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裁片及斜四边形展示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8496发布日期:2020-04-24 20:49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裁片及斜四边形展示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裁片,及由该裁片折叠形成的斜四边形展示纸箱。



背景技术:

企业进行产品展示的时候,很多都会用到展示柜。中国专利文献cn108669921a于2018年10月19日公开了“一种展示柜”,包括矩形框架形状的柜体,所述柜体为分层结构,在所述柜体的上部安装有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通过线路一方面与电源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线路与所述柜体内每一层内设置的待展示商品的电源接头电性连接或所述感应开关通过线路直接与所述待展示商品的电源线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开关自动感应经过其3-5米探测区域内的物体自动启动或关闭所述柜体内的待展商品。该方案提供的是一种典型的展示柜结构,包括顶和底以及横向连接的3个侧板,构成一个相邻面均彼此垂直的六面体,而展示面为空缺面,不设侧板,以便展品取放。在企业内使用的展示柜因为是固定式的,所以对重量和体积无需做过多考虑。如果是参加展会,参展企业如果自带展示柜,就需要慎重考虑展示柜的重量和体积。前述的现有方案,在重量和体积上都没有优势,储运困难,不适合外出参展使用。而且,前述现有方案提供的展示柜是一个相邻面均彼此垂直的六面体,规则方正,缺乏变化,不能很好的满足展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裁片,仅使用该种裁片就可以折叠成一个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该纸箱具有展示功能,在储运时具有显著的重量和体积优势。

一般的,四边形包括普通四边形和规则四边形,普通四边形无平行边无直角,规则四边形至少有一对平行边或有一个直角。进一步的,规则四边形中还包括最为常见的矩形和正方形。在纸箱领域,以矩形或正方形做纸箱截面形状非常常见,结构也很多,因此本方案所提供的斜四边形展示纸箱,是指其横截面形为状除了矩形和正方形以外的四边形,例如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规则四边形,也包括普通四边形,其共同特征是,至少其中一个夹角不是直角。因此该纸箱的形状实质上是缺失一个棱柱面的四棱柱形,有缺失的棱柱面将作为展示面,而缺失的部分将作为展示窗口。为了便于描述方位,如无特别指出,下文中对裁片、纸箱的方位描述,均以折叠成型后的纸箱以底部在下视线正对展示面的状态作为基准。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裁片,包括矩形的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三者底边等高,在侧方依次并列连接,第二侧板的另一侧的中部连接第一折叠板,下部连接第一折叠板下板;第一折叠板及第一折叠板下板的宽度与第二侧板的宽度对应,且第一折叠板下板的上下边均为垂直于第二侧板高度方向的直边;第三侧板的另一侧的中部连接第二折叠板,下部连接第二折叠板下板;第二折叠板及第二折叠板下板的宽度与第三侧板的宽度对应,且第二折叠板下板的上下边均为垂直于第三侧板高度方向的直边;第一侧板的高度方向的下侧边连接有四边形的底板,底板的对边连接有底板翻转板,底板翻转板为矩形,与底板连接的边的对边与四边形的下承载板的其中一边连接;底板翻转板的两自由边的长度与第一折叠板下板、第二折叠板下板的高度相等;底板的两自由边的长度分别与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的宽度相等;下承载板的两自由边分别与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的宽度相等;下承载板的两自由边还延伸有下承载板弯折边。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纸箱裁片,该裁片包括矩形的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三者底边等高,在侧方依次连接,这三者在折叠成箱后形成四边形纸箱的左、后、右三外侧壁。第二侧板的另一侧的中部连接第一折叠板,第三侧板的另一侧的中部连接第二折叠板,这两者在折叠成箱后向内翻折,形成四边形纸箱的左右两内侧壁,紧贴在左右两外侧壁内侧,形成双层结构。由于折叠成箱后的四边形纸箱的展示面是有缺失的,因此本方案在强度上具有优势。第二侧板的另一侧下部连接第一折叠板下板,第三侧板的另一侧下部连接第二折叠板下板,这两者向内折叠后,形成四边形纸箱内侧壁上的一条缝隙。当折叠成箱时,底板直接构成纸箱的底面,底板翻转板向上翻起,构成纸箱展示面的下部,而两下承载板弯折边分别插入两侧纸箱内侧壁上的缝隙内,实现配合插接关系以定位,从而使下承载板水平展开,形成一个展示平台,可供放置展示物。裁片的顶部可以参考裁片底部做相同处理,由于无需实现承载效果,因此也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按需设计。经过本方案的设计,使本裁片在无需钉固、糊合的情况下,仅靠自身折叠即可制成一个斜四边形展示纸箱,纸箱内设有一个展示平台可供展示使用。展示使用完毕,可以拆开纸箱恢复至裁片状态,以便储运。需要注意,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的顶部高度可以是一致的,从而可以形成一个水平的顶面,也可以是不一致的,可以形成一个斜的顶面。顶面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平面或者曲面。这种顶部结构的变化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展开。纸箱折叠成型后,其横截面形状即为底板翻转板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四边形,例如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也可以是其它普通四边形,而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及有缺失的展示面,就构成该四棱柱的四个侧面,任意两相邻侧面之间的夹角均可以是非直角的,任意一对侧面也可以是非平行的。

作为优选,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和第一折叠板下板、第二折叠板下板的外侧边上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定位凸点;对应的,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第三侧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定位通孔;定位凸点与定位通孔适配插接对应。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成对的向内翻折,两者的外侧边分别靠近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第三侧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本方案在。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外侧边上设计了定位凸点,在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第三侧板与第一侧板的连接处设计了定位通孔,形成插接配合结构,使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向内翻折后外侧边实现较好的连接固定效果,可以有效提高纸箱的结构强度。第一折叠板下板和第二折叠板下板也是相同设计。

作为优选,底板四边形的自由边还延伸有底板弯折边。底板为四边形,一边与第一侧板连接,一对边与底板翻转板连接,其余两个自由边被设计延伸有底板弯折边,折叠成箱时,两底板弯折边可弯折后分别插入第一折叠板与第一折叠板下板之间、第二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下板之间的夹层下方开口处,帮助纸箱下方的连接紧密。

作为优选,还设有至少一块中间隔板裁片;中间隔板裁片设有与下承载板形状尺寸相同的中间隔板;第一折叠板及第二折叠板上设有与中间隔板裁片数量对应的中间隔板安装结构。中间隔板裁片上的中间隔板,可以在弯折成箱之后作为可拆装的部件,安装在纸箱左右两侧壁之间,形成另一个展示平台,以充分利用纸箱内部空间,满足展示需要。中间隔板裁片与纸箱两侧壁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很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需自行选择。

作为优选,中间隔板的对应第一折叠板及第二折叠板的两侧边均延伸的设有中间隔板弯折边;对应的,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在对应位置上设有贯通的中间隔板安装缝,中间隔板弯折边与中间隔板安装缝适配插接。本方案给出的中间隔板裁片与纸箱两侧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两侧壁上开设中间隔板安装缝,在中间隔板裁片上设计两中间隔板弯折边,将中间隔板弯折边分别插入左右两侧壁上的中间隔板安装缝,以实现可拆装的连接。

作为优选,第二侧板在与第一折叠板连接的侧边上连接设有u形的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中间隔板安装缝为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下侧边及其延长线;第三侧板及第二折叠板设有相同结构。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在折叠成箱时,不会随所在的侧板整体向内弯折,而是仅弯折至与展示面齐平的位置。两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分别在左右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一种现有的连接方式将两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阻挡结构,用来阻挡放置在中间隔板上的展示物向外滑出。

作为优选,第一折叠板上设有上凸的中间隔板承载片,中间隔板安装缝为中间隔板承载片弯折后形成的间隙;第二折叠板上设有相同结构。该设计中,将中间隔板承载片设计为可向内侧翻折,一方面是充分暴露折叠板与侧板之间的间隙,方便中间隔板弯折边的插入,另一方面是使翻折后的中间隔板承载片对中间隔板形成良好的承载作用,提高承载能力。

作为优选,中间隔板依次连接中间隔板外翻板和中间隔板内翻板;中间隔板外翻板为矩形,一对边分别连接中间隔板和中间隔板内翻板,另一对边的长度与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的高度相等。中间隔板外翻板在折叠成箱时向上翻折,正好对应位于展示面的两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而中间隔板内翻板进一步向内向下翻转,并且通过合适的固定结构与纸箱侧壁固定,不但可将中间隔板的外侧边实现固定,同时还能更好的实现阻挡展示物品滑出的效果。

作为优选,底板翻转板的两自由边均连接有底板翻转板弯折边。该设计使底板翻转板翻折至展示面后,两侧的底板翻转板弯折边可向内插入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旁的间隙中,形成侧向的支撑,以提高底部结构的强度。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二,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四边形展示纸箱,使用如前所述的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裁片折叠而成(裁片的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0005段),包括侧方相邻依次连接的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沿连接边弯折形成四棱柱形的左右两侧壁,第一侧板位于后侧,前侧开放;第一侧板的下端连接有与四棱柱横截面形状适配的下承载板,下承载板弯折之后以横截四棱柱的形状由四棱柱的开放侧伸入至四棱柱内;还设有至少一个中间隔板,中间隔板的形状尺寸适配四棱柱的截面;四棱柱的左右两侧壁上对应的设有固定结构,中间隔板通过固定结构与四棱柱的左右两侧壁固定。

本方案设计的斜四边形展示纸箱,由前述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裁片折叠而成,包括了左、后、右三个侧壁、前方一个展示面,纸箱内部下方设有一个下承载板,上方还设有至少一个中间隔板。其中中间隔板是可拆卸的,可根据展示需要拆装。本纸箱拆开时仅是轻薄的裁片,在储运时具有极大优势,而在折叠成箱后可以实现普通展示柜的功能,满足使用要求,纸箱内的展示层数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折叠过程无需钉固,无需糊合,拆装方便自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仅使用裁片就可以折叠成一个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该纸箱具有展示功能,在储运时具有显著的重量和体积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箱体裁片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中间隔板裁片示意图。

图3至图8依次是实施例1中将图1和图2的裁片折叠成箱的步骤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箱体裁片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中间隔板裁片示意图。

图11至图16依次是实施例2中将图9和图10的裁片折叠成箱的步骤示意图。

其中:2a1底板,2a2底板翻转板,2a3下承载板,2b1顶板,2b2顶板翻转板,2b3上承载板,2c第一侧板,2d第二侧板,2e第三侧板,2f第一折叠板,2f1第一折叠板下板,2f2第一折叠板上板,2g第二折叠板,2g1第二折叠板下板,2g2第二折叠板上板,2h中间隔板,2h1中间隔板外翻板,2h2中间隔板内翻板,21下承载板弯折边,22定位凸点,23定位通孔,24底板弯折边,25中间隔板弯折边,26中间隔板安装缝,27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28中间隔板承载片,29底板翻转板弯折边。

图1、图2、图9、图10中,实线为切断线,虚线为弯折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实施例1为一种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裁片,包括箱体裁片和中间隔板裁片两部分,其折叠成箱后,箱体的截面形状为菱形。

如图1所示,本例的箱体裁片部分包括矩形的第一侧板2c、第二侧板2d和第三侧板2e,三者等高,第三侧板在左,第一侧板在中,第二侧板在右,三者并列连接。第二侧板的右侧的中部连接第一折叠板2f,下部连接第一折叠板下板2f2,上部连接第一折叠板上板2f2;第一折叠板下板、接第一折叠板上板的上下边均为垂直于第二侧板高度方向的直边。第三侧板的左以同样的方式连接第二折叠板2g,下部连接第二折叠板下板2g1,上部连接第二折叠板上板2g2;第二折叠板下板、第二折叠板上板的上下边均为垂直于第三侧板高度方向的直边。本例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下板、第一折叠板上板、第二折叠板下板和第二折叠板上板等宽。

第一侧板的高度方向的下侧边与菱形的底板2a1的底边连接,底板的与第一侧板连接的对边连接有底板翻转板2a2,左右两侧自由边延伸有底板弯折边24。

底板翻转板为矩形,与底板连接的边的对边与菱形的下承载板2a3的底边连接。底板翻转板的左右两自由边的长度与第一折叠板下板第二折叠板下板的高度相等,该高度决定了下承载板的离地高度,且该两自由边上也设计有底板翻转板弯折边29,可向内侧翻折。底板的四边形的自由边的长度与第二侧板的宽度相等。

下承载板的左右两自由边分别与对应的第二侧板的宽度和第三侧板的宽度相等;下承载板的左右两自由边还延伸有下承载板弯折边21。下承载板与底板尺寸相同、形状对应。

本例中,裁片的顶部结构和底部结构相同,第一侧板的上端连接菱形的顶板2b1,顶板连接顶板翻转板2b2,顶板翻转板连接上承载板2b3。区别仅在于,顶板翻转板的宽度小于底板翻转板。

第一折叠板、第一折叠板下板、第一折叠板上板的外侧边上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定位凸点22;对应的,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的连接处设有定位通孔23。同样的,第二折叠板、第二折叠板下板、第二折叠板上板的外侧边上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定位凸点;对应的,第三侧板和第一侧板的连接处设有定位通孔。定位凸点和定位通孔适配对应,在第一折叠板、第一折叠板下板、第一折叠板上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二折叠板下板、第二折叠板上板向内翻折时,可适配的插接在定位通孔中。

如图2所示,中间隔板裁片设有与底板形状尺寸均相同的中间隔板2h。中间隔板外翻板2h1为矩形,一条边连接中间隔板,对边连接中间隔板内翻板2h2。中间隔板的两侧边为自由边,均延伸的设有中间隔板弯折边25。中间隔板内翻板的左右两侧延伸的设有弯折部,用来在折叠成箱时进行插接。本例中,使用到了2个中间隔板裁片。

回到图1的箱体裁片部分,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在上下方向的中部对应位置上各设有2个贯通的中间隔板安装缝26,中间隔板安装缝沿横向延伸,一个中间隔板裁片上的左右两中间隔板弯折边分别与一对中间隔板安装缝适配插接。本例中,第一侧板在与第一折叠板连接的侧边上连接设有u形的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27,中间隔板安装缝为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下侧边及其延长线。中间隔板外翻板为矩形,该矩形三面为自由边,仅内侧边与第二侧板连接。该矩形的高度与中间隔板外翻板、中间隔板内翻板的高度相同。第三侧板及第二折叠板设有相同结构。在折叠成箱时,中间隔板外翻板和中间隔板内翻板会将两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夹持在中间,三者紧贴的处于竖直状态,位于纸箱展示面上。第一折叠板上设有上凸的中间隔板承载片28,中间隔板安装缝为中间隔板承载片弯折后形成的间隙;第一折叠板上设有相同结构。中间隔板承载片可向纸箱内侧折叠。

本例的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裁片的折叠成箱过程包括留个步骤:

如图3所示,将箱体裁片部分的2c第一侧板,2d第二侧板,2e第三侧板置于竖直状态,将2a1底板、2a2底板翻转板、2a3下承载板向纸箱前方伸出成平摊状态。

如图4所示,2e第三侧板、2c第一侧板和2d第二侧板依次沿连接边弯折,使2e第三侧板构成纸箱的左侧壁,2c第一侧板构成纸箱的后侧壁,2d第二侧板构成纸箱的右侧壁。2b1顶板、2b2顶板翻转板、2b3上承载板也向前翻转至平摊状态,此时纸箱的5个面的轮廓初步形成。

如图5所示,将2f1第一折叠板下板和2g1第二折叠板下板均向内侧弯折至紧贴2d第二侧板和2e第三侧板,此时需要通过22定位凸点和23定位通孔的配合关系实现两者定位。同时将24底板弯折边夹持在2f1第一折叠板下板和2d第二侧板之间实现定位。然后向上翻折2a2底板翻转板,构成纸箱前方展示面的下部。2a2底板翻转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的折边分别插入2a2底板翻转板和2f1第一折叠板下板、2g1第二折叠板下板之间的间隙中。接着向内翻折2a3下承载板至水平状态,并将两29底板翻转板弯折边插入2f1第一折叠板下板、2g1第二折叠板下板之间的间隙中,两21下承载板弯折边分别插入2f1第一折叠板下板和2d第二侧板之间、2g1第二折叠板下板和2e第三侧板之间。完成本步骤后,纸箱的底部折叠完成,并且形成了一个由2a3下承载板提供的承载平面。由于本例中,2c第一侧板、2d第二侧板、2e第三侧板三者等宽,2a3下承载板是一个尺寸适配的菱形,因此形成的箱体截面形状即为2a3下承载板的菱形形状。纸箱的头部折叠方式与底部相同。由于本例中2c第一侧板、2d第二侧板、2e第三侧板三者等高,因此2b1顶板为沿水面延伸的平面。

如图6所示,将2f第一折叠板和2g第二折叠板向内侧弯折至分别紧贴2d第二侧板和2e第三侧板,并通过22定位凸点和23定位凹槽的配合关系实现两者定位。在此过程中,27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并不跟随同步弯折。

如图7所示,本步骤将中间隔板裁片和箱体裁片两部分组装起来。先将28中间隔板承载片向内翻折至水平,然后将中间隔板裁片以对应的方向放入箱体内,将两25中间隔板弯折边向下弯折,并插入在左右两侧的26中间隔板安装缝中,此时28中间隔板承载片的上端面与中间隔板裁片的2h中间隔板的下端面搭接,使2h中间隔板形成又一个水平的承载平面。中间隔板形状尺寸与2a3下承载板一致。

如图8所示,最后,可将27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向中间弯折。将2h1中间隔板外翻板向上翻折,再将2h2中间隔板内翻板向内向下翻折,通过2h2中间隔板内翻板的两侧的延伸部分插入2h中间隔板与2f第一折叠板、2g第二折叠板之间的间隙中,即可将27中间隔板弯折限位块夹持在2h1中间隔板外翻板和2h2中间隔板内翻板之间,实现定位。此时,整个纸箱折叠成箱完成。

纸箱裁片上还有一些折边、指孔、裁切圆角细节结构等,主要起到使用便利的作用,这些均系常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此处不再赘述。

本例的斜四边形展示纸箱,横截面形状为菱形,拥有三层承载平面,整体结构强度好,不易变形,而拆开的裁片则非常轻薄,便利储运。整个折叠成箱过程完全不需要钉固和糊合,使用非常方便。

实施例2

实施例2为另一种斜四边形展示纸箱裁片,包括箱体裁片和中间隔板裁片两部分,其折叠成箱后,箱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梯形的短边为纸箱的后侧壁,长边为纸箱的展示面,梯形的两侧边为纸箱的左、右侧壁。

本例的箱体裁片如图9所示,中间隔板裁片如图10所示,其主要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类似,唯2a1底板、2a3下承载板、2b1顶板和2b3上承载板的形状为与纸箱横截面形状相同的梯形,相应的2a2底板翻转板、2b2顶板翻转板的尺寸有所变化。

余同实施例1。

本例的裁片的折叠成箱过程参见图11至图16,其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折叠成箱步骤相同。折叠成箱后,本例即形成一个截面形状为梯形的展示纸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