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吊点四连杆门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8968发布日期:2019-08-13 21:29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吊点四连杆门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多吊点四连杆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又叫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和厂房厂区内的起重装卸作业。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和厂房内得到广泛使用。门式起重机的结构主要包括门形框架和起重机构。门形框架包括承载横梁和连接在承载横梁两端的两个支撑脚架。两个支撑脚架在其底部行走轮和电机的作用下,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起重机构连接在承载横梁上,并能沿承载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

现有的门式起重机多为单吊点结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多次的单点长距离运输会增加货物的搬运时间和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对于现有的多吊点的门式起重机,其多个吊接元件均为直线排列,工作效率较高,但是却只能同时搬运直线排列的货物,并以直线排列的方式对货物进行搬运,最终直线放置被搬运的货物。因此,当放置货物的面积空间较集中时,现有的多吊点门式起重机并不能将货物放到指定位置里,适应性较差。而且,如果起重机在搬运途中遇到障碍物,货物以直线排布方式被搬运,会使起重机构向左/右移动的更长距离来绕过障碍物,增加货物的运送时间,增加起重机的动力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吊点四连杆门式起重机,能同时搬运多个货物,且能改变多个货物之间的排列方式,减小多个货物在横向方向的整体长度,减少起重机构绕过障碍物的时间,并将多个货物集中放置在一起,工作效率高,人力物力消耗少。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吊点四连杆门式起重机,包括门架机构和起重机构;所述门架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所述起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吊接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两横梁上,并能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吊接机构连接在升降机构的下部,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所述吊接机构包括安装板、连接杆、四连杆机构和吊接元件;所述安装板连接在升降机构的下部;所述连接杆水平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且其中部与安装板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摇杆、连杆和第二摇杆;所述固定板固定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摇杆的中部和第二摇杆的一端均铰接在固定板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摇杆的一端和第二摇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杆和第二摇杆的铰接点处、第一摇杆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吊接元件;所述两吊接元件分别位于固定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摇杆的中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摇杆转动,并带动第二摇杆转动,使两吊接元件由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运动至固定板的前后两侧。

上述结构中,吊接机构包括两个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摇杆、连杆和第二摇杆。在连杆和第二摇杆的铰接点处、第一摇杆的另一端均设有吊接元件。在第一摇杆的中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摇杆转动,并带动第二摇杆转动,使两吊接元件由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运动至固定板的前后两侧。采用这种结构,能同时搬运多个货物,且能改变多个货物之间的排列方式,减小多个货物在横向方向的分布长度,减少多个货物绕过障碍物所需的时间,工作效率高,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能将多个货物集中堆放在一起,充分利用货物堆放空间。吊接元件用于固定连接货物,使货物吊接在起重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门架机构还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两端的支撑脚架;所述支撑脚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二电机连接,并跟随第二电机转动,带动门架机构移动。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起重机构能在门架机构的带动下,带动多个货物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两横梁上均设有轨道;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设置在轨道上;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三电机连接,并跟随第三电机转动,带动移动平台沿两轨道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卷扬机、钢丝绳和两个导杆;所述卷扬机设置在移动平台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贯穿卷扬机的动力输出轴;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向下贯穿移动平台,并分别固定在安装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两个导杆均竖直设置在移动平台下方,并布置在移动平台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平台的底部,其另一端贯穿安装板。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吊接机构能跟随升降机构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能在卷扬机的作用下上下升降。两个导杆的设置,可以避免吊接机构在升降过程中左右摆动,影响货物的搬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有吊接元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吊接机构包括两个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摇杆、连杆和第二摇杆。在连杆和第二摇杆的铰接点处、第一摇杆的另一端均设有吊接元件。在第一摇杆的中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摇杆转动,并带动第二摇杆转动,使两吊接元件由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运动至固定板的前后两侧。采用这种结构,能同时搬运多个货物,且能改变多个货物之间的排列方式,减小多个货物在横向方向的分布长度,减少多个货物绕过障碍物所需的时间,工作效率高,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能将多个货物集中堆放在一起,充分利用货物堆放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吊点四连杆门式起重机结构图;

图2是吊接机构俯视图;

图3是吊接机构仰视图;

图中标记:1-横梁,2-支撑脚架,21-第一从动轮,22-第一主动轮,3-卷扬机,4-钢丝绳,5-导杆,6-连接杆,7-安装板,8-四连杆机构,81-固定板,82-第一摇杆,83-连杆,84-第二摇杆,85-第一电机,9-吊接元件,10-移动平台,101-第二从动轮,102-第二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多吊点四连杆门式起重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门架机构和起重机构;所述门架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1;所述起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吊接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两横梁1上,并能沿横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吊接机构连接在升降机构的下部,并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此处的升降机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卷扬机3和钢丝绳4的结构,只要能沿横梁1的长度方向移动且能带动吊接机构上下运动的结构均可以;所述吊接机构包括安装板7、连接杆6、四连杆机构8和吊接元件9;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板7连接在升降机构的下部;所述连接杆6水平设置在安装板7的下方,且其中部与安装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均设有四连杆机构8;所述四连杆机构8包括固定板81、第一摇杆82、连杆83和第二摇杆84;所述固定板81固定在连接杆6的一端;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摇杆82的中部和第二摇杆84的一端均铰接在固定板81上,其铰接点分别为铰接点A和铰接点B;所述连杆8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摇杆82的一端和第二摇杆84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杆83和第二摇杆84的铰接点处、第一摇杆8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吊接元件9;此处的吊接元件9可以为挂钩、绳子、抓手等吊具,只要能时货物固定在起重机上的结构均可以,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详细解释的抓手;所述两吊接元件9分别位于固定板8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摇杆82的中部连接有第一电机85;第一电机85固定设置在固定板81的底部,其动力输出轴贯穿固定板81与第一摇杆8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5带动第一摇杆82转动,并带动第二摇杆84转动,使两吊接元件9由固定板81的左右两侧运动至固定板81的前后两侧。

所述门架机构还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1两端的支撑脚架2;所述支撑脚架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主动轮22和第一从动轮21;所述第一主动轮22与第二电机连接,并跟随第二电机转动,带动门架机构移动。

所述两横梁1上均设有轨道;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移动平台10;所述移动平台10底部两侧均设有第二主动轮102和第二从动轮101;所述第二主动轮102和第二从动轮101均设置在轨道上;所述第二主动轮102与第三电机连接,并跟随第三电机转动,带动移动平台10沿两轨道移动。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卷扬机3、钢丝绳4和两个导杆5;所述卷扬机3设置在移动平台10上;所述钢丝绳4的一端贯穿卷扬机3的动力输出轴;所述钢丝绳4的两端向下贯穿移动平台10,并分别固定在安装板7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两个导杆5均竖直设置在移动平台10下方,并布置在移动平台10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导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平台10的底部,其另一端贯穿安装板7。所述导杆5为碳杆,可以减轻升降机构的重量;所述连接杆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吊接元件9。所述吊接元件9为抓手,抓手为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由电机控制开合的常见的抓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