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纱的并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6987发布日期:2020-03-06 06:3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胶纱的并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粘胶纱的并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穿衣打扮,各种各样的服饰进入我们的生活,而服饰的大量生产也注定了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的纺织工厂已经不是以前的人工纺织,目前基本靠机械设备进行生产,纺织过程中就会用到大量的设备对布料进行加工,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对绒毛的并条处理,将多根棉纺条经并合、牵伸后制成一根棉纺条子的自动化设备称为并条机,然而在并条处理之前需要人工将堆积在料筒内的纱线取出,但是一般料筒深度较深,在人工取出时,需要向下弯腰,费时费力,甚至某些身材较小的人不能取出料筒底部的纱线,进而耽误并条处理进度,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粘胶纱的并条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粘胶纱的并条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底端四周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操作台的顶端设有收卷座和位于所述收卷座一侧的固定柱,所述操作台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两侧通过支撑杆与所述操作台连接,所述收卷座上设有收卷机构,所述固定柱的顶端设有若干个靠近所述支撑板一侧的限位座二,所述固定柱的顶端且靠近所述收卷座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限位座一,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衔接轴,所述衔接轴上套设有传动辊,所述操作台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辊下方的纱线筒,所述纱线筒的底端外部设有夹持座,所述纱线筒的内部设有升降筒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座为u形结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收卷座一侧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与设置于所述收卷座顶端的收卷辊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收卷座的顶端均设有与所述收卷辊端部相适配的容纳槽。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座二与所述限位座一的中间位置均设有限位孔。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筒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纱线筒内部的升降筒和位于所述升降筒底端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纱线筒内底端的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齿轮一连接,所述纱线筒的内底端设有固定栓座,所述固定栓座与螺纹筒连接,所述螺纹筒的外部套设有与所述齿轮一啮合连接的齿轮二,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升降筒底端中间位置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位于所述螺纹筒顶端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卡杆与所述纱线筒内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纱线筒的内部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卡杆活动连接的滑槽,所述螺纹筒的内底端设有缓冲垫。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座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台顶端对称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均与夹持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板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夹持板的内壁设有橡胶垫,所述夹持板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滑轮,所述操作台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滑轮相适配的活动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实现对纱线进行并条处理,同时提高了对纱线筒的夹持作用,为装置提高了工作稳定性,同时工作人员在拿取纱线筒内部物料时有效避免弯腰操作,具有省时省力作用,进而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粘胶纱的并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粘胶纱的并条装置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粘胶纱的并条装置纱线筒内部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粘胶纱的并条装置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操作台;2、支撑柱;3、收卷座;4、固定柱;5、支撑板;6、支撑杆;7、衔接轴;8、传动辊;9、纱线筒;10、夹持座;11、限位座一;12、限位座二;13、电机一;14、收卷辊;15、容纳槽;16、升降筒;17、电机二;18、齿轮一;19、固定栓座;20、螺纹筒;21、齿轮二;22、丝杆;23、固定环;24、卡杆;25、滑槽;26、固定板;27、螺纹杆;28、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粘胶纱的并条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粘胶纱的并条装置,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底端四周均设有支撑柱2,所述操作台1的顶端设有收卷座3和位于所述收卷座3一侧的固定柱4,所述操作台1的上方设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底端两侧通过支撑杆6与所述操作台1连接,所述收卷座3上设有收卷机构,所述固定柱4的顶端设有若干个靠近所述支撑板5一侧的限位座二12,所述固定柱4的顶端且靠近所述收卷座3的一侧中间位置设有限位座一11,所述支撑板5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衔接轴7,所述衔接轴7上套设有传动辊8,所述操作台1的顶端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辊8下方的纱线筒9,所述纱线筒9的底端外部设有夹持座10,所述纱线筒9的内部设有升降筒机构。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所述收卷座3为u形结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收卷座3一侧的电机一13,所述电机一13的输出轴与设置于所述收卷座3顶端的收卷辊14连接,很明显,电机一13带动收卷辊14进行旋转进而完成对多条纱线并条后进行收卷操作。

如图1所示,所述收卷座3的顶端均设有与所述收卷辊14端部相适配的容纳槽15,很明显,容纳槽15的设置有效的为更换收卷辊14带来方便。

如图1、2所示,所述限位座二12与所述限位座一11的中间位置均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设置有效的提高纱线移动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升降筒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纱线筒9内部的升降筒16和位于所述升降筒16底端的升降机构组成,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纱线筒9内底端的电机二17,所述电机二17的输出轴与齿轮一18连接,所述纱线筒9的内底端设有固定栓座19,所述固定栓座19与螺纹筒20连接,所述螺纹筒20的外部套设有与所述齿轮一18啮合连接的齿轮二21,所述螺纹筒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所述升降筒16底端中间位置连接的丝杆22,所述丝杆22上套设有位于所述螺纹筒20顶端的固定环23,所述固定环23的两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卡杆24与所述纱线筒9内壁连接,从上述设计不难看出,通过电机二17、齿轮一18、螺纹筒20、丝杆22、固定环23、齿轮二21和卡杆24的作用,有效的使得丝杆22进行升降进而带动升降筒16的升降操作,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拿取升降筒16中的纱线,省时省力,进而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弯腰拿取。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卡杆24移动的稳定性,在其所述纱线筒9的内部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卡杆24活动连接的滑槽25,所述螺纹筒20的内底端设有缓冲垫,缓冲垫的设置有效的缓解了丝杆22与螺纹筒20内底端的碰撞力度。

如图4所示,所述夹持座10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顶端对称设置的固定板26,所述固定板26的中间位置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7,所述螺纹杆27的一端均与夹持板28连接,从上述设计不难看出,通过旋转螺纹杆27,便于带动相邻两个夹持板28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进而便于对不同尺寸的纱线筒9进行夹持,提高纱线筒9的稳定性,进而为纱线的并条过程带来稳定性。

如图4所示,为了缓解夹持板28与纱线筒9侧壁的摩擦,同时避免在纱线筒9外壁产生划痕,将且所述夹持板28设置为弧形结构,且在其所述夹持板28的内壁设有橡胶垫,为了提高夹持板28移动的稳定性的同时减小夹持板28与操作台1的摩擦,在其所述夹持板28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滑轮,所述操作台1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滑轮相适配的活动槽。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将收卷辊14安装在收卷座3上的容纳槽15中并与电机一13的输出轴连接,进而根据不同尺寸的纱线筒9来旋转螺纹杆27,使得螺纹杆27带动相邻两个夹持板28相互靠近滑动,进而使得两个夹持板28对纱线筒9的外底端进行夹持,进而由于纱线筒9较深,且工作人员需要拿取位于升降筒16内部的纱线时,通过启动电机二17,使得电机二17带动齿轮一18旋转,进而通过齿轮一18与齿轮二21的啮合连接关系,使得齿轮二21带动螺纹筒20旋转,进而由于丝杆22与螺纹筒20的螺纹连接关系,并配合固定环23和卡杆24的连接关系,使得丝杆22在螺纹筒20的内部进行升降,进而丝杆22带动卡杆24在滑槽25的内部滑动,同时使得升降筒16上升,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拿取位于升降筒16内部的纱线,进而工作人员将纱线环绕传动辊8并分别贯穿限位座二12内部的限位孔,进而将多跟纱线融合贯穿限位座一11内部的限位孔并缠绕在收卷辊14上,进而启动电机一13,带动收卷辊14进行收卷,进而完成对纱线的并条过程。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实现对纱线进行并条处理,同时提高了对纱线筒9的夹持作用,为装置提高了工作稳定性,同时工作人员在拿取纱线筒9内部物料时有效避免弯腰操作,具有省时省力作用,进而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