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1679发布日期:2020-02-11 08:4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流配送领域,运输工具主要包括无人车、无人机、三轮车等等。当货物需要转运时,通常需要专人对装在运输工具上的货物进行拣选,再装入另一运输工具。当货物运送至目的地时,同样需要专人对货物进行拣选,再交到用户手中。如此,导致配送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该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包括:两组柜体,每组柜体包括多个堆叠成一排的箱体,所述箱体用于收容货物;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两组柜体之间,所述箱体面向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传送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将所述箱体内的货物取出;及两个防护帘组件,分别包括转轴和绕设于所述转轴的防护帘,所述两个转轴分别位于所述两组柜体底端,所述防护帘末端随着所述传送装置的升降而上下运动,使得防护帘能够将处于所述传送装置下方箱体的第一开口覆盖。

可选的,所述两组柜体之间设有竖直轨道和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竖直轨道的水平轨道,所述传送装置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水平轨道上。

可选的,所述货柜包括外壳,所述两组柜体和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底端,所述两个防护帘末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水平轨道两侧;所述外壳的侧壁设有供所述传送装置与无人车对接的第一窗口,和/或,所述外壳的顶壁设有供所述传送装置与无人机对接的第二窗口。

可选的,在运输工具移动过程中,所述传送装置位于所述竖直轨道的顶端,所述两个防护帘分别将所述两组柜体的多个箱体的所述第一开口覆盖。

可选的,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第一传输带,以将所述箱体内的货物传送给所述传送装置;和/或,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传输带,以将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货物传送至所述箱体内。

可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用于支撑货物的底板,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底板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向下转动,促使货物滑落至所述传送装置。

可选的,所述箱体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挡板,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二转轴,当所述底板绕所述第一转轴向下转动时,所述挡板同时绕所述第二转轴向上转动,以形成供货物滑落的通道。

可选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夹持货物的货叉,所述箱体的底板或顶板设有与所述货叉匹配的镂空部。

可选的,所述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开口以及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的门盖或卷帘门。

可选的,所述箱体分别包括架体和壳体,所述架体由多个金属件组装而成,所述壳体注塑成型于所述架体。

本申请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由于传送装置设置于两组柜体之间,当货物需要转运时,传送装置能够通过第一开口将箱体内的货物取出并传递给其他运输工具,当货物运送至目的地时,传送装置能够通过第一开口将箱体内的货物取出,并将其转送到其他的车载货柜中,不需要专人对货物进行分拣,从而能够实现无人对接,极大地提高了货物配送效率,并节省了人力;同时,设置防护帘组件将处于传送装置下方箱体的第一开口覆盖,从而将箱体内的货物限定于箱体内,如此,在运输工具配送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货物从第一开口滑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一个货柜被隐藏;

图3是图1所示的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的侧视图,其中传送装置位于货柜顶部;

图4是图3所示的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的侧视图,其中传送装置位于货柜底部;

图5是图1所示的箱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箱体的架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箱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自动装卸平台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1,该用于运输工具的货柜1包括两组柜体100、传送装置200和两个防护帘组件300。所述运输工具包括无人车、无人机、三轮车等。

每组柜体100包括多个堆叠成一排的箱体10,所述箱体10用于收容货物,例如:外卖、快递等等。所述传送装置200设置于所述两组柜体100之间,所述箱体10面向所述传送装置200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11,所述传送装置20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1将所述箱体10内的货物取出。两个防护帘组件300分别包括转轴30和绕设于所述转轴30的防护帘40,所述两个转轴30分别位于所述两组柜体100底端,所述防护帘40末端随着所述传送装置200的升降而上下运动,使得防护帘40能够将处于所述传送装置200下方箱体10的第一开口11覆盖。

由于传送装置200设置于两组柜体100之间,当货物需要转运时,传送装置200能够通过第一开口11将箱体10内的货物取出并传递给其他运输工具,当货物运送至目的地时,传送装置200能够通过第一开口11将箱体10内的货物取出,并将其转送到其他的车载货柜中,不需要专人对货物进行分拣,从而能够实现无人对接,极大地提高了货物配送效率,并节省了人力;同时,设置防护帘组件300将处于传送装置200下方箱体10的第一开口11覆盖,从而将箱体10内的货物限定于箱体10内,如此,在运输工具配送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货物从第一开口11滑落。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两组柜体100之间设有竖直轨道50和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竖直轨道50的水平轨道60,所述传送装置200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水平轨道60上。通过驱动传送装置200沿水平轨道60滑动,实现传送装置200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通过驱动水平轨道60沿竖直轨道50滑动,实现传送装置200在上下方向上的运动。

所述水平轨道60在升降传动装置(图未示)的驱动下沿着竖直轨道50上下运动。所述传送装置200在水平传动装置(图未示)的驱动下沿着水平轨道60来回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传动装置为传送带装置,所述水平传动装置为传送带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传动装置为齿轮齿条组件,所述水平传动装置为齿轮齿条组件。以上只是一些例子,并不限于上述例子。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货柜1包括外壳70,所述外壳70包括底壁75、顶壁76和两个相对的侧壁77,另外两侧呈开口状。所述两组柜体100和传送装置200设置于所述外壳70内,其中,所述两组柜体100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70的两侧开口处。两组柜体100可以通过紧固件等方式固定于外壳70内。所述转轴3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外壳70底端,所述两个防护帘40末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水平轨道60两侧。当水平轨道60沿着竖直轨道50上下运动时,所述两个防护帘40末端随着上下运动,如此,既能将位于水平轨道60下方的箱体10的第一开口11覆盖,避免货物滑落,又不妨碍传送装置200从水平轨道60上方的箱体内取得货物。

所述外壳70的侧壁设有供所述传送装置200与无人车对接的第一窗口71,和/或,所述外壳70的顶壁设有供所述传送装置200与无人机对接的第二窗口72。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外壳70的侧壁设有供所述传送装置200与无人车对接的第一窗口71,并且所述外壳70的顶壁设有供所述传送装置200与无人机对接的第二窗口72。如此,所述传送装置200移动至第一窗口71处,以实现将货物从货柜1转运至无人车,或者,将货物从无人车转运至货柜1中;所述传送装置200移动至第二窗口72处,以实现将货物从货柜1转运至无人机,或者,将货物从无人机转运至货柜1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70的侧壁设有第一窗口71。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70的顶壁设有第二窗口72。

在运输工具移动过程中,所述传送装置200位于所述竖直轨道50的顶端,所述两个防护帘40分别将所述两组柜体100的多个箱体10的所述第一开口11覆盖。如此,在运输工具移动过程中,所述两个防护帘40能够将所有箱体10内的货物可靠地限定于箱体10内,有效避免了货物因晃动而滑落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底部设有第一传输带12(参图5),以将所述箱体10内的货物传送给所述传送装置200;和/或,所述传送装置200包括第二传输带210,以将置于所述传送装置200的货物传送至所述箱体10内。如此,实现货物在箱体10和传送装置200之间传递。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包括用于支撑货物的底板15(参图7),所述底板15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1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16,所述底板15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16向下转动,促使货物滑落至所述传送装置200。如此,实现货物从箱体10传递至传送装置200。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0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第一开口11的挡板17,所述挡板17远离所述底板15的一端设有第二转轴18,当所述底板15绕所述第一转轴16向下转动时,所述挡板17同时绕所述第二转轴18向上转动,以形成供货物滑落的通道。如此,通过设置挡板17能够更可靠地将货物限定于箱体10内。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200包括用于夹持货物的货叉(图未示),所述箱体10的底板或顶板设有与所述货叉匹配的镂空部(图未示)。如此,传送装置200通过货叉从箱体10内抓取货物。

所述箱体10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1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开口19以及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9的门盖或卷帘门。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包括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9的门盖191和控制所述门盖191开启和关闭的电子锁192。用户可以打开门盖191,通过第二开口19从箱体10内取出货物,也可以通过第二开口19将货物放入箱体10内。

所述箱体10分别包括架体131和壳体132,所述架体131由多个金属件组装而成,所述壳体132注塑成型于所述架体131。如此,金属材质的架体131能够保证箱体10的刚度,塑料材质的壳体132使得箱体10重量轻、隔热性能佳,并且,由于柜体100由多个上述结构的箱体10构成,在运输工具移动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货柜1发生变形,同时,较小的重量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