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袋的一种折叠捆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1849发布日期:2020-01-17 21:0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包装袋的一种折叠捆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的一种折叠捆扎机,具体的说是一种首先对包装袋进行自动折叠,然后再采用环形皮筋对折叠起来的包装袋进行自动捆扎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袋是一种具有两个提手状态的塑料包装袋,也称方便袋、背心袋、购物袋等。经过制袋机自动生产出来的包装袋,一般都是几十条为一本整齐的摞放到一起。为便于存放、销售和使用,这些包装袋需要经过多次折叠,首先需要对包装袋的两个提手进行折叠,然后再根据包装袋的长短或市场需求再折叠几次,最终被折叠成长条状,然后再在长条状包装袋的中间位置用环形橡皮筋进行捆扎。所谓的捆扎,就是将具有弹性的环形橡皮筋撑开然后套在包装袋的中间位置。

对于包装袋的自动折叠装置,发明申请公布号cn107839294a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制袋机折袋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其主要由前角折叠机构、梯形前折板机构、压袋弯钩、后折板、导向板、两侧压板、插板机构、链传动机构、传输夹等构成。其中的前角折叠机构、梯形前折板机构、压袋弯钩属于提手折叠装置。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其一,包装袋的提手部位是不规则的,对比文件1是通过插板装置的插板将包装袋插入到u形传输夹之中的,因为u形传输夹是不能开合的,其空间是固定的。首先,如果空间太大的话折叠出来的塑料袋只是一个v字形的大体轮廓,不能折叠成型,一旦松开马上就会反弹;而如果将u形传输夹的空间设置的较小的话,那么在插板将包装袋插入的过程中会因两侧的包装袋厚薄不一的问题与u形传输夹内壁之间产生不同的阻力而导致预定折叠线偏离的状况。

在包装袋的提手折叠方面,授权公布号cn208361526u公开了一种手提袋折叠装置,该对比文件主要公开了关于包装袋的提手折叠装置;还有公布号为cn109264120a公开了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其公开了可调托板机构和u型推折板机构的技术内容。在包装袋的尾部折叠装置方面,授权公告号cn103043243b公开了塑料袋自动折叠捆扎机的一种尾部折叠装置。其主要包括机架、翻折板转轴、翻折板、翻折板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升降装置、压杆伸缩装置。

在捆扎方面,采用环形橡皮筋对包装袋进行捆扎的捆扎装置有:申请公布号cn108773518a公开了一种塑料制袋机的自动捆扎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2)。其包括:塑料袋送料机构(塑料袋输送装置)、皮筋整理输出机构(即振动盘装置)、捆扎机构(即皮筋撑开装置),其捆扎机构包含皮筋转送机构,该皮筋转送机构可以从振动盘装置中抓取到单个的皮筋并运送到撑开器上,撑开器上设有撑杆可以将环形皮筋撑大,该撑开器上还包含脱筋板机构,用于将撑开的皮筋推脱掉后捆扎到包装袋上。对比文件2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公开的塑料袋送料机构包括产品输送机械手和产品输出夹两部分构成,实际上就是一组机械手从另一种机械手中倒过来然后又插入皮筋撑开装置之中的,这种“倒手”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到手时容易把本来折叠好的包装袋抓变形。申请公布号cn109733657a(以下简称对比文件3)公开了一种塑料袋捆扎机,其公开的皮筋撑开装置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还设有上侧撑杆、底侧撑杆、两侧撑杆、撑开气缸,所述的振动盘上还设有u型缺口,所述的支架上还设有插入运动机构。对比文件3与对比文件2相比较,对比文件3省略了皮筋转送机构及其皮筋转送机械手,省略了脱筋机构,使得结构趋于简单。

无论是对比文件2还是对比文件3,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捆扎过程中,产品输送机械手或者是夹板装置只能夹住包装袋的一侧,包装袋的另一侧约一半的部分都处在机械手或夹板的外面。由于失去机械手或夹板的夹紧力,使得包装袋的一侧反弹膨胀,形成喇叭口状,其端面呈v字型,致使端面的面积大且不规则,包装袋端面的这种状态需要将皮筋撑得很大,否则包装袋插不进皮筋之中。而如果将皮筋撑得太大就极容易撑断,皮筋的破损率高。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较大型号的皮筋,这就增加了捆扎成本。并且捆扎出来的包装袋不平整、不规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包装袋的一种折叠捆扎机,首先对包装袋进行自动折叠,然后采用环形皮筋作为捆扎材料对折叠起来的包装袋进行自动捆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效率高的包装袋的一种折叠捆扎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装袋的一种折叠捆扎机,包括机架、振动盘装置、皮筋撑开装置、提手折叠装置、插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板装置对应的下方设有输送夹板装置,所述的输送夹板装置包括夹板、夹紧机构、夹板运动机构,在所述的夹板上还设有伸缩板机构,所述的伸缩板机构包括伸缩板和伸缩驱动机构,在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跟进运动机构。

所述的输送夹板装置,与所述的插板装置一起相互作用对塑料袋实施对折,并将包装袋夹紧成形,然后输送到与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的夹板可以是两块相对移动或相对摆动的板状体,在夹紧机构的驱动下可以平行移动或者圆弧摆动,从而使所述的两夹板之间能开能合。张开时所述的插板装置可以将包装袋插入到其中,使之形成一个v字形状态,夹紧时能够将v字形状态的包装袋夹紧成u字形,形成折叠状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板上还连接有夹板座,其中的一个夹板和夹紧机构固定在所述的夹板座上,另一个夹板连接在所述的夹紧机构上并可以在所述的夹板座上往复滑动。

作为夹板的又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板由一个平板和一个l的夹板构成,这种实施方式可以省略掉夹板座。

所述的夹紧机构包含一种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板之间的开与合。所述夹紧机构的驱动形式包括夹板之间的平行移动、圆弧摆动等。所述的夹紧机构的替代方式较多,诸如导杆气缸、滑台气缸、摆动气缸等等。在采用导杆气缸或滑台气缸作为夹紧机构时,所述的两个平板型夹板一个设在滑台气缸的缸体上,另一个设在滑台气缸的滑块上,这种实施方式可以不需要夹板座。

所述的夹板运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板及其所夹持的包装袋向所述皮筋撑开装置左右对应的位置运动。所述的夹板运动机构,其运动形式不仅仅包括前后纵向运动,也包括上下运动,也包括摆动运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板运动机构包括导轨、气缸,所述的导轨前后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夹板和夹紧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的导轨上,所述的气缸连接在夹板与机架之间。

作为夹板运动机构的多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夹板运动机构是一种电动滑台,所述的电动滑台前后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夹板和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电动滑台的滑块上。作为夹板运动机构的等同替代方式还有很多,诸如:滑台气缸、无杆气缸、摆动气缸、由气缸和摇臂构成的翻转部件等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夹板装置的夹板下面还设有挡袋杆,所述的挡袋杆前后方向设置。当所述的夹板传送装置的夹板开始向后移动时,所述夹板的下侧在所述挡袋杆的上面滑动一段距离,用于防止包装袋在两个夹板夹紧前向下漏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插板装置对应的下面还设有托袋装置,所述的托袋装置包括托袋杆和升降机构,所述的托袋杆连接在所述的升降机构上。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导杆气缸、滑台气缸,以及气缸驱动下的吊链、滑轮等。所述的托袋杆能够在前后两个张开了的夹板之间上下穿过。

所述插板装置的两侧向下对应的位置上还分别设有托板。所述的托板就是一种平板,所述的托板与对比文件1中公开的导向板具有相等同的技术特征,所述的托板之间在与插板向下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间隔空隙,用于辅助对折所述的包装袋,也用于放置支承包装袋。

所述的跟进运动机构,就是跟随着伸缩板的缩回而推移跟进的驱动运行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上,或者设置在所述的输送夹板装置上,用于驱动皮筋撑开装置或夹板装置随所述伸缩板的缩回而进行相对运动,使包装袋插入到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之中,即驱动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左右横向接近或者离开所述的输送夹板装置。所述的跟进运动机构包括两种运动方式:一是所述的输送夹板装置只进行前后纵向运动,其左右方向位置相对不动,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朝输送夹板装置的方向进行左右横向移动;另一种形式是皮筋撑开装置不动,输送夹板装置在进行前后纵向运动后,再向皮筋撑开装置的方向进行左右横向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跟进运动机构包括导轨、气缸,所述的导轨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的导轨上,所述的气缸连接在皮筋撑开装置与机架之间。

作为跟进运动机构的多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跟进运动机构包含电动滑台、导杆气缸、滑台气缸、无杆气缸等多种替代方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与所述提手折叠装置对应的机架位置上还设有尾部折叠装置,用于对长度较长的包装袋多折叠一次。

所述的提手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插板装置,在本申请给出的多个对比文件中已经公开,可以参照上述对比文件实施;所述的振动盘装置,是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容器和震动器的组合,其中可以放置若干个环形皮筋。通过间歇震动能够使环形皮筋定向排列有序的沿着输出轨道逐一输出;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能够将振动盘装置中间歇逐个输出的环形皮筋抓取到并且放置到撑杆上,然后经过撑杆将内孔较小的环形皮筋撑大成一个大方口,并且能够将撑大的皮筋松开或滑脱到包装袋上。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可以是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捆扎机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对比文件2所述的捆扎机构与对比文件3公开的皮筋撑开装置在作用和效果上是基本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将提手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皮筋撑开装置、振动盘装置、插入装置、伸缩板机构等设置成左右两组,然后将输送夹板装置夹板的左右长度加长,可以一次分别夹紧左右两把包装袋的一侧,这样就可以与双线制袋机配合,形成双线包装袋折叠捆扎机,即一次可以同时折叠捆扎两把包装袋,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夹板装置和伸缩板机构与所述的插板形成一个折叠装置,初始状态下所述的夹板和伸缩板是松开的,两个夹板及两个伸缩板之间的空隙可以比对比文件1中所述的u型传输夹的开口还要大一些,在包装袋被插板插入的时候不至于因空间太狭窄而使其阻力太大发生偏移,所述的包装袋被插入到夹板内后只是形成一个大体的v字形。其二,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伸缩板既能随所述的夹板一起松开,也能够随夹板一起对包装袋实施挤压定型,在向皮筋撑开装置插入的时候伸缩板是随着皮筋撑开装置的靠近而逐渐缩回的,使包装袋逐步从伸缩板中露出并被可靠的送入到被撑开了的皮筋之中。避免了包装袋的一侧在插入过程中因缺少夹紧力而回弹膨大的问题,相比之下无需将皮筋撑得太大,减少了皮筋被撑断的几率,可以采用较小型号的皮筋进行捆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捆扎成本。

其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送夹板装置,他既属于包装袋的折叠装置,其夹板和伸缩板直接参与了对包装袋的折叠工作,属于包装袋折叠装置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夹板装置也属于包装袋捆扎装置中的输送装置(即对比文件2中所述的塑料袋送料机构),使包装袋的折叠装置和捆扎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无需倒手的情况下直接将包装袋送入到被皮筋撑开装置撑开了的皮筋之中,实现了对包装袋的自动折叠和自动捆扎的一体化,使包装袋的折叠机构和送料机构合二为一,在功能上彼此支持,并取得了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右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俯视示意图;

图4至图10是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右侧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俯视示意图;

图14至图18是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三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0至图22是实施例三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振动盘装置;12-提手折叠装置;13-插板;14-尾部折叠装置;2-输送夹板装置;21-夹板;22-夹板座;23--夹紧气缸;24-输送气缸;25-导轨;26-滑块;27-气缸;28-摇臂;29-转轴;3-伸缩板机构;31-伸缩板;32-导杆气缸;33--气缸;34-导轨;35-滑块;4--托板;5-托袋装置;51-托袋杆;52-升降气缸;53-导杆;54-导杆座;6-跟进运动机构;61-气缸;62--导轨;63-滑块;7-皮筋撑开装置;70-皮筋;71-撑杆;72-撑开气缸;73-支架;74-脱筋板;8-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全面的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三个实施例来进行具体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附图的左边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面,附图的右边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面,附图的下边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边,附图的上边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右边。

实施例一,实施例一的提手折叠装置12主要由前角折叠机构,梯形前折板机构、压袋弯钩机构、压板机构等构成;所述的尾部折叠装置14主要由后折板和摆动气缸等构成;所述的插板装置13主要由插板、插板气缸、导杆构成。对于提手折叠装置12和插板装置13及尾部折叠装置14请参照对比文件1;所述的振动盘装置11和皮筋撑开装置7请参考对比文件2或对比文件3具体实施。

如图1、图2所示:在机架1的上方安装插板装置13,在插板装置13对应的下方安装提手折叠装置12和尾部折叠装置14。在提手折叠装置12的下方和尾部折叠装置14的下方分别安装一个平板状的托板4,使两个托板4之间留有一个足以让包装袋能够上下通过的间隔空隙;在插板装置13对应的下方安装输送夹板装置2,输送夹板装置2包括由导轨25、滑块26、气缸24构成的夹板运动机构,以及夹板座22、两个夹板21、夹紧气缸23。在机架1的右侧前后方向安装导轨25,设置一个夹板座22,在夹板座22的上面后侧固定安装一个夹板21,在夹板座22的前侧安装一个夹紧气缸23,在夹紧气缸23上连接另一个夹板21,使两个夹板21的上下宽度宽于包装袋8的宽度;将夹板座22经过滑快26滑动安装在导轨25上;在夹板座22上连接气缸24的气缸杆,将气缸24的尾端安装在机架1上;伸缩板机构3包括伸缩板31,和伸缩驱动机构,伸缩驱动机构是一种导杆气缸32;将两个导杆气缸32分别安装在两个夹板21的外侧,在导杆气缸32的导杆座上分别连接伸缩板31,使伸缩板31的伸出方向与皮筋撑开装置7相对应。在尾部折叠装置14的后下方安装一个皮筋撑开装置7,在皮筋撑开装置的支架73上设置一个方口,在方口的周围安装4个撑杆71和撑开气缸72,使4个撑杆71围成的空间的上下距离大于包装袋8的宽度,小于夹板21的宽度;在皮筋撑开装置7相对应的位置安装一个振动盘装置11,对于振动盘装置11和皮筋撑开装置7的对应关系和安装方式可参考本申请给出的对比文件2和3具体实施,在此不再详述。跟进运动机构6包括导轨62和气缸61,在皮筋撑开装置7对应的下面机架上平行安装两条导轨62,将皮筋撑开装置的支架73经过滑块63滑动安装在两条导轨62上,在支架73与机架1之间连接气缸61。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导杆气缸32的缸杆座及伸缩板31都是伸出的,两个伸缩夹板31和两个夹板21都是松开的,两个夹板21的前后之间形成的空隙与插板13上下对应。当包装袋8被放置到提手折叠装置12和尾部折叠装置14的上面后,首先提手折叠装置12的两个前角折板将包装袋的两个提手折叠在梯形翻折板上,然后梯形翻折板机构再将包装袋8的前面部分连同两个提手一起向后面翻折,接着尾部折叠装置14也将包装袋8的尾部向前翻折,此时包装袋8处在两个托板4的上面;接着插板13下移触及到了包装袋8的前后中间位置,即预定折叠线位置,之后插板13继续向下移动,当处在插板13两侧的包装袋8经过两夹板21及两伸缩板31之间空隙的时候,使包装袋8对折成一个大体上类似于一个v字形的状态,形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之后,插板13释放抬起,此时包装袋8被插板13的下端塞到两个夹板21和两个伸缩板31之中,形成如图5所示的状态。在被插板插到两夹板的过程中,因为夹板21之间的空间较大,所以插板13前后两侧的包装袋8与夹板21及伸缩板31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不至于使包装袋的预定折叠线位置偏离插板。之后,夹紧气缸23打开驱动夹板21和伸缩板31将包装袋8夹紧,将包装袋的v字形状态挤压成u字形状态,并且包装袋8分别处在两个夹板21和两个伸缩板31中,并且两个夹板21和两个伸缩板31各夹持着包装袋8长度一半左右的部分。此时,包装袋8的右半部分被两个夹板21夹住,其左半部分被伸出来的两个伸缩板31夹住,形成如图7(右侧视图)所示的状态。之后,气缸24打开驱动夹板座22及夹板21和伸缩板31以及所夹持的包装袋8一起沿导轨25向后移动,当移动至与皮筋撑开装置7左右对应的位置时停止。此时,皮筋撑开装置7的皮筋转送机构已经从振动盘装置11中夹取到皮筋70并且放置到了四个撑杆71上,然后四个撑杆71在撑开气缸72的驱动下将环形的皮筋7撑大成方形,并且撑大了的皮筋70与输送夹板装置2及其所夹持的包装袋8左右对应,形成如图7所示的状态。接着,安装在夹板21两侧的两个导杆气缸32同时释放,驱动两个伸缩板31分别从包装袋8的两侧向回收缩,从而使包装袋8逐渐的从两个伸缩板31中露出,与此同时,气缸61打开驱动皮筋撑开装置的支架73沿导轨62向伸缩板31的方向移动跟进,使皮筋撑开装置7随着伸缩板31的缩回而跟进,随着伸缩板31的继续缩回和皮筋撑开机构的跟进,使包装袋8的一端逐渐伸入到被撑开了的皮筋70之中,形成如图8、图9所示的状态。此时,皮筋撑开装置7还需继续向右移动,因为两个夹板21的上下宽度大于上下撑杆71之间的距离,也即两个夹板21的宽度大于皮筋70的上下长度,当两个夹板21的左端面接触到皮筋70时,随着气缸61的继续驱动,两个夹板21的端面能够将皮筋70从四个撑杆71上推脱掉,被推脱掉的皮筋70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弹性捆绑到包装袋8的中间位置,形成如图10所示的状态。之后气缸61释放驱动皮筋撑开装置7向左移动复位,包装袋8从皮筋撑开装置7中抽回,之后夹紧气缸23释放使两个夹板21松开,捆扎好了的包装袋8从两个夹板21之间掉下来,实施例一的折叠捆扎工作完成。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的提手折叠装置是一种由可调托板机构、u型推折板机构等构成的塑料袋的首部折叠装置,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9264120a或cn208361926u的对比文件具体实施;如图11、图12、图13所示,伸缩驱动机构包括导轨34、滑块35、气缸33;在皮筋撑开装置7上设有脱筋板74;在插板装置13对应的下面还设有托袋装置5。

如图11、12、13所示:设置两个中空的夹板21,在两个夹板21的外侧分别安装一个滑块35,在两个伸缩板31的外侧分别安装一条导轨34,使两个伸缩板31的外侧分别滑动安装在滑块35上;在伸缩板31上连接气缸33,当气缸33工作时可驱动伸缩板31随导轨34向皮筋撑开装置7对应的方向往复运动。在插板装置13对应的下方机架上左右安装一个导杆座54,在导杆座54的中间位置安装一条气缸52,在气缸52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安装一条导杆53,在两条导杆53的上端和气缸52的缸杆上左右横向安装一条托袋杆51,使托袋杆51与插板13的底侧相对应。当气缸52工作时可驱动托袋杆51从两个夹板21和两个伸缩板31前后之间的空隙中上下穿过,当托袋杆51升起时其高度与托板4基本持平,调整气缸52的下降速度,使托袋杆51的下降速度低于插板13的下降速度。

实施例二的主要工作过程是:如图14所示,当包装袋8被放置到提手折叠装置12和尾部折叠装置14上后,其提手部位和尾部分别被翻折在两个托板4和托袋杆51上,然后插板装置13下移将包装袋8的中间位置即预定折叠线的位置压住在托袋杆51上,形成如图14所示的状态。然后气缸52打开驱动托袋杆51向下移动,插板装置13也继续向下移动,并且以快于托袋杆52的速度将包装袋8夹住在托袋杆51上向下移动,将包装的8插入到两个夹板21和两个伸缩板31之间的空隙中,形成对折,形成如图15所示的状态。然后,插板装置13抬起复位,托袋杆51下降到夹板21的下侧,可以挡住包装袋8,以防止从夹板中掉下来。接着夹紧气缸23驱动夹板21将包装袋8夹紧定型,形成如图16(右侧示意图)所示的状态。接着,安装在两个夹板21上的气缸33都打开分别驱动两个伸缩板31从包装袋8的两侧逐渐缩回,接着气缸61打开驱动皮筋撑开装置7沿导轨62向伸缩夹板31缩回的方向推移跟进,使包装袋8插入到被撑开了的皮筋70之中,形成如图17所示的状态。当皮筋撑开装置7使皮筋70跟进到包装袋8的中间位置时停止,形成如图18所示的状态。然后设置在皮筋撑开装置7上的脱筋板74打开将皮筋70从撑杆71上推脱滑落,脱筋板74属于公知技术,在对比文件2中已经公开。滑落的皮筋70在回弹力的作用下捆绑在包装袋8的中间,然后气缸61释放皮筋撑开装置7左移复位使包装袋8抽出来,然后夹紧气缸23释放使夹板21松开,折叠和捆扎好了的包装袋8落下,实施例二的折叠捆扎工作完成。

实施例三,实施例三的主要不同自处在于:如图19所示,夹板运动机构是一种摆动装置,包括转轴29、摇臂28、气缸27。将夹板21、伸缩板机构3、夹紧气缸23构成的夹板机构安装在转轴29上,将转轴29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在转轴29的一端安装摇臂28,在摇臂28上安装一条气缸27。

实施例三的主要工作过程如下:当包装袋8被插入到两个夹板21和两个伸缩板31之间后插板装置13抬起后,夹紧气缸23打开驱动两个夹板21将包装袋8夹紧,形成如图19所示的状态。之后,气缸27打开驱动摇臂27使转轴29摆动,从而使两个夹板21、伸缩板31以及被夹持的包装袋8向后摆动90度,形成如图20和图21(右侧示意图)所示的状态。之后,两个伸缩板31在气缸33的驱动下向夹板21中缩回,与此同时,气缸61也打开驱动皮筋撑开装置7跟进,在皮筋70跟进到包装袋8的中间位置时停止,形成如图22所示的状态。之后,脱筋板74打开将皮筋70从四个撑杆71上推脱,脱掉的皮筋70捆绑在包装袋8上,实施例三的捆扎工作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