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测量层门门扇间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7134发布日期:2019-10-09 02:03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测量层门门扇间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检验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测量层门门扇间隙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层层门扇之间如果间隙过大,容易夹伤乘客,造成乘客受伤,因此在电梯标准GB7588-2003以及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及1号、2号修改单都对电梯层层门扇间隙尺寸进行了规定:在水平移动门和折叠门主动门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人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层门门扇的间隙,旁开门不大于30mm,对于中分门总和不大于45mm。通常这个最不利点位于层门门扇的最下部位,常规的检验方法是检验人员在轿顶位置,在层门门扇的最下部位,用双手拔主动门和被动门,同时另外一个检验人员用钢卷尺来测量两个门扇之间的间隙,得到的数据与标准值比较判断是否合格。这样的检验方法存在不足:第一就是施加的150N力无法准确确认,如果施加力过大,容易使门扇损坏,如果施加力太小,门扇间隙无法真实体现,导致检验结果错误;第二,检验过程这个测量需要两名检验人员配合,加上配合的电梯维保人员,当轿顶位置空间比较小,人员不好站立,同时这样检验效率比较低;第三,对于电梯首层层门,检验人员只能在首层层门外侧测量(施力不便),或者在底坑,当底坑过高时,需要辅助梯子等站立工具,检测不方便,即首层层门测量更加不便和困难,容易漏检。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测量层门门扇间隙装置,能够自动测量电梯层门门扇的间隙尺寸,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自动测量层门门扇间隙装置,包括电机和位置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末端设置有一丝杆,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丝杆通过一联轴器相连接;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丝杆上,以利于位置检测单元可用于检测所述丝杆的行走距离,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的左方;所述电机右侧面四周均固定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的辅助轴,所述辅助轴穿过所述位置检测单元,以利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能够在丝杆左右运动时在辅助轴上左右运动;所述丝杆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开启层门门扇的主对开杆,所述主对开杆末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可插入层门门扇间隙内的主插入部,所述主对开杆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一螺栓将依次将主插入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位置检测单元上表面与由主对开杆带动的从对开杆前端固定,所述从对开杆末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可插入层门门扇间隙内的从插入部;所述主对开杆中部与所述从对开杆中部穿设有销轴,使得所述主对开杆和从对开杆可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主对开杆左侧面开设有用于限位所述丝杆的条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主对开杆前端开设有一开口,所述丝杆末端设置有一轴承,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铰接在所述开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从对开杆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二螺栓将依次将从插入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上固定设置有一盒体,所述盒体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传递的力值的显示屏和按钮;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电路板和为该电路板供电的蓄电池,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MCU,所述MCU连接有电机驱动电路、第一压力传感器驱动电路、第二压力传感器驱动电路和位置检测单元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主对开杆和从对开杆相对设置,所述主插入部和从插入部彼此平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U型罩体,所述电机、位置检测单元和丝杆均设置在所述U型罩体内,所述U型罩体的右侧面为敞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紧凑,设计简单,能通过层门门扇间隙的调整测试150N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实现电梯层门门扇间隙的测量,为检验检测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证。另外,还能够避免人施加力时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测试数据的真实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为所述U形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实施例:一种自动测量层门门扇间隙装置,包括电机1和位置检测单元2,所述电机1的转动轴11末端设置有一丝杆3,所述电机1的转动轴11与所述丝杆3通过一联轴器4相连接;所述位置检测单元2设置在所述丝杆3上,以利于位置检测单元2可用于检测所述丝杆3的行走距离,所述联轴器4位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2的左方;所述电机1右侧面四周均固定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位置检测单元2的辅助轴12,所述辅助轴12穿过所述位置检测单元2,以利于所述位置检测单元2能够在丝杆3左右运动时在辅助轴12上左右运动;所述丝杆2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开启层门门扇的主对开杆5,所述主对开杆5末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可插入层门门扇间隙内的主插入部51,所述主对开杆5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52,所述第一凹槽52内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3,使得可以检测主对开杆5是否对电梯层门门扇的开合力达到了150N,通过第一螺栓将依次将主插入部5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53固定连接;所述位置检测单元2上表面与由主对开杆5带动的从对开杆6前端固定,所述从对开杆6末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可插入层门门扇间隙内的从插入部61;所述主对开杆5中部与所述从对开杆6中部穿设有销轴7,使得所述主对开杆5和从对开杆6可活动,这样通过杠杆原理可将主对开杆5和从对开杆6打开,从而将电梯层门门扇打开。所述主对开杆5左侧面开设有用于限位所述丝杆3的条形凹槽54。使得丝杆3可在所述条形凹槽54内运动,不会由于主对开杆5移动距离太大而卡住。

本实用新型中的位置检测单元可为光栅尺、激光测量尺或激光测距,但不仅限于此。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二实施例:所述主对开杆5前端开设有一开口55,所述丝杆3末端设置有一轴承31,所述丝杆3设置于所述轴承31内圈,所述轴承31外圈设置有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铰接在所述开口55内。使得丝杆3可在轴承31内圈进行转动,带动主对开杆5进行左右运动,由于丝杆3与所述主对开杆5为轴承铰接,使得在主对开杆5左右运动幅度较大时,丝杆3不会卡住,这样开口55有一定的空间让主对开杆5进行左右运动。

所述从对开杆6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62,所述第二凹槽62内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未图示),通过第二螺栓将依次将从插入部6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使得第二压力传感器不会被夹坏,第二传感器上的数值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53的数值进行对比,这样压力数据能够更准确。

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电机1上固定设置有一盒体8,所述盒体8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5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传递的力值的显示屏81和按钮(未图示),所述按钮为测量按钮;所述盒体8内设置有电路板和为该电路板供电的蓄电池,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MCU,所述MCU连接有电机驱动电路、第一压力传感器驱动电路、第二压力传感器驱动电路和位置检测单元驱动电路。

所述主对开杆5和从对开杆6相对设置,所述主插入部51和从插入部61彼此平行。以利于能够更好的开启电梯层门门扇。

请参阅图5所示,还包括一U型罩体9,所述电机1、位置检测单元2和丝杆3均设置在所述U型罩体9内,所述U型罩体9的右侧面为敞开。使得U型罩体9能够将电机1、位置检测单元2和丝杆3罩住,对其进行保护作用,不易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主对开杆和从对开杆之间有一个销轴可以活动,按下测量按钮,直流电机转动(直流电机由蓄电池或锂电池供电),推动丝杆前进,主对开杆被推动移动,通过杠杆原理推动主插入部,主对开杆上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值达到150N时,发出信号给直流电机停止运转,并启动反转到初始位置。位置检测单元检测记录丝杆的行走数据,并转化计算为主插入部和从插入部之间的行程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同时设置有零位信号给电机到位时,电机停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