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电缆分段托盘式机械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3009发布日期:2019-11-27 20:3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地震电缆分段托盘式机械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绕线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震电缆分段托盘式机械绕线机。



背景技术:

电缆在清洁维修后,入库前必须对一根采集链进行绕线作业,既绕成大小规整的一整圈。纵观以往到现在来看,我们都是采用人工缠绕的方式,针对众多的采集链,既费时又增加用工成本。最早在引进388有线遥测系统时,采用的是支架手工摇柄进行绕线绕好后,将两边分开再取下采集链,408和428系统同样采用此方法或者使用中间一根圆形立柱或塑料方凳,作为依托使用手一圈一圈将其绕上,或人工手绕。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的问题:

1、立式绕线机设计简单,使用时需要两人同时操作。

2、绕线过程中,所绕采集链成圈状是垂直于地面,那么采集站将随着绕线过程一起并被缠绕在电缆线与电缆线间,并在其中冒出一个小包来。

3、采集站会由于拉线的松紧关系很可能在滚动架上悬吊起,并会随着一起滚动,也同时受重力影响而在上面晃荡。

4、用此方法绕成的采集链,如遇检修,那么修线人员将对其5段线段分段分别检测,由于408、428采集链采用4个采集站和5段线段连接而成,所以必须检测电缆是否有短路或断路的情况,这样一来很不容易将采集站与采集站之间的那段线段找出来。

5、将此绕好采集链再项目出工时,将会被分配给排列上放线人员上,在布设排列放直采集链时,只能采取退绕方法,才能将整根采集链放直,一旦中途有采集站缠绕其中,还会增加理顺电缆的时间,对放线工人来说,效率下降,特别是山地作业情况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减少人工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是我们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为此,从野外项目完工的程序上来看:1、小队为了节约野外施工时间和节约用工成本,小队在项目任务完成当天,便会要求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布设在野外山区等区域的采集链快速收回,并运输到集中地装车运回基地。2、放线工人素质参差不一,采用拖、拉、拽的方式收采集链是常事,从而产生收捆采集链大小不一,凌乱不堪也是常见情况。因此运回到基地后,必须人工将其规整统一,将采集链重新整理好后再进行入库,摆放整齐。

为了达到感官上的统一,必须采用相同的收绕采集链标准。而人工手动进行缠绕不光是效率低,还必须请其他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整理,相对费用高,而且所缠绕出来的采集链达不到统一的外观标准。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如何能够将采集链绕出统一的标准,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地震电缆分段托盘式机械绕线机,能够使得采集链规整,达到统一的标准,维修保养方便,出库后的采集链能在野外收放自如,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震电缆分段托盘式机械绕线机,包括中心立柱、活动立柱和活动连接杆,所述中心立柱上端套接有提手活动套,提手活动套上固定有铰链u型桩,在活动立柱的上端竖向设置有长条孔,活动连接杆的一端设置于长条孔内,另一端夹于铰链u型桩内,提手活动套沿着中心立柱往上移动时,活动连接杆带动活动立柱的上端往中心立柱靠近;所述中心立柱和活动立柱的底部固定于托盘上,托盘底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托盘相连,驱动电机带动托盘转动。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活动立柱为四个,均布于中心立柱的四周,相邻两活动立柱之间的距离为ab,活动立柱到中心立柱之间的距离为o,托盘的半径为d,ab=πd/4,o=ab/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铰链u型桩为“u”型,活动连接杆夹于“u”型的开口端,且通过螺钉与铰链u型桩固定。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中心立柱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的直径大于中心立柱的直径。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中心立柱和活动立柱的底部分别通过对应的活动插销与托盘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在提手活动套上设有提手。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底座上,驱动电机的d型输出轴从底座的中心处穿出,与托盘中心的t型连接轴相连。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驱动电机的d型输出轴与托盘中心的t型连接轴的套之间采用压力滚动轴承。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托盘与底座之间通过钢架支撑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托盘的下方设有方形的底座,底座的底部四角处设有防震支撑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地震电缆分段托盘式机械绕线机,通过本绕线机可以实现对多段采集链的收纳,使得采集链规整,达到统一的标准;维修保养方便,出库后的采集链能在野外收放自如,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地震电缆分段托盘式机械绕线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地震电缆分段托盘式机械绕线机的俯视图。

图3是绕线机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绕线机上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底座1,托盘2,驱动电机3,活动立柱4,活动连接杆5,顶盖6,中心立柱7,提手活动套8,铰链u型桩9,螺钉10,长条孔11,提手12,轴承13,钢架支撑14,活动插销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地震电缆分段托盘式机械绕线机,包括中心立柱7、活动立柱4和活动连接杆5,所述中心立柱7上端套接有提手活动套8,提手活动套8上固定有铰链u型桩9,在活动立柱4的上端竖向设置有长条孔11,活动连接杆5的一端设置于长条孔11内,另一端夹于铰链u型桩9内,提手活动套8沿着中心立柱7往上移动时,活动连接杆5带动活动立柱4的上端往中心立柱7靠近;在对提手活动套进行上下运动时,四根活动立柱的顶端跟随移动,达到收缩目的使其四根立柱顶端缩小半径,便于将采集链从上面取下。所述中心立柱7和活动立柱4的底部固定于托盘2上,托盘2底部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托盘2相连,驱动电机3带动托盘2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立柱4为四个,均布于中心立柱7的四周,相邻两活动立柱4之间的距离为ab,活动立柱4到中心立柱7之间的距离为o,托盘2的半径为d,ab=πd/4,o=ab/

所述铰链u型桩9为“u”型,活动连接杆5夹于“u”型的开口端,且通过螺钉10与铰链u型桩9固定。

所述中心立柱7的顶部设有顶盖6,顶盖6的直径大于中心立柱7的直径。所述中心立柱7和活动立柱4的底部分别通过对应的活动插销15与托盘2可拆卸连接。采用可卸下的活动插销,便于卸下立柱,以便车辆好运输绕线机。

五根立柱使用直径30mm或40mm长度60mm或70mm不锈钢钢管,具体尺寸可根据自己要求选用,立柱下端采用u型座并打上与立柱连接的插销孔,四根立柱间距根据公式计算出距离,以正方形排列在托盘上。

在提手活动套8上设有提手12,方便提拉。

所述驱动电机3固定于底座1上,驱动电机的动力采用每分钟80圈的转速100w24v减速电机,轴为d型;安装再木板下方,电机d型轴从木板中心孔穿出;电机d型轴与圆盘t型轴套进行连接,链接处使用锁紧螺杆锁紧d型轴与t型轴套;圆形托线盘与底座之间采用钢架结构进行重力支撑,上下t型轴套采用压力滚动轴承链接;上t型轴圆盘与托线大圆盘使用螺杆固定连接。

加上直流调速控制器,使用脚踏方式元对其转速进行人工干预,并使操作者空出双手对线段缠绕顺序控制,达到随心控制绕线的目的。控制器采用50a脚踏式控制器;驱动电机3的d型输出轴从底座1的中心处穿出,与托盘中心的t型连接轴相连,将动力传输给托盘。所述驱动电机3的d型输出轴与托盘中心的t型连接轴的套之间采用压力滚动轴承13,达到承受重量的目的。所述托盘2与底座1之间通过钢架支撑14连接。所述托盘2的下方设有方形的底座1,底座1的底部四角处设有防震支撑墩,防震支撑墩采用四角方木块实木板,底座采用实木板拼接成大小70cm正方形底板,正方形四角采用木块垫高方式;使其底座与地面形成空间,便于安装直流电机和控制器。

使用时,首先考虑采用托盘式缠绕方法,这样采集站不会随重力作用而杂乱的翻滚。底部采用圆形的托盘将大线和采集站托上,采集站集中放置在托盘中央,符合采集站轻拿轻放的原则。

根据采集链规程整理的尺寸大小,根据公式设计出捆绕一根采集链内外径大小。由于408、428系列采集链是由三根70m或50m中段和2根35m或25m头段组成,考虑到每根采集链在维修检测中方便,采用五段线段分别绑扎,因此采用支杆立柱设计,可以有足够的空隙绑扎线段。

实际操作时:一根采集链拿来后,先将一头子放入到托盘上,让其固定。操作者使用一只脚踩踏控制踏板,电机随之转动,一只手握住电缆,顺序进行绕线作业,当遇到电缆有缠绕情况下,即可停止绕线过程,当一根线段缠绕完毕,就用绑扎带,在四根立柱空挡处绑扎成四点,之后将采集站或者脚板放入到中央,继续下一段电缆缠绕,直到一根采集链绕完毕,并绑扎成5段。

当采集链缠绕完毕并绑扎好后,用力向上提动提手,活动套上移,带动四根立柱上段收缩,这样就与采集链中圈形成空间,随后将采集链取下,再将整个采集链捆绑好。

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和相同条件下进行了与人工缠绕进行对比,绕线机只需5分钟即可完成一根采集链的绕线工作,而人工需要20分钟不等,机械绕线速度是人工的4倍,提高了工作效益,降低了工作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