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4076发布日期:2020-05-22 21:0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属于卸料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会产生大量的渣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并且在施工结束后需要将废弃物从施工楼层运送到地面上并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卸料装置将其运送到地面上,再将其进行处理,但是由于建筑废弃物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会对其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会根据废料的性质进行废物处理或是进行再次利用,由于废弃物形状不规则,进而在将其利用卸料装置运送到地面上时,使得运输箱运输量较小,从而导致卸料效率低下,并且运送到地面上后需要将其运送到指定位置再利用粉碎装置对其进行粉碎,过程较为繁琐,进一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包括支撑架;

加强筋,连接在支撑架内壁上;

固定板,连接在支撑架内壁上;

第一步进电机,连接在固定板的外壁上;

收卷轮,连接在固定板内壁上,且所述收卷轮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缆绳,一端连接在收卷轮上;

箱体,通过缆绳与收卷轮相连;

第三步进电机,连接在箱体内壁上,且所述第三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部上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外壁上连接有粉碎辊;

推送机构,连接在箱体内部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顶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内壁上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箱体内壁上还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端与箱体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过滤网远离箱体内壁的一端与第一挡板顶壁相抵,且所述过滤网和第一挡板顶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和筒体,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筒体连接在箱体内部底壁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步进电机的一端穿过第二挡板并连接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与筒体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壁上还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三步进电机均与第二挡板的外壁相连,所述粉碎辊、螺旋叶和筒体均与第二挡板内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顶壁上设置有吊耳,所述缆绳远离收卷轮的一端连接有吊钩,所述箱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箱体底壁上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当对建筑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转运卸料时,将箱体推送到支撑架内部,然后将缆绳与箱体顶壁上设置的吊耳相连,然后启动第一步进电机,从而带动收卷轮转动,进而对缆绳进行收卷,进而将箱体提升到所需要卸料的楼层,通过设置有万向轮,从而便于对箱体的移动,然后将废弃物从进料口投入到箱体内部,通过设置有过滤网,从而便于将废弃物内部的细粒渣土、弃料等进行过滤,直接储存在箱体内部,细粒较大的渣土和弃料则会进入到粉碎腔内部,然后启动第三步进电机,从而带动其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则会带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相连的第二齿轮转动,且第二齿轮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齿轮相向运动,进而第一转动轴和连接在第一转动轴外壁上的粉碎辊转动,进而对细粒较大的废弃物进行粉碎,当箱体内部装满后,再次将箱体运送到支撑架内部,然后通过缆绳等将其运送到地面上,然后将箱体推送到废弃物统一处理地点,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选择进行废物处理或是进行再次利用,然后通过启动第二步进电机,从而带动其输出端连接有的第二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其外壁上连接的螺旋叶转动,进而便于将箱体内部粉碎后的废弃物推送出箱体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直接进行现场处理,从而便于有效的提升运输废弃物的运输量,进而提高卸料的效率,同时也不需要将废弃物运送到地面后,对其进行二次转运再进行粉碎,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的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的箱体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中:1、支撑架;101、加强筋;102、固定板;2、箱体;201、吊耳;202、进料口;203、万向轮;204、出料口;205、过滤网;3、第一步进电机;301、收卷轮;302、缆绳;4、第二步进电机;401、筒体;402、螺旋叶;5、第三步进电机;501、第一齿轮;502、第二齿轮;503、第一转动轴;504、粉碎辊;6、第一挡板;601、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的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

加强筋101,连接在支撑架1内壁上;

固定板102,连接在支撑架1内壁上;

第一步进电机3,连接在固定板102的外壁上;

收卷轮301,连接在固定板102内壁上,且收卷轮301的一端穿过固定板102与第一步进电机3的输出端相连;

缆绳302,一端连接在收卷轮301上;

箱体2,通过缆绳302与收卷轮301相连;

第三步进电机5,连接在箱体2内壁上,且第三步进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501,第一齿轮501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502,第二齿轮502内部上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03,第一转动轴503外壁上连接有粉碎辊504;

推送机构,连接在箱体2内部底壁上。

箱体2顶壁上开设有进料口202,箱体2内壁上连接有第一挡板6,箱体2内壁上还连接有过滤网205,过滤网205的一端与箱体2内壁转动相连,过滤网205远离箱体2内壁的一端与第一挡板6顶壁相抵,且过滤网205和第一挡板6顶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推送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4和筒体401,第二步进电机4连接在箱体2的内壁上,筒体401连接在箱体2内部底壁上,第二步进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步进电机4的一端穿过第二挡板601并连接有螺旋叶402,螺旋叶402与筒体401相匹配。

箱体2内壁上还连接有第二挡板601,第二步进电机4和第三步进电机5均与第二挡板601的外壁相连,粉碎辊504、螺旋叶402和筒体401均与第二挡板601内壁相连。

箱体2顶壁上设置有吊耳201,缆绳302远离收卷轮301的一端连接有吊钩,箱体2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204,箱体2底壁上设置有万向轮20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用卸料装置,当对建筑施工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转运卸料时,将箱体2推送到支撑架1内部,然后将缆绳302与箱体2顶壁上设置的吊耳201相连,然后启动第一步进电机3,从而带动收卷轮301转动,进而对缆绳302进行收卷,进而将箱体2提升到所需要卸料的楼层,通过设置有万向轮203,从而便于对箱体2的移动,然后将废弃物从进料口202投入到箱体2内部,通过设置有过滤网205,从而便于将废弃物内部的细粒渣土、弃料等进行过滤,直接储存在箱体2内部,细粒较大的渣土和弃料则会进入到粉碎腔内部,然后启动第三步进电机5,从而带动其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齿轮501转动,进而则会带动与第一齿轮501啮合相连的第二齿轮502转动,且第二齿轮50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齿轮502相向运动,进而第一转动轴503和连接在第一转动轴503外壁上的粉碎辊504转动,进而对细粒较大的废弃物进行粉碎,当箱体2内部装满后,再次将箱体2运送到支撑架1内部,然后通过缆绳302等将其运送到地面上,然后将箱体2推送到废弃物统一处理地点,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选择进行废物处理或是进行再次利用,然后通过启动第二步进电机4,从而带动其输出端连接有的第二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其外壁上连接的螺旋叶402转动,进而便于将箱体2内部粉碎后的废弃物推送出箱体2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废弃物直接进行现场处理,从而便于有效的提升运输废弃物的运输量,进而提高卸料的效率,同时也不需要将废弃物运送到地面后,对其进行二次转运再进行粉碎,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