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4614发布日期:2019-10-28 22:59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检修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检修平台。



背景技术:

电梯检修人员在电梯井内对轿厢、导轨、曳引绳、曳引机等结构进行维护时,需要踩踏在实体上,以便于着力和保持身体平衡。部分情况下,检修人员可站在轿厢顶部进行操作,但大多数时候都要借助检修平台。

目前,公告号为CN10548080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机房电梯检修平台,它包括转动连接在一对对重导轨之间的固定支架上的对重侧平台支架、转动连接在轿厢侧井道壁上的轿厢侧平台支架、用于连接对重侧平台支架和轿厢侧平台支架的连接件,所述无机房电梯检修平台具有折叠分离状态和展开连接状态。通过分别相对转动设置的对重侧平台支架和轿厢侧平台支架,用连接件可将二者连接并保持在展开连接状态下,组成供维修人员站立工作的平台,工作结束后可将二者转动至折叠分离状态。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成对设置的对重侧平台支架和轿厢侧平台支架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两两相连,其对检修人员的支撑力完全由连接件与两个平台支架连接处的张力提供。一方面,任何材质制成的连接件都具有一定弹力,压力在连接件处集中,难免使其受力变形,导致两个平台支架无法保持水平,连接处下沉,检修人员站立时存在上下晃动的情况,导致其站立不稳。另一方面,在平台支架倾斜角度很小时,连接件上的张力沿其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很小,此时张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等于张力乘倾斜角的正弦值,与张力本身相比非常小,而该分力等于检修人员重力的一半,即连接件上的张力远大于检修人员的重力,连接件容易损坏,支撑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检修平台,其具有支承板能够稳定地搭建在电梯井内,对检修人员进行支撑,承载能力强,且受力后不会发生明显晃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梯检修平台,包括成对设置的支承板,还包括成对设置在电梯井内壁上的铰接座,所述支承板朝向电梯井内壁的一端与铰接座转动连接,支承板的下表面转动架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长度大于转轴与支承板朝向电梯井内壁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承板的下表面还设有限位板,用于限制支撑杆旋转角度,所述限位板与支承板固接,并位于支撑杆背向支承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与转轴固接,进而转动设置在支承板的下表面,当支承板向上翻起,与电梯井的内壁贴合时,支撑杆也保持竖直;当支承板放平时,支撑杆背向支承板转动,直至其背向支承板一侧与限位板相抵,其与支承板之间呈一定夹角,又支撑杆的长度大于转轴与支承板朝向电梯井内壁一端之间的距离,故其背向转轴一端与电梯井内壁相抵,将支承板撑起,使支承板能够稳定地搭建在电梯井内,对检修人员进行支撑,承载能力强,且受力后不会发生明显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座的侧壁上设有旋臂,所述旋臂平行于支承板的侧壁设置,旋臂朝向支承板一侧设有弹性销,所述支承板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承板与电梯井的内壁贴合时,旋臂与支承板的侧面正对,弹性销一端穿入销孔内,将支承板固定,避免支承板自行下放后阻碍电梯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支承板朝向支撑杆一侧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支撑杆采用铁磁性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扭簧驱使支撑杆背向支承板转动,支撑杆能够稳定地张开,对支承板进行支撑;第一磁铁克服扭簧弹力,将铁磁性材料制成的支撑杆磁性吸附,使支撑杆与支承板保持紧贴,避免支撑杆自行下放后阻碍电梯运行,需要将支撑杆放下时,驱使支撑杆背向支承板移动一定距离,此时第一磁铁施加于支撑杆的磁力减少,不足以克服扭簧的弹力将支撑杆吸附住,支撑杆得以继续背向支承板移动,直至与限位板相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封条,所述封条位于相对的两块支承板之间,封条的宽度等于两块支承板间隙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承板具有一定厚度,其中一块放平后,另一块若要旋转至水平,则二者之间必定留有一定缝隙,才能保证支承板顺利转动;相反,在两块支承板放平后嵌入封条,将两块支承板之间的间隙填充,可使两块支承板无法转动,保持水平状态,从而更加稳定地对检修人员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条的上表面固接有翼板,翼板与支承板的上表面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翼板与支承板的上表面相抵,防止封条从两块支承板之间的间隙落下,使封条能够更加稳定地将两块支承板锁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翼板采用铁磁性材料,所述支承板的上表面嵌设有第二磁铁,且第二磁铁位于翼板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磁铁将翼板磁性吸附,避免封条在支承板受到冲击并产生振动后从两块支承板之间的间隙弹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座上设有悬杆,所述封条上开设有悬挂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杆穿过悬挂孔,可将封条悬挂在铰接座上,需要时便于取用,无需检修人员另行携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背向转轴一端设置为斜面,并固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支撑杆的端面贴合,并平行于转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背向转轴一端设置为斜面,当其背向支承板张开时,其背向转轴一端的端面与电梯井的内壁平行,大大增加了支撑杆与电梯井内壁的接触面积,使支撑杆与电梯井内壁相抵时不易滑动;设置底板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杆与电梯井内壁的接触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支承板能够稳定地搭建在电梯井内,对检修人员进行支撑,承载能力强,且受力后不会发生明显晃动;

2、未进行检修操作时,支承板和支撑杆均能稳定地保持竖直,不对电梯的运行造成干扰,需要使用时,支撑杆则能够稳定地打开,将支承板撑起;

3、设置封条使支承板更不易移动,保持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支承板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支撑杆、支承板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封条、支承板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封条、铰接座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支承板;2、铰接座;3、支撑杆;4、封条;5、导轨;11、转轴;12、限位板;13、销孔;14、扭簧;15、第一磁铁;16、第二磁铁;21、旋臂;22、弹性销;23、悬杆;31、底板;41、翼板;42、悬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梯检修平台,包括成对设置的铰接座2、支承板1和支撑杆3。铰接座2与电梯井的内壁固接,支承板1一端与铰接座2转动连接,其下表面铰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长度大于铰接点与支承板1朝向电梯井内壁一端之间的距离,当支承板1水平时,支撑杆3背向铰接点的一端向下倾斜,并与电梯井的内壁相抵,对支承板1进行支撑。上述铰接座2、支承板1和支撑杆3设有两对,分别位于导轨5两侧。

参照图2,未进行检修操作时,支承板1向上翻转至与电梯井的内壁贴合,支撑杆3则绕铰接点旋转至与支承板1贴合,二者均保持竖直,不影响轿厢的升降。

参照图2,铰接座2上固设有旋臂21,旋臂21竖直向上设置,当支承板1向上翻转至与电梯井的内壁贴合时,旋臂21与支承板1的侧壁正对。旋臂21朝向支承板1一侧设有弹性销22,支承板1的侧壁上则开设有销孔13,二者同轴设置,且弹性销22的直径等于销孔13内径。

当支承板1向上翻转至与电梯井的内壁贴合时,弹性销22穿入销孔13内,将支承板1固定,使其保持竖直。反向抽出弹性销22即可将支承板1释放。

参照图3,支承板1的下表面转动架设有转轴11,转轴11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电梯井的内壁平行。转轴11处设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与支承板1固接。支撑杆3一端与转轴11固接,当其背向支承板1转动至一定角度时,支撑杆3背向支承板1的一侧与限位板12相抵,无法继续转动,此时支承板1水平,支撑杆3背向转轴11的一端恰与电梯井内壁相抵。

参照图3,转轴11上套设有扭簧14,扭簧14一端与支承板1固接,另一端与支撑杆3固接,驱使支撑杆3背向支承板1转动,并紧压于限位板12上。支承板1的下表面嵌设有第一磁铁15,第一磁铁15远离转轴11设置,并与支撑杆3相对。

支承板1和支撑杆3收起时,钢质支撑杆3被第一磁铁15磁性吸附,克服扭簧14的弹力与支承板1紧贴。支承板1放下时,驱使支撑杆3背向支承板1转动一定角度,此时第一磁铁15施加于支撑杆3的磁力大大减少,扭簧14得以驱使支撑杆3继续转动,直至与限位板12相抵。

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杆3背向转轴11一端设置为斜面,其端面与自身轴线呈一定夹角,该夹角等于支承板1放平时,支撑杆3与电梯井内壁之间的夹角。支撑杆3背向转轴11一端的端面上固接有底板31,底板31与支撑杆3端面贴合,增大支撑杆3与电梯井内壁的接触面积。

参照图2和图3,底板31沿转轴11的长度方向设置,当支承板1和支撑杆3收起时,底板31不会对支撑杆3形成阻碍,支撑杆3能够顺利地与支承板1贴合。

参照图1和图4,相对的两块支承板1之间嵌有封条4,且封条4宽度等于两块支承板1间隙的宽度。受封条4限制,支承板1难以转动。

参照图4,封条4的上表面固接有翼板41,当封条4嵌于两块支承板1之间时,翼板41与支承板1的上表面贴合,防止封条4下坠。此外,支承板1的上表面嵌设有第二磁铁16,第二磁铁16位于翼板41的正下方,将钢质翼板41磁性吸附,避免封条4受到震动或者冲击后从两块支承板1之间的空隙内弹出。

参照图5,铰接座2的侧壁上固设有悬杆23,悬杆23与电梯井的内壁平行,其背向铰接座2一端斜向上设置。封条4上开设有悬挂孔42,当支承板1和支撑杆3收起时,可使悬杆23穿过悬挂孔42,将封条4悬挂在铰接座2上,取放方便。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使弹性销22从销孔13内滑出,将支承板1释放。使支撑杆3背向支承板1移动,直至第一磁铁15施加于支撑杆3的磁力不足以克服扭簧14弹力。将支承板1放下,此时支撑杆3在扭簧14和自身重力的驱动下背向支承板1移动。支承板1处于水平时,支撑杆3通过底板31与电梯井的内壁相抵,对支承板1进行支撑。最后将封条4卡入两块支承板1之间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