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性好的卷扬机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6326发布日期:2020-04-10 16:1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性好的卷扬机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扬机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厢式电梯已广泛地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方便人们在高层建筑中上下。现有的厢式电梯包括竖置的井道、设于井道内的导轨、可在井道内沿导轨升降的轿厢以及驱动轿厢升降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带卷筒的卷扬机、钢丝绳以及滑轮组,卷筒包括与卷扬机配合的固接端以及向外延伸的悬置端,钢丝绳一端固接在卷扬机的卷筒上,另一端固接在轿厢上,中部缠绕在滑轮组上,卷扬机通过卷筒收放钢丝绳实现轿厢升降。现有的卷扬机通过固定架安装在井道底部,完成安装后,卷筒的轴线水平设置,其固接端中心与悬置端中心为等高设置,卷扬机底部与固定架顶面间夹设有缓振垫,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缓振垫是通过自身形变来起到减缓振动的作用,当轿厢内载荷较大时,轿厢的重力会通过钢丝绳传递至卷筒上,卷筒通过卷扬机对缓振垫起到拉伸形变作用,使得卷筒的悬置端会因上翘而高于固接端,这就导致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会沿卷筒周向侧壁滑动并脱离卷筒,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脱性好的卷扬机装配结构,通过斜向倾斜安装卷扬机来为卷筒预留形变摆动空间,确保卷筒在受力后不会出悬置端上翘的情况,进而提高钢丝绳的防脱性能,保证运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防脱性好的卷扬机装配结构,包括侧部设有卷筒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通过设于其下方的安装座固接在固定架上,卷扬机与安装座间夹设有缓振垫,所述卷筒的轴线与水平面间具有夹角a,1°≤a≤5°,所述卷筒朝向卷扬机的固接端高于所述卷筒背向卷扬机的悬置端,所述卷筒在受力时,所述悬置端向上摆动的幅度为b,b≤a。将卷扬机的安装方式由轴线水平安装改为轴线倾斜安装,使得卷筒的悬置端低于固接端,有效防止钢丝绳沿卷筒周向侧壁滑动并出现脱离卷筒的情况,确保钢丝绳平稳拖拽轿厢,确保电梯使用安全。当减振垫受力形变时,卷筒的轴线角度的变化幅度始终小于参数a,进而确保卷筒的悬置端始终不低于固接端。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卷筒的轴线互为平行设置,所述安装座以倾斜姿态安装在水平设置的固定架上,所述安装座顶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a。安装座与卷筒的轴线平行设置,确保安装座顶面与卷扬机底面平行设置,确保缓振垫的底面和顶面均匀受力,进而提高缓振效果,卷筒机与安装座以倾斜姿态安装在水平设置的固定架上,由此使得卷筒轴线与水平面间形成夹角a。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两端分别开设供安装座端部固接的第一固接孔和第二固接孔,所述第一固接孔低于第二固接孔设置。安装座通过与高度差异化设置的第一固接孔和第二固接孔连接,实现与固定架倾斜安装,还方便拆卸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接孔为竖置的腰形孔;或者,第二固接孔为竖置的腰形孔。由于螺栓可以在第一固接孔或第二固接孔内调整高度,使得安装座的倾斜角度可调,进而确保卷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参数a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结构包括竖向设置在井道内的导轨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架底面通过紧固件固接在井道底面上,侧壁通过紧固件与导轨固定支架固接。固定架分别与导轨固定支架和井道底面固接,提升卷扬机的定位性能,防止因轿厢重力过大而使得卷扬机脱离原有的预设工位,进而防止轿厢坠落的情况发生,确保使用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l形,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背向导轨固定支架端向上弯折形成竖板,所述横板贴合固接在所述井道的底面上,所述竖板上开设第二固接孔。所述固定架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与导轨固定支架贴合固接,所述衔接板靠近横板侧边缘弯折形成固接折边,所述固接折边的下部与横板背向竖板端固接,上部开设所述第一固接孔。固定架为分体式设计,有效降低成本。第一固接孔和第二固接孔设置在不同的部件上,还可以通过调节不同部件间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安装座的倾斜角度,提升参数a调节灵活性。固定架通过衔接板固接在导轨固定支架上,进而提升卷扬机的定位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卷筒周向侧壁间隔设置的限位板,所述卷筒周向侧壁上开设螺旋状线槽,所述限位板与线槽槽底间距离为c,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为d,d<c<2d。钢丝绳嵌入对应线槽后,钢丝绳径向外侧缘与限位板间距离小于钢丝绳直径,防止钢丝绳发生盘绕错位或偏移的情况发生,防止钢丝绳沿卷筒周向侧壁朝向固接端侧滑动脱离缠绕在卷筒与卷扬机衔接部的情况发生,确保运行安全。螺旋状的线槽方便钢丝绳嵌置定位,起到防止钢丝绳滑脱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缓振垫呈块状,所述卷扬机底部与缓振垫顶面匹配贴合,所述安装座顶面与缓振垫底面匹配贴合,卷扬机、缓振垫以及安装座间通过螺栓串联。缓振垫的底面与安装座间、缓振垫的顶面与卷扬机底面间紧密贴合,利用减振垫自身形变来吸收和缓冲卷扬机的振动。

作为优选,卷扬机底部设有带连接孔的支脚,缓振垫和安装座上设有穿孔,螺栓自下向上穿越安装座、缓振垫和支脚后与对应螺母螺接。螺栓对卷扬机、缓振垫以及安装座起到竖向限位作用,确保缓振垫有效吸收和缓冲来自卷扬机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卷扬机的安装方式由轴线水平安装改为轴线倾斜安装,使得卷筒的悬置端低于固接端,有效防止钢丝绳沿卷筒周向侧壁滑动并出现脱离卷筒的情况,确保钢丝绳平稳拖拽轿厢,确保电梯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卷扬机的装配结构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卷扬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卷筒,2、卷扬机,3、安装座,4、固定架,5、缓振垫,6、悬置端,7、固接端,8、第一固接孔,9、第二固接孔,10、导轨固定支架,11、衔接板,12、固接折边,13、限位板,14、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防脱性好的卷扬机装配结构,由侧部设有卷筒1的卷扬机2组成,所述卷扬机2通过设于其下方的安装座3固接在固定架4上,卷扬机2与安装座3间夹设有缓振垫5,所述卷筒1的轴线与水平面间具有夹角a,1°≤a≤5°,所述卷筒1朝向卷扬机2的固接端7高于所述卷筒1背向卷扬机2的悬置端6,所述卷筒1在受力时,所述悬置端6向上摆动的幅度为b,b≤a。

在实际操作中,钢丝绳以垂直姿态饶操固接在卷筒上,所述卷筒1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卷筒1朝向卷扬机2的固接端7高于所述卷筒1背向卷扬机2的悬置端6,卷筒1设于卷扬机2侧部,卷扬机2的底部通过缓振垫5固接在安装座3上,当卷筒1收到钢丝绳向上拉拽的作用力时,钢丝绳端部与缓振垫5间的距离形成力臂,使得卷筒1的悬置端6会向上翘起并带动缓振垫5产生形变,在此过程中,所述悬置端6向上摆动的幅度为b,通过对参数b进行限制来确保卷筒1在受力时其悬置端6始终不高于固接端7,进而保证钢丝横不会沿卷筒1周向侧壁滑动并出现从悬置端6脱离卷筒1的情况,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卷筒1的轴线与水平面间具有夹角a。当钢丝绳以非垂直姿态绕置在卷筒上时,水平面变为与钢丝绳垂直设置的平面为基准面,夹角a为卷筒的轴线与基准面间的夹角,确保钢丝绳的施力方向与卷筒周向侧壁互为垂直,防止钢丝绳施加的拉拽力在通过卷筒周向侧壁的转化后形成驱使钢丝绳脱离卷筒的作用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当钢丝绳受力并向卷筒1施加向上拉拽的作用力时,卷筒1轴线倾斜设置,且卷筒1的悬置端6轴心低于固接端7轴心设置;同理,当钢丝绳受力并向卷筒1施加向下拉拽的作用力时,卷筒1轴线倾斜设置,且卷筒1的悬置端6轴心高于固接端7轴心设置,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卷扬机2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装配:

1.将带有卷筒1的卷扬机2安装至安装座3上,卷扬机2底面与安装座3间通过螺栓串联缓振垫5,完成安装后,卷筒1轴线与安装座3互为平行设置,确保缓振垫5顶面和底面受力均衡;

2.将衔接板11安装至本体上,由此形成第一固接孔8和第二固接孔9相对位置固定的固定架4;

3.固定架4通过衔接板11固接至导轨固定支架10底端侧部,并通过横板固接在井道底面上,使得固定架4位置固定且具有较好的抗拉拽性能;

4.将安装座3插入衔接板11和竖板间的空间,并通过紧固件与对应的第一固接孔8和第二固接孔9连接;

5.调整安装座3的角度,并通过拧紧紧固件的方式与对应的第一固接孔8和第二固接孔9固接。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卷扬机2装配。在使用时,钢丝绳一端与轿厢固接,另一端绕过滑轮组并嵌置卷绕在卷筒1的线槽14内,当轿厢需要上升时,卷扬机2通过卷筒1收绕钢丝绳实现,当轿厢需要下降时,卷扬机2通过卷筒1放绕钢丝绳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卷筒1的轴线与水平面间具有夹角a,a=2°,确保卷筒1在减振垫形变后仍旧具悬置端6端面轴心不高于固接端7端面轴心的结构。具体地,参数a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1°、3°、5°等,只要满足1°≤a≤5°的要求并确保卷筒1在减振垫形变后仍旧具悬置端6端面轴心不高于固接端7端面轴心的结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安装座3与所述卷筒1的轴线互为平行设置,所述安装座3以倾斜姿态安装在水平设置的固定架4上,所述安装座3顶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a。卷扬机2通过斜向安装在固定架4上的安装座3实现倾斜设置,既确保减振垫受力均衡,还保证卷筒1能在减振垫形变后仍旧对钢丝绳具有较好的防脱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固定架4两端分别开设供安装座3端部固接的第一固接孔8和第二固接孔9,所述第一固接孔8低于第二固接孔9设置。所述第一固接孔8为竖置的腰形孔,第二固接孔9为竖置的腰形孔。竖置的腰形孔能为装配安装座3用螺栓提供竖向活动空间,方便安装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参数a进行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装配结构包括竖向设置在井道内的导轨固定支架10,所述固定架4底面通过紧固件固接在井道底面上,侧壁通过紧固件与导轨固定支架10固接。轿厢沿导轨固定支架10升降,卷扬机2设置在导轨固定支架10侧方,有效缩短钢丝绳两端竖向投影间的水平距离,进而确保钢丝绳以垂直姿态与贯通缠绕,提高钢丝绳的防脱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固定架4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l形,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背向导轨固定支架10端向上弯折形成竖板,所述横板贴合固接在所述井道的底面上,所述竖板上开设第二固接孔9。所述固定架4包括衔接板11,所述衔接板11与导轨固定支架10贴合固接,所述衔接板11靠近横板侧边缘弯折形成固接折边12,所述固接折边12的下部与横板背向竖板端固接,上部开设所述第一固接孔8。横部背向竖板端设有与固接折边12匹配贴合的弯折,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来提高固接稳定性,防止本体以固接折边12中心发生偏转。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所述卷筒周向侧壁间隔设置的限位板13,所述卷筒周向侧壁上开设螺旋状线槽,所述限位板与线槽槽底间距离为c,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为d,d<c<2d。线槽槽底与限位板间距离不能容纳两根叠置的钢丝绳,进而防止各圈钢丝横间发生跨越错位的情况,进而防止钢丝绳沿卷筒1周向侧壁滑动,提高防脱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缓振垫5呈块状,所述卷扬机2底部与缓振垫5顶面匹配贴合,所述安装座3顶面与缓振垫5底面匹配贴合,卷扬机2、缓振垫5以及安装座3间通过螺栓串联。

在实际操作中,卷扬机2底部设有带通孔的支脚,缓振垫5和安装座3上设有穿孔,螺栓自下向上穿越安装座3、缓振垫5和支脚后与对应螺母螺接,减振垫可活动地串联在螺栓上,既防止减振垫与卷扬机2和安装座3出现脱离的情况,还确保减振垫具有形变空间,确保缓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