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更换轴承的定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4467发布日期:2020-04-03 13:17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更换轴承的定滑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改进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快速更换轴承的定滑轮。



背景技术:

艾萨炉喷枪提升系统,由提升卷扬、喷枪小车、配重通过钢丝绳及链条连接组成,通过两组重型定滑轮改变连接钢丝绳走向。此种重型滑轮座与滑轮轴无法分离拆除,当滑轮轴承损坏时无法单独更换轴承,而是需要将滑轮座两侧板割开,取出滑轮才可拆卸轴承,这种滑轮轴承更换程序繁琐,拆卸和安装均费工费时,且会对滑轮座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公司技术人员根据此重型滑轮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探索研究并进行了结构改进,形成了一中独具特点的可快速更换轴承的定滑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制作方便、制作费用低、安全实用,能快速完成定滑轮轴承更换作业,且不会对滑轮座造成任何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可快速更换轴承的定滑轮包括滑轮座、滑轮体2、轴承5、主轴3、轴承压盖4和挡圈a6;所述轴承压盖4为中空的两级凸台结构,其内径与主轴3的外径相匹配;滑轮座包括滑轮座左侧板8和滑轮座右侧板1,设于滑轮体2的两侧,用于支撑滑轮体2,滑轮座左侧板8和滑轮座右侧板1均开设有与滑轮体轴承孔位于同一条中心线的固定孔,其中滑轮座右侧板1固定孔的内径与主轴3的外径相匹配,滑轮座左侧板8固定孔的内径与轴承压盖一级凸台4-1的外径相匹配,且滑轮座左侧板固定孔的外周开设有用于固定轴承压盖4的螺栓孔;轴承压盖一级凸台4-1外径与滑轮座左侧板固定孔的内径相匹配,且厚度与滑轮座左侧板8厚度相同,轴承压盖二级凸台4-2的圆周开设有与滑轮座左侧板所开螺栓孔相对应的螺栓孔11;轴承压盖4盖合在滑轮座左侧板8的外侧,并与滑轮座左侧板8通过螺栓连接,轴承压盖4的右侧抵紧轴承5的左侧面;主轴3的右端为凸台结构,左端端头设有锁紧螺纹3-2,右端凸台3-2抵紧滑轮座右侧板1,主轴3穿过滑轮座右侧板固定孔、轴承5和轴承压盖4,用锁紧螺母锁紧(锁紧螺母在附图中为画出);所述的用于固定轴承5的挡圈a6设置在轴承5与滑轮座右侧板1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轴承有两个,两个轴承之间设有用于固定两个轴承间距的挡圈b7。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轴与轴承内圈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主轴外表面粗糙度为1.6um。

作为优选,所述主轴左端锁紧螺纹的外径与主轴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轴承压盖、挡圈a的共同作用起到固定轴承的水平位置的作用;通过主轴右端的凸台结构设计和左端的锁紧螺纹以及轴承压盖的共同作用,起到稳定固定主轴的作用;滑轮左、右侧板的开孔结构,使整个主轴实现一体式贯穿与整个滑轮,锁紧螺纹与锁紧螺母之间的配合、以及主轴与轴承的间隙配合,可实现主轴的快速拆卸、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既能保证承重滑轮的正常运行,且不需要切割滑轮座侧板,即可实现滑轮轴承和主轴的快速更换;且结构简单、安装制作方便、投资费用低、安全实用,极大地提高了滑轮轴承更换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压盖剖视图;

图中,1-滑轮座右侧板、2-滑轮体、3-主轴、3-1-主轴凸台、3-2-锁紧螺纹、4-轴承压盖、4-1-轴承压盖一级凸台、4-2-轴承压盖二级凸台、5-轴承、6-挡圈a、7-挡圈b、8-滑轮座左侧板、11-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2所示,所述的可快速更换轴承的定滑轮包括滑轮座、滑轮体2、轴承5、主轴3、轴承压盖4和挡圈a6;轴承压盖4为中空的两级凸台结构,其内径与主轴3的外径相匹配,以便于主轴3穿过;滑轮座包括滑轮座左侧板8和滑轮座右侧板1,设于滑轮体2的两侧,用于支撑滑轮体2,滑轮座左侧板8和滑轮座右侧板1均开设有与滑轮体轴承孔位于同一条中心线的固定孔,使整个主轴3可一体式贯穿与整个滑轮;滑轮座右侧板1固定孔的内径与主轴3的外径相匹配,滑轮座左侧板8固定孔的内径与轴承压盖一级凸台4-1的外径相匹配,且滑轮座左侧板固定孔的外周开设有用于固定轴承压盖4的螺栓孔;轴承压盖一级凸台4-1外径与滑轮座左侧板固定孔的内径相匹配,且厚度与滑轮座左侧板8厚度相同,轴承压盖二级凸台4-2的圆周开设有与滑轮座左侧板所开螺栓孔相对应的螺栓孔11;轴承压盖4盖合在滑轮座左侧板8的外侧,并与滑轮座左侧板8通过螺栓连接,轴承压盖4的右侧抵紧轴承5的左侧面。挡圈a6设置在轴承5与滑轮座右侧板1之间,并抵紧轴承5的右端面;轴承压盖4和挡圈a的共同作用起到固定轴承5的水平位置的作用。

1.主轴3的右端为凸台结构,左端端头设有锁紧螺纹3-2,右端凸台3-2抵紧滑轮座右侧板1,主轴3穿过滑轮座右侧板固定孔、挡圈a、轴承5和轴承压盖4,其中主轴3的锁紧螺纹段3-1穿出轴承压盖4,并露于轴承压盖4外,主轴左端锁紧螺纹的外径与主轴外径相同,以保证主轴3顺利穿过整个滑轮;用与锁紧螺纹相匹配的锁紧螺母锁紧主轴的左端(锁紧螺母在附图中未画出),以保证主轴3的固定。所述主轴3与轴承5内圈之间间隙配合,以便于主轴3的拆装。组装时将轴承5预先装入滑轮内孔后,常温下可用手将主轴穿过轴承内圈和滑轮座右侧1固定板内孔,使滑轮定位。在使用中依靠挡圈a6、轴承压盖4及主轴锁紧螺母3-2的共同作用,对轴承内圈实现定位锁固,在轴承转动时不会对主轴3造成磨擦损伤。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轴承并排设置两个,以满足滑轮的承重需求,两个轴承之间设有用于固定两个轴承间距的挡圈b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拆卸:将锁紧螺母从主轴3的锁紧螺纹3-2上扭出,拆卸轴承压盖4与滑轮座左侧板8的连接螺栓,取下轴承压盖4,向右端旋动主轴3将主轴取出,取出挡圈a6,拆卸轴承5。

安装:依次安装轴承5、挡圈6和轴承压盖4,将主轴3依次穿过滑轮座右侧板1、挡圈3、轴承5和轴承压盖4,将锁紧螺母扭紧在主轴3的锁紧螺纹段。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