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PGW光缆自动剥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7988发布日期:2020-05-26 17:41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OPGW光缆自动剥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opgw光缆自动剥缆装置。



背景技术:

如附图2所示,opgw光缆的最外层包覆着一圈用于保护内部光纤单元的钢线。当光缆的钢线出现断裂时,需要将该钢线从光缆处剥离出,再重新包覆上新的钢线。现有的剥线方式为人工剥线,即操作工人手动将钢线从光缆处剥离出,此种方式效率低下,并且容易误伤其它未损坏的钢线以及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滞后,提供一种opgw光缆自动剥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opgw光缆自动剥缆装置,包括有旋转剥线机构、导缆机构、导线机构,所述导缆机构用于引导光缆,所述导线机构与所述旋转剥线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缆机构的左右两侧;

所述旋转剥线机构包括有旋转主轴、若干收线轮盘,所述旋转主轴的轴面处延伸出若干分杆,所述收线轮盘安装于所述分杆,所述旋转主轴在旋转时会带动所述收线轮盘转动,所述旋转主轴的轴心处为空心结构,光缆穿过所述旋转主轴的轴心进入所述导缆机构;

所述导线机构包括有第一导线轮,从光缆处剥离的钢线经所述第一导线轮引入所述旋转剥线机构,钢线穿过所述旋转主轴的轴心,并卷绕于所述收线轮盘。

进一步阐述,所述导缆机构包括有若干呈上下错位分布的第一校直轮、以及若干呈前后错位分布的第二校直轮,所述第一校直轮将光缆上下凸起的部位压平,所述第二校直轮将光缆前后凸起的部位压平。

进一步阐述,所述导缆机构还包括有至少一对导缆轮。

进一步阐述,所述导线机构还包括有平衡轮,所述平衡轮与所述第一导线轮呈对称设置,所述平衡轮处绕设有平衡线。

进一步阐述,所述导线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导线轮,所述第二导线轮设置于所述旋转剥线机构与所述第一导线轮之间,钢线经所述第二导线轮引入所述旋转主轴的轴心。

进一步阐述,所述旋转剥线机构包括有第一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主轴,所述第二锥齿轮插设于所述分杆,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于所述收线轮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够将钢线从光缆处剥离,而且同时还能实现将剥离的钢线进行收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opgw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1、旋转主轴;111、分杆;112、轴心;113、走线口;12、收线轮盘;13、第一锥齿轮;14、第二锥齿轮;15、驱动电机;16、减速箱;20、导缆机构;21、第一校直轮;22、第二校直轮;23、导缆轮;30、导线机构;31、第一导线轮;32、平衡轮;33、平衡线;34、第二导线轮;40、光缆;41、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附图1所示,一种opgw光缆自动剥缆装置,包括有旋转剥线机构、导缆机构20、导线机构30,导缆机构20用于引导光缆40、以及将光缆40的凸起部位压平,导线机构30与旋转剥线机构分别设置于导缆机构20的左右两侧;

旋转剥线机构包括有旋转主轴11、若干收线轮盘12,旋转主轴11的轴面处延伸出若干分杆111,收线轮盘12安装于分杆111,旋转主轴11在旋转时会带动收线轮盘12转动,旋转主轴11的轴心112处为空心结构,光缆40穿过旋转主轴11的轴心112进入导缆机构20;光缆40在进行剥线时,整条光缆40处于被拉直的状态;

导线机构30包括有第一导线轮31,从光缆40处剥离的钢线41经第一导线轮31引入旋转剥线机构,钢线41穿过旋转主轴11的轴心112,并卷绕于收线轮盘12。

导缆机构20包括有若干呈上下错位分布的第一校直轮21、以及若干呈前后错位分布的第二校直轮22,第一校直轮21将光缆40上下凸起的部位压平,第二校直轮22将光缆40前后凸起的部位压平,以对光缆40起到校直的作用。

导缆机构20还包括有至少一对导缆轮23,光缆40从导缆轮23处导出后,再进行剥线。

导线机构30还包括有平衡轮32,平衡轮32与第一导线轮31呈对称设置,平衡轮32处绕设有平衡线33。当在光缆40处剥离单根钢线41时,剥离出的那根钢线41会经第一导线轮31引入旋转剥线机构。平衡线33绕过平衡轮32,能够起到受力平衡的作用,以防止第一导线轮31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偏移。

导线机构30还包括有第二导线轮34,第二导线轮34设置于旋转剥线机构与第一导线轮31之间,钢线41经第二导线轮34引入旋转主轴11的轴心112,钢线41进入旋转主轴11的轴心112后,再从旋转主轴11的走线口113处导向收线轮盘12。

旋转剥线机构包括有第一锥齿轮13、以及与第一锥齿轮13配合的第二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13固定安装于旋转主轴11,第二锥齿轮14插设于分杆111,第二锥齿轮14固定于收线轮盘12。第一锥齿轮13随旋转主轴11进行同步转动,第一锥齿轮13带动第二锥齿轮14转动,收线轮盘12随第二锥齿轮14进行同步转动。

旋转剥线机构还包括有驱动电机15、减速箱16,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与减速箱16的输入端相连接,减速箱16的输出端与旋转主轴11相连接,驱动电机15通过减速箱16带动旋转主轴11进行旋转。

一种opgw光缆自动剥缆装置的工作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opgw光缆自动剥缆装置,旋转主轴11进行旋转,收线轮盘12以旋转主轴11为轴线进行公转,旋转主轴11处的第一锥齿轮13带动收线轮盘12处的第二锥齿轮14,收线轮盘12在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以对钢线41进行收卷。如附图2所示,由于钢线41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包覆于光缆40的最外层,无法直接将钢线41从光缆40处抽离。在剥离钢线41时,收线轮盘12围绕着光缆40进行公转,公转的方向与钢线41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从而有效地将钢线41从光缆40处剥离。并且,收线轮盘12在公转的同时也会进行自转,从而实现对钢线41的收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