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吊具及其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2177发布日期:2020-01-21 23:0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吊具及其支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系统-汽车装配工艺及设备设施,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吊具及其支撑。



背景技术:

目前的总装皮卡系列车身是直接从车身厂靠积放链用吊具转运到总装内饰线装配,然后经升降段链接底盘线,与底盘合装,最终整车下线。总装是混线生产,车身繁多,分为匹卡系列,经典域虎5,域虎3等系列,而且还有单、双排之分。该种吊具支撑不仅要适应多种车身,而且还要保证各种车身经过积放链上、下爬坡,拐弯,平走,垂直上、下升降等多种轨迹路线不掉下来,所以吊具支撑的设计是重中之重。

由于车型多,会产生如下缺陷:

(1)、就目前吊具支撑而言,后支撑为固定式,位置采用折中,粗定位,满足单排和双排车身。因为完全靠摩擦力,所以车身在上、下爬坡,拐弯处有时会滑脱,导致停线和出现车身摔变形、划伤等质量问题。

(2)、经典域虎5和域虎3裙边两头凸,中间凹,不在一个平面上,但支撑前、中、后是一个平面。所以,支撑该车型,前后支撑到裙边,中间悬空,这样裙边易变形,产生质量问题;支撑摩擦力更小,车身在上、下爬坡,拐弯处滑脱概率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吊具及支撑,该支撑能满足所有车型转运,不滑脱,杜绝停线和出现车身摔变形、划伤等质量问题。且能够解决经典域虎5和域虎3车身裙边中间不悬空,造成裙边变形。解决单排和双排后支撑快速精准定位。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身吊具,包括吊起架、对称设置的框架及对称设置的托架,两个托架上对称设置一对固定前支撑、一对中间旋转支撑和一对滑动后支撑。

所述固定前支撑包括固定在托架上的前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前支撑架上的前支撑块以及设置在前支撑块前端的前弹簧阻挡压舌。

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块与前支撑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旋转支撑包括固定在托架上的中间支撑架、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架上的中间支撑块;所述中间支撑块通过旋转机构与中间支撑架连接;旋转机构能够调整所述中间支撑块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由锁紧销和拉环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动后支撑包括与可沿托架滑动的滑动支撑架,所述滑动支撑架通过其上设置锁紧螺丝锁紧在托架上,在滑动支撑架前后的托架上设置有前挡销和后挡销限定滑动后支撑的滑动范围;所述滑动支撑架另一端设置后支撑块以及设置在后支撑块后端的后弹簧阻挡压舌。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在原来支撑具有摩擦力基础上,增加前、后弹簧阻挡压舌,阻挡上、压坡,拐弯处,车身不下滑,从而保证在任何轨迹行径路线上行驶的可靠性。(2)因经典域虎5和域虎3裙边不在一平面上,将中间固定支撑设计成快速旋转机构并具有锁紧功能。旋转前中间聚胺脂支撑与前后支撑保持同面,旋转90°锁紧后,借用聚胺脂支撑卡槽面旁边上平面作为支撑面,该面高于前后支撑卡槽面,正好与车身裙边接触。这样就保证了前,中,后三个支撑面与裙边接触。(3)将后支撑设计成前后能快速移动,并具有锁紧功能,并增加前后定位挡销。保证单排与双排车身能精准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车身吊具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支撑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吊起架;2-框架;3-托架;4-固定前支撑;5-中间旋转支撑;6-滑动后支撑;41-前支撑架;42-前支撑块;43-前弹簧阻挡压舌;51-中间支撑架;52-中间支撑块;53-旋转机构;61-前挡销;62-后挡销;63-滑动支撑架;64-后弹簧阻挡压舌;65-后支撑块;66-锁紧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1-2,对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一种车身吊具如图1,包括吊起架1、对称设置的框架2及对称设置的托架3,两个托架3上对称设置一对固定前支撑4、一对中间旋转支撑5和一对滑动后支撑6。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前支撑4包括固定在托架3上的前支撑架41、设置在所述前支撑架41上的前支撑块42以及设置在前支撑块42前端的前弹簧阻挡压舌43。所述前支撑块42与前支撑架41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中间旋转支撑5包括固定在托架3上的中间支撑架51、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架51上的中间支撑块52;所述中间支撑块52通过旋转机构53与中间支撑架51连接;旋转机构53能够调整所述中间支撑块52位置。所述旋转机构53由锁紧销和拉环构成。

如图2所示:所述的滑动后支撑6包括与可沿托架3滑动的滑动支撑架63,所述滑动支撑架63通过其上设置锁紧螺丝66锁紧在托架3上,在滑动支撑架前后的63托架上设置有前挡销61和后挡销62限定滑动后支撑6的滑动范围;所述滑动支撑架63另一端设置后支撑块65以及设置在后支撑块42后端的后弹簧阻挡压舌64。

增加前、后弹簧阻挡压舌,阻挡上、压坡,拐弯处,车身不下滑,从而保证在任何轨迹行径路线上行驶的可靠性。将中间固定支撑设计成快速旋转机构并具有锁紧功能,旋转前中间聚胺脂支撑与前后支撑保持同面,旋转90°锁紧后,借用聚胺脂支撑卡槽面旁边上平面作为支撑面,该面高于前后支撑卡槽面,正好与车身裙边接触。这样就保证了前,中,后三个支撑面与裙边接触。将后支撑设计成前后能快速移动,并具有锁紧功能,并增加前后定位挡销。保证单排与双排车身能精准定位。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