111固定设置在第三撑板110前端面,所述支板112固定设置在第一撑板103前端面,所述第二梯形槽设置在支板112上表面,所述第二梯形块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梯形槽内,所述棘齿条114固定设置在第二梯形块上表面,所述第四撑板115固定设置在棘齿条114左端面,所述第五撑板固定设置在第四撑板115后端面,所述通气壳体117固定设置在第五撑板后端面,所述通气空间设置在通气壳体117内,所述多个第一通气孔设置在通气空间上表面并与通气空间相连通,所述多个第二通气孔设置在配合传送带上与多个第一通气孔相对应,所述气泵固定设置在通气壳体117下表面,所述第一转轴119固定设置在右侧滚轴107前端,所述第一齿轮120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119前端,所述第二转轴121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119右侧,所述第二齿轮122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121前端并与第一齿轮120相啮合,所述第三转轴123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轴121下侧,所述棘轮124固定设置在第三转轴123外表面并与第二齿轮122相啮合,所述挡板450固定设置在两齿条4之间,所述棘轮124与棘齿条114相啮合;当将压缩床垫从第一传送带运送到配合传送带上以及挡板450的左端面与推板128的右端面相抵住时,第二驱动件109启动,第二驱动件带动右侧传动辊107旋转,传动辊107带动配合传送带向右移动,从而避免压缩床垫在传送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与配合传送带表面的摩擦而使压缩床垫在到达配合传送带上时不平整,从而避免了对后续加工的影响;第二驱动件109反向驱动,带动配合传送带108向左移动,双头电动机11启动,双头电动机11带动第一撑板103旋转,同时带动第一齿轮120旋转,第一齿轮120带动第二齿轮122旋转,第二齿轮122带动第一带轮201旋转,第一带轮带动第二带轮202旋转,第二带轮202带动棘轮124旋转,棘轮124带动棘齿条114向左移动,棘齿条114带动气泵以及通气壳体117向右移动,同时气泵启动将压缩床垫吸在配合传送带上,当配合传送带旋转到挡板与推板相接触端时,压缩床垫的左端刚好离开配合传送带抵靠在挡板与推板的相接触端,通过传送带的继续旋转和向下移动以及气泵将压缩床带你的右端吸住,从而能够平整地将压缩床垫摆放在推板的上表面;当传送带向下旋转中,压缩床垫向下滑动抵靠在挡板上,从而对压缩床垫的下表面和左端面因为摩擦而产生磨损,从而使压缩床垫上的塑料膜被磨损,通过气泵的设置能够将压缩床垫的一端吸在配合传送带上从而避免塑料膜被损坏,从而使加工设备工作更稳定;通过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将气泵与配合传送带进行联动,从而在移动中能够使气泵上的第一通气孔和配合传送带上的第二通气孔始终对应,从而避免因气泵的移动速度过快或配合传送带的移动速度过快时使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错位而无法将压缩床垫吸在配合传送带上,从而避免了因为气泵和配合传送带移动速度不同无法吸住压缩床垫而使压缩床垫滑落造成塑料膜磨损与压缩床垫不平整,从而使设备运行更稳定。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旋转装置右侧的底座125、四个压缩壳体126、压缩空间、升降杆、拉伸弹簧、推板128、拉伸组件;四个压缩壳体126固定设置在底座125上表面四角处,所述压缩空间设置在压缩壳体126内,所述升降杆设置在压缩空间内,所述拉伸弹簧固定设置在升降杆与压缩空间之间,所述推板128固定设置在升降杆上表面,所述拉伸组件设置在推板128前后侧。

后侧的拉伸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推板128后端面的第六撑板、升降齿条129、第七撑板130、第八撑板131、凹槽、移动木块132、移动板133、第五固板134、第六固板135、第三梯形槽、第三梯形块、移动齿条136、第四梯形槽、第四梯形块、移动壳体132、移动空间、第五梯形槽、第五梯形块、第四转轴133、第三齿轮137、卡位棘轮138、三个卡位壳体12、卡位空间、卡位斜块13、伸缩弹簧、配合齿轮17、两弹簧138,所述升降齿条129固定设置在第六撑板后端面,所述第七撑板130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125后端面,所述第八撑板131固定设置在第七撑板130上表面,所述凹槽设置在后侧第八撑板131前端面,所述移动木块132可移动地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移动板133固定设置在移动木块132右端面,所述第五固板134固定设置在第八撑板131前端面,所述第六固板135固定设置在第五固板134右端面,所述第三梯形槽设置在第五固板134右端面,所述第三梯形块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第三梯形槽内,所述移动齿条136固定设置在第三梯形块右端面,所述第四梯形槽设置在第六固板135前端面,所述第四梯形块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第四梯形槽内,所述移动壳体132固定设置在第八撑板131右端面,所述移动空间设置在移动壳体132内并开口朝前,所述第五梯形槽设置在移动空间后端壁,所述第五梯形块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第五梯形槽内,所述第四转轴133转动设置在移动板133前端面,所述第三齿轮137固定设置在第四转轴133外表面并与移动齿条136相啮合,所述卡位棘轮138固定设置在第四转轴133外表面,所述三个卡位壳体12以圆周方向固定设置在移动板133前端面,所述卡位空间设置在卡位壳体12内,所述卡位斜块13可移动地设置在卡位空间内,所述伸缩弹簧固定设置在卡位斜块13与卡位空间底部,所述配合齿轮17固定设置在第四转轴133外表面,所述两弹簧138固定设置在移动板133与移动空间之间,所述第四梯形块与移动齿条136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梯形块的前端面与移动板133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25上侧的其余部分均为ng-04p床垫二次压缩机的现有部件,所述后侧的拉伸装置和前侧的拉伸装置结构相同;当配合传送带向右移动到推板上方时,第一配合棘轮和第二配合棘轮分别与配合齿轮17啮合,从而在将压缩床垫摆放在推板上后通过双头电动机顺时针将配合传送带复位时带动第一配合棘轮和第二配合棘轮旋转,第一配合棘轮和第二配合棘轮带动配合齿轮17旋转,配合齿轮17带动第三齿轮137旋转,第三齿轮137带动移动齿条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推板向下移动一块压缩床垫的厚度的距离,从而能够避免摆放在推板上的压缩床垫使推板与配合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避免了配合传送带旋转时被已经摆放在推板上的压缩床垫卡住,从而使设备运行更稳定;通过三个卡位斜块的设置,将卡位斜块的一表面设置为斜面,另一表面为平面,从而能够让卡位棘轮逆时针旋转无法顺时针旋转,从而能够避免推板在叠放压缩床垫时向上移动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通过伸缩气缸21将包裹好的压缩床垫推到第三传送带上时,第二直板23推动移动板向右移动,从而使移动齿条与第三齿轮分开,从而能够当压板离开推板上表面时,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使推板恢复到初始高度,在弹簧的作用下也能使用第三齿轮和移动齿条啮合,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复位便于下次的使用。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两立板1前后端面的两连接板、固定设置在连接板右端的伸缩气缸21、固定设置在两连接板上的伸缩气缸21右端的压板20、固定设置在伸缩气缸21输出端的第一直板22、固定设置在第一直板22上表面的第二直板23、固定设置在第二直板23右端的第三直板24、设置在底座125右侧的第二传送带25、固定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5前端面的第四直板26、固定设置在第四直板26上表面的第五直板27、固定设置在第五直板27内的第三驱动件、固定设置在第三驱动件输出端的第五转轴29、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5前后端面的两行程轨道30、设置在行程轨道30内的行程齿条31、固定设置在第五转轴29外表面并与第二传送带25前端面的行程轨道30内的行程齿条31相啮合的第四齿轮32、固定设置在第五转轴29外表面并与第二传送带25后端面的行程轨道30内的行程齿条31相啮合的第五齿轮、固定设置在两行程轨道30内的行程齿条31之间的第三传送带33,伸缩气缸21固定设置在连接板右端,压板20固定设置在两连接板上的伸缩气缸21右端,第一直板22固定设置在伸缩气缸21输出端,第二直板23固定设置在第一直板22上表面,第三直板24固定设置在第二直板23右端,第二传送带25设置在底座125右侧,第四直板26固定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5前端面,第五直板27固定设置在第四直板26上表面,第三驱动件固定设置在第五直板27内,第五转轴29固定设置在第三驱动件输出端,两行程轨道30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传送带25前后端面,行程齿条31设置在行程轨道30内,第四齿轮32固定设置在第五转轴29外表面并与第二传送带25前端面的行程轨道30内的行程齿条31相啮合,第五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五转轴29外表面并与第二传送带25后端面的行程轨道30内的行程齿条31相啮合,第三传送带33固定设置在两行程轨道30内的行程齿条31之间;伸缩气缸21启动,带动压板20向右移动,将推板128向右移动,从而能够将用两个木架和铁皮裹住的压缩床垫推出设备,第三驱动件启动,带动第四齿轮32旋转,第四齿轮32带动行程齿条31向左移动,带动第三传送带33向左移动靠近推板,从而能将压缩床垫从推板推到第三传送带33上,启动第三传送带33,第三传送带33向右移动,从而能够将压缩床垫推到第三传送带33上,通过第三驱动件反向驱动,带动第三传送带33向右移动靠近第二传送带,然后第二传送带25启动,将压缩床垫移动到第二传送带25上送走。

所述第二转轴121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201,所述第三转轴123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202,所述第一带轮201与第二带轮202之间传动连接有一皮带203。

第一传送带100、第二传送带25、第三传送带33均为现有技术,故结构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驱动件9、第二驱动件109、第三驱动件不仅仅指的是一种电动机,还可以是带动转动轴5、右侧传动辊、第四齿轮32旋转的驱动装置,也可以是手动驱动。

所述传动辊围金属制筒。

工作原理:第一传送带100启动,将第一传送带100上的运送到旋转装置上,第一驱动件9启动,第一驱动件9带动转动轴5旋转,转动轴5带动两旋转齿轮6旋转,两旋转齿轮6带动两齿条4向右移动,两齿条4带动旋转装置向右移动,第二驱动件109反向驱动,带动配合传送带108向左移动,双头电动机11启动,双头电动机11带动第一撑板103旋转,同时带动第一齿轮120旋转,第一齿轮120带动第二齿轮122旋转,第二齿轮122带动第一带轮201旋转,第一带轮带动第二带轮202旋转,第二带轮202带动棘轮124旋转,棘轮124带动棘齿条114向左移动,棘齿条114带动气泵以及通气壳体117向右移动,同时气泵启动将压缩床垫吸在配合传送带上,当配合传送带旋转到挡板与推板相接触端时,压缩床垫的左端刚好离开配合传送带抵靠在挡板与推板的相接触端,通过传送带的继续旋转和向下移动以及气泵将压缩床带你的右端吸住,从而能够平整地将压缩床垫摆放在推板的上表面,当配合传送带向右移动到推板上方时,第一配合棘轮和第二配合棘轮分别与配合齿轮17啮合,从而在将压缩床垫摆放在推板上后通过双头电动机顺时针将配合传送带复位时带动第一配合棘轮和第二配合棘轮旋转,第一配合棘轮和第二配合棘轮带动配合齿轮17旋转,配合齿轮17带动第三齿轮137旋转,第三齿轮137带动移动齿条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推板向下移动一块压缩床垫的厚度的距离,伸缩气缸21启动,带动压板20向右移动,将推板128向右移动,从而能够将用两个木架和铁皮裹住的压缩床垫推出设备,第三驱动件启动,带动第四齿轮32旋转,第四齿轮32带动行程齿条31向左移动,带动第三传送带33向左移动靠近推板,从而能将压缩床垫从推板推到第三传送带33上,启动第三传送带33,第三传送带33向右移动,从而能够将压缩床垫推到第三传送带33上,通过第三驱动件反向驱动,带动第三传送带33向右移动靠近第二传送带,然后第二传送带25启动,将压缩床垫移动到第二传送带25上送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