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的隐蔽式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8214发布日期:2020-01-14 23:5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的隐蔽式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的隐蔽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仓库的产生和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和技术发展的结果。5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采用桥式堆垛起重机的立体仓库;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司机操作的巷道式堆垛起重机立体仓库;1963年美国率先在高架仓库中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立了第一座计算机控制的立体仓库。此后,自动化立体仓库在美国和欧洲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

中国对立体仓库及其物料搬运设备的研制开始并不晚,1963年研制成第一台桥式堆垛起重机,1973年开始研制中国第一座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15米),该库1980年投入运行。到2003年为止,中国自动化立体仓库数量已超过200座。立体仓库由于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很强的入出库能力、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而利于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等特点,已成为企业物流和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仓储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现有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物存放多是直接放置在仓库支架上,没有其他装置对货物进行固定,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高度较高,通常为三五十米之间,货物在存取时,容易移动,安全性较低,而市场上的固定装置多是安装在仓库外表面,较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立体仓库的隐蔽式固定装置,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将固定板隐藏在仓库支架内,采用隐蔽式技术方案对货物进行夹紧固定,提高了安全性,也提高了美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前仓库支架、后仓库支架、固定杆、固定板、固定轴、连接轴、电动升降杆、连接器、连接杆、感应装置、感应探头,前仓库支架和后仓库支架之间设有固定杆,前仓库支架和后仓库支架的上端表面均设有两块相互对应的固定板,每块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相同,固定板通过固定轴与前仓库支架相连接,并且固定轴设置在前仓库支架的内侧,固定板的底部设有连接轴,连接轴通过电动升降杆与连接器相连接,连接器通过连接杆与感应装置相连接,感应装置与感应探头相连接,并且感应探头设置在前仓库支架外侧的前端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感应探头为圆形感应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仓库支架和后仓库支架的结构相同,均为空心仓库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沿着固定杆的内侧与后仓库支架上的固定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对应设置在固定板的下方。连接器对应设置在固定板的下方,并且每个固定板的下方对应均设有一个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起来,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内,堆垛机上架着货物,然后将堆垛机移动到前仓库支架的前端,此时,感应探头感应到堆垛机,堆垛机将货物放置在前仓库支架和后仓库支架上后,堆垛机移开,此时感应装置通过连接杆控制连接器,连接器控制电动升降杆伸长,电动升降杆伸长后通过连接轴顶在固定板的底部,将固定板顶起,而固定板的一端通过固定轴与前仓库支架相连接,因此,固定板以固定轴为圆心向上转动,从而固定板将夹紧固定;若需要取出货物时,操作堆垛机移动到感应探头前端,感应装置通过感应探头感应到堆垛机后,感应装置控制电动升降杆松开并隐蔽,直至固定板的上端表面与前仓库支架的上端表面齐平,然后堆垛机取出货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将固定板隐藏在仓库支架内,采用隐蔽式技术方案对货物进行夹紧固定,提高了安全性,也提高了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对应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前仓库支架1、后仓库支架2、固定杆3、固定板4、固定轴5、连接轴6、电动升降杆7、连接器8、连接杆9、感应装置10、感应探头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前仓库支架1、后仓库支架2、固定杆3、固定板4、固定轴5、连接轴6、电动升降杆7、连接器8、连接杆9、感应装置10、感应探头11,前仓库支架1和后仓库支架2之间设有固定杆3,前仓库支架1和后仓库支架2的上端表面均设有两块相互对应的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上端表面与前仓库支架1和后仓库支架2的上端表面齐平,两块固定板4以固定杆3为轴线左右对称,每块固定板4的连接结构相同,固定板4通过固定轴5与前仓库支架1相连接,并且固定轴5设置在前仓库支架1的内侧,固定板4的底部设有连接轴6,连接轴6通过电动升降杆7与连接器8相连接,连接器8设置在前仓库支架1的内侧底部,连接器8通过连接杆9与感应装置10相连接,感应装置10与感应探头11相连接,并且感应探头11设置在前仓库支架1外侧的前端表面。

所述的感应探头11为圆形感应探头。

所述的前仓库支架1和后仓库支架2的结构相同,均为空心仓库支架。

所述连接杆9沿着固定杆3的内侧与后仓库支架2上的固定板4相连接。

所述连接器8对应设置在固定板4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起来,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内,堆垛机上架着货物,然后将堆垛机移动到前仓库支架1的前端,此时,感应探头11感应到堆垛机,堆垛机将货物放置在前仓库支架1和后仓库支架2上后,堆垛机移开,此时感应装置10通过连接杆9控制连接器8,连接器8控制电动升降杆7伸长,电动升降杆7伸长后通过连接轴6顶在固定板4的底部,将固定板4顶起,而固定板4的一端通过固定轴5与前仓库支架1相连接,因此,固定板4以固定轴5为圆心向上转动,从而固定板4将夹紧固定;若需要取出货物时,操作堆垛机移动到感应探头11前端,感应装置10通过感应探头11感应到堆垛机后,感应装置10控制电动升降杆7松开并隐蔽,直至固定板4的上端表面与前仓库支架1的上端表面齐平,然后堆垛机取出货物。

备注:感应装置10的一次感应需要在感应探头11感应不到堆垛机后,电动升降杆7才进行操作,电动升降杆7伸长对货物进行夹紧固定;感应装置10的二次感应则是在感应探头11感应到堆垛机时就即时进行操作,电动升降杆7收缩对货物松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连接稳定,将固定板隐藏在仓库支架内,采用隐蔽式技术方案对货物进行夹紧固定,提高了安全性,也提高了美观度。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