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防盗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4710发布日期:2020-01-10 14:3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防盗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制包装盒,特别涉及到一种无需顶盖粘接就能实现防盗功能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网购已经成现代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生活的一部分。由于网购的发展,物流行业随之发展,而由此带来的就是商品的包装问题。现在物流中,包装通常采用包装盒,可是一般的包装盒可以被反复多次使用,可是由于这种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隐患,即偷盗现象。由于这种可以多次被使用的包装盒可以被打开,然后又完好无损的被封装完毕,从而形成了即便是被拆开过也不会被发现的情况。于是包装箱体开始增加防盗功能。现在普遍采用的办法是用塑料胶带将封口封死。这样一般不容易被打开,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不环保,另一方面,胶带缠少了基本没有用。于是包装行业中开始采用封口技术,即一旦封口,只要拆开则必然需要破坏箱体,否则不能打开。这种方方案虽然可以起到防盗作用,但是还是需要借助于封口带或是双面胶类的胶体进行粘合。否则依然不能起到防盗作用。目前市面的箱体一般通过箱盖进行最后的封状,箱盖通常是通过插舌与正面的箱体连接,这样,整个箱盖仅插舌部分连接,其中间部分与箱体没有连接,这也给一些人通过非正常手段打开盖体留有空间。为了防止偷盗还是一个办法用胶带封装。因此,尽管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各种方案进行防盗但是基本上都是借助于外力完成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不采用胶粘就能实现对箱体的封装,从而满足破坏性开拆的需求。

为完成上述实现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防盗盒,它是由箱体、箱底、顶盖、上防尘翼和下防尘翼构成,所述的箱体、箱底、顶盖、上防尘翼和下防尘翼是由一张纸板折叠而成,折叠成形后,其箱底与箱体被胶水住,顶盖的封口处设有上口插舌,上口插舌的与顶盖的盖面连接处设有撕拉条和胶条;其特征在于,在顶盖的两侧设有防拆舌,所述的上防尘翼上设有与防拆舌相配合的插孔;折叠成形后防拆舌插入至防拆舌的插孔内;所述的防拆舌呈头部宽于根部。所述的箱底是由底盖和一对下防尘翼构成,在底盖的两侧设有防拆舌,所述的下防尘翼上设有与上防拆舌相配合的插孔;折叠成形后防拆舌插入至防拆舌的插孔内;所述的防拆舌的根部较窄。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于,在顶盖的两侧设两个防拆舌,防拆舌被插入至防尘翼内,当装满物品时由于防拆舌被挤压或是因挤压而变形,因此,一旦开拆则防拆舌很难按原路径返回。又由于防拆舌本身是纸制品且被插入到箱体的内部,再加之被箱内的物挤压,因此一旦强行开拆必然会从根部断开。一旦断开,要想再封箱就要借助外力了,如粘胶类的,由此,收到货物的用户如发现该箱是用胶粘封箱或是其他方式实现封箱的便知道该箱体被开拆过。

为了进一步的增进产口的防盗功能,将防拆舌对应的插孔位于上防尘翼的翼面上,与防拆舌成一定的角度。设计成一定的角度的目的在于:在插入时,要将防拆舌进行一定的变形,从而与插孔对应。一旦插入插孔后,由于防拆舌的回弹变形,使得插孔与防拆舌形成一定的角度,从而防止防拆舌的退出,如若用力拔出,则会出现拔断防拆舌的结果。从而破坏坏箱体。

上述方案虽然可以有效的防止防拆舌回退,但是由于防拆舌长时间根部变形,容易发生自动断开的现象,因此将方案调整为:所述的与防拆舌对应的插孔是由两道切口构成,两道切口成一定角度相连,其中一道切口与防拆舌的根部相对应,另一道切口与防拆舌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在插入进变形,一旦插入后,防拆舌加弹变形后,自动进入第二道切口,从而保持常态形状,这样防拆舌便不容易从根部断开。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为增强箱体底部的支撑力。所述的箱底是由四片连接于箱体上的折板构成;其中箱底的两块下防尘翼是由直角梯形的支撑主体和长方形的连接舌构成;箱底的底盖是由一块呈“凹”字形的折板和一块呈“凸”字形的折板构成,“凹”字形的折板和一块呈“凸”字形的折板分别与正面或背面的体板连接;“凹”字形的折板与“凸”字形的折板顶部相配合;“凸”字形的折板的凸出部分扣接于“凹”字形的折板的凹口以内;并固定粘接于“凹”字形的折板上。所述的“凸”字形的折板由等腰梯形的主体和长方形的卡接板构成;所述的防尘翼的斜边与等腰梯形的两腰配合。所述的胶条采用双面胶。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胶条采用双面胶。采用凸凹对应交叉支撑,所述的“凸”字形的折板由等腰梯形的主体和长方形的卡接板构成;所述的防尘翼的斜边与等腰梯形的两腰配合。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箱底部的支撑。而且这种凸凹对接的设计在封胶固定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省去一部分胶条(因为这样胶条只有凸出部分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新型的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底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底折叠顺序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箱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一次性防盗盒,包括正面b,背面a,侧面c,糊头5,上防尘翼d,下防尘翼e,顶盖f,顶盖3,一对底盖,上述部分由一张纸板通过剪切而成;在顶盖3的两侧设有各设一片防拆舌4;在上防尘翼的上设有供防拆舌4插入的插孔8。在设计上防拆舌4的形状上略有讲究,如要将防拆舌4设计成近似于菱形的形状,其目的在于方便插入,同时一旦插进后,要拔出则会破坏防拆舌4,即由于防拆舌4根部较细,一旦强行拔出则会将其拔断,这样便起到了破坏盒体的作用。另外,本方案可以在顶盖3上设有胶带撕拉条,如图1所示,但是此时,防拆舌4依然有防拆的功能。这主要是因为,由于现有技术中没有防拆舌4,如若不缠胶带,则可以通过插舌9与背面的之间的空间,在不打开顶盖3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取走物品,有了中间防拆舌4,则要想在不撕开撕拉条就取走物品,则必须破坏防拆舌4,以此起到防盗现象。

在图1的箱底上是需要通过胶带将一对底盖粘连起来,以形成箱底。

那么,采用与箱盖同样的结构,把箱底设计成带有底盖的结构,通过在底盖侧设有防拆舌4,下防尘翼上设有插孔8,同样可以起到底部防盗。

图2和图3是另一种方案的箱底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得底部支撑力加强,从而增强产品底部的牢固度。

如图四块体板,即正面体板,背面体板,两块侧板体板,它们分别向下延申构成折成箱体底部;其中背面的板体向上延申形顶盖3;与之对应的正面板体向上延申形成正面插舌;四块体板中第一块体板或第四块体板向外设有设有糊头5,糊头5上设有胶条;折叠成形后与第四块体板或第一块体板连接,并通过将胶条的双面胶撕开后连接对面的体板,形成筒体。所述的箱底是由四片折板连接而成;与两侧体板连接的防尘翼是由对直角梯形的支撑主体和长方形的连接舌构成;与正面板体和背面板体相连接的是一块呈“凹”字形的折板和一块呈“凸”字形的折板6,“凹”字形的折板7与“凸”字形的折板顶部相配合;“凸”字形的折板的凸出部分扣接于“凹”字形的折板4的凹口以内;并固定粘接于“凹”字形的折板上。采用这样的箱体底部因为两块纸板(凸凹两块纸板)相互对接支撑,从而形成有力的支撑。在折叠后使用进,其底部显的特别的挺拔有力。底部固定采用胶条粘接,胶条的粘接部分仅为凸出部分。这样从底部与体板均封上口以后,整个箱体除了撕拉条其他地方均无法打开箱体,这样保证了箱体内物品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