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8891发布日期:2020-07-29 02:1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钢下线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轧钢车间钢坯经过轧制进入冷床冷却成型,剪机剪切后,需通过下线区域打包收集,再吊运至指定区域。下线区域的收集主要靠两组输送链进行输送。现存在当圆钢输送至输送链架端部时,链架端部的导向链轮与链架滑轨之间存在间隙,当圆钢输送至此时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压,链条凹陷形成一个凹槽,链条转动时圆钢则在凹槽里旋转不前,出现圆钢原地自转不向前输送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操作工人为干预,人为干预不仅劳动强度大,影响生产节奏,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生产节奏,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设置在两输送链的过渡位置,包括固定板、气缸和拨料曲臂,所述固定板固定于一输送链的链架侧面,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前端设置接手,所述缸体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于固定板上;所述拨料曲臂通过第三销轴铰接于固定板,拨料曲臂与接手铰接,拨料曲臂受所述气缸驱动而能够相对所述链架上扬,在两输送链间形成过渡斜面。

优选地,所述拨料曲臂由主臂和支臂构成,所述支臂设置在主臂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接手铰接,推动主臂使一端上扬形成所述过渡斜面,所述主臂的另一端向下呈倒钩型,目的在于挡住后方圆钢防止其进入曲臂下方,避免造成卡死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仅需点按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即可解决了圆钢在凹槽内自转不向前输送的问题,避免了人为干预的高强度劳动,加快生产节奏消除了人为干预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作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设置在两输送链的过渡位置,包括固定板1、气缸7和拨料曲臂9,固定板1固定于一输送链的链架侧面,气缸型号为qgb80x160b-mp4,所述气缸7包括缸体3和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前端设置有接手8,缸体3通过第一销轴2铰接于固定板1上,拨料曲臂由主臂11和支臂10构成,拨料曲臂通过第三销轴6铰接于固定板1,所述支臂10设置在主臂11一端,通过第二销轴5与接手8铰接,气缸7推动支臂10运动,从而推动主臂11上扬形成过渡斜面12,所述主臂11的另一端向下呈倒钩型。

如图2所示,在生产过程中,当圆钢在凹槽处旋转不前时。操作工点按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换向阀得电换向,气缸7的活塞杆3伸出,拨料曲臂9受气缸驱7动而能够相对所述链架13上扬,在两输送链间形成过渡斜面12,将链轮与滑轨之间的凹槽内的圆钢拨出。圆钢继续向前输送进入打包区域,打包吊运。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设置在两输送链的过渡位置,包括固定板(1)、气缸(7)和拨料曲臂(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固定于一输送链的链架(13)侧面,所述气缸(7)包括缸体(3)和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前端设置接手(8),所述缸体(3)通过第一销轴(2)铰接于固定板(1)上;所述拨料曲臂通过第三销轴(6)铰接于固定板(1),拨料曲臂(9)与接手(8)铰接,拨料曲臂(9)受所述气缸(7)驱动而能够相对所述链架(13)上扬,在两输送链间形成过渡斜面(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曲臂(9)由主臂(11)和支臂(10)构成,所述支臂(10)设置在主臂(11)一端,通过第二销轴(5)与接手(8)铰接,推动主臂(11)使一端上扬形成所述过渡斜面(12),所述主臂(11)的另一端向下呈倒钩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设置在两输送链的过渡位置,包括固定板、气缸和拨料曲臂,固定板固定于一输送链的链架侧面,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前端设置有接手,缸体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于固定板上,拨料曲臂由主臂和支臂构成,拨料曲臂通过第三销轴铰接于固定板,支臂设置在主臂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接手铰接,气缸推动支臂运动,从而推动主臂上扬形成过渡斜面,主臂的另一端向下呈倒钩型。该圆钢下线自动拨料装置解决了圆钢在凹槽内自转不向前输送的问题,避免了人为干预的高强度劳动,加快生产节奏消除了人为干预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杜彬;邓杏永;朱彬彬;刘伟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