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弹簧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9117发布日期:2020-01-07 08:3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张力弹簧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张力弹簧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相当数量的无梭织机为保证在织口打开及钢筘打纬时经纱张力变化尽量小,一般会采用张力弹簧装置的加载来补偿经纱张力的变化量;张力弹簧装置一般采用在装置的固定支座和张力补偿受力端之间安装张力弹簧,现有结构一般采用将张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固定支座和张力补偿受力端,弹簧无法调节,如变换织造产品后出现经纱后梁震动大、经纱断纱频繁、织物织造缺陷多等情况,就需要更换弹簧来补偿和适应经纱张力的变化;这种方法操作安装繁琐、维护时间长、需选用合适的张力弹簧适应织物等缺点,造成生产效率下降和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张力弹簧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稳定,通过调整块调节弹簧的有效圈数改变弹簧张力可以使用一套结构装置来满足不同织物产品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张力弹簧调节装置,其结构包括张力弹簧、支撑杆、受力部件、调整块和弹簧支座,所述支撑杆一端为光杆,另一端外壁设有外螺纹,调整螺母与支撑杆外壁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支撑杆光杆端套置有受力部件,所述张力弹簧与支撑杆套置,张力弹簧的一端与受力部件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张力弹簧上转动连接调整块,所述支撑杆设有外螺纹的端部与弹簧支座连接,所述弹簧支座与固定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受力部件包括压块和弹簧固定块,所述压块和弹簧固定块分别与支撑杆套置,所述弹簧固定块上表面为弧形面,压块的下表面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弧形面配合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块的下端设有张力弹簧卡槽。

进一步,所述张力弹簧一端并紧且上表面磨平与弹簧固定块下端的卡槽卡接,张力弹簧另一端为弹簧螺距的自由端。

进一步,所述调整块是由套筒、支臂和弹簧紧固部件构成,所述套筒内腔设有挡圈,挡圈下部设有垫块,套筒外壁设有支臂和弹簧紧固部件,所述支臂上设有弹簧穿孔,所述套筒顶端为倾斜面。

进一步,所述套筒外壁设有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和第三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支臂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支臂上设有第三通孔。

进一步,所述弹簧紧固部件是由压板、压块和紧固螺栓构成,所述压板的底面设有弧形槽,所述压板和压块上分别设有通孔,紧固螺栓穿过压板和压块上的通孔后通过螺母紧固。

进一步,所述垫块的上表面为球形面。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带有外螺纹的一端与弹簧支座上的安装孔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弹簧支座连接的端部设有沟槽,所述弹簧支座上设有挡销。

进一步,所述压块与弹簧固定块之间设有消除震动和噪音的耐磨垫片。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光杆端设有便于安装的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在张力弹簧上设置调整块,通过调节调整块的不同位置,使张力弹簧作用于合适的有效圈数,满足不同织物产品的需求。

2、调整块通过多个弹簧穿孔与张力弹簧转动连接,根据织物产品的张力需求,转动调整块,最后通过调整螺母紧固,由于调整块上还设有弹簧紧固部件,通过紧固螺栓紧固限制调整块在张力弹簧上的位置,不会因弹簧的活动而转动,提高了牢固性。

3、调整块套筒内腔设有垫块,垫块的作用是限制调整螺母的固定位置,防止调整螺母旋转至调整块套筒的内腔而失效。垫块的上表面为球形面,球形面能保证调整块安装到不同大小的张力弹簧上后有活动的余量,防止调整块与张力弹簧之间产生应力而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支撑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调整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整块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调整块的俯视图。

图中:

1支撑杆、2.压块、3.耐磨垫片、4.弹簧固定块、5.张力弹簧、6.调整块、61套筒、62弹簧穿孔、621第一通孔、622第二通孔、623第三通孔、624第四通孔、63第一支臂、64压板、65压块、66紧固螺栓、67第二支臂、68第三支臂、69垫块、7弹簧支座、8固定座、9调整螺母、10.挡销、1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张力弹簧调节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张力弹簧调节装置,包括张力弹簧5、支撑杆1、受力部件、调整块6和弹簧支座7,所述支撑杆1一端为光杆,另一端外壁设有外螺纹,调整螺母9与支撑杆1外壁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支撑杆1光杆端套置有受力部件,所述张力弹簧5与支撑杆1套置,张力弹簧5的一端与受力部件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张力弹簧5上转动连接调整块6,所述支撑杆1设有外螺纹的端部与弹簧支座7连接,所述弹簧支座7与固定座8连接。所述支撑杆1的光杆端设有便于安装的螺钉11。支撑杆1具有一定长度的螺纹,端部具有沟槽,螺纹用于调整螺母调节在支撑杆上的位置,沟槽部分则装于弹簧支座上并用挡销阻挡,以便实现支撑杆转动,并保持其他位置。

受力部件包括压块2和弹簧固定块4,所述压块2和弹簧固定块4分别与支撑杆1套置,所述弹簧固定块4上表面为弧形面,压块2的下表面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弧形面配合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块的下端设有张力弹簧卡槽。弹簧固定块4的顶部与压块2的底部采用弧形面接触,使压块任何位置受到的经纱张力都会通过弹簧固定块传递到张力弹簧5上。

张力弹簧5一端并紧且上表面磨平与弹簧固定块下端的卡槽卡接,张力弹簧另一端为弹簧螺距的自由端。

如图4、图5、图6所示,调整块6是由套筒61、支臂和弹簧紧固部件构成,所述套筒61内腔设有挡圈,挡圈下部设有垫块69,套筒外壁设有支臂和弹簧紧固部件,所述支臂上设有弹簧穿孔,所述套筒顶端为倾斜面。倾斜面的顶部,保证了调整块在弹簧上旋转时配合弹簧的螺旋面,防止与弹簧碰触产生摩擦,使调整块顺利转动。调整块通过多个弹簧穿孔与张力弹簧转动连接,根据织物产品的张力需求,转动调整块,最后通过调整螺母紧固,由于调整块上还设有弹簧紧固部件,通过紧固螺栓紧固限制调整块在张力弹簧上的位置,不会因弹簧的活动而转动,提高了牢固性。

套筒61外壁设有第一支臂63、第二支臂67和第三支臂68,所述第一支臂63上设有第一通孔621和第二通孔622,所述第二支臂67上设有第四通孔624,所述第三支臂68上设有第三通孔623。张力弹簧5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621、第三通孔623、第四通孔624和第二通孔622后延伸至调整块外部,此时调整块可绕弹簧螺旋转动,满足在张力弹簧上不同位置需求。

弹簧紧固部件是由压板64、压块65和紧固螺栓66构成,所述压板64的底面设有弧形槽,所述压板67和压块65上分别设有通孔,紧固螺栓66穿过压板和压块上的通孔后通过螺母紧固。当调整块通过弹簧穿孔安装到张力弹簧上后,调整好对应的位置,压板和压块将弹簧一侧卡住,通过紧固螺栓紧固限制调整块在张力弹簧上的位置,不会因弹簧的活动而转动,提高了牢固性。

垫块69的上表面为球形面。球形面能保证调整块安装到不同大小的张力弹簧上后有活动的余量,防止调整块与张力弹簧之间产生应力而磨损。垫块的作用是限制调整螺母的固定位置,防止调整螺母旋转至调整块套筒的内腔而失效。垫块的上表面为球形面,球形面能保证调整块安装到不同大小的张力弹簧上后有活动的余量,防止调整块与张力弹簧之间产生应力而磨损。

支撑杆1带有外螺纹的一端与弹簧支座7上的安装孔连接,所述支撑杆1与弹簧支座7连接的端部设有沟槽,所述弹簧支座上设有挡销10。挡销10穿过弹簧支座侧壁与支撑杆端部的沟槽接触,以便实现支撑杆的转动,并保持其它部件位置不变。

压块2与弹簧固定块4之间设有耐磨垫片3,在装置运行时,可使压块消除震动和噪音。

张力弹簧张力的调节过程为用工具固定住调整螺母再转动支撑杆,改变调整螺母在支撑杆上的位置,再转动调节调整块使其与调整螺母接触,并得到所需张力弹簧合适的有效圈数,并将调整螺母锁紧支撑调整块。压块上受到来至经纱后梁的经纱张力,将受力传递给弹簧固定块并作用于张力弹簧上,张力弹簧为适应补偿经纱张力需转动调节调整块,使张力弹簧作用于合适的有效圈数。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调整块在张力弹簧上的不同位置,使弹簧作用于合适的有效圈数,来改变应力。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