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3240发布日期:2020-05-26 17:1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除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除菌剂,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而产生有害物质,被广泛的用于对家具、食品及饮用水进行消毒。

但液态的二氧化氯的稳定性较好,使用前需要在二氧化氯中添加活化剂对二氧化氯进行活化,但活化后的二氧化氯须立即使用,否则二氧化氯会分解而失去活性。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居家使用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商家一般提供液态的二氧化氯和固态的活化剂给用户,使用前将活化剂投入二氧化氯中,充分搅拌溶解后装入喷雾瓶中,通过喷雾瓶将活化了的二氧化氯喷涂在需要消毒除菌的物件的表面,这种活化方式比较繁琐,限制了二氧化氯在民用家居领域的应用,也容易造成二氧化氯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可方便的对二氧化氯进行活化,以满足民用家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包括:气雾剂瓶体、活化剂瓶体、喷雾泵、盖头、连接管、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

所述气雾剂瓶体用于盛放液态的二氧化氯,且所述气雾剂瓶体内充装有气雾推进剂,所述气雾推进剂使所述气雾剂瓶体内产生正压;

所述气雾剂瓶体的上部设有第一瓶口,所述第一吸管位于所述第一瓶口处,且所述第一吸管的底端伸入所述气雾剂瓶体内;

所述喷雾泵设置在所述第一瓶口处,并与所述第一吸管的顶端连接,且所述喷雾泵与所述第一瓶口密封连接;

所述盖头设置在所述第一瓶口处;

所述盖头的一侧设有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所述第一喷孔的轴向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喷孔的轴向呈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喷孔位于所述第一喷孔的前方;

所述盖头上设有喷雾泵按钮,所述喷雾泵按钮用于触发所述喷雾泵;

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盖头内,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喷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雾泵的出液口连通;

所述活化剂瓶体用于盛放活化剂;

所述活化剂瓶体与所述盖头连接,且所述活化剂瓶体位于所述第二喷孔的下方;

所述第二吸管的底端插入所述活化剂瓶体内,所述第二吸管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喷孔连通。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喷孔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喷孔的底部相切,且所述第一喷孔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喷孔的右侧相切。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盖头上设有螺纹孔;

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第二喷孔同轴心设置;

所述活化剂瓶体的第二瓶口处设有外螺纹,所述活化剂瓶体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上。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活化剂瓶盖;

所述活化剂瓶盖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适配,使所述活化剂瓶盖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盖合在所述活化剂瓶体上。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喷孔的下方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喷孔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喷孔同轴心设置;

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吸管的外径,所述第二吸管的顶端插接在所述通孔内,使所述第二吸管与所述第二喷孔连通。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吸管的顶面呈斜面,用于插入所述通孔内。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气雾推进剂为丙丁烷。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盖头上设有镂空部;

所述喷雾泵按钮为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镂空部处,且所述喷雾泵按钮位于所述喷雾泵的上方,所述喷雾泵按钮在下压时,用于触发所述喷雾泵。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固定器;

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部、第一弹性圆环带、第二弹性圆环带和连杆;

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盖头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带和所述第二弹性圆环带分别位于所述固定部的两侧;

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带用于套接在所述气雾剂瓶体上,所述第二弹性圆环带用于套接在所述活化剂瓶体上。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喷雾泵包括:阀座、阀杆、阀芯、弹簧和阀室;

所述阀座设置在第一瓶口处;

所述阀杆、所述阀芯和所述阀室设置在所述阀座内;

所述阀杆位于所述阀座的上部,所述喷雾泵的出液口设置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阀杆设有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内腔;

所述阀室位于所述阀座的下部,所述阀室设有进液通道;

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阀芯上,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阀芯相抵持,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阀室相抵持,所述阀芯用于使所述阀杆的内腔封闭,且所述阀芯用于在所述阀杆下降时,使所述阀室的进液通道封闭。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通过设置气雾剂瓶体、活化剂瓶体、喷雾泵、盖头、连接管、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喷雾泵和盖头设置在气雾剂瓶体的瓶口处,盖头的一侧设有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相互垂直设置,连接管位于盖头内,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喷孔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喷雾泵的出液口连通。活化剂瓶体设置在盖头上,第二吸管位于活化剂瓶体内,第二吸管的顶端与第二喷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使用时按压喷雾泵按钮,喷雾泵按钮触发喷雾泵,气雾剂瓶体内的二氧化氯经连接管从第一喷孔喷出,并在第二喷孔处形成局部真空(负压),通过负压将活化剂瓶体内的活化剂吸出,活化剂与二氧化氯瞬间混合,将稳定的二氧化氯即时活化,活化了的二氧化氯喷涂在需要消毒灭菌的物件的表面,即可完成对物件的消毒灭菌,方便了二氧化氯消毒剂在民用家居中的使用,且喷出的二氧化氯即时活化,不会造成气雾剂瓶体内的二氧化氯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盖头的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喷雾泵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气雾剂瓶体;11、第一瓶口;2、活化剂瓶体;21、第二瓶口;3、喷雾泵;4、盖头;41、第一喷孔;42、第二喷孔;43、喷雾泵按钮;44、螺纹孔;45、连接柱;451、通孔;5、连接管;6、第一吸管;7、第二吸管;71、斜面;8、固定器;81、固定部;82、第一弹性圆环带;83、第二弹性圆环带;84、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盖头的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的喷雾泵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包括:气雾剂瓶体1、活化剂瓶体2、喷雾泵3、盖头4、连接管5、第一吸管6和第二吸管7。

气雾剂瓶体1的内腔内盛放稳定的二氧化氯液体,且气雾剂瓶体1内充装有气雾推进剂,气雾推进剂使气雾剂瓶体1的内腔内产生正压,使得气雾剂瓶体1内的二氧化氯被压入到喷雾泵3内。

气雾剂瓶体1的上部设有第一瓶口11,第一吸管6位于气雾剂瓶体1的第一瓶口11处,第一吸管6的底端伸入到气雾剂瓶体1的内腔内,延伸至气雾剂瓶体1的底部。

喷雾泵3设置在气雾剂瓶体1的第一瓶口11处,喷雾泵3的底端与第一吸管6的顶端连接并连通,且喷雾泵3与气雾剂瓶体1的第一瓶口11密封连接。喷雾泵3的上部设有出液口,通过喷雾泵3将气雾剂瓶体1内的二氧化氯吸出,并从喷雾泵3的出液口喷出。

盖头4固定设置在气雾剂瓶体1上,位于气雾剂瓶体1的第一瓶口11处。

盖头4的一侧设有第一喷孔41和第二喷孔42,第一喷孔41和第二喷孔42呈垂直相交设置,即第一喷孔41的轴向呈水平设置,第二喷孔42的轴向呈竖直设置,且第二喷孔42位于第一喷孔41的前方。

盖头4上设有喷雾泵按钮43,按压喷雾泵按钮43,喷雾泵按钮43触发喷雾泵3,使气雾剂瓶体1内的二氧化氯从喷雾泵3的出液口喷出。

连接管5位于盖头4内,连接管5的一端与盖头4上的第一喷孔41连接并连通,连接管5的另一端与喷雾泵3的出液口连接并连通,从气雾剂瓶体1内喷出的二氧化氯经连接管5从盖头4的第一喷孔41喷出。

活化剂瓶体2内盛放有用于活化二氧化氯的活化剂。

活化剂瓶体2与盖头4连接,且活化剂瓶体2位于盖头4上的第二喷孔42的下方。

第二吸管7位于活化剂瓶体2的第二开口21处,第二吸管7的底端插入到活化剂瓶体2的内腔内,第二吸管7的顶端与盖头4上的第二喷孔42连接并连通。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例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通过设置气雾剂瓶体、活化剂瓶体、喷雾泵、盖头、连接管、第一吸管和第二吸管,喷雾泵和盖头设置在气雾剂瓶体的瓶口处,盖头的一侧设有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相互垂直设置,连接管位于盖头内,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喷孔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喷雾泵的出液口连通。活化剂瓶体设置在盖头上,第二吸管位于活化剂瓶体内,第二吸管的顶端与第二喷孔连通。本实施例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使用时按压喷雾泵按钮,喷雾泵按钮触发喷雾泵,气雾剂瓶体内的二氧化氯经连接管从第一喷孔喷出,并在盖头的第二喷孔处形成局部真空(负压),通过负压将活化剂瓶体内的活化剂吸出,活化剂与二氧化氯瞬间混合,将稳定的二氧化氯即时活化,活化了的二氧化氯喷涂在需要消毒灭菌的物件的表面,即可完成对物件的消毒灭菌,方便了二氧化氯消毒剂在民用家居中的使用,且喷出的二氧化氯即时活化,不会造成气雾剂瓶体内的二氧化氯的浪费。

可选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盖头4上的第一喷孔41和第二喷孔42相邻设置,第二喷孔42位于第一喷孔41的正前方,即第二喷孔42的顶面与第一喷孔41底部相切(第二喷孔42的顶面与第一喷孔41底部切面重合),第一喷孔41的外侧面与第二喷孔42的右侧相切(第一喷孔41的外侧面与第二喷孔42的右侧切面重合),使二氧化氯从第一喷孔41喷出时在第二喷孔42的上方形成最大负压,活化剂瓶体2内的活化剂可平稳吸出。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盖头4上设有螺纹孔44。螺纹孔44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

盖头4上的螺纹孔44位于第二喷孔42的下方,与盖头4上的第二喷孔42同轴心设置。

活化剂瓶体2的第二瓶口21处设有外螺纹,第二瓶口21上的外螺纹与盖头4上的螺纹孔44的内螺纹适配,使活化剂瓶体2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盖头4的螺纹孔44上,方便活化剂瓶体2的连接与拆卸。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活化剂瓶盖。

活化剂瓶盖(图中未画出)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活化剂瓶盖侧壁上的内螺纹与活化剂瓶体2的第二瓶口21上的外螺纹适配,使活化剂瓶盖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活化剂瓶体2连接。当不使用时,将活化剂瓶体2从盖头4上拆下,活化剂瓶盖盖合在活化剂瓶体2,方便活化剂瓶体2的存放和携带。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盖头4上的第二喷孔42的下方设有连接柱45,连接柱45与盖头4固定连接,连接柱45上设有通孔451。

连接柱45上的通孔451与盖头4上的第二喷孔42连通,且通孔451与第二喷孔42同轴心设置。

连接柱45上的通孔451的孔径小于第二吸管7的外径,将第二吸管7的顶端插接在连接柱45的通孔451内,使第二吸管7与第二喷孔42连接并连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吸管7的顶面呈斜面71,以方便将第二吸管7插入到连接柱45的通孔451内。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充装在气雾剂瓶体1内的气雾推进剂为丙丁烷,丙丁烷为低毒、低刺激性、无过敏性气体,采用丙丁烷作为气雾推进剂,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盖头4上设有镂空部。

喷雾泵按钮43为弹性件,设置在盖头4的镂空部处,喷雾泵按钮43的一侧与盖头4连接,且喷雾泵按钮43位于喷雾泵3的上方,向下按压喷雾泵按钮43,即可触发喷雾泵3,使二氧化氯从喷雾泵3的出液口喷出。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还包括:固定器8。

固定器8包括:固定部81、第一弹性圆环带82和第二弹性圆环带83和连杆84。

固定部81位于盖头4的下方,连杆84的顶端与盖头4固定连接,连杆84的底端与固定部81固定连接。

第一弹性圆环带82和第二弹性圆环带83分别位于固定部81的左右两侧,且固定器8的固定部81的宽度与气雾剂瓶体1和活化剂瓶体2之间的距离相当。

本实施例的除菌气雾瓶使用时,将第一弹性圆环带82套接在气雾剂瓶体1的侧壁上,再将第二弹性圆环带83套接在活化剂瓶体2上,使气雾剂瓶体1和活化剂瓶体2更加稳固的连接在盖头4上。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应用于二元包装的除菌气雾瓶,喷雾泵3包括:阀座、阀杆31、阀芯32、弹簧33和阀室34。

阀座(图中未画出)设置在气雾剂瓶体1的第一瓶口11处,与第一瓶口11密封连接。

阀杆31、阀芯32、阀室34设置在阀座的内腔内。

阀室34位于阀座的下部,阀室34的下端设有进液通道,第一吸管6的顶端连接在阀室34的进液通道处,与阀室34的内腔连通。

阀杆31的下端设置在阀室34内,阀杆31的上端从阀室34伸出,并伸出气雾剂瓶体1的第一瓶口11,阀杆31为中空杆,阀杆31的中空内腔与阀室34的内腔连通,喷雾泵3的出液口设置在阀杆31的顶端,与阀杆31的中空内腔连通。

阀芯32设置在阀室34内,弹簧33套设在阀芯32上,弹簧33的顶端与阀芯32的顶部抵持,弹簧33的底端与阀室34的底部抵持,在弹簧33的推动下,阀芯32的顶部将阀杆31的内腔封闭,向下按压喷雾泵按钮43,阀杆31向下移动,并克服弹簧33的弹力带动阀芯32向下移动,同时阀室34内的二氧化氯从阀杆31的内腔经出液口喷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