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加工用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3119发布日期:2020-05-08 13:1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套加工用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对手套存放且方便取出的手套加工用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手套用于手部保暖和防护以及装饰,根据不同的用途,手套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寒冷地区以及寒冷环境下,用于手部保暖的手套用量较大,处于生产的厂房工业区以及野外特殊作业区,则具有防护功能的手套使用量较大,随着生产生活的快速发展,各种手套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在呈现较大的上升趋势。

手套生产线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就是需要对手套进行存放和整理,一般是在生产线上通过传送带将制作好的手套传送至一个用于存放的存放箱内,之后再从存放箱中将手套取出,后期以对手套进行包装。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手套加工用手套存放设备,如图3所示,该设备包含有一个存放箱(a)、一个设于存放箱(a)顶部一侧并向存放箱(a)内输送手套的传送带(b),该存放箱(a)顶部设有进料口(c),传送带(b)通过进料口(c)将手套输送至存放箱(a)内,该存放箱(a)内底部靠近传送带(b)一侧设有一块烘干加热层(d),该存放箱(a)内且在该烘干加热层(d)上方设有另一块烘干加热层(d),位于上方的烘干加热层(d)和位于底部的烘干加热层(d)以及存放箱(a)侧壁之间围成用于收纳手套的空间,所述存放箱(a)内壁上且在该空间外部固定一个烘干风扇(e),该存放箱(a)内且在烘干风扇(e)下方设有电池组(f),该电池组(f)与烘干风扇(e)、该电池组(f)与烘干加热层(d)之间分别通过导线连接,以使烘干风扇(e)和烘干加热层(d)均处于工作状态。

然而这种设备存在一个客观的缺陷:传送带(b)将手套输送至上述存放箱(a)内收纳手套的空间内,手套在该空间内杂乱堆积,不利于后期作业人员将手套取出,另外,所述存放箱(a)容积往往较大,作业人员仅仅是通过所述进料口(c)将手套取出,作业人员不易取出位于存放箱(a)底部的手套,从而同样造成作业人员更加困难地从存放箱(a)内取出手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推出一种手套加工用存放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作业人员难以将手套从存放箱内取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手套加工用存放装置,包括有矩形存放箱和设于该存放箱顶部一侧的传送带,该存放箱顶部设有入料孔,该传送带靠近入料孔以通过入料孔向存放箱内输送手套,还包括有接料组件,该接料组件包含有伺服气缸、水平安装板和多根竖向且顶部开口的收纳筒,所述伺服气缸固定在存放箱外侧且位于传送带下方,多根所述收纳筒均等间距拆卸式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伺服气缸的伸缩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可驱动该安装板及该安装板上的收纳筒定向水平滑动以穿设过存放箱的侧壁,每根所述收纳筒在滑动中均可与入料孔对应以将送入存放箱的手套收纳在内。

工作原理:作业时,所述传送带将手套通过所述入料孔输送至存放箱内,同时启动所述伺服气缸,该伺服气缸的伸缩端驱动所述安装板定向移动,移动过程中该安装板上的多根所述收纳筒均可与所述入料孔形成对应,当第一根所述收纳筒与入料孔形成对应之后,传送带开始将手套输送至该根收纳筒内,当该根收纳筒被装满之后,所述伺服气缸开始驱动所述安装板继续移动,从而使第二根所述收纳筒与所述入料孔对应,从而所述传送带开始向第二根收纳筒内输送手套,直到第二根收纳筒被装满,以此顺序直到将所有所述收纳筒装满为止,在取出手套时,所述伺服气缸再次带动所述安装板定向返回,返回的过程中每根装满手套的所述收纳筒都将与所述入料口对应,之后将与入料口对应的所述收纳筒从安装板上取出,从而后续将手套从收纳筒中取出,最后再将所述收纳筒通过所述入料孔安装在安装板上,也可将所述安装板抽出,从而从存放箱外部将收纳筒安装,以备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根所述收纳筒来分别盛放手套,而所述收纳筒是拆卸式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的,从而当需要取出手套时,只需要将收纳筒从安装板上拆卸掉并通过入料孔从存放箱内取出,设置多根收纳筒,从而能够使手套比较规律地盛装在每一根收纳筒内,从根源上解决了手套堆放杂乱的现象,并且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方便地将手套从存放箱内取出,从而解决了业人员难以将手套从存放箱内取出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存放箱,b传送带,c进料口,d加热层,e烘干风扇,f电池组,1入料口,2接料组件,2a伺服气缸,2b安装板,2c收纳筒,3插接块,4插接槽,5隔板,6导向板,7滚轮,8导轨,9烘干层,10盖板,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手套加工用存放装置,包括有矩形存放箱a和设于该存放箱a顶部一侧的传送带b,该存放箱a顶部设有入料孔1,该传送带b靠近入料孔1以通过入料孔1向存放箱a内输送手套,还包括有接料组件2,该接料组件2包含有伺服气缸2a、水平安装板2b和多根竖向且顶部开口的收纳筒2c,所述伺服气缸2a固定在存放箱a外侧且位于传送带b下方,该伺服气缸固定在底座11上,多根所述收纳筒2c均等间距拆卸式固定安装在安装板2b上,所述伺服气缸2a的伸缩端与安装板2b固定连接且可驱动该安装板2b及该安装板2b上的收纳筒2c穿设过存放箱a的侧壁定向水平滑动,每根所述收纳筒2c在滑动中均可与入料孔1对应以将送入存放箱a的手套收纳在内。所述存放箱a顶部设有一块可相对该存放箱a顶部滑动以改变入料孔1可入料范围大小的盖板10,所述盖板10不仅能够防止作业环境中的灰尘进入到存放箱a内污染手套,并且该盖板10能够在存放箱a顶部滑动,从而来改变入料孔1的入料范围,改变了入料孔1的入料范围同时能够增大作业人员将收纳筒2c从安装板2b上取出的操作空间,从而更加方便将收纳筒2c从存放箱a内取出。

每根所述收纳筒2c底部均固定一块插接块3,所述安装板2b上对应开有多个插接槽4,所述收纳筒2c通过插接块3、插接槽4拆卸式固定在安装板2b上,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收纳筒2c的快速安拆,提高作业效率。所述安装板2b上且在相邻两根收纳筒2c之间固定一块竖向的隔板5,每块该隔板5顶部均固定连接一块水平的导向板6,该导向板6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收纳筒2c抵接,在安装所述收纳筒2c时,可以将收纳筒2c侧壁与导向板6侧壁进行抵接,此时完成了收纳筒2c底部的插接块3与对应的插接槽4之间的对位,从而能够快速地对收纳筒2c进行安装。所述安装板2b底部设有多个滚轮7,所述存放箱a内固定安装有一根顺应安装板2b移动方向的且与多个所述滚轮7匹配的导轨8。设置所述导轨8和滚轮7,能够保证安装板2b的定向移动,并且安装板2b通过滚轮7的滚动作用在导轨8内移动,从而有效地减小了安装板2b移动中的摩擦力,提高伺服气缸2a的工作效率。

所述导轨8与存放箱a底部之间设有水平的烘干层9,所述烘干层9上方且在该烘干层9远离传送带b的一侧同样设有烘干层9,所述烘干层9均为通电发热的电热丝,位于上方的该烘干层9层面垂直于安装板2b的移动方向,所述存放箱a侧壁上固定有烘干风扇e,所述存放箱a内且在烘干风扇e下方设有电池组f,该电池组f分别通过导线与烘干风扇e、烘干层9电性连接,所述导轨8结构底部以及收纳筒2c侧壁均为可传递烘干层9产生热量的网状结构。手套加工完成之后往往会比较潮湿,因此设置所述烘干风扇e和所述烘干层9能够有效地对手套进行烘干加热,从而将手套快速烘干。

工作原理:首先安装所述收纳筒2c,具体为,通过所述伺服气缸2a将所述安装板2b抽出存放箱a外,之后将每根所述收纳筒2c底部的插接块3对应每个所述插接槽4,从而将多根所述收纳筒2c均卡接安装在安装板2b上,在具体卡接安装时,可使所述收纳筒2c的侧壁与所述导向板6的侧壁抵接,之后再向下推动收纳筒2c,从而可使收纳筒2c快速地安装在安装板2b上;也可以通过所述入料孔1安装所述收纳筒2c,伺服气缸2a驱动所述安装板2b移动,直到该安装板2b上的插接槽4与入料孔1对应,之后将收纳筒2c从所述入料孔1穿设到存放箱a内,在向下推动收纳筒2c的过程中,使收纳筒2c侧壁与对应的导向板6侧壁抵接,此时已达到对插接块3和对应插接槽4之间的对位,之后可快速向下推动实现快速安装。

当所有的收纳筒2c安装完毕之后,所述传送带b开始工作,该传送带b通过所述入料孔1将手套向存放箱a内输送,同时启动所述伺服气缸2a,电池组f开始同时对所述烘干风扇e和烘干层9通过导线进行供电,以使烘干风扇e和烘干层9均工作,当伺服气缸2a将第一根所述收纳筒2c推动到与所述入料孔1对应后停止推送,此时手套持续向收纳筒2c内输送直到收纳筒2c内装满手套,之后伺服气缸2a继续推动安装板2b移动,从而使安装板2b上的第二根所述收纳筒2c与入料孔1对应,传送带b开始将手套向第二根收纳筒2c内输送,直到第二根收纳筒2c内装满手套,以此顺序进行,直到将所有收纳筒2c内装满手套。

然后滑动存放箱a顶部的所述盖板10,从而扩大所述入料孔1的入料范围,此时在存放箱a顶部形成了较大的开口,然后作业人员将每一根所述收纳筒2c从安装板2b上拔出,并将收纳筒2c内的手套倾倒而出。最后再次将所有的收纳筒2c安装到安装板2b上,然后再次滑动所述盖板10,从而使盖板10将存放箱a顶部遮盖,至此本实用新型整个作业过程完成。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