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容器及防伪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6651发布日期:2019-11-19 20:3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防伪容器及防伪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伪容器及防伪盖。



背景技术:

现在的酒类市场,总有不法之徒为了获取暴利,想办法制假售假。其中有一种造假方法就是:造假者会制作专用工具,然后使用专用工具将瓶盖从酒瓶上取下(不明显破坏瓶盖的前提下)。再灌装假酒,扣上瓶盖,然后再在市场上销售。这种造假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甚至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影响了市场秩序和酒厂的正常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取下瓶盖不明显破坏酒瓶的问题,提供一种防伪效果好的防伪容器及防伪盖。

一种防伪盖,包括:

套筒,套装在瓶颈外,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卡合部,卡合部用于与瓶颈的易断裂部卡接在一起,套筒受到轴向的外力时,通过卡合部使瓶颈自易断裂部处断裂;以及

内盖,罩扣在容器口上,且内盖通过固定部与瓶颈固定,内盖用于封闭容器口,内盖设有与瓶颈的撬断部对应的撬断口,撬断口位于固定部和卡合部之间,当通过撬断口对撬断部施加作用力时,瓶颈能够自撬断部处断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合部包括第一倒钩,第一倒钩沿套筒的周向设置在套筒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套筒的内壁设有用于与瓶颈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使套筒相对于瓶颈周向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筋,第一限位筋沿套筒的轴向设置在套筒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第二倒钩,第二倒钩沿内盖的周向设置在内盖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套筒上设置有与撬断部对应的插口,插口与撬断口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伪盖还包括:外盖,罩扣在内盖的外侧,且外盖与套筒可拆卸连接;

外套,固定套设在套筒外;

断瓣,脆性连接在外盖和外套的其中一者上;以及

凹槽,对应断瓣设置在外盖和外套的另一者上,初始状态下,断瓣位于凹槽内,当外盖相对于外套发生转动时,断瓣掉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伪盖还包括内塞,内塞设置在容器口内,用于密封容器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塞包括第一内塞和第二内塞,第一内塞密封连接于容器口内,第一内塞的中心开设有倾倒口,第二内塞设置在倾倒口处,第二内塞用于密封倾倒口。

一种防伪容器,包括容器口和瓶颈,以及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防伪盖,瓶颈朝远离容器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撬断部和易断裂部,撬断部与撬断口对应,易断裂部与卡合部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设置套筒和易断裂部,在恶意拔取防伪盖时,由于卡合部对易断裂部施力,使得易断裂部断裂,从而使得容器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有效杜绝了对容器的二次利用。并通过设置内盖和撬断部,在开启容器口时也只能从撬断部处将瓶颈撬断,使得正常开启防伪盖时也会使得容器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因此该防伪盖不论是正常开启还是非正常开启,都会使得容器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从而该防伪盖能够有效防止容器被再次利用,防伪效果好,杜绝了重复利用防伪盖和容器进行制假售假的不法行为。

由于防伪盖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因此包含该防伪盖的防伪容器也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盖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盖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将外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将内盖开启,以及取下第二内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结构外盖发生转动后断瓣脱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容器口;

20-瓶颈;

201-易断裂部;202-撬断部;

203-卡槽;

100-套筒;

110-卡合部;

120-插口;

200-内盖;

210-固定部;

220-撬断口;

300-第一限位结构;

400-第二限位结构;

500-外盖;

510-凹槽;

600-内塞;

610-第一内塞;611-倾倒口;

620-第二内塞;

700-外套

710-断瓣;

800-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容器及防伪盖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盖,包括套筒100和内盖200。套筒100套装在瓶颈20外,套筒100的内壁设置有卡合部110,卡合部110用于与瓶颈20的易断裂部201卡接在一起,套筒100受到轴向的外力时,通过卡合部110使瓶颈20自易断裂部201处断裂。内盖200罩扣在容器口10上,且内盖200通过固定部210与瓶颈20固定,内盖200用于封闭容器口10。内盖200设有与瓶颈20的撬断部202对应的撬断口220,撬断口220位于固定部210和卡合部110之间。当通过撬断口220对撬断部202施加作用力时,瓶颈20能够自撬断部202处断裂。

通过设置套筒100和易断裂部201,在恶意拔取防伪盖时,由于卡合部110对易断裂部201施力,使得易断裂部201断裂,从而使得容器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有效杜绝了对容器的二次利用。并通过设置内盖200和撬断部202,在开启容器口10时也只能从撬断部202处将瓶颈20撬断,使得正常开启防伪盖时也会使得容器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因此该防伪盖不论是正常开启还是非正常开启,都会使得容器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从而该防伪盖能够有效防止容器被再次利用。防伪效果好,有效杜绝重复利用防伪盖和容器进行制假售假的不法行为。

参见图1,可以理解,瓶颈20的易断裂部201可以是易断裂部201处的瓶壁厚度小于其附近的瓶壁厚度,易断裂部201的外径远小于其附近的瓶颈20的外径。由于易断裂部201处的瓶壁厚度小,抗拉能力较瓶颈20的其他部分大大减弱。因此当套筒100受到一定大小的轴向外力时,易断裂部201容易发生断裂,从而使得容器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有效杜绝容器被再次利用。而撬断部202也可以是撬断部202处的瓶壁厚度小于其附近的瓶壁厚度,撬断部202的外径远小于其附近的瓶颈20的外径。由于撬断部202处的瓶壁厚度小,抗拉能力较瓶颈20的其他部分大大减弱。因此便于利用螺丝刀等外部工具作用在撬断部202处使撬断部202发生断裂,断裂的瓶颈随着内盖200一起被从容器上取下。由于容器的瓶颈20处被撬断,所以容器不能被再次利用。

参见图1和图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卡合部110包括第一倒钩,第一倒钩沿套筒100的周向设置在套筒100的内壁上。可以理解,第一倒钩与套筒100之间的连接强度设计为能够承受较大的拉拔力,该拉拔力至少要大于使易断裂部201发生断裂所需的轴向外力。通过第一倒钩,便于与易断裂部201卡接配合,方便防伪盖与容器的装配。同时套筒100与瓶颈20之间的连接可靠稳固,避免套筒100从瓶颈20上脱离。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合部110还可以包括卡凸,卡凸能够卡设于易断裂部201。

参见图1和图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套筒100的内壁设有用于与瓶颈20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300,第一限位结构300用于使套筒100相对于瓶颈20周向固定。可以理解,易断裂部201可以是呈环形地设置在瓶颈20上。将套筒100套装在瓶颈20时,无需考虑第一倒钩与易断裂部201卡接配合的位置,直接将套筒100套上瓶颈20即可,操作方便。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结构300,使得套筒100能够相对于瓶颈20周向固定,从而能够将套筒100与瓶颈20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易断裂部201和第一倒钩设计为一一对应的结构,从而使得套筒100相对于瓶颈20能够在轴向和周向上均固定。

第一限位结构300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实现通过第一限位结构300与瓶颈20配合使得套筒100相对于瓶颈20周向固定即可。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300包括第一限位筋。第一限位筋沿套筒100的轴向设置在套筒100的内壁上。可以理解,对应于第一限位筋,在瓶颈20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限位筋配合的限位槽。第一限位筋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及以上多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300也可以是设置在套筒100的内壁上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用于与瓶颈20外壁的凸起结构相配合。

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筒100上设置有与撬断部210对应的插口120,插口120与撬断口220相对。通过设置插口120,便于利用外部工具插入到撬断部202以开启防伪盖。并且,在瓶颈20自撬断部202断裂后,套筒100会高于瓶颈20的断裂口,因此能够保护人们不被断裂口割伤。

可以理解,套筒100是沿轴向和周向均相对于瓶颈20固定的。而内盖200通过固定部210与瓶颈20的固定,可以是内盖200仅相对于瓶颈20沿轴向固定,即只要保证内盖200不能轻易从瓶颈20下取下即可。此时,设置在内盖200的撬断口220可不与套筒100上的插口120对应布置,而是在需要开启容器口10时,转动内盖200使得撬断口220与插口120相对即可,从而能够通过插口120和撬断口220将瓶颈20自撬断部202处撬断。或者,内盖200相对于瓶颈20是沿轴向和周向均固定的,在装配防伪盖时,直接使套筒100的插口120与内盖200的撬断口220相对。

参见图1,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固定部210包括第二倒钩,第二倒钩沿内盖200的周向设置在内盖200的内壁上。可以理解,对应于第二倒钩,瓶颈20上设有用于与第二倒钩卡合的卡槽203。通过第二倒钩,便于实现内盖200与瓶颈20的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理解,与第二倒钩卡合的卡槽203可以呈环形,第二倒钩可周向滑动地卡设在卡槽203中,即内盖200仅相对于瓶颈20轴向固定。当然,内盖200也可以是相对于瓶颈20沿轴向和周向均固定。例如,将第二倒钩和卡槽203设计为一一对应的结构,从而使得内盖200相对于瓶颈20能够在轴向和周向上均固定。

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内盖200的内壁设有用于与瓶颈20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400,第二限位结构400用于使内盖200相对于瓶颈20定位和固定。为了保证内盖200能够顺利盖到瓶颈20上,内盖200和瓶颈20之间会预留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结构400,能够部分填充该些间隙,使得内盖200能够相对于瓶颈20定位和固定,保证内盖200能够相对于瓶颈20竖直的插入,并竖直地罩扣在瓶颈20上,避免内盖200歪斜。

第二限位结构400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实现通过第二限位结构400与瓶颈20配合使得内盖200相对于瓶颈20定位和固定即可。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400包括第二限位筋,第二限位筋沿内盖200的轴向设置在内盖200的内壁上。可以理解,第二限位筋能够与瓶颈20的外壁相抵接,使得内盖200能够相对于瓶颈20定位和固定,避免内盖200歪斜。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400也可以是设置在内盖200的内壁上的多个凸起,多个凸起用于与瓶颈20的外壁抵接,可使得内盖200不会相对于瓶颈20歪斜。

参见图1、图2和图5,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防伪盖还包括外盖500、外套700、断瓣710和凹槽510。外盖500罩扣在内盖200的外侧,且外盖500与套筒100可拆卸连接。外套700固定套设在套筒100外。断瓣710脆性连接在外盖500和外套700的其中一者上。凹槽510对应断瓣710设置在外盖500和外套700的另一者上。如图1所示,初始状态下,断瓣710位于凹槽510内。当外盖500相对于外套700发生转动时,断瓣710掉落。如图5所示,当外盖500发生转动后,即使将外盖500重新装配上,断瓣710也已经脱落,由此提示消费者此容器已开启过。

通过设置外盖500能够对内盖200进行保护,通过设置外套700能够对套筒100进行保护,并且通过设置在外盖500和外套700之间的断瓣710和凹槽510,起到防伪作用。因为一旦外盖500发生转动,则断瓣710会断落,从而能够提示防伪盖被开启过,从而实现防伪。可以理解,当恶意拉拔外盖500时,由于外盖500与套筒100连接,则套筒100会受到等同的拉拔力,易导致易断裂部201发生断裂,同样能够起到防伪的作用。

其中,断瓣710可以是脆性连接在外盖500上,凹槽510对应断瓣710设置在外套700上。或者,断瓣710脆性连接在外套700上,凹槽510对应断瓣710设置在外盖500上。而脆性连接指的是对断瓣710施加较小的力即可使断瓣710脱落的一种连接方式。例如,断瓣710与外盖500或套筒100的连接部分设置有多个断点或多个通槽,使得断瓣710易于在较小的作用力下发生脱落。

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盖500与套筒10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例如,在外盖500内壁设有内螺纹,套筒100外壁对应设有外螺纹,从而实现外盖500与套筒100的连接。套筒100和外盖500可采用机械强度高的pc或abs材料或塑料合金制作。套筒100和外盖500采用螺纹咬合结构配合,配合距离长面积大,保证套筒100和外盖500的连接力足够大,从而保证防伪盖不能被恶意取下。即使恶意拔盖,也会因为外盖500与套筒100螺纹连接的力足够大,拔盖的作用力最终通过卡合部110作用在易断裂部201处,使得瓶颈20发生断裂,从而起到防伪的效果。

参见图1和图4,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防伪盖还包括内塞600,内塞600设置在容器口10内,用于密封容器口10。通过设置内塞600,可以密封容器口10,保证容器口10处的密封性能,保证容器内盛装物质的品质。

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塞600包括第一内塞610和第二内塞620。第一内塞610密封连接于容器口10内,第一内塞610的中心开设有倾倒口611,第二内塞620设置在倾倒口611处,第二内塞620用于密封倾倒口611。通过将内塞600设计为包括第一内塞610和第二内塞620的结构,在便于内塞600的重复使用的同时,保证内塞600密封性能的可靠。如图4所示,当开启内盖200后,取下第二内塞620,即可正常倾倒容器内盛装的物质。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伪盖,还可配置有保护罩800。当开启内盖200后,将保护罩800罩扣在套筒100的上端,从而将瓶颈20的断裂口完全遮盖,可保护消费者不受伤害。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伪容器,包括容器口10和瓶颈20,及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防伪盖。瓶颈20朝远离容器口10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撬断部202和易断裂部201,撬断部202与撬断口220对应,易断裂部201与卡合部110卡接。其中,易断裂部201可以是易断裂部201处的瓶壁厚度小于其附近的瓶壁厚度。易断裂部201的外径可以是远小于其附近的瓶颈20的外径。而撬断部202也可以是撬断部202处的瓶壁厚度小于其附近的瓶壁厚度。撬断部202的外径可以是远小于其附近的瓶颈20的外径。由于防伪盖具有以上的有益效果,包含该防伪盖的防伪容器也至少具有防伪效果好,有效防止容器被再次利用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