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物料自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4118发布日期:2020-05-22 21:0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物料自动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自动转运装置,特别是一种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物料自动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为7.5%。境内山脉众多,层峦叠嶂、绵延纵横,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贵州多条高速公路地形起伏大,沿线沟谷纵横,谷坡陡峻,峡谷深切,施工难度大,长大纵坡多,桥隧比高且集中,平均桥隧比大,气候条件相差大,弃方量大,防护工程量大且形式多等,造成施工组织难度高。在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条件下,无法修建施工便道或修建施工便道的难度和成本较大,桥梁下构和基础施工材料的运输成为制约整个施工组织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材料自动转运装置。该装置通过串筒将高处的投料装置与低处的储料装置连接起来,实现物料的快速输送,且底部的投料装置通过自动称重设备可实现自动投料、补料,以及投料完毕及时提示,整个过程均为无人操作,方便、快捷的同时,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物料自动转运装置,包括有设置在高处的投料斗,投料斗的出料口与沿坡面向下铺设的输送管道连接,输送管道的出料口位于设置在低处的储料斗的顶部,储料斗下方的物料输送通道处设有车载称重装置,车载称重装置后方设有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档墙背部为开关箱,混凝土挡墙正面设有压板,压板的背部与滑杆连接,滑杆伸入至混凝土挡墙的沉孔中,滑杆的另一端与连杆连接,连杆伸出至混凝土挡墙背部的开关箱中,位于沉孔中的连杆上套入有压缩弹簧,位于开关箱中的连杆端部与非金属板连接,非金属板上连接有第一导电板,第一导电板正面的开关箱内设有非金属架,非金属架上设有第二导电板,两块导电板间隔设置,且各与1根导线连接,车载称重装置前方设有与其相连接的显示屏,其中1根导线与储料斗底部的给料电机以及显示屏连接。

前述的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物料自动转运装置,所述储料斗外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下方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与支撑架之间设有承重弹簧和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控制箱与投料斗底部的给料电机电性连接。

前述的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物料自动转运装置,所述显示屏上安装有声控报警装置,声控报警装置与车载称重装置电性连接。

前述的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物料自动转运装置,所述车载称重装置前方的物料输送通道旁边设有位置提示杆。

前述的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物料自动转运装置,所述输送管道由多节串筒相互焊接而成。

前述的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物料自动转运装置,所述车载称重装置两侧设置有档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串筒将高处的投料斗与低处的储料斗连接起来,实现物料的快速输送,当运载车辆与压板接触时候,2块导电板接触,给料电机打开储料斗自动下料,同时车载称重装置实时对车辆进行称重,并将重量显示在显示屏上。当车辆装载量达到限定运载量时,司机将车辆开走,压板恢复,储料斗停止下料。投料斗向储料斗投料过程中,通过称重传感器实时测量储料斗中的物料多少,然后通过控制箱适时控制投料。整个过程可实现自动投料、补料,以及投料完毕及时提示,整个过程均为无人操作,方便、快捷的同时,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储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投料斗,2-输送管道,3-储料斗,4-物料输送通道,5-车载称重装置,6-混凝土挡墙,7-压板,8-滑杆,9-沉孔,10-连杆,11-压缩弹簧,12-非金属板,13-开关箱,14-第一导电板,15-非金属架,16-第二导电板,17-导线,18-给料电机,19-显示屏,20-支撑架,21-支撑杆,22-承重弹簧,23-称重传感器,24-控制箱,25-声控报警装置,26-位置提示杆,27-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深谷陡峭坡面地形桥梁基础施工物料自动转运装置,如附图1-4所示,包括有设置在高处的投料斗1,投料斗1的出料口与沿着坡面向下铺设的输送管道2连接,输送管道2的出料口位于设置在低处的储料斗3的顶部,储料斗3下方的物料输送通道4处设有一套车载称重装置5,车载称重装置5后方的物料输送通道4尾部设有混凝土挡墙6,混凝土档墙6背部设置有1个开关箱13,混凝土挡墙6正面设有1块压板7,压板7的背部与滑杆8固定连接,滑杆8伸入至混凝土挡墙6的沉孔9中,滑杆8的另一端与连杆10连接,连杆10直径小于滑杆8直径,连杆10的另一端伸出至混凝土挡墙6背部的开关箱13中,位于沉孔9中的连杆10上套入有压缩弹簧11,该压缩弹簧11的直径小于滑杆8的直径。位于开关箱13中的连杆10端部与非金属板12固定连接,非金属板12上连接有第一导电板14,第一导电板14正面的开关箱13内设有非金属架15,非金属架15上设有第二导电板16,两块导电板相向且间隔设置,并且两块导电板各与1根导线17连接,车载称重装置5前方设有与其相连接的显示屏19,其中1根导线17与储料斗3底部的给料电机18以及显示屏19连接。

本装置使用过程中,将物料投入至投料斗1中,物料经输送管道2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至储料斗3中进行储存。底部的车辆装载物料过程中,车辆沿物料输送通道4向后倒车,碾压车载称重装置5,同时车轮与压板7接触,挤压压板7,使得压板7沿着滑杆8方向向沉孔9内移动,移动过程中压缩弹簧11被滑杆8压缩,当压板7与混凝土挡墙6接触时,车辆停止。同时连杆10向后伸出,使得第一导电板14与第二导电板16接触,2根导线17形成的电路连通,储料斗3底部的给料电机18连通电源,给料电机18开始工作,给料电机18带动储料斗3内的螺式给料装置开始给车辆装载物料,同时与车载称重装置5连接的显示屏19通电。整个过程中,车载称重装置5对车辆的质量进行实时称重,称重后的重量实时显示在显示屏19上。车载称重装置5与显示屏19均使用现有的成熟设备,具体称重原理和显示原理不再赘述。司机通过观看显示屏19,即可知道车辆装载物料的多少,当装载的物料达到运载重量时,司机将车辆驶离车载称重装置5。同时,车轮与压板7分离,压板7在压缩弹簧11的作用下,恢复至原来的位置,同时第一导电板14与第二导电板16分开,给料电机18断电,停止给料。如此循环往复,即可实现自动给料,整个给料过程,不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控制。显示屏19设置在车载称重装置5前方的物料输送通道4上方,以便司机能够很好地观察到显示重量。

所述储料斗3外部设有多个支撑架20,每个支撑架20下方设有支撑杆21,支撑杆21与支撑架20之间设有承重弹簧22和称重传感器23,称重传感器23与控制箱24电性连接,控制箱24与投料斗1底部的给料电机18电性连接。投料斗1经输送管道2给储料斗3投料过程中,可通过称重传感器23对储料斗3内部的物料进行称重。称重重量通过控制箱24内的控制器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设定一个下限值和一个上限值,当称重传感器23称重的重量低于下限值时,控制箱24控制投料斗1底部的给料电机18开始工作,通过投料斗1给储料斗进行补料。当称重传感器23称重的重量高于上限值时,控制箱24控制投料斗1底部的给料电机18停止工作,停止补料。通过称重传感器23进行称重,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给料电机18的动作,均为常规技术手段,具体控制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显示屏19上安装有声控报警装置25,声控报警装置25与车载称重装置5电性连接。给车辆装载物料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工设定每次运载的物料上限值,当车载称重装置5称重的物料达到上限值时,声控报警装置25发出声音报警信号,提醒司机及时将车辆驶离。避免装载物料的过程中,由于司机不注意观察显示屏19,而导致车辆超载。车载称重装置5、显示屏19以及声控报警装置25构成1套完整的车辆称重系统,直接采购成熟的系统安装即可,具体的控制以及设置方式,均为相关领域的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车载称重装置5前方的物料输送通道4旁边设有位置提示杆26。司机在物料输送通道4上倒车过程中,当其驾驶室与位置提示杆26平齐时,此时车轮与压板7快要接触,通过位置提示杆26提醒司机缓慢倒车,避免倒车过快,容易损坏轮胎和混凝土挡墙6。

所述输送管道2由多节串筒相互焊接而成。

所述车载称重装置5两侧设置有档墙27。司机倒车过程中,通过观察两侧挡墙27的位置,避免车辆与两侧的挡墙27接触,即可保证车辆最终停止在车载称重装置5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