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开门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8700发布日期:2020-09-15 19:08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开门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具体涉及一种侧开门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作为反复使用的货物运输装货容器,其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在现代物流运输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常规的集装箱都是在端部设置箱门,以从集装箱的端部进行货物装卸。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一些大型物料的装卸,人们设计出了顶部开口的集装箱,根据需要可在顶部开口处配置相应的遮布。

这样的方案虽然便于物料的装卸,但是会给集装箱的运输带来不便。由于集装箱顶部开口且只有遮布,在高速运输过程中大大影响物料在集装箱内放置的稳定性,如高速气流会大大影响箱体内的物料安置的稳定性,容易造成物料损坏;再者,这种敞口的结构在高速运行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这样顶部开口结构的集装箱无法运输一些轻质的物料(如煤灰等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高速气流会将吹散这些轻质物料,存在非常的安全隐患。

再者,这样顶部开口结构的集装箱无法用于重叠堆放,大大影响集装箱的实用性。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即安全又便于物料装卸的集装箱方案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集装箱结构在物料装卸,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新的集装箱方案。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开门集装箱,即安全又便于物料装卸,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开门集装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口,与顶板相连的第一侧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箱体上设置顶门和侧门,所述顶门与第一开口配合,并相对于第一开口设置,可相对于第一开口运动,以覆盖或打开第一开口;所述侧门与第二开口配合,并相对于第二开口设置在顶门上,可随顶门运动,以覆盖或打开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布满顶板的整个或部分顶板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布满第一侧板的整个或部分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顶门的一侧与箱体活动连接,而与之相对的一侧连接侧门。

进一步的,所述顶门的一侧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相对于顶门垂直设置,所述顶门的一侧通过连接件与箱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顶门驱动机构,所述顶门驱动机构驱动连接顶门,以驱动顶门相对于第一开口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侧门与顶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侧门可相对于顶门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顶门上设置有侧门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侧门,以驱动侧门相对于顶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顶门驱动机构与侧门驱动机构联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定位系统和/或数据接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创新的实现集装箱纵向侧面和顶部开门,并可实现侧面和顶部的打开和关闭,可实现多种装卸操作,方便物料的装卸,同时又能够保证物料运输的安全可靠性,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再者,本方案结构可靠性强,且不影响集装箱本身的结构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侧开门集装箱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侧开门集装箱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侧开门集装箱的开门状态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中侧开门集装箱的关门状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例针对现有集装箱的问题,采用侧面和顶部开门的设计方案,形成一种侧开门集装箱。

参见图1-3,其所示为本实例给出的侧开门集装箱的一种组成示例结构。

由图可知,本侧开门集装箱主要包括箱体100,该箱体100主要由框架110设置在框架上两端的端板、底部底板、两侧的侧板120以及顶部的顶板130相互配合构成。

对于该箱体100的具体规格形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赘述。作为举例,该箱体100优选采用标准规格的箱体结构。

在此基础上,本实例在顶板130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40,同时在与顶板相连的第一侧板121上开设有第二开口150,该第二开口150与第一开口140相连通,由此在集装箱的箱体的一侧面与顶部之间形成开口。

这里对于第一开口14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其可布满顶板的整个区域,即集装箱的整个顶部全部开口;也可以为占据集装箱顶板的部分区域。

作为举例,本实例中优选第一开口140布满顶板的整个区域,即使得集装箱的顶部整体为开口状态。

对于第二开口150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其可布满第一侧板121的整个区域,即集装箱的第一侧面整个为开口状态;也可以为占据部分的第一侧板121区域。

作为举例,本实例中第二开口150由上向下设置在第一侧面121上,其长度与第一侧面121纵向长度一致,第二开口150的宽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可为第一侧面121宽度的1/3-1/2。

针对该集装箱箱体在侧面和顶部的开口结构,本实例在箱体100上设置相应的箱门结构200,以用于对集装箱箱体顶部的第一开口140和侧面的第二开口150进行打开和关闭。

这里的箱门结构200包括顶门210和侧门220。

该顶门210的结构形式与第一开口140相配合,整体相对于第一开口140可活动的设置在箱体100上,这样该顶门210可相对于第一开口140运动,以实现覆盖或打开第一开口140。

对于该顶门210的具体构成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要能够保证相应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即可。

本实例中的侧门220结构形式与第二开口150相配合,整体相对于第二开口150设置在顶门210上,可随顶门210运动,以覆盖或打开第二开口150。该侧门220在顶门210覆盖或关闭第一开口140时,其也正好能够覆盖或关闭第二开口150。

同样的,对于该侧门220的具体构成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要能够保证相应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即可。

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使用和操作,本实例中的顶门210通过相应的铰链211与箱体进行铰接,这样既保证可活动连接,又保证可靠性。

作为举例,在具体实现时,本实例在箱体的第二侧面122顶部设置开设有相应的安置区123,用于与顶门210上的连接件212相配合。

对于该安置区123的长度及宽度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作为举例其长度优选与箱体顶部的第一开口140的长度相对应。由于本实例中第一开口140为整个箱体的顶部,故这里的安置区123的长度则优选为第二侧面122的长度。

本实例在顶门210的连接侧213设置连接件212,该连接件212与顶门210本体垂直设置,并沿顶门210的长度方向延伸分布设置(与安置区123相对应),这样能够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如此结构的连接件212的自由端作为整个顶门210的连接端,通过若干的铰链211通过安置区123与第二侧面122铰接。

如此,顶门210可绕铰链211整体相对于箱体顶部的第一开口140进行转动,以实现对第一开口140的关闭和打开。

作为举例,当顶门210绕铰链211正向转动,直至连接件212正好嵌入安置区123中是,连接件212此时垂直分布,而顶门210与连接件212为垂直连接,此时顶门210正好转动至水平且覆盖住整个箱体顶部,继而实现盖住整个第一开口140(如图4所示),将第一开口140关闭。

当顶门210绕铰链211方向转动,顶门210将整体背向第一开口140转动,离开第一开口140,实现第一开口140打开。同时基于连接件212的作用,整个顶门210将会向后偏移打开,以离开箱体,让开第一开口140上部空间区域(如图3所示),便于货物的装卸。

针对上述顶门210的设置结构,本实例在侧门220可活动的设置在顶门210的顶端侧214(与顶门连接侧相对),整体可相对于顶门210转动,这样既能够实现对第二开口的打开和关闭时,有避免侧门220随顶门210转动打开时,对第一开口140的影响。

作为举例,本实例中的侧门220优选若干铰链221可活动的安置在顶门顶端侧214,具体的安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由此使得侧门220能够相对于顶门210进行转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侧门220与顶门210之间的活动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铰链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任何的可行方案。

为了提高箱体100上顶门210和侧面220打开的效率,本实例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分别针对顶门210和侧面220设置顶门驱动机构230和侧门驱动机构240。

其中,顶门驱动机构230设置在箱体100上,并驱动连接顶门210,以驱动顶门210绕连接处相对于箱体进行转动,以实现对箱体顶部第一开口的打开和关闭;而侧门驱动机构240则设置在顶门210上,驱动连接侧面220,以驱动侧面220绕连接处相对于顶门210转动,配合顶门210的转动状态,实现对第二开口150的打开和关闭。

作为举例,这里的顶门驱动机构230优选两组驱动油缸231,这两组驱动油缸对称分布在顶门210的两侧,其固定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固定座232安置在箱体上,而驱动端则驱动连接顶门210,这里优选连接顶门210本体与连接件212的连接处,这样可通过油缸231来驱动顶门210绕连接处转动。

再者,侧门驱动机构240优选两组驱动油缸241,这两组驱动油缸对称分布在侧门220的两侧,其固定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固定座242安置在顶门210上,而驱动端则驱动连接侧门,这样可通过驱动油缸241来驱动侧门220绕连接处转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顶门驱动机构230或侧门驱动机构240的具体构成方案并不限于上述方案,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其它任何的可行的驱动结构,只要能够稳定驱动相应的顶门或侧门转动即可。如还可以采用气缸、驱动丝杠等等。

另外,对于上述顶门驱动机构230或侧门驱动机构240也不限于上述内容,同样也可以采用其它可行的方案。

针对上述驱动油缸构成的顶门驱动机构230和侧门驱动机构240,其动力可借助运输车辆或移动液压站。

同时,为了便于对顶门驱动机构230和侧门驱动机构240的控制,本实例还进一步配置相应的控制机构,这里控制机构的实现方案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限定。但是考虑到集装箱箱体并不是固定设置,这里优选采用无线的控制机构。

再者,顶门驱动机构230和侧门驱动机构240之间的工作配合关系,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两者可以同步联动,也可以分别独立工作。

作为举例,两者同步联动时,即顶门驱动机构230在驱动顶门210背向第一开口140转动,以打开第一开口140时,顶门210同步带动侧门220整体转动,使得侧门220也脱离第二开口150;与此同时,在顶门打开第一开口140的转动过程中,侧门驱动机构240也将同步驱动侧门220面向顶门210转动;在顶门驱动机构230驱动顶门完全打开第一开口140时,侧门驱动机构240也将驱动侧门220完全转向顶门内侧(如图3所示),实现快速完全打开第一开口140和第二开口150,且完全避开第一开口140上部的空间区域,便于物料装卸。

在顶门驱动机构230在驱动顶门210面向第一开口140转动,以关闭第一开口140时,顶门210同步带动侧门220整体面向第一开口140转动,使得侧门220也面向第二开口150转动;与此同时,在顶门面向第一开口140的转动过程中,侧门驱动机构240也将同步驱动侧门220背向顶门210转动;在顶门驱动机构230驱动顶门完全关闭第一开口140时,侧门驱动机构240也将驱动侧门220完全垂直于顶门,同步实现完全关闭第二开口150(如图4所示)。

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还可以在集装箱的箱体上设置相应的辅助部件,以提高本集装箱的实用性。

如可以在箱体上进一步设置相应的gps定位系统,相应的数据接口装置等等,具体可根据需求而定,此处不加赘述。

本实例构成的侧开门集装箱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应用时与常规集装箱一样可适用于各种运输车辆

整体箱体采用标准规格设置,在进行存储时,可重叠放置,可大幅提高堆场的使用效率。

再者,由于本侧开门集装箱实现集装箱纵向侧面和顶部开门,在装卸货物时,可实现行吊装卸吨袋的操作。在运输过程中,可完全关闭箱体,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