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7347发布日期:2020-04-07 20:5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升旋转机构,特别是涉及铝合金轮毂机加单元自动化行业应用。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轮毂机加单元自动化生产线上,轮毂在指定工位等待机器人抓取时,需要保证轮毂气门孔在同一特定角度位置,以减少后续计算量、降低机床定位误差,此时需要一种顶升旋转机构,使轮毂气门孔旋转到同一角度位置,该顶升旋转机构要求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定位精度高,误差在±0.1°范围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使等待机器人抓取的轮毂气门孔在同一特定角度位置,其特点在于结构简单,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的主体是主架辊道,在所述的主架辊道的下方安装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的顶升气缸行程为100mm;在所述的顶升气缸上方安装设置有移动框架;在所述的主架辊道的中间部位安装设置有4根平行的光轴导柱,所述的移动框架可沿所述的光轴导柱上下运动;在所述的移动框架上方安装设置有伺服减速电机,在所述的伺服减速电机上方安装设置有旋转主轴,在所述的旋转主轴上方安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顶升气缸、伺服减速电机、旋转主轴、支撑架的中心均在同一轴线上,且该轴线与所述的4根光轴导柱的中心重合;所述的顶升气缸在顶升出杆的状态下支撑架上表面距主架辊道输送面83mm。

新型顶升旋转机构在铝合金轮毂机加单元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了大量应用,结构简单,精度高,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新型顶升旋转机构的左视图。

附图2是新型顶升旋转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主架辊道1、顶升气缸2、光轴导柱3、移动框架4、伺服减速电机5、旋转主轴6、支撑架7、轮毂8。

当轮毂8在生产线上输送至主架辊道1的工位时,顶升气缸2出杆向上顶升,移动框架4沿光轴导柱3向上运动,移动框架4及移动框架4上的所有部件升起100mm;这样,轮毂8下表面就会与支撑架7的上表面接触,此接触平面高于主架辊道1的输送面83mm;接着,伺服减速电机5驱动旋转主轴6及支撑架7旋转,通过摩擦力带动轮毂8旋转,直至轮毂8气门孔到达特定角度位置为止,从而实现了轮毂8的气门孔角度位置一致。

上述实施例仅是优选的和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的精神做等同技术改进,这些都由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其特征是:该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的主体是主架辊道(1),在所述的主架辊道(1)的下方安装设置有顶升气缸(2),在所述的顶升气缸(2)上方安装设置有移动框架(4);在所述的主架辊道(1)的中间部位安装设置有4根平行的光轴导柱(3),所述的移动框架(4)可沿所述的光轴导柱(3)上下运动;在所述的移动框架(4)上方安装设置有伺服减速电机(5),在所述的伺服减速电机(5)上方安装设置有旋转主轴(6),在所述的旋转主轴(6)上方安装设置有支撑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气缸(2)、伺服减速电机(5)、旋转主轴(6)、支撑架(7)的中心均在同一轴线上,且该轴线与所述的4根光轴导柱(3)的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气缸(2)的行程为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气缸(2)在顶升出杆的状态下支撑架(7)上表面与主架辊道(1)的输送面距离为8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该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的主体是主架辊道,在所述的主架辊道的下方安装设置有顶升气缸,在所述的顶升气缸上方安装设置有移动框架;在所述的主架辊道的中间部位安装设置有4根光轴导柱,所述的移动框架可沿所述的光轴导柱上下运动;在所述的移动框架上方安装设置有伺服减速电机,在所述的伺服减速电机上方安装设置有旋转主轴,在所述的旋转主轴上方安装设置有支撑架;新型铝合金轮毂顶升旋转机构在铝合金轮毂机加单元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了大量应用,结构简单,精度高,故障率低。

技术研发人员:宋涛;李永伟;张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皇岛中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