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吊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1610发布日期:2019-10-15 21:5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轮吊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吊挂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车和电动自行车以及三轮车等是最为传统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交通工具的首要选择。

车圈是车轮的主体框架,车圈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侧面打磨以及喷漆工艺。

我公司自去年开始设计研发车圈侧面打磨喷漆用自动化系统,系统需要实现完全自动化,故需要设计一将车圈从车圈吊挂架上下料的自动化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车圈自动下料用装置的问题的车轮吊挂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轮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挂架、上压辊、下托辊和下顶杆;所述吊架的下端固定所述挂架,所述挂架上具有上下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可沿此滑槽滑动的辊轴,所述辊轴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上压辊,所述挂架上通过辊轴和套装辊轴的轴承安装有下托辊,所述下托辊的辊轴与所述从动轮的轮轴通过传动链联接,所述上压辊的辊轴远离上压辊一端与所述挂架之间安装有令所述上压辊靠近下托辊的弹簧;所述下顶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挂架的下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吊挂装置,本吊挂装置不仅具有车轮吊挂功能,且其具有辅助下料的下顶杆结构,与自动化系统中的下料装置配合,可实现车圈的自动化下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下顶杆的下端安装有滚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架;2、挂架;3、下顶杆;4、上压辊;5、下托辊;6、弹簧;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车圈自动下料用装置的弊端,本发明特提供一种车轮吊挂装置,本装置与自动化系统中的下料装置配合,可实现车圈的自动化下料。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书如下:

如图1,一种车轮吊挂装置,包括吊架1、挂架2、下顶杆3、上压辊4和下托辊5。所述吊架的下端固定所述挂架,本实施例中,吊架与挂架通过紧固螺栓联接。所述挂架上具有上下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可沿此滑槽滑动的辊轴,本实施中,此辊轴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辊轴只能在滑槽内竖向活移,而不能自身转动。所述辊轴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上压辊。

所述挂架上通过辊轴和套装辊轴的轴承安装有下托辊,即下托辊具有与其一体或相对固定的辊轴。所述下托辊的辊轴与所述从动轮的轮轴通过传动链联接。

所述上压辊的辊轴远离上压辊一端与所述挂架之间安装有令所述上压辊靠近下托辊的弹簧6。依次为夹持在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车圈提供夹紧力。

所述下顶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挂架的下部。下顶杆是出发下料装置下料的联动部件,与车圈加工系统中下料装置配合,可实现车圈的自动卸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下顶杆的下端安装有滚轮。滚轮的作用是令下顶杆的下端与相配合的下料装置中部件顺畅接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吊挂装置,属于车圈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挂架、上压辊、下托辊和下顶杆;所述吊架的下端固定所述挂架,所述挂架上具有上下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可沿此滑槽滑动的辊轴,所述辊轴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上压辊,所述挂架上通过辊轴和套装辊轴的轴承安装有下托辊,所述下托辊的辊轴与所述从动轮的轮轴通过传动链联接,所述上压辊的辊轴远离上压辊一端与所述挂架之间安装有令所述上压辊靠近下托辊的弹簧;所述下顶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挂架的下部。发明作为车圈吊挂和下料的辅助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付其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丹阳车圈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19.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