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称重的螺杆式粉体定量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4081发布日期:2020-05-22 21:0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称重的螺杆式粉体定量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称重的螺杆式粉体定量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除尘作业中,会涉及到易燃、易爆粉体的处理。在处理该类型粉体的过程中,为了降低被处理粉体易燃、易爆的活性,需要往该粉体中加入惰性粉体,从而达到安全除尘的效果。现有的惰性粉体输送设备中,惰性粉体的输送并不稳定,在输送过程中并没有对惰性粉体进行定量输送,也缺少料位报警的功能,对于处理一些高要求的易燃、易爆粉体时,缺少高精度的惰性粉体输送设备进行粉体混合,不能排除工业除尘过程中粉体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称重的螺杆式粉体定量输送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称重的螺杆式粉体定量输送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上设有储存机构、输送机构和电控单元;储存机构用于储存粉体,储存机构设于设备主体的内部并延伸至设备主体的上端,设备主体的上表面设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承受储存机构的重量,储存机构的底端连接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电机、送料管、螺杆、下料漏斗和粉体出料管,送料管上端设有开口,开口与储存机构的下端连接,电机连接螺杆,螺杆置于送料管内部,下料漏斗设于送料管末端,下料漏斗连接粉体出料管;电控单元与称重传感器、输送机构的电机电性连接。

技术方案中,储存机构设有料位传感器,料位传感器设于储存机构下端位置的侧壁上。

技术方案中,输送机构还包括风阀,风阀设于粉体出料管上,风阀运作带动粉体出料管中的粉体排出。

技术方案中,设备主体上设有进风板,进风板设于设备主体的侧壁上。

技术方案中,下料漏斗与粉体出料管之间留有通风缝隙。

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电磁阀、油水分离器和过滤器,电磁阀和油水分离器固定于设备主体上,油水分离器一端连接外部压缩气体,另一端连接电磁阀,电磁阀连接在储存结构的下端,过滤器连接在储存机构上端。

技术方案中,储存机构为漏斗结构,储存机构的上端为宽口、下端为窄口,储存机构的上端设有承载板,承载板放置在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对储存机构称重。

技术方案中,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4个。

技术方案中,储存机构的上端为桶盖,所述桶盖采用搭扣结构进行打开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杆式的粉体输送方式,配合称重传感器对粉体的重量实时监测,精准且可调节地进行粉体定量输送;利用料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粉体料位情况;电磁阀定时对储存机构吹气,防止粉体架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存机构和输送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侧面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设备主体;11-进风板;12-电磁阀;13-油水分离器;14-推手;15-脚轮;16-门板;20-储存机构;21-称重传感器;22-承载板;23-料位传感器;24-桶盖;25-搭扣结构;26-过滤器;30-输送机构;31-电机;32-送料管;33-螺杆;34-下料漏斗;35-粉体出料管;36-风阀;40-电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可称重的螺杆33式粉体定量输送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设备主体10的整体框架为长方体结构,设备主体10上设有储存机构20、输送机构30和电控单元40。

储存机构20用于储存粉体,储存机构20设于设备主体10的内部并延伸至设备主体10的上端。储存机构20设计成漏斗结构,储存机构20狗的上端为宽口、下端为窄口,其上端宽口处设有承载板22。承载板22与漏斗结构连接为一体,承载板22协助整个储存机构20放置在设备主体10的上表面。设备主体10的上表面设有称重传感器21,称重传感器21夹在设备主体10上表面和储存机构20的承载板22之间,使称重传感器21承受储存机构20及其内部储存粉体的重量,对储存机构20和粉体进行实时监测。称重传感器21的数量为4个,分别对应设在设备主体10上表面的四条边上,4个称重传感器21共同均匀承重。

在储存机构20的下端设有料位传感器23,料位传感器23用于监测储存机构20中粉体的料位情况。当料位传感器23监测到粉体的储存水平线低于料位传感器23的位置,说明储存机构20中的粉体储存量已经非常低了,需要添加粉体以保证设备正常运作。在储存机构20的下端设有桶盖24,操作人员可打开桶盖24添加粉体。桶盖24采用搭扣结构25进行打开或关闭。

输送机构30连接储存机构20的下端窄口,输送机构30购包括电机31、送料管32、螺杆33、下料漏斗34和粉体出料管35。电机31连接螺杆33并带动螺杆33进行螺旋转动,螺杆33的主体设于送料管32的内部,电机31设于送料管32的前端,送料管32的上端设有开口,开口与储存机构20的下端窄口密闭连接,送料管32的末端设有下料漏斗34,下料漏斗34的下端连接粉体出料管35。其中,输送机构30还包括风阀36,风阀36设于粉体出料管35上,风阀36为粉体出料管35中的粉体提供动力,风阀36运作带动粉体出料管35中的粉体排出。

电控单元40用于实现本粉体定量输送设备的实时监控。电控单元40设于设备主体10的侧壁上,便于使用者操控;电控单元40与称重传感器21、料位传感器23以及电机31等进行电性连接。电控单元40接收称重传感器21传输的重量变化信息,得到现阶段粉体输送的速度,进而调节输送机构30中电机31的转速以加快或减慢粉体输送的速度;电控单元40接收料位传感器23的料位信息,当监测到当前粉体料位过低时,则通过电控单元40发出告警信号,通知使用者及时补充粉体。

为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设备内部的气压正常,在设备主体10的侧壁上设有进风板11,进风板11上设有若干个开口;在下料漏斗34与粉体出料管35之间留有通风缝隙。设备正常运行时,在整体设备中,空气从进风板11进入设备主体10内部,并沿下料漏斗34与粉体出料管35之间的缝隙进入粉体出料管35中,然后在风阀36作用下空气带动粉体从粉体出料管35排出。

在实际使用时,粉体从储存机构20的下端排除,会形成粉体架桥,大部分粉体会依附在储存机构20的外壁上,只有中间部分的粉体顺利进入输送机构30中,这样会影响料位传感器23的监测准确度。为此,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电磁阀12、油水分离器13和过滤器26。油水分离器13用于分离压缩气体中的水分,避免压缩空气使,并且可以调节压缩气体气压,电磁阀12实现开关功能。电磁阀12和油水分离器13固定于设备主体10上,油水分离器13一端连接外部压缩气体,另一端连接电磁阀12,电磁阀12连接在储存机构20的下端;过滤器26设于储存机构20的上端,过滤器26起到释放仓体内压力,又防止粉尘泄漏的作用。电磁阀12定时开启对储存机构20内部释放被干燥处理的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将储存机构20内的粉体架桥给破坏,使粉体重新平整地存放在储存机构20中,保证粉体的正常下料以及料位传感器23的准确监测。

其中,为便于本输送设备的运输和维护,设备主体10的底部设有脚轮15,设备主体10的上端连接有推手14,操作人员拉着推手14便可带动设备移动,便于设备转移,设备固定时只需将脚轮15限位即可。在设备主体10的一侧壁上设有门板16,设备正常运行时,门板16关闭密封,当设备内部出现异常需要维修时,可打开门板16对设备主体10内部进行检查维修。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