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盘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2409发布日期:2020-05-26 17:1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刹车盘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盘制造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刹车盘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刹车盘是用于车子的刹车机构,车子行进时它也是转动的;制动卡钳夹住刹车盘而产生制动力,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刹车盘制造过程中,要经过车床大致成形、磨床精磨、钻孔、动平衡检测,每一步工序都是集中处理的,所以每一步工序之间都会设置一个中转站;产品从上一道工序出料后放置于中转站中,进行下一个工序时,将中转站中的产品运输至下一工序。中转站是由若干个中转箱组成的,每个箱子中整齐叠放着刹车盘,需要运输时,利用叉车将箱子运输至相应工序的出料出或进料处,再通过人工把刹车盘搬进或搬出。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中转箱的容纳量,中转箱的深度都比较深;每次从中转箱中搬进或搬出刹车盘时,由于中转箱深度较深,工人很难拿到靠近中转箱底部的刹车盘,就而且不方便施力,使得刹车盘的搬运非常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从中转箱中搬运刹车盘很费力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刹车盘收纳装置,达到了从收纳装置中搬运省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刹车盘收纳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由底板、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平行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围绕组成,所述第二侧板一侧与第三侧板铰接,另一侧与第四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底板与箱体滑动连接,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一端向箱体内部延伸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抵接于底板下方;箱体内滑动连接有至少一块与底板平行的层间板,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向箱体内部延伸设置有第二支撑板,层间板抵接于第二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从箱体内搬进刹车盘时,先打开第二侧板,滑出底板,先在底板上放置刹车盘,先放靠近第一侧板的一侧,然后逐渐将底板推入箱体内,直至完成底板上刹车盘的放置,在依次向上滑出层间板进行放置。层间板可以设置多块,每一层层间板设置一层刹车盘,这样就不需要在上下堆叠刹车盘之间加设防止磨损的隔离塑料网,也可以加大底板与层间板,相邻层间板之间的距离,底板上放置两层或三层刹车盘,此时每层刹车盘之间需要设置隔离塑料网。从箱体内搬出刹车盘时同理,将层间板或底板从箱体中滑出,从远离第一侧板的一侧开始依次搬出刹车盘。

箱体的深度再深,将底板和层间板滑出后,无需跨过箱体进行刹车盘的搬运,大大提高了从箱体中搬运的便捷度,达到了从收纳装置中搬运省力的效果。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以为底板和层间板提供支撑。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底板远离层间板的侧面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底板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连接于底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层间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底板滑出后,底板一侧边位于箱体你内,另一侧边位于箱体外,将第一支撑杆转动至一端与地面抵接,保证底板的水平,更加方便搬运;第二支撑杆可以使层间板保持水平。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嵌槽,第一支撑杆设置于嵌槽内,第一支撑杆端部固定有与嵌槽内壁面抵紧的抵紧橡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一支撑杆至嵌槽内,抵紧橡胶与嵌槽抵紧,从而提高第一支撑杆在嵌槽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层间板远离第一侧板的端面上开设有放置槽,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放置槽中;第二支撑杆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支撑杆从放置槽中取出,当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连接处位于箱体外时,将第一杆体或第二杆体一端抵接于地面上,即可实现对层间板的支撑,使层间板保持水平。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包括固定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转动连接于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之间的多个滚轮;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向箱体的开口端延伸,滚轮与层间板抵接,滚轮与底板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底板在第一支撑板上,层间板在第二支撑板上滑动的顺畅度,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为滚轮提供安装空间。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滑动件还包括开设于层间板上的第一滑动槽、开设于底板上的第二滑动槽,滚轮一端位于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与底板、滚轮与层间板之间实现定位,提高层间板、底板在箱体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层间板和底板上均垂直设置有与刹车盘外壁面抵接的限位板,限位板向箱体的开口端延伸;限位板与刹车盘抵接面的形状与刹车盘外曲面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刹车盘设置于限位板内,减少刹车盘在底板和层间板上滑动的可能性,减少相邻刹车盘之间磨损的可能性,提高刹车盘在箱体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轮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直接运输箱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可打开的第二侧板、可滑动的底板和层间板,打开第二侧板,将底板和层间板滑出后,无需跨过箱体进行刹车盘的搬运,大大提高了从箱体中搬运的便捷度,达到了从收纳装置中搬运省力的效果;

2、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使得层间板和底板滑出后保持水平,方便搬运和放置;

3、通过设置滑动件,提高底板在第一支撑板上,层间板在第二支撑板上滑动的顺畅度;

4、通过设置限位板,减少刹车盘在底板和层间板上滑动的可能性,减少相邻刹车盘之间磨损的可能性,提高刹车盘在箱体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第四侧板;15、底板;151、嵌槽;152、第二滑动槽;2、层间板;21、放置槽;22、第一滑动槽;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一支撑杆;51、抵紧橡胶;6、第二支撑杆;61、第一杆体;62、第二杆体;7、滑动件;71、第一辅助板;72、第二辅助板;73、滚轮;8、限位板;9、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刹车盘收纳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由水平的底板15(参见图2)、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组成。第一侧板11、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固定连接,第二侧板12一侧边与第三侧板13侧边铰接,另一侧边第四侧板1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如图2所示,底板15与箱体1滑动连接,箱体1内还滑动连接有水平的两块间隔设置的层间板2,层间板2设置于底板15上方。底板15和层间板2上表面均匀固定有多个横截面为矩形且开设了圆形槽的限位板8,刹车盘设置于限位板8中,限位板8的厚度小于一个刹车盘的厚度。

第一侧板11、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下端面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3向箱体1内部延伸;第一侧板11、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4向箱体1内部延伸,第一支撑板3下表面安装有轮子9。底板15与第一支撑板3之间、层间板2与第二支撑板4之间通过滑动件7连接。

如图3所示,滑动件7包括竖直固定于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上表面的第一辅助板71和第二辅助板72、转动连接于第一辅助板71和第二辅助板72之间的多个滚轮73;第一辅助板71和第二辅助板72的设置长度与底板15长度相同,且向上延伸。第一辅助板71位于第二辅助板72靠近箱体1内壁面的一侧,第一辅助板71与箱体1内壁面间隔设置,第二辅助板72与第一辅助板71间隔设置。

底板15上开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一滑动槽22,滚轮73一端延伸至第一辅助板71外并位于第一滑动槽22中;层间板2上开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第二滑动槽152,滚轮73一端延伸至第一辅助板71外并位于第二滑动槽152中。

如图4所示,底板15远离第一侧板11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支撑杆5,底板15下表面开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嵌槽151,第一支撑板3铰接于嵌槽151一端,且嵌设于嵌槽151中;第一支撑杆5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套设有与嵌槽151内壁面抵紧的抵紧橡胶51。底板15一侧从箱体1内滑出后,将第一支撑杆5一端从嵌槽151中取出,将第一支撑杆5一端抵接于地面上,实现底板15的水平。

如图2所示,层间板2远离第一侧板11的竖直侧面上开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放置槽21,放置槽21向靠近第一侧板11的方向水平延伸;放置槽21内设置有第二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6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61和第二杆体62,第一杆体61位于第二杆体62靠近第一侧板11的一侧。层间板2一侧从箱体1内滑出后,将第二杆体62从放置槽21中取出,直至第一杆体61和第二杆体62的连接处移动至层间板2外,将第二杆体62一端抵接于地面上,实现层间板2的水平。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从箱体1内搬进刹车盘时,先打开第二侧板12,滑出底板15,先在底板15上放置刹车盘,先放靠近第一侧板11的一侧,然后逐渐将底板15推入箱体1内,直至完成底板15上刹车盘的放置,在依次向上滑出层间板2进行放置。层间板2可以设置多块,每一层层间板2设置一层刹车盘,这样就不需要在上下堆叠刹车盘之间加设防止磨损的隔离塑料网,也可以加大底板15与层间板2,相邻层间板2之间的距离,底板15上放置两层或三层刹车盘,此时每层刹车盘之间需要设置隔离塑料网。从箱体1内搬出刹车盘时同理,将层间板2或底板15从箱体1中滑出,从远离第一侧板11的一侧开始依次搬出刹车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