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认面插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37281发布日期:2020-01-18 04:40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筷子认面插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筷子插片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筷子认面插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筷子包装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设置纸卡的方式来实现筷子的包装,即是将筷子插入到纸卡内,如此通过纸卡的形变将筷子进行卡位,然后再将插有筷子的纸卡整体包装起来,即可完成对于筷子的包装,以供后续输送和贩卖了。

目前现有的筷子在包装的过程中主要还是通过人手工的将筷子插入纸卡内的方式,以此来实现将筷子有效的包装起来,然而人工的方式一方面出错率高不说,另一方面效率极其低下,因而现有技术中便通过设置插片设备的方式,以将筷子自动化的插入到纸卡内,然而现有的插片设备插片方式为先输送纸卡,然后再将纸卡成型,进而将筷子插入到纸卡内,便完成了对于纸卡的保证,然而筷子的纤维密度不是均匀的,而筷子上一般都会进行打标,因此打标智能打到筷子纤维密度最高的一侧上,如此在最终贩售筷子的过程中,打标的一侧朝上是最佳方式,而通过上述插片设备对筷子进行插片的话,便还需要对插片好的筷子进行人工查看翻面,以实现将打标的一侧朝上,如此通过人工的方式,同样会存在翻漏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提升筷子包装效率的筷子认面插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筷子认面插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纸卡输送到传送带上的载具上;

步骤二,传送带带着载具移动到纸卡成型装置内成型,同时将筷子插入到纸卡成型装置内成型的纸卡内;

步骤三,送出插好筷子的纸卡,利用认面摄像头对纸卡上面的筷子进行纤维密度检测,并在检测完成以后通过翻转机构将筷子进行翻转,将纤维密度最高的一侧翻转至朝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中的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若干个可旋转的安装在翻转架上的夹头和数量与夹头一一对应的旋转电机,所述夹头与旋转电机的转轴联动,受旋转电机驱动而转动,所述旋转电机和夹头均与认面摄像头通信,以接收筷子纤维密度后是否抓取筷子进行翻转,通过摄像头判断的筷子纤维密度位置,来确定需要翻转的角度,接收筷子纤维密度较高一面朝上,需要翻转的角度后,来判断是否需要抓取筷子进行翻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中翻转机构驱动筷子翻转的步骤如下:

步骤三一,在筷子的头部送到夹头内的时候,旋转电机先驱动夹头旋转90度,使得夹头的夹持片处于筷子头部的前后两侧;

步骤三二,夹头夹持住筷子的头部,其中这里对于检测出来打标的一侧朝上的筷子夹头不夹持该筷子;

步骤三三,旋转电机驱动夹住筷子的夹头旋转,以将筷子打标的一侧旋转至上方,在旋转到位后,夹头放开筷子,之后旋转电机驱动夹头空转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中纸卡通过纸卡送料装置输送到传送带上的载具上,其中纸卡送料装置包括送纸架、存纸槽和转纸机械手,所述送纸架固定在机架靠近传送带端部的位置上,所述存纸槽安装在送纸架的上侧边以处于传送带的上方,所述转纸机械手可上下升降的安装在送纸架上,以抓取存纸槽内的纸卡后方翻转放置到传送带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纸机械手包括滑板、吸嘴和转轴,所述送纸架上固定连接有转向板,所述滑板可上下滑移的设置在转向板上,所述吸嘴固定在转轴的一端上,随着转轴的旋转而上下翻转,所述转轴背向吸嘴的一端可旋转的穿设在滑板上,所述转向板上开设有从上至下延伸的转向槽,所述转轴背向吸嘴的一端上固定有转向拨杆,该转向拨杆的一端固定在转轴端部的侧面上,另一端设有可旋转的转轮,所述转轮设置在转向槽内,以在转向槽内上下滑移,所述转向槽一侧槽壁上开设有转向凹口,所述转轴靠近转向拨杆的位置上固定有复位拨杆,所述复位拨杆背向转轴的一端与滑板通过弹簧连接,以带着转轴旋转使得转向拨杆朝向转向凹口一侧的槽壁旋转,驱使转轮沿着转向槽的槽壁滚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筷子通过筷子送料装置输送到成型的纸卡内,所述筷子送料装置包括存筷盒和设置在存筷盒下方的推筷机构,所述存筷盒的下端打开设置,所述推筷机构包括导筷板和推筷杆,所述导筷板设置在存筷盒的下方,与存筷盒内连通,所述导筷板的上侧面上设有若干个条导筷滑槽,所述导筷滑槽的一端延伸至靠近传送带相对于纸卡成型装置上,所述推筷杆可滑移的设置在导筷滑槽内,以推动导筷滑槽内的筷子插入到成型装置内的纸卡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筷盒的下端和导筷板之间设有可左右滑移的晃料块,所述晃料块的中部开设有供筷子通过的通孔,以通孔内的筷子晃动到导筷板上的导筷滑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晃料块朝向传送带的一侧为打开设置,形成开口,所述存筷盒的侧面靠近下端的位置上相对于开口处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挡筷板,所述挡筷板的下侧边放置在导筷滑槽的槽口上,以与导筷滑槽组合成仅供一双筷子通过的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筷子插入到纸卡内时一个纸卡孔内一双筷子的头部露出长度不等,所述步骤三中的认面摄像头和翻转机构均设有两个,翻转时,第一个认面摄像头识别头部露出较长筷子的纤维密度,输送到第一个翻转机构内进行翻转,接着将翻转好的筷子推入到位,使得头部露出长度交换,然后通过第二个认面摄像头识别头部露出较长筷子的纤维密度,输送到第二个翻转机构内进行翻转,接着将翻转好的筷子推入到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步骤一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将纸卡放置到载具上,然后通过步骤二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将放置到载具上的纸卡进行挤压成型,在成型的同时将筷子插入到纸卡内,然后通过步骤三的设置,便可通过认面摄像头和翻转机构的配合作用,实现将插片好的筷子进行翻转,使得筷子纤维密度最大的一侧朝上,即打标的一侧朝上,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的方式,便不容易存在翻漏的问题,同时也提升了翻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纸卡送料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筷子送料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认面翻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的翻转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筷子认面插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纸卡输送到传送带5上的载具51上;

步骤二,传送带5带着载具51移动到纸卡成型装置内成型,同时将筷子插入到纸卡成型装置内成型的纸卡内;

步骤三,送出插好筷子的纸卡,利用认面摄像头61对纸卡上面的筷子进行纤维密度检测,并在检测完成以后通过翻转机构62将筷子进行翻转,将纤维密度最高的一侧翻转至朝上,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认面插片方法的过程中,只需要执行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即可,通过步骤一的执行,便可有效的实现将纸卡放置到载具51上,而通过步骤二的执行,可将载具51上的纸卡成型,同时在成型的过程中插入筷子,以完成对于纸卡的插片操作,然后通过步骤三的执行,便可利用认面摄像头61识别出每根筷子的纤维密度,之后通过翻转机构62的动作,对纤维密度最大的一侧不朝上的筷子进行翻转,使得筷子纤维密度最大的一侧呈朝上设置,如此实现了一个自动化识别翻转筷子打标一侧的效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三中的翻转机构62包括翻转架621、若干个可旋转的安装在翻转架621上的夹头622和数量与夹头622一一对应的旋转电机623,所述夹头622与旋转电机623的转轴联动,受旋转电机623驱动而转动,所述旋转电机623和夹头622均与认面摄像头61通信,以接收筷子纤维密度后是否抓取筷子进行翻转,通过夹头622的设置,便可实现选取需要旋转的筷子的效果,而通过旋转电机623的设置,则可通过旋转电机623的转动带动夹头622转动的方式来简单有效的实现对于筷子侧面的翻转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三中翻转机构62驱动筷子翻转的步骤如下:

步骤三一,在筷子的头部送到夹头622内的时候,旋转电机623先驱动夹头622旋转90度,使得夹头622的夹持片处于筷子头部的前后两侧;

步骤三二,夹头622夹持住筷子的头部,其中这里对于检测出来打标的一侧朝上的筷子夹头622不夹持该筷子;

步骤三三,旋转电机623驱动夹住筷子的夹头622旋转,以将筷子打标的一侧旋转至上方,在旋转到位后,夹头622放开筷子,之后旋转电机623驱动夹头622空转复位,在筷子插片的过程中,筷子的水平位置很容易出现偏移,而竖直位置则不容易出现偏移,因此在夹头622夹持筷子的过程中,若是采用直接夹取的方式,即夹头622是在竖直方向收缩夹持的,那么筷子水平位置的偏移便会影响到夹头622的夹持效果,因此通过步骤三一的设置,便可保证夹头622肯定是水平方向收缩夹持的,因而便可避免筷子水平位置偏移导致的夹头622夹持效果不好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一中纸卡通过纸卡送料装置2输送到传送带5上的载具51上,其中纸卡送料装置2包括送纸架21、存纸槽22和转纸机械手23,所述送纸架21固定在机架1靠近传送带5端部的位置上,所述存纸槽22安装在送纸架21的上侧边以处于传送带5的上方,所述转纸机械手23可上下升降的安装在送纸架21上,以抓取存纸槽22内的纸卡后方翻转放置到传送带5上,通过送纸架21的设置,便可带着存纸槽22和转纸机械手23设置在传送带5的上方,然后通过转纸机械手23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抓取存纸槽22内的纸卡,然后再翻转放置到传送带5上,如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直接拉取的方式,转纸机械手23可设置在传送带5与存纸槽22之间,而不用设置在传送带5的下方。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转纸机械手23包括滑板231、吸嘴232和转轴233,所述送纸架21上固定连接有转向板211,所述滑板231可上下滑移的设置在转向板211上,所述吸嘴232固定在转轴233的一端上,随着转轴233的旋转而上下翻转,所述转轴233背向吸嘴232的一端可旋转的穿设在滑板231上,所述转向板211上开设有从上至下延伸的转向槽2111,所述转轴233背向吸嘴232的一端上固定有转向拨杆2321,该转向拨杆2321的一端固定在转轴233端部的侧面上,另一端设有可旋转的转轮2322,所述转轮2322设置在转向槽2111内,以在转向槽2111内上下滑移,所述转向槽2111一侧槽壁上开设有转向凹口21111,所述转轴322靠近转向拨杆2321的位置上固定有复位拨杆3221,所述复位拨杆3221背向转轴322的一端与滑板231通过弹簧连接,以带着转轴322旋转使得转向拨杆2321朝向转向凹口21111一侧的槽壁旋转,驱使转轮2322沿着转向槽2111的槽壁滚动,通过上述结构中的滑板231和转向槽2111的配合设置,便可利用滑板231在下降的过程中,通过转向凹口21111与转向拨杆2321的配合作用,实现在滑板231下降到转向凹口21111的位置上的时候,转向拨杆2321便会在复位拨杆3221和弹簧的作用下驱动转轮2322嵌入到转向凹口21111内,而此时的滑板231继续下降,此时的转轮2322便会卡在转向凹口21111内,因此转向拨杆2321和复位拨杆3221便会克服弹簧的拉力,整体产生翻转,如此有效的实现了在滑板231的上下升降的过程中,实现了转轴322能够带着吸嘴232进行上下翻转,这样便不需要额外的设置一个翻转电机来驱动转轴322带着吸嘴232翻转了,如此大大的简化了转纸机械手23的结构。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二中筷子通过筷子送料装置3输送到成型的纸卡内,所述筷子送料装置3包括存筷盒31和设置在存筷盒31下方的推筷机构32,所述存筷盒31的下端打开设置,所述推筷机构32包括导筷板321和推筷杆322,所述导筷板321设置在存筷盒31的下方,与存筷盒31内连通,所述导筷板321的上侧面上设有若干个条导筷滑槽3211,所述导筷滑槽3211的一端延伸至靠近传送带5相对于纸卡成型装置上,所述推筷杆322可滑移的设置在导筷滑槽3211内,以推动导筷滑槽3211内的筷子插入到成型装置4内的纸卡内,通过上述结构,可通过导筷板321上的导筷滑槽3211实现利用推筷杆322将筷子推入到传送带5上成型的纸卡内,以此来实现自动的将筷子推动插入到纸卡内,完成对于筷子的插片操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存筷盒31的下端和导筷板321之间设有可左右滑移的晃料块311,所述晃料块311的中部开设有供筷子通过的通孔,以通孔内的筷子晃动到导筷板321上的导筷滑槽3211内,在筷子放置到存筷盒31内的时候,因为筷子量较多,因而很容易出现堆积的情况,因此通过晃料块311的晃动作用,便可实现对于存筷盒31内的堆积的筷子进行晃动散开的效果,使得筷子能够更好的从存筷盒31滑落到导筷滑槽3211内了,大大的增加了筷子的输送效率,降低了筷子卡住的风险。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晃料块311朝向传送带5的一侧为打开设置,形成开口,所述存筷盒31的侧面靠近下端的位置上相对于开口处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挡筷板312,所述挡筷板312的下侧边放置在导筷滑槽3211的槽口上,以与导筷滑槽3211组合成仅供一双筷子通过的通道,通过挡筷板312的设置,可以使得推筷杆322推出筷子的时候,一个导筷滑槽3211内仅能够推出一双筷子,而不会出现推动多根筷子的问题,而且通过将挡块板312设置成可上下滑移的方式,在存筷盒31内的筷子出现少量变形的时候,筷子也能够通过挤开挡块板312的方式插入到传送带5上的纸卡内,减少在筷子输送的过程中出现卡筷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二中筷子插入到纸卡内时一个纸卡孔内一双筷子的头部露出长度不等,所述步骤三中的认面摄像头61和翻转机构62均设有两个,翻转时,第一个认面摄像头61识别头部露出较长筷子的纤维密度,输送到第一个翻转机构62内进行翻转,接着将翻转好的筷子推入到位,使得头部露出长度交换,然后通过第二个认面摄像头61识别头部露出较长筷子的纤维密度,输送到第二个翻转机构62内进行翻转,接着将翻转好的筷子推入到位,如此便可实现交错识别的效果,一方面可避免在认面摄像头61认面的过程中因为筷子的头部之间距离过近导致的难以识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了后续将筷子推入到位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将筷子推入到位。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筷子认面插片方法,通过步骤一至步骤三的设置,便可实现自动化的对筷子进行插片,然后对插片完成的筷子根据纤维密度进行翻转了,使得筷子纤维密度最大的一侧朝上设置,即筷子上打标的一侧朝上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