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纱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9801发布日期:2020-04-21 21: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接纱装置,具备:

形成有接纱空间的接纱部件;

把持纱线的夹子;

切断由所述夹子把持着的所述纱线的切断器;和

形成有吸引口并对由所述切断器切断后的所述纱线的纱线端进行吸引及解捻的解捻管,

所述夹子、所述接纱部件、所述解捻管及所述切断器按照此顺序配置,

所述接纱装置的特征在于,

形成有接触部的引导部件配置于所述切断器与所述解捻管之间,该接触部通过与所述切断器和所述接纱部件之间的所述纱线接触来使该纱线相对于将所述切断器与所述接纱部件连接的假想直线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假想直线位于所述接纱空间的相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具有与所述纱线进行面接触的作为平面的接触面,

使所述接触面延长得到的假想延长线从所述吸引口的外侧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面形成为越靠近所述吸引口则相对于所述假想直线离得越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假想延长线上配置有碰撞部件,由所述切断器切断后的所述纱线在被吸引到所述解捻管之前与该碰撞部件碰撞。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向所述解捻管的轴向的水平面的平行投影中,所述接触面中的距所述吸引口最近的部分与所述吸引口中的最接近所述部分的点之间的分离距离是1mm以上3m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具备引导面,该引导面形成于与所述接触面相比距所述吸引口较远的一侧,并将所述纱线向所述接触面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形成有对从所述解捻管拉出的纱线端进行限制的限制面,

在所述接纱部件上形成有导入口,所述纱线端在被所述限制面限制之后被导入至该导入口,

从所述解捻管的轴向观察时,所述限制面的假想延长线相对于所述导入口的形成面所成的角度,小于将所述吸引口的中心与所述导入口中的距所述解捻管较近一侧的端部连结的直线相对于所述形成面所成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所述解捻管的支承部件;和

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能够装拆地设置的支承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承板。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承板。

12.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供给纱线的喂纱部;

卷绕从所述喂纱部供给的所述纱线的卷绕部;和

配置于所述喂纱部与所述卷绕部之间的、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纱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接纱装置及纱线卷绕装置。接纱装置(21)构成为,当用切断器(41)切断了被导入至接纱部件(31)的接纱空间(31a)内且由夹子(44)把持着的纱线(Y1)时,从解捻管(32)的吸引口(32a)吸引纱线端,在该接纱装置(21)中,在上下方向上的切断器(41)与解捻管(32)之间设有形成有接触面(45a)的引导部件(45),该接触面(45a)通过与切断器(41)和接纱部件(31)之间的纱线(Y1)接触来使纱线(Y1)弯曲。在从解捻管(32)所开口的前后方向观察时,使接触面(45a)的至少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吸引口(32a)的外侧。

技术研发人员:泽田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