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2822发布日期:2019-10-13 01:18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荔枝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



背景技术:

荔枝属亚热带常绿无患子科植物,它的营养丰富,味美香甜,从古至今深受人们赞美和喜爱。荔枝原产于我国,我国的荔枝栽培面积、品种、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集中于两广地区,年产量200多万吨。但是荔枝不耐贮藏,素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尽去”之说。荔枝成熟期一般在五月中旬到八月上旬,正值夏季高温天气,采摘后的荔枝代谢旺盛,病菌侵染发展迅速,导致荔枝果实失水严重,品质下降快,极易腐烂变质,难以长途运输和长期贮存,据统计,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荔枝总产量的25%以上,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与果农的经济利益,损失巨大。因此,荔枝保鲜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荔枝防腐防褐保鲜工作,对于保障市场供给、增加果农收入以及出口都有重要意义。

荔枝的保鲜技术主要有常温短期保鲜和零上低温中期保鲜两大类。常温短期保鲜主要是指化学药剂防腐保鲜,此外还有涂膜保鲜和生物保鲜液保鲜、硫处理保鲜法、臭氧保鲜、热处理保鲜技术等,但这些保鲜技术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残留问题及保鲜时间较短的问题。其中低温贮藏是果产品保鲜的有效方法,低温能有效地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微生物的活动,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保持果实品质,因此,低温保鲜是荔枝保鲜中应用最多的保鲜方法,而预冷处理,对保持荔枝果实保鲜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荔枝采摘后保鲜预冷技术主要是利用冰池低温浸泡荔枝,在一修建好的水池铺上防水布后,放置冰块与水,然后将采摘后的荔枝浸泡在冰水池中,利用一级温差来给荔枝快速降温,经过一定时间后,再取出装入泡沫箱中。这样没有进行分段温差降温,容易伤害荔枝果皮不利于保鲜,且冰水的温度难以控制,易造成荔枝果实交互感染,无法保证荔枝保鲜效果和无法实现标准化,同时人工操作造成的人工成本高,且在对荔枝预冷处理后,利用人工进行称重包装,效率十分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及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包括第一运输装置、预冷处理装置、第二运输装置、称重装置、包装装置和数控装置,所述数控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运输装置、预冷处理装置、称重装置以及包装装置均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运输装置位于预冷处理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运输装置位于预冷处理装置的另一侧,第一运输装置和第二运输装置之间的夹角角度为1°~179°,所述称重装置位于第二运输装置远离预冷处理装置的一端且与第二运输装置平行,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第三运输装置、压力传感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三运输装置上,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固定连接在第三运输装置的一侧,数控装置分别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器与第二运输装置电连接,第二控制器与第三运输装置电连接,包装装置垂直连接于称重装置远离第二运输装置的一端。

所述的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一运输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安装在第一支架上,在第一支架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运输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安装在第二支架上,在第二支架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运输装置包括第三支架和第三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安装在第三支架上,在第三支架的一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三传送带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并列固定在第三支架的另一侧壁上,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三支架上。

所述的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预冷处理装置的一端设有第四运输装置,第四运输装置包括第四支架和第四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安装在第四支架上,在第四支架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四传送带的第四电机,第四电机与数控装置电连接,在第四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设有清洁池。

所述的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预冷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台、升降装置、旋转装置、至少两个浸泡筐、至少两个水箱,所述浸泡筐均匀的排列在支撑台的四周,所述旋转装置固定在升降装置的底部,升降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和升降柱,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分度箱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数控装置电连接,分度箱和伺服电机连接且分度箱和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撑台上,分度箱固定连接在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的下方,升降柱固定连接在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的上方,在升降柱的上方连接有与浸泡筐连接的连接杆,每个用于容纳浸泡的浸泡筐的水箱内的水温不同。

所述的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预冷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台、升降装置、旋转装置、至少两个浸泡筐、至少两个水箱,所述浸泡筐均匀的排列在支撑台的四周,所述旋转装置固定在升降装置的底部,升降装置包括电磁阀气缸和升降柱,电磁阀气缸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分度箱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数控装置电连接,分度箱和伺服电机连接且分度箱和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撑台上,分度箱固定连接在电磁阀气缸的下方,升降柱固定连接在电磁阀气缸的上方,在升降柱的上方连接有与浸泡筐连接的连接杆,每个用于容纳浸泡的浸泡筐的水箱内的水温不同。

所述的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水箱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水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降温装置,降温装置电连接有一制冷机,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固定在第一支架的侧壁上,第三控制器与制冷机电连接,并且水箱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电磁阀,第三控制器和排水电磁阀分别与数控装置电连接。

所述的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浸泡筐为无盖板的浸泡筐,且浸泡筐的下端两内侧壁上均设有U型槽,U型槽内滑动连接有浸泡筐的底板,且浸泡筐底板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浸泡筐四侧壁和浸泡筐底板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的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包装装置包括第五运输装置和打包装置,第五运输装置包括第五支架、第五传送带和第四控制器,第五传送带固定在第五支架上,在第五支架的一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五传送带的第五电机,第四控制器固定在第五支架的另一侧壁上,第四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第四控制器和第五电机电连接,第四控制器和数控装置电连接,打包装置包括打包机、红外线传感器、第五控制器和第六电机,打包机位于第五支架的一端,红外线传感器固定在打包机上,第五控制器和第六电机均固定在打包机的侧壁上,第五控制器和第六电机电连接,第五控制器和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第五控制器与数控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及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在荔枝包装之前对荔枝采取了预冷处理,保证了荔枝的保鲜效果,同时又在运输、预冷、包装以及称重全过程中实现自动化,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含有六个浸泡筐的预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含有七个浸泡筐的预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传感器;2-第一控制器;3-第二控制器;4-第一支架;5-第一传送带;6-第一电机;7-第二支架;8-第二传送带;9-第二电机;10-第三支架;11-第三传送带;12-第三电机;13-第四支架;14-第四传送带;15-第四电机;16-清洁池;17-支撑台;18-升降装置;19-浸泡筐;20-水箱;21-制冷机;22-第五支架;23-第五传送带;24-第五电机;25-第四控制器;26-打包机;27-紫外线传感器;28-第五控制器;29-第六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包括第一运输装置、预冷处理装置、第二运输装置、称重装置、包装装置和数控装置,所述数控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运输装置、预冷处理装置、称重装置以及包装装置均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运输装置位于预冷处理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运输装置位于预冷处理装置的另一侧,第一运输装置和第二运输装置之间的夹角角度为90°,所述称重装置位于第二运输装置远离预冷处理装置的一端且与第二运输装置平行,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第三运输装置、压力传感器1、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压力传感器1安装在第三运输装置上,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固定连接在第三运输装置的一侧,数控装置分别与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分别与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电连接,第一控制器2与第二运输装置电连接,第二控制器3与第三运输装置电连接,包装装置垂直连接于称重装置远离第二运输装置的一端。工作原理:数控装置接通电源,将荔枝倒在第一运输装置上,由第一运输装置进行向预冷处理装置进行预冷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预冷之后,有预冷处理装置将荔枝倒在第二运输装置上,第二运输装置进行传送,传送到第三运输装置上后,因为第三运输装置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此时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为0,第三运输装置不进行传送,当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压力对应为1公斤时,压力传感器1向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传输信号,第一控制器2控制第二运输装置停止传送,第二控制器3控制第三运输装置进行传送,第三运输装置将荔枝传送到在包装装置上运动的箱子里,此时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又是为0,压力传感器1向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传输信号,第一控制器2控制第二运输装置进行传送,第二控制器3控制第三运输装置停止传送,包装装置将含有荔枝的箱子传送一段距离后,进行打包封箱。这种将保鲜及包装一体化的设备不仅将荔枝进行了预冷处理,保证了荔枝的保鲜效果,同时在预冷、包装以及称重全过程中实现自动化,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所述数控装置为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电脑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输装置包括第一支架4和第一传送带5,第一传送带5安装在第一支架4上,在第一支架4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5的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运输装置包括第二支架7和第二传送带8,第二传送带8安装在第二支架7上,在第二支架7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8的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与第一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第三运输装置包括第三支架10和第三传送带11,第三传送带11安装在第三支架10上,在第三支架10的一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三传送带11的第三电机12,第三电机12与第二控制器3电连接,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并列固定在第三支架10的另一侧壁上,压力传感器1安装在第三支架10上。第一支架4要相对长一些,这样荔枝倒在第一支架4上的第一传送带5上后,在运输的过程中,由工人挑选出已经坏了的荔枝,避免将坏的荔枝也给包装了之后会导致整箱荔枝被污染而坏掉,同时第二支架7也要相对长一些,经过预冷处理装置预冷后的荔枝还带有一些水分,经过长距离传送之后,荔枝上的水分会脱落,这样第三支架10上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会更准确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4远离预冷处理装置的一端设有第四运输装置,第四运输装置包括第四支架13和第四传送带14,第四传送带14安装在第四支架13上,在第四支架13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四传送带14的第四电机15,第四电机15与数控装置电连接,在第四支架13远离第一支架4的一端设有清洁池16。荔枝采摘后,可能会有一些农药残留物以及赃物,在进行预冷处理之前先用水进行清洁处理一次,然后在经过人工质检,接着进行预冷处理,经过清洁和人工质检步骤之后,预冷处理装置中水能够多次利用,不用担心用过一次,水会被污染而需要经常换水,不仅进行了对荔枝好坏的初步检查还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冷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台17、升降装置18、旋转装置、六个浸泡筐19和五个水箱20,所述浸泡筐19均匀排列在支撑台17的四周,所述旋转装置固定在升降装置18的底部,升降装置18包括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和升降柱,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分度箱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数控装置电连接,分度箱和伺服电机连接且分度箱和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撑台17上,分度箱固定连接在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的下方,升降柱固定连接在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的上方,在升降柱的上方连接有与浸泡筐19连接的连接杆,所述浸泡筐19容纳浸泡在水箱20内,并且每个水箱20内的水温不同。每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不同,以第一支架4右边的水箱20顺时针起,第一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22-27℃,第二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17-22℃,第三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12-17℃,第四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7-12℃,第五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2-7℃,将荔枝传送到浸泡筐19后,数控装置控制着伺服电机顺时针旋转360°的六分之一,然后数控装置控制着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下降,让第一个浸泡筐19浸入到第一个水箱20中,2分钟后,数控装置控制着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上升起来,然后数控装置控制着伺服电机顺时针旋转360°的六分之一,然后数控装置控制着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下降,让第一个浸泡筐19浸入到第二个水箱20中,此时第二个浸泡筐19浸入到第一个水箱20中,如此循环待到浸泡筐19内的荔枝在五个水箱20内都浸入了一遍后,再将荔枝倒在第二传送带8上。所述的分度箱以及电磁换向阀液压油缸为现有的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20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水箱20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降温装置,降温装置电连接有一制冷机21,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固定在第一支架4的侧壁上,第三控制器与制冷机21电连接,并且水箱20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电磁阀,第三控制器和排水电磁阀分别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着水箱20内的水温,当发现温度高于水箱20内本来的温度范围值后,将信号传输给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控制着制冷机21工作,最后由检测到水温高的那个水箱20内的降温装置进行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浸泡筐19为无盖板的浸泡筐19,且浸泡筐19的下端两内侧壁上均设有U型槽,U型槽内滑动连接有浸泡筐19的底板,且浸泡筐19底板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浸泡筐19四侧壁和浸泡筐19底板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当荔枝放置入浸泡筐19浸泡在水箱20中时,水箱20中的水可以快速的从浸泡筐19四侧以及上下面进入浸泡筐19,使得荔枝在水箱20中的降温能够均匀且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预冷的效果,同时预冷好的荔枝取出后,浸泡筐19中的水能够快速的沥干,然后拉住下板上的把手将下板滑出,浸泡筐19内的荔枝落到第二传送带8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装置包括第五运输装置和打包装置,第五运输装置包括第五支架22、第五传送带23和第四控制器25,第五传送带23固定在第五支架22上,在第五支架22的一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五传送带23的第五电机24,第四控制器25固定在第五支架22的另一侧壁上,第四控制器25和压力传感器1电连接,第四控制器25和第五电机24电连接,第四控制器25和数控装置电连接,打包装置包括打包机26、红外线传感器27、第五控制器28和第六电机29,打包机26位于第五支架22的一端,红外线传感器27固定在打包机26上,第五控制器28和第六电机29均固定在打包机26的侧壁上,第五控制器28和第六电机29电连接,第五控制器28和红外线传感器27电连接,第五控制器28与数控装置电连接。将箱子放到第五传送带23上时,第二传送带8上的荔枝恰好传送到第三传送带11上,当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为1公斤时的压力,压力传感器1将信号传输给第四控制器25,第四控制器25控制着第五电机24停止工作,从而第五传送带23停止传送,此时第五传送带23上的箱子恰好停在第三传送带11的端口,荔枝能够全部落入到箱子中,当荔枝落入到箱子中后,当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为0,信号传输给第四控制器25,第四控制器25控制着第五电机24继续工作,第五电机24驱动着第五传送带23进行传送,当箱子传送到块靠近打包机26时,红外线传感器27检测到有物体,红外线传感器27将信号传输给第五控制器28,第五控制器28控制着第六电机29工作,第六电机29驱动着打包机26开始进行打包封箱,其中打包机26是现有的打包机26,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荔枝采后集保鲜与包装一体化智能化设备,包括第一运输装置、预冷处理装置、第二运输装置、称重装置、包装装置和数控装置,所述数控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运输装置、预冷处理装置、称重装置以及包装装置均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运输装置位于预冷处理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运输装置3位于预冷处理装置的另一侧,第一运输装置和第二运输装置之间的夹角角度为90°,所述称重装置位于第二运输装置远离预冷处理装置的一端且与第二运输装置平行,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第三运输装置、压力传感器1、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压力传感器1安装在第三运输装置上,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固定连接在第三运输装置的一侧,数控装置分别与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分别与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电连接,第一控制器2与第二运输装置电连接,第二控制器3与第三运输装置电连接,包装装置垂直连接于称重装置远离第二运输装置的一端。工作原理:数控装置接通电源,将荔枝倒在第一运输装置上,由第一运输装置进行向预冷处理装置进行预冷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预冷之后,有预冷处理装置将荔枝倒在第二运输装置上,第二运输装置进行传送,传送到第三运输装置上后,因为第三运输装置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此时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为0,第三运输装置不进行传送,当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压力对应为1公斤时,压力传感器1向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传输信号,第一控制器2控制第二运输装置停止传送,第二控制器3控制第三运输装置进行传送,第三运输装置将荔枝传送到在包装装置上运动的箱子里,此时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又是为0,压力传感器1向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传输信号,第一控制器2控制第二运输装置进行传送,第二控制器3控制第三运输装置停止传送,包装装置将含有荔枝的箱子传送一段距离后,进行打包封箱。这种将保鲜及包装一体化的设备不仅将荔枝进行了预冷处理,保证了荔枝的保鲜效果,同时在预冷、包装以及称重全过程中实现自动化,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所述数控装置为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电脑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运输装置包括第一支架4和第一传送带5,第一传送带5安装在第一支架4上,在第一支架4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传送带5的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运输装置包括第二支架7和第二传送带8,第二传送带8安装在第二支架7上,在第二支架7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8的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与第一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第三运输装置包括第三支架10和第三传送带11,第三传送带11安装在第三支架10上,在第三支架10的一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三传送带11的第三电机12,第三电机12与第二控制器3电连接,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3并列固定在第三支架10的另一侧壁上,压力传感器1安装在第三支架10上。第一支架4要相对长一些,这样荔枝倒在第一支架4上的第一传送带5上后,在运输的过程中,由工人挑选出已经坏了的荔枝,避免将坏的荔枝也给包装了之后会导致整箱荔枝被污染而坏掉,同时第二支架7也要相对长一些,经过预冷处理装置预冷后的荔枝还带有一些水分,经过长距离传送之后,荔枝上的水分会脱落,这样第三支架10上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会更准确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4远离预冷处理装置的一端设有第四运输装置,第四运输装置包括第四支架13和第四传送带14,第四传送带14安装在第四支架13上,在第四支架13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四传送带14的第四电机15,第四电机15与数控装置电连接,在第四支架13远离第一支架4的一端设有清洁池16。荔枝采摘后,可能会有一些农药残留物以及赃物,在进行预冷处理之前先用水进行清洁处理一次,然后在经过人工质检,接着进行预冷处理,经过清洁和人工质检步骤之后,预冷处理装置中水能够多次利用,不用担心用过一次,水会被污染而需要经常换水,不仅进行了对荔枝好坏的初步检查还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冷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台17、升降装置18、旋转装置、七个浸泡筐19、六个水箱20,所述浸泡筐19均匀排列在支撑台17的四周,所述旋转装置固定在升降装置18的底部,升降装置18包括电磁阀气缸和升降柱,电磁阀气缸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分度箱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数控装置电连接,分度箱和伺服电机连接且分度箱和伺服电机固定在支撑台17上,分度箱固定连接在电磁阀气缸的下方,升降柱固定连接在电磁阀气缸的上方,在升降柱的上方连接有与浸泡筐19连接的连接杆,所述浸泡筐19容纳浸泡在水箱20内,并且每个水箱20内的水温不同。每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不同,以第一支架4右边的水箱20顺时针起,第一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22-26℃,第二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18-22℃,第三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14-18℃,第四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10-14℃,第五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6-10℃,第六个水箱20内的温度为2-6℃,将荔枝传送到浸泡筐19后,数控装置控制着伺服电机顺时针旋转360°的七分之一,然后数控装置控制着电磁阀气缸下降,让第一个浸泡筐19浸入到第一个水箱20中,2分钟后,数控装置控制着电磁阀气缸上升起来,然后数控装置控制着伺服电机顺时针旋转360°的七分之一,然后数控装置控制着电磁阀气缸下降,让第一个浸泡筐19浸入到第二个水箱20中,此时第二个浸泡筐19浸入到第一个水箱20中,如此循环待到浸泡筐19内的荔枝在六个水箱20内都浸入了一遍后,再将荔枝倒在第二传送带8上。所述的分度箱以及电磁阀气缸为现有的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20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水箱20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降温装置,降温装置电连接有一制冷机21,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固定在第一支架4的侧壁上,第三控制器与制冷机21电连接,并且水箱20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电磁阀,第三控制器和排水电磁阀分别与数控装置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着水箱20内的水温,当发现温度高于水箱20内本来的温度范围值后,将信号传输给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控制着制冷机21工作,最后由检测到水温高的那个水箱20内的降温装置进行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浸泡筐19为无盖板的浸泡筐19,且浸泡筐19的下端两内侧壁上均设有U型槽,U型槽内滑动连接有浸泡筐19的底板,且浸泡筐19底板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浸泡筐19四侧壁和浸泡筐19底板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当荔枝放置入浸泡筐19浸泡在水箱20中时,水箱20中的水可以快速的从浸泡筐19四侧以及上下面进入浸泡筐19,使得荔枝在水箱20中的降温能够均匀且短时间内就能够达到预冷的效果,同时预冷好的荔枝取出后,浸泡筐19中的水能够快速的沥干,然后拉住下板上的把手将下板滑出,浸泡筐19内的荔枝落到第二传送带8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装置第五运输装置和打包装置,第五运输装置包括第五支架22、第五传送带23和第四控制器25,第五传送带23固定在第五支架22上,在第五支架22的一侧壁上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五传送带23的第五电机24,第四控制器25固定在第五支架22的另一侧壁上,第四控制器25和压力传感器1电连接,第四控制器25和第五电机24电连接,第四控制器25和数控装置电连接,打包装置包括打包机26、红外线传感器27、第五控制器28和第六电机29,打包机26位于第五支架22的一端,红外线传感器27固定在打包机26上,第五控制器28和第六电机29固定在打包机26的侧壁上,第五控制器28和第六电机29电连接,第五控制器28和红外线传感器27电连接,第五控制器28与数控装置电连接。将箱子放到第五传送带23上时,第二传送带8上的荔枝恰好传送到第三传送带11上,当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为1公斤时的压力,压力传感器1将信号传输给第四控制器25,第四控制器25控制着第五电机24停止工作,从而第五传送带23停止传送,此时第五传送带23上的箱子恰好停在第三传送带11的端口,荔枝能够全部落入到箱子中,当荔枝落入到箱子中后,当压力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为0,信号传输给第四控制器25,第四控制器25控制着第五电机24继续工作,第五电机24驱动着第五传送带23进行传送,当箱子传送到块靠近打包机26时,红外线传感器27检测到有物体,红外线传感器27将信号传输给第五控制器28,第五控制器28控制着第六电机29工作,第六电机29驱动着打包机26开始进行打包封箱,其中打包机26是现有的打包机26,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