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2933发布日期:2020-06-09 19:4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袋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双腔室软袋分为ab两个腔室,a腔室内填充粉末药,b腔室内填充液体(葡萄糖/盐水),当使用时,使得ab两个腔室连通,粉末药溶入到液体中,形成医用输液药。双腔室软袋在出厂前,需要对软袋进行检漏处理,剔除发生泄漏的不良品。双腔室软袋由于袋体较长,同时两端药物重量不同,导致采用普通的输送带进行输送时,容易发生滑动、斜歪现象,从而导致软袋出现误剪及漏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它主要是实现双腔室软袋输送有序,无歪斜通过检测通道,保证检测稳定性,降低误检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它由上下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压皮带和下托输送带组成;上压皮带和下托输送带的带面之间形成用于夹住双腔室软袋尾端的间隙;上压皮带的上下两面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负压腔部件;所述负压腔部件底面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分布的条形吸气缝;所述上压皮带的带面上分布有与吸气缝相配合的吸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压皮带和下托输送带的同一端的驱动辊筒上设置有驱动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下托输送带由并排均匀分布的动力辊筒并排组成;所述动力辊筒尾端通过驱动皮带相连;所述动力辊筒的外壁上分布有环形凹槽,相邻两动力辊筒之间通过连接皮带连接;连接皮带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动力辊筒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墙板上。

所述负压腔部件后端通过支架板安装在墙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双腔室软袋进入检测通道后,其尾部即刻进入夹持机构,通过上压皮带和下托输送带实现双腔室软袋的夹持,保证袋体整体同步有序输送;解决了双腔室软袋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打滑致使工位紊乱问题,解决了袋体瞬间滞留,产生叠袋隐患;解决袋体因歪斜造成高压检测不稳定现象。从本质上解决设备因袋体歪斜及打滑造检测过程频繁报警现象,提高检测设备运行效率,降低检测误检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压皮带与下托输送带的侧视图;

图3为上压皮带及负压腔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压皮带的安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压皮带与下托输送带的驱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双腔室软袋;51、驱动电机;71、下托输送带;711、动力辊筒;712、驱动皮带;713、连接皮带;73、支架板;75、快装气接头;76、负压腔部件;761、吸气缝;77、驱动齿轮;78、上压皮带;781、吸气孔;79、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

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它由上下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压皮带78和下托输送带71组成;上压皮带78和下托输送带71的带面之间形成用于夹住双腔室软袋10尾端的间隙;上压皮带78的上下两面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负压腔部件76;所述负压腔部件76底面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分布的条形吸气缝761;所述上压皮带78的带面上分布有与吸气缝761相配合的吸气孔781。

负压腔部件76为空心壳体,底面开出吸气缝761;负压腔部件76底面贴合上压皮带78的下层带内侧面设置;吸气缝761为长条形;当上压皮带78移动时,带面上的吸气孔781始终与吸气缝761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如图5所示,所述上压皮带78和下托输送带71的同一端的驱动辊筒上设置有驱动齿轮77相互啮合。上压皮带78端头的的驱动滚筒连接驱动电机51;当驱动电机51驱动上压皮带78端头的驱动辊筒旋转时,两个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77也跟着旋转,从而带动下托输送带71端头的驱动辊筒旋转,而下托输送带71的动力辊筒711通过驱动皮带712相互连接,因此整个下托输送带71也在旋转,从而输送双腔室软袋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下托输送带71由并排均匀分布的动力辊筒711并排组成;所述动力辊筒711尾端通过驱动皮带712相连;所述动力辊筒711的外壁上分布有环形凹槽,相邻两动力辊筒711之间通过连接皮带713连接;连接皮带713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动力辊筒711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墙板79上。由于双腔室软袋在检测过程中对位置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下托输送带采用并排均匀分布的动力辊筒711组成。

如图1所示,所述负压腔部件76后端通过支架板73安装在墙板79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

当双腔室软袋10进入本机构后,其尾端首先进入到上压皮带78和下托输送带71之间构成的间隙内,柔性夹持袋尾,袋体在下托输送带71的动力辊筒上输送过程中,马上被上压皮带78吸住,保证输送稳定性,同时不对软袋腔室造成损害。

上压皮带78上还可以增设张紧辊筒,张紧辊筒的位置可以调节,使得上压皮带的带面松紧程度可以调节,提高使用灵活性。

同时,本机构中,调整皮带间的间隙对于小装量的双室袋,靠上压皮带和下托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也能实现夹持,这个是现场实验过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由上下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压皮带(78)和下托输送带(71)组成;上压皮带(78)和下托输送带(71)的带面之间形成用于夹住双腔室软袋(10)尾端的间隙;上压皮带(78)的上下两面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负压腔部件(76);所述负压腔部件(76)底面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分布的条形吸气缝(761);所述上压皮带(78)的带面上分布有与吸气缝(761)相配合的吸气孔(7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皮带(78)和下托输送带(71)的同一端的驱动辊筒上设置有驱动齿轮(77)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输送带(71)由并排均匀分布的动力辊筒(711)并排组成;所述动力辊筒(711)尾端通过驱动皮带(712)相连;所述动力辊筒(711)的外壁上分布有环形凹槽,相邻两动力辊筒(711)之间通过连接皮带(713)连接;连接皮带(713)设置在环形凹槽内;所述动力辊筒(711)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墙板(7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腔部件(76)后端通过支架板(73)安装在墙板(79)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双腔室软袋尾部夹持机构,它由上下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压皮带和下托输送带组成;上压皮带和下托输送带的带面之间形成用于夹住双腔室软袋尾端的间隙;上压皮带的上下两面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负压腔部件;所述负压腔部件底面设置有沿输送方向分布的条形吸气缝;所述上压皮带的带面上分布有与吸气缝相配合的吸气孔。它主要是实现双腔室软袋输送有序,无歪斜通过检测通道,保证检测稳定性,降低误检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周绍辉;杜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正中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