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拉拽过程损坏钢绞线主体表面的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2142发布日期:2020-03-31 17:1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拉拽过程损坏钢绞线主体表面的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线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免拉拽过程损坏钢绞线主体表面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绞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拖拽,拖拽过程中容易造成钢绞线外表面磨损,进而导致钢绞线外表面不再光滑,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会影响钢绞线的正常使用。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36278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避免拉拽过程损坏钢绞线主体表面的移动装置,包括拉环、连接带、底座、支撑座、滚轮、支撑柱、支撑板、第一通孔、套筒、夹板、钢绞线主体、第二通孔、中间丝体、钢丝、填充层、热镀锌层和包皮,所述底座底部四周均安装有支撑柱,该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将钢绞线主体一端放置在套筒的两块夹板之间,通过夹板夹紧钢绞线主体后,通过底座上的连接带连接的拉环拉动带动滚轮转动可以快速移动钢绞线主体,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使用,减轻了工作强度,同时移动过程中,钢绞线主体悬在半空中,避免了与地面接触摩擦,避免了拉拽过程损坏钢绞线主体表面,保证了钢绞线主体外观完整性。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钢绞线整体较长,当两个该装置分别设于钢绞线两端时,虽然可以对钢绞线较为方便的进行支撑以及拉动,但是钢绞线中部会由于重力原因而下垂,进而同样会与地面发生摩擦,实际使用效果较差,同时其对钢绞线固定时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避免拉拽过程损坏钢绞线主体表面的移动装置,通过拉动包覆套,进而利用包覆套内侧的手握杆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旋转使得对固定板进行推动,此时固定板侧面的第二橡胶层以及l形板侧面的第二橡胶层相配合,对钢绞线端部进行夹紧,然后拉动拉环,第一移动机构整体带动钢绞线向前运动,钢绞线带动橡胶凹轮同步旋转,同时收纳盒内部第一转杆因第一移动机构的运动而旋转,帆布带由收纳盒内部滑出,此时帆布带位于钢绞线底部,当钢绞线下垂时,平板对钢绞线进行承载,支撑轮则对帆布带进行支撑,避免帆布带直接与地面发生摩擦,从而有效防止钢绞线中部因重力下垂与地面发生摩擦的情况,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同时固定过程相较于现有技术也更加简单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拉拽过程损坏钢绞线主体表面的移动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于第一移动机构一侧,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底部均设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部贯穿设有第一转杆以及侧面贯穿设有回形套管,所述第一转杆外侧套接设有帆布带,所述帆布带设于回形套管内侧,所述帆布带底部固定设有平板,所述平板底部固定设有支撑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固定设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固定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顶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另一侧面固定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外侧套接设有轴承以及另一端固定设有手握杆,所述轴承嵌套设于固定板侧面,所述手握杆外侧套接设有包覆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一侧与l形板侧面均设有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顶部设有倾斜导向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侧面设有连接卡槽,所述第二安装板侧面设有连接卡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与连接卡块上均贯穿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侧设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上贯穿设有提拉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板顶部固定设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贯穿设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外侧套接设有橡胶凹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纳盒两侧均固定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安装槽以及底部固定设有万向轮,所述安装槽内部贯穿设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外侧套接设有l形杆,所述l形杆底部固定设有弹簧以及顶部固定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侧设有内芯杆,所述内芯杆顶部固定设有拉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端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外套管设于容纳槽内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套管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内芯杆侧壁上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滑槽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杆贯穿收纳盒侧壁并延伸至收纳盒外部,所述第一转杆端部固定设有旋转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可以通过提拉提拉环,进而将限位螺钉由限位孔中取出,此时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分离,使用者可以将钢绞线前端放置到第二橡胶层之间,同时使得钢绞线端部后侧位于橡胶凹轮顶部,然后拉动包覆套,进而利用包覆套内侧的手握杆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旋转使得对固定板进行推动,此时固定板侧面的第二橡胶层以及l形板侧面的第二橡胶层相配合,对钢绞线端部进行夹紧,然后拉动拉环,第一移动机构整体带动钢绞线向前运动,钢绞线带动橡胶凹轮同步旋转,同时收纳盒内部第一转杆因第一移动机构的运动而旋转,帆布带由收纳盒内部滑出,此时帆布带位于钢绞线底部,当钢绞线下垂时,平板对钢绞线进行承载,支撑轮则对帆布带进行支撑,避免帆布带直接与地面发生摩擦,从而有效防止钢绞线中部因重力下垂与地面发生摩擦的情况,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同时固定过程相较于现有技术也更加简单方便;

2、通过设有外套管与内芯杆,以便于当使用者拉动拉环时,内芯杆可以由外套管内侧滑出,进而增加外套管与内芯杆的整体长度,使得使用者在拉动时更加方便;

3、通过设有第一橡胶层与第二橡胶层,同时在第二橡胶层顶部设置倾斜导向面,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对钢绞线进行有效限位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对钢绞线造成损伤,同时倾斜导线面在钢绞线放置过程中可以对钢绞线进行导向,进而使钢绞线较为方便进入到第二橡胶层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回形套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侧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移动机构、2第二移动机构、3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收纳盒、6第一转杆、7回形套管、8帆布带、9平板、10支撑轮、11第一侧板、12l形板、13第一橡胶层、14固定板、15螺杆、16轴承、17手握杆、18包覆套、19第二橡胶层、20连接卡槽、21连接卡块、22限位孔、23限位螺钉、24提拉环、25第二侧板、26第二转杆、27橡胶凹轮、28安装块、29安装槽、30第三转杆、31l形杆、32弹簧、33外套管、34内芯杆、35拉环、36容纳槽、3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避免拉拽过程损坏钢绞线主体表面的移动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构1和第二移动机构2,所述第二移动机构2设于第一移动机构1一侧,所述第一移动机构1包括第一安装板3,所述第二移动机构2包括第二安装板4,所述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底部均设有收纳盒5,所述收纳盒5内部贯穿设有第一转杆6以及侧面贯穿设有回形套管7,所述第一转杆6外侧套接设有帆布带8,所述帆布带8设于回形套管7内侧,所述帆布带8底部固定设有平板9,所述平板9底部固定设有支撑轮10。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可以通过提拉提拉环24,进而将限位螺钉23由限位孔22中取出,此时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分离,使用者可以将钢绞线前端放置到第二橡胶层19之间,同时使得钢绞线端部后侧位于橡胶凹轮27顶部,然后拉动包覆套18,进而利用包覆套18内侧的手握杆17带动螺杆15旋转,螺杆15旋转使得对固定板14进行推动,此时固定板14侧面的第二橡胶层19以及l形板12侧面的第二橡胶层19相配合,对钢绞线端部进行夹紧,然后拉动拉环35,第一移动机构1整体带动钢绞线向前运动,钢绞线带动橡胶凹轮27同步旋转,同时收纳盒5内部第一转杆6因第一移动机构1的运动而旋转,帆布带8由收纳盒5内部滑出,此时帆布带8位于钢绞线底部,当钢绞线下垂时,平板9对钢绞线进行承载,支撑轮10则对帆布带8进行支撑,避免帆布带8直接与地面发生摩擦,从而有效防止钢绞线中部因重力下垂与地面发生摩擦的情况,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同时固定过程相较于现有技术也更加简单方便。

实施例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3顶部固定设有第一侧板11,所述第一侧板11之间固定设有l形板12,所述l形板12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橡胶层13,所述第一橡胶层13顶部设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另一侧面固定设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一端外侧套接设有轴承16以及另一端固定设有手握杆17,所述轴承16嵌套设于固定板14侧面,所述手握杆17外侧套接设有包覆套18。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14一侧与l形板12侧面均设有第二橡胶层19,所述第二橡胶层19顶部设有倾斜导向面,通过设有第一橡胶层13与第二橡胶层19,同时在第二橡胶层19顶部设置倾斜导向面,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对钢绞线进行有效限位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对钢绞线造成损伤,同时倾斜导线面在钢绞线放置过程中可以对钢绞线进行导向,进而使钢绞线较为方便进入到第二橡胶层19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3侧面设有连接卡槽20,所述第二安装板4侧面设有连接卡块21,所述第一安装板3与连接卡块21上均贯穿设有限位孔22,所述限位孔22内侧设有限位螺钉23,所述限位螺钉23上贯穿设有提拉环2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板4顶部固定设有第二侧板25,所述第二侧板25上贯穿设有第二转杆26,所述第二转杆26外侧套接设有橡胶凹轮27。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盒5两侧均固定设有安装块28,所述安装块28上设有安装槽29以及底部固定设有万向轮37,所述安装槽29内部贯穿设有第三转杆30,所述第三转杆30外侧套接设有l形杆31,所述l形杆31底部固定设有弹簧32以及顶部固定设有外套管33,所述外套管33内侧设有内芯杆34,所述内芯杆34顶部固定设有拉环35,通过设有外套管33与内芯杆34,以便于当使用者拉动拉环35时,内芯杆34可以由外套管33内侧滑出,进而增加外套管33与内芯杆34的整体长度,使得使用者在拉动时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3端部设有容纳槽36,所述外套管33设于容纳槽36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33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内芯杆34侧壁上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滑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杆6贯穿收纳盒5侧壁并延伸至收纳盒5外部,所述第一转杆6端部固定设有旋转盘,以便于利用旋转盘带动第一转杆6反向旋转,进而将帆布带8收回收纳盒5中。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可以通过提拉提拉环24,进而将限位螺钉23由限位孔22中取出,此时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分离,使用者可以将钢绞线前端放置到第二橡胶层19之间,同时使得钢绞线端部后侧位于橡胶凹轮27顶部,然后拉动包覆套18,进而利用包覆套18内侧的手握杆17带动螺杆15旋转,螺杆15旋转使得对固定板14进行推动,此时固定板14侧面的第二橡胶层19以及l形板12侧面的第二橡胶层19相配合,对钢绞线端部进行夹紧,然后拉动拉环35,第一移动机构1整体带动钢绞线向前运动,钢绞线带动橡胶凹轮27同步旋转,同时收纳盒5内部第一转杆6因第一移动机构1的运动而旋转,帆布带8由收纳盒5内部滑出,此时帆布带8位于钢绞线底部,当钢绞线下垂时,平板9对钢绞线进行承载,支撑轮10则对帆布带8进行支撑,避免帆布带8直接与地面发生摩擦,从而有效防止钢绞线中部因重力下垂与地面发生摩擦的情况,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同时固定过程相较于现有技术也更加简单方便;

参照说明书附图1,通过设有外套管33与内芯杆34,以便于当使用者拉动拉环35时,内芯杆34可以由外套管33内侧滑出,进而增加外套管33与内芯杆34的整体长度,使得使用者在拉动时更加方便;

参照说明书附图3,通过设有第一橡胶层13与第二橡胶层19,同时在第二橡胶层19顶部设置倾斜导向面,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对钢绞线进行有效限位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对钢绞线造成损伤,同时倾斜导线面在钢绞线放置过程中可以对钢绞线进行导向,进而使钢绞线较为方便进入到第二橡胶层19之间。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