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母线槽的下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1343发布日期:2020-01-24 12:3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母线槽的下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产母线槽的下料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生产母线槽的下料机,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而母线槽的外壳材质不同,有金属或塑料的材质,其中塑料材质较轻,在生产传送的过程中不同批次的母线槽塑料外壳,摆放不一样,比如正常生产线为正面朝上的摆放方式,而不良品检测产线需要检查塑料外壳的外观,可能有时会出现塑料外壳反面朝上的摆放方式,由于摆放方式不一致,所以在下料时较为不便,塑料外壳不能够统一,其次,塑料外壳在下料时容易出现堆积的情况,多个塑料外壳相互碰撞,容易出现外壁划伤,造成外观不良甚至内部的元件损坏,故而,我们提出通过塑料弧片调整母线槽塑料外壳统一排列,便于后期的工作,将母线槽塑料外壳一个一个衬托住,防止母线槽塑料外壳相互堆积而导致出现外壁划伤,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母线槽的下料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母线槽的下料机,所述用于生产母线槽的下料机包括传送板和马达,所述马达嵌接在传送板左侧中部,所述传送板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转筒,且转筒外侧均匀嵌入设置有若干片塑料弧片,所述转筒右侧转动连接有转盘,且转盘嵌接在传送板内壁右侧;

出料筒,所述出料筒固定连接在传送板前端,且出料筒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传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贯穿设置于出料筒,所述出料筒内壁下方左右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辊筒,且辊筒和转轴之间外侧包围有传送带,所述辊筒和转轴与传送带滚动连接,所述传送带外壁均匀嵌入设置有若干个嵌板,且传送带外壁并位于嵌板上方均嵌入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嵌板外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芯,且嵌板外侧通过转芯铰接有托板,所述托板顶端右侧和连接板外侧均焊接有挂环,且挂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挂钩,且挂钩分别与挂环挂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传送板底面开有预留槽,且转筒位于预留槽正上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马达由转子、轴承和马达转轴等结构组成,且马达的马达转轴贯穿设置于传送板,所述转筒与马达的马达转轴套接,且马达的马达转轴带动转筒转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塑料弧片随转筒转动而旋转,且底端的塑料弧片与预留槽之间相隔的距离为3cm-6cm。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料筒与传送板之间相互贯通,且传送带通过辊筒和转轴转动,所述托板随传送带转动而转动,且出料筒底端开有出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前面与出料筒内壁前端之间相隔的距离为5cm-30cm,且传送带前面与出料筒内壁前端之间相隔的距离大于托板的宽度,所述传送带后面与出料筒内壁后端之间相隔的距离为3cm-20cm,且传送带后面与出料筒内壁后端之间相隔的距离小于托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的传送机械来传送从生产设备出来的母线槽塑料外壳,塑料弧片会接触到母线槽塑料外壳,如果传送的母线槽塑料外壳为反面朝上的排列方式,使用者可调整马达带动马达转轴顺时针转动,这时的塑料弧片就会将母线槽塑料外壳勾起,并且带动母线槽塑料外壳旋转一周重新拍在传送机械上,重新拍在传送机械上的母线槽塑料外壳正面朝上,可通过塑料弧片底端,从而通过塑料弧片调整母线槽塑料外壳统一排列,便于后期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辊筒和转轴带动传送带进行旋转,托板跟随进行旋转,通过托板将母线槽塑料外壳一个一个衬托住,防止母线槽塑料外壳相互堆积而导致出现外壁划伤,造成外观不良甚至内部的元件损坏的问题,并且当托板转动到传送带的后端时,传送带后面与出料筒内壁后端之间相隔的距离小于托板的宽度,托板只能够成倾斜状,弹簧被压缩,托板随着传送带上升,并且在传送带的顶端进行伸展,弹簧将托板弹出,托板重新进入到传动带的前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马达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传送板零件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托板零件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板;101预留槽;2马达;201转筒;202转盘;203塑料弧片;3出料筒;301电机;302转轴;303辊筒;304传送带;305出口;4连接板;401挂环;5嵌板;501转芯;502托板;6弹簧;60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用于生产母线槽的下料机,用于生产母线槽的下料机包括传送板1和马达2,马达2嵌接在传送板1左侧中部,传送板1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转筒201,且转筒201外侧均匀嵌入设置有若干片塑料弧片203,转筒201右侧转动连接有转盘202,且转盘202嵌接在传送板1内壁右侧,使用者在使用之前,先将传送板1安装在母线槽生产设备的出料口位置,传送板1底面开有预留槽101,且转筒201位于预留槽101正上方,并且将外部的传送机械安装进预留槽101中,通过外部的传送机械来传送从生产设备出来的母线槽塑料外壳,塑料弧片203随转筒201转动而旋转,且底端的塑料弧片203与预留槽101之间相隔的距离为3cm-6cm,由于底端的塑料弧片203与预留槽101之间相隔的距离较近,当外部的传送机械传送母线槽塑料外壳时,塑料弧片203会接触到母线槽塑料外壳,使用者可将外部电源接入到马达2中,马达2由转子、轴承和马达转轴等结构组成,且马达2的马达转轴贯穿设置于传送板1,转筒201与马达2的马达转轴套接,且马达2的马达转轴带动转筒201转动,马达2带动马达转轴进行旋转,并且转筒201也在传送板1内壁进行旋转,通过转盘202支撑转筒201右侧且不会妨碍到转筒201的转动,这时多个塑料弧片203均会转动,如果传送的母线槽塑料外壳为正面朝上的排列方式,使用者调整马达2带动马达转动逆时针转动,塑料弧片203会抚过母线槽塑料外壳的表面,而如果传送的母线槽塑料外壳为反面朝上的排列方式,使用者可调整马达2带动马达转轴顺时针转动,这时的塑料弧片203就会将母线槽塑料外壳勾起,并且带动母线槽塑料外壳旋转一周重新拍在传送机械上,母线槽塑料外壳较轻,塑料弧片203可轻易带动母线槽塑料外壳转动,重新拍在传送机械上的母线槽塑料外壳正面朝上,可通过塑料弧片203底端,从而通过塑料弧片203调整母线槽塑料外壳统一排列,便于后期的工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出料筒3,出料筒3固定连接在传送板1前端,且出料筒3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301,电机301右侧传动连接有转轴302,且转轴302贯穿设置于出料筒3,出料筒3内壁下方左右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辊筒303,且辊筒303和转轴302之间外侧包围有传送带304,辊筒303和转轴302与传送带304滚动连接,传送带304外壁均匀嵌入设置有若干个嵌板5,且传送带304外壁并位于嵌板5上方均嵌入设置有连接板4,嵌板5外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芯501,且嵌板5外侧通过转芯501铰接有托板502,托板502顶端右侧和连接板4外侧均焊接有挂环401,且挂环401之间设置有弹簧6,弹簧6上下两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挂钩601,且挂钩601分别与挂环401挂接,使用者可将外部电源接入到电机301中,出料筒3与传送板1之间相互贯通,且传送带304通过辊筒303和转轴302转动,托板502随传送带304转动而转动,且出料筒3底端开有出口305,辊筒303和转轴302带动传送带304进行旋转,母线槽塑料外壳从传送板1中输送出来后,出料筒3与传送板1之间相互贯通,母线槽塑料外壳会掉入到出料筒3中,由于传送带304处于旋转状态,托板502跟随进行旋转,传送带304前面与出料筒3内壁前端之间相隔的距离为5cm-30cm,且传送带304前面与出料筒3内壁前端之间相隔的距离大于托板502的宽度,传送带304后面与出料筒3内壁后端之间相隔的距离为3cm-20cm,且传送带304后面与出料筒3内壁后端之间相隔的距离小于托板502的宽度,托板502旋转到传送带304前端时,由于传送带304前面与出料筒3内壁前端之间相隔的距离大于托板502的宽度,所以托板502可进行伸展,通过托板502托住母线槽塑料外壳,并且托板502的顶面被弹簧6拉住,托板502不易进行翻转,加上母线槽塑料外壳的重量较轻,不会给托板502造成太大的压力,随着传送带304转动,托板502位置下移,最后母线槽塑料外壳会从出口305中掉出,通过托板502将母线槽塑料外壳一个一个衬托住,防止母线槽塑料外壳相互堆积而导致出现外壁划伤,造成外观不良甚至内部的元件损坏的问题,并且当托板502转动到传送带304的后端时,传送带304后面与出料筒3内壁后端之间相隔的距离小于托板502的宽度,托板502只能够成倾斜状,弹簧6被压缩,托板502随着传送带304上升,并且在传送带304的顶端进行伸展,弹簧6将托板502弹出,托板502重新进入到传动带304的前端。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的仪器:

马达为rj090-e03520型号;

电机为gv22-750w-20sb型号。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