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4113发布日期:2019-12-03 18:4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液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



背景技术:

电动液压多瓣抓斗是一种自带电机、液压泵等液压系统,并通过外部电源驱动实现开闭的的抓斗,抓斗依靠电机的正反转或者液压换向阀来控制抓斗的开闭,电动液压散货抓斗是一种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从事黄砂、煤炭、矿粉、矿石、水泥等散货装卸的有效工具。

现有的电动液压多瓣抓斗在抓取时不能准确控制打开角度,影响了抓取的效率,且抓取的准确性和紧固性差。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本实用新型设置角度调节组件,利用液压缸、移动件、弹性件和压力感应器配合作用,液压缸的活塞杆移动时,移动件随之移动,带动弹性件伸缩,压力感应器对弹性件的弹力大小进行感应,从而掌握多瓣抓斗的打开和闭合角度,以保证物体抓取的快速、准确和稳固,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包括驱动装置、安装筒、液压缸、抓斗和角度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液压缸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筒内部;液压缸设置多组,多组液压缸位于安装筒的外围;与每组液压缸的活塞杆传动连接的抓斗设置在安装筒的下端;角度调节组件设置在安装筒上;安装筒包括盖体、筒体、安装架和底座;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盖体和底座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上端和下端;安装架设置在筒体的外围,且与筒体外壁连接;多组液压缸竖直设置在安装架上;筒体上设置有连通件;每组液压缸的缸体远离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连通件与筒体内部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端设置有第一凹槽;底座对应第一凹槽位置设置有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正下方;底座上设置有成对安装块;每对安装块分别位于每组第二凹槽的左右两侧;安装块上横向设置有固定杆;抓斗的上端位于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内,抓斗通过固定杆转动连接安装块;第一凹槽的左右侧槽壁上分别设置有滑块;抓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滑块滑动连接滑槽;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杆、移动件、弹性件和压力感应器;导向杆成对且竖直设置多组,每对导向杆分别位于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两侧,导向杆上端连接安装架,下端连接底座;移动件上设置有与导向杆匹配的竖向通孔,移动件通过通孔滑动连接导向杆,移动件靠近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弹性件套接在导向杆上,且弹性件上端连接移动件的下端,下端连接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设置在底座上。

优选的,筒体上设置有成对的保护板;每对保护板分别位于液压缸缸体的两侧。

优选的,盖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件。

优选的,第一固定件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头;安装座转动连接盖体;固定头设置在安装座上。

优选的,盖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件。

优选的,第二固定件包括固定耳;固定耳成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角度调节组件,利用液压缸、移动件、弹性件和压力感应器配合作用,液压缸的活塞杆移动时,移动件随之移动,带动弹性件伸缩,压力感应器对弹性件的弹力大小进行感应,从而掌握多瓣抓斗的打开和闭合角度,以保证物体抓取的快速、准确和稳固,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中滑槽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另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中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安装筒;2、液压缸;3、抓斗;4、角度调节组件;5、盖体;6、筒体;7、安装架;8、底座;9、连通件;10、导向杆;11、移动件;12、弹性件;13、压力感应器;14、第一凹槽;15、滑块;16、第二凹槽;17、固定杆;18、保护板;19、第一固定件;20、第二固定件;2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中滑槽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包括驱动装置、安装筒1、液压缸2、抓斗3和角度调节组件4;用于驱动液压缸2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筒1内部;液压缸2设置多组,多组液压缸2位于安装筒1的外围;与每组液压缸2的活塞杆传动连接的抓斗3设置在安装筒1的下端;角度调节组件4设置在安装筒1上;安装筒1包括盖体5、筒体6、安装架7和底座8;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盖体5和底座8分别设置在筒体6的上端和下端;安装架7设置在筒体6的外围,且与筒体6外壁连接;多组液压缸2竖直设置在安装架7上;筒体6上设置有连通件9;每组液压缸2的缸体远离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连通件9与筒体6内部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4;底座8对应第一凹槽14位置设置有供液压缸2的活塞杆上下移动的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位于第一凹槽14的正下方;底座8上设置有成对安装块;每对安装块分别位于每组第二凹槽16的左右两侧;安装块上横向设置有固定杆17;抓斗3的上端位于第二凹槽16和第一凹槽14内,抓斗3通过固定杆17转动连接安装块;第一凹槽14的左右侧槽壁上分别设置有滑块15;抓斗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21;滑块15滑动连接滑槽21;角度调节组件4包括导向杆10、移动件11、弹性件12和压力感应器13;导向杆10成对且竖直设置多组,每对导向杆10分别位于液压缸2的活塞杆的两侧,导向杆10上端连接安装架7,下端连接底座8;移动件11上设置有与导向杆10匹配的竖向通孔,移动件11通过通孔滑动连接导向杆10,移动件11靠近液压缸2的一端连接液压缸2的活塞杆;弹性件12套接在导向杆10上,且弹性件12上端连接移动件11的下端,下端连接压力感应器13;压力感应器13设置在底座8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筒体6上设置有成对的保护板18;每对保护板18分别位于液压缸2缸体的两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盖体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9。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9包括安装座和固定头;安装座转动连接盖体5;固定头设置在安装座上。

实施例2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另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中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液压多瓣抓斗,包括驱动装置、安装筒1、液压缸2、抓斗3和角度调节组件4;用于驱动液压缸2的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筒1内部;液压缸2设置多组,多组液压缸2位于安装筒1的外围;与每组液压缸2的活塞杆传动连接的抓斗3设置在安装筒1的下端;角度调节组件4设置在安装筒1上;安装筒1包括盖体5、筒体6、安装架7和底座8;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盖体5和底座8分别设置在筒体6的上端和下端;安装架7设置在筒体6的外围,且与筒体6外壁连接;多组液压缸2竖直设置在安装架7上;筒体6上设置有连通件9;每组液压缸2的缸体远离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连通件9与筒体6内部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4;底座8对应第一凹槽14位置设置有供液压缸2的活塞杆上下移动的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位于第一凹槽14的正下方;底座8上设置有成对安装块;每对安装块分别位于每组第二凹槽16的左右两侧;安装块上横向设置有固定杆17;抓斗3的上端位于第二凹槽16和第一凹槽14内,抓斗3通过固定杆17转动连接安装块;第一凹槽14的左右侧槽壁上分别设置有滑块15;抓斗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21;滑块15滑动连接滑槽21;角度调节组件4包括导向杆10、移动件11、弹性件12和压力感应器13;导向杆10成对且竖直设置多组,每对导向杆10分别位于液压缸2的活塞杆的两侧,导向杆10上端连接安装架7,下端连接底座8;移动件11上设置有与导向杆10匹配的竖向通孔,移动件11通过通孔滑动连接导向杆10,移动件11靠近液压缸2的一端连接液压缸2的活塞杆;弹性件12套接在导向杆10上,且弹性件12上端连接移动件11的下端,下端连接压力感应器13;压力感应器13设置在底座8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筒体6上设置有成对的保护板18;每对保护板18分别位于液压缸2缸体的两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盖体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件2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0包括固定耳;固定耳成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固定件19或第二固定件20将装置固定,并通过连通外部电源使装置通电,驱动装置通过电能驱动增大液压缸2内的压力,推动液压缸2的活塞杆下移,穿过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6,抓斗3的上端随之下移,下端打开,多瓣抓斗3呈现张开状态,随着液压缸2的活塞杆的下移,移动件11顺着导向杆10下移,弹性件12收缩,产生一定的弹力,多瓣抓斗3打开的角度越大,弹力越大,通过压力感应器13对弹力进行感应,即可得知多瓣抓斗3的准确打开角度,以便抓取操作更加顺利的完成,抓取物体后,控制液压缸2内压力减小,多瓣抓斗3逐渐闭合,通过压力感应器13对弹力进行感应,即可得知多瓣抓斗3的准确闭合角度,以保证抓取的紧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