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U型纸质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7132发布日期:2020-05-22 20:3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U型纸质垫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u型纸质垫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礼品盒包装内起支撑、缓冲作用的垫片材质有eps、epe等塑料材质垫片,但塑料垫片在使用后消费者不易回收再利用,若散落在外界环境中,则引起环境污染,特别是eps燃烧时会放出有毒的苯乙烯气体,环保性差。另外市场上还有部分瓦楞纸垫片目前市场上结构多为单面只有两个支持结构,整体强度较弱,受力稍大时结构就会损坏,随之缓冲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支撑强度高、缓冲效果好、使用操作简单且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箱内垫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支撑性纸质垫片,该垫片可以通过简单折合成型,对于产品防护缓冲有显著效果。使用时由预折线弯折成型后放入纸箱即可起到底部支撑及两侧防护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箱内垫片结构设计成本低、支撑强度高、缓冲效果好、使用操作简单,又能利用目前纸箱生产设备生产,而且能与礼品盒一起回收再利用,具有较好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装箱内垫片,所述垫片由垫片坯折制而成,

所述垫片坯具有在非弯折状态下呈平板状的第一状态和弯折状态下呈立体的第二状态,其中,所述垫片坯包括连板和与之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板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板两侧,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板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板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依次连接于所述连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发生弯折形成的空腔固定于所述连板的一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分别发生弯折形成的空腔位于所述连板的另一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形成的空腔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形成的空腔之间的空间用于固定产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连板相连,所述第一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连板发生弯折动作,所述第二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弯折部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及所述连板之间构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七弯折部和第八弯折部,所述第七弯折部与所述连板相连,所述第七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连板发生弯折动作,所述第八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七弯折部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所述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及所述连板之间构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板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二者之间的连板部分一起翻折180°,翻折至所述连板的另一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板与其两侧的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二者之间的连板部分一起翻折180°,翻折至所述连板的另一面。

所述连板的两侧的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所述连板的两侧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的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和固定产品。可根据产品尺寸对容纳和固定产品的空间的大小进行调整,具体通过调整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尺寸以获得与产品尺寸相适应的容纳产品的空间。另外,可根据包装箱大小和需要装入的产品的数量,在箱内放置多个纸质垫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弯折部和第五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连板相连,所述第四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连板发生弯折动作,所述第五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第四弯折部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所述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及所述连板之间构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板的两侧的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所述连板的两侧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位于所述连板的不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板两侧的两个第二弯折部发生弯折后不重叠;所述连板两侧的两个第五弯折部发生弯折后不重叠;所述连板两侧的两个第八弯折部发生弯折后不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大小不相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大小相等,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对称的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第一支撑板形成的空腔及第三支撑板形成的空腔大小也相等,在四个空腔之间放置产品时,进行产品运输过程中,空腔更不容易挤压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一粘贴部,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所述第一粘贴部与所述连板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弯折部的与所述第四弯折部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二粘贴部,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板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所述第二粘贴部与所述连板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八弯折部的与所述第七弯折部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三粘贴部,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撑板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所述第三粘贴部与所述连板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连板相连,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三弯折部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部两侧,所述第一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连板发生弯折动作,所述第二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弯折部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所述第三弯折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弯折部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所述第三弯折部完成弯折后,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垂直且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平行,所述连板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之间形成立体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和第九弯折部,所述第七弯折部与所述连板相连,所述第七弯折部和所述第九弯折部对称连接于所述第八弯折部两侧,所述第七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连板发生弯折动作,所述第八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七弯折部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所述第九弯折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八弯折部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所述第九弯折部完成弯折后,所述第九弯折部与所述第八弯折部垂直且与所述第七弯折部平行,所述连板与其两侧的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和第九弯折部之间形成立体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板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二者之间的连板部分一起翻折180°,翻折至所述连板的另一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板与其两侧的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和第九弯折部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二者之间的连板部分一起翻折180°,翻折至所述连板的另一面,所述连板的两侧的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第九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所述连板的两侧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位于所述连板的同一面。

所述连板的两侧的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第九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所述连板的两侧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的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和固定产品。可根据产品尺寸对容纳和固定产品的空间的大小进行调整,具体通过调整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尺寸以获得与产品尺寸相适应的容纳产品的空间。另外,可根据包装箱大小和需要装入的产品的数量,在箱内放置多个纸质垫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和第六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连板相连,所述第四弯折部和所述第六弯折部对称连接于所述第五弯折部两侧,所述第四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连板发生弯折动作,所述第五弯折部能够相对所述第四弯折部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所述第六弯折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五弯折部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所述第六弯折部完成弯折后,所述第六弯折部与所述第五弯折部垂直且与所述第四弯折部平行,所述连板与其两侧的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和第六弯折部之间形成立体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板的两侧的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第六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所述连板的两侧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位于所述连板的不同面。

连板两侧的所述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和第六弯折部和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提高了垫片的支撑和缓冲作用,能够满足物流运输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第五弯折部及第八弯折部的宽度均不大于所述连板宽度的二分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大小不相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大小相等,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对称的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第一支撑板形成的空腔及第三支撑板形成的空腔大小也相等,在四个空腔之间放置产品时,进行产品运输过程中,空腔更不容易挤压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一粘贴部,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所述第一粘贴部与所述连板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九弯折部的与所述第八弯折部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三粘贴部,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支撑板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所述第三粘贴部与所述连板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弯折部的与所述第五弯折部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二粘贴部,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板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所述第二粘贴部与所述连板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与第一粘贴部的弯折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与第一粘贴部的弯折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第六弯折部与第二粘贴部的弯折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第六弯折部与第二粘贴部的弯折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第九弯折部与第三粘贴部的弯折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第九弯折部与第三粘贴部的弯折方向相反。

根据不同运输强度需求,可以采用不同克重配纸及楞型进行组合实现。垫片长、宽、高尺寸,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计调整。垫片可根据需求将瓦楞结构设计成不同形状,如矩形、三角形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箱内垫片进行折叠成型后,在垫片一侧形成两个u型结构,因此也称“双u型纸质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箱内垫片,采用模切方式将内衬坯模切成需要的尺寸,在需要进行弯折的位置设置预折线,例如,当固定产品的空腔的截面为方形时,在连板与第一弯折部连接处、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连接处、第二弯折部与第三弯折部连接处分别设置预折线,以利于发生随后的弯折动作。内衬坯由预折线弯折成型且通过粘贴部粘贴固定,将包装箱内垫片放入纸箱即可起到底部支撑及两侧防护作用。底部支撑作用通过第四弯折部、第五弯折部、第六弯折部发生弯折与连板之间形成的立体空腔得以实现,两侧防护作用通过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发生弯折与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以及第七弯折部、第八弯折部和第九弯折部发生弯折与连板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也即四个立体空腔之间的空间进行产品固定得以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支撑性纸质垫片,采用模切、粘合成型的成型方式,在垫片两侧形成瓦楞结构对支持面起到支撑作用,使纸质垫片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瓦楞结构在一定受力范围内可以实现缓冲保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箱内垫片结构设计成本低、支撑强度高、缓冲效果好、使用操作简单,又能利用目前纸箱生产设备生产,而且能与礼品盒一起回收再利用,具有较好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包装箱内垫片的平面展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包装箱内垫片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包装箱内垫片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包装箱内垫片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包装箱内垫片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包装箱内垫片的平面展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包装箱内垫片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包装箱内垫片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包装箱内垫片的仰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包装箱内垫片的左视图;

其中,1、连板;2、第一支撑板;21、第一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3、第三弯折部;3、第二支撑板;31、第四弯折部;32、第五弯折部;33、第六弯折部;4、第三支撑板;41、第七弯折部;42、第八弯折部;43、第九弯折部;5、第一粘贴部;6、第二粘贴部;7、第三粘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内垫片,所述垫片由垫片坯折制而成,垫片坯具有在非弯折状态下呈平板状的第一状态(如附图1)和弯折状态下呈立体的第二状态(如附图2-5),其中,垫片坯包括连板1和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及第三支撑板4,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2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板1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3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板1两侧,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板4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板1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及第三支撑板4依次连接于连板1的一侧,各个支撑板之间不重叠、不相交,第二支撑板3发生弯折形成的空腔固定于连板1的一面,第一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4分别发生弯折形成的空腔位于连板1的另一面。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2形成的空腔与所述第三支撑板4形成的空腔之间的空间用于固定产品。

所述第一支撑板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21和第二弯折部22,所述第一弯折部21与连板1相连,第一弯折部21能够相对连板1发生弯折动作,第二弯折部22能够相对第一弯折部21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第一弯折部21、第二弯折部22和连板1之间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空腔(如附图5所示)。

连板1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部21、第二弯折部22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二者之间的连板部分一起翻折180°,翻折至连板1的另一面。

所述第三支撑板4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七弯折部41、第八弯折部42,第七弯折部41与连板1相连,第七弯折部41能够相对连板1发生弯折动作,第八弯折部42能够相对第七弯折部41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第七弯折部41、第八弯折部42和连板1之间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空腔。

连板1与其两侧的第七弯折部41、第八弯折部42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二者之间的连板1部分一起翻折180°,翻折至连板1的另一面。

第二支撑板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弯折部31和第五弯折部32,第四弯折部31与连板1相连,第四弯折部31能够相对连板1发生弯折动作,第五弯折部32能够相对第四弯折部31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第四弯折部31、第五弯折部32和连板1之间构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立体空腔(如附图5所示)。

连板1的两侧的第四弯折部31、第五弯折部32和连板1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连板1的两侧的第一弯折部21、第二弯折部22和连板1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位于连板1的不同面(如附图5所示)。

连板1两侧的两个第二弯折部22发生弯折后不重叠;连板1两侧的两个第五弯折部32发生弯折后不重叠;连板1两侧的两个第八弯折部42发生弯折后不重叠。

如附图1所示,第二弯折部22的与第一弯折部21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一粘贴部5,当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支撑板2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第一粘贴部5与连板1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如附图3所示),其中,第二弯折部22与第一粘贴部5的弯折方向相反。

第五弯折部32的与第四弯折部31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二粘贴部6,当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支撑板3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第二粘贴部6与连板1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如附图4所示),其中,第五弯折部32与第二粘贴部6的弯折方向相反。

第八弯折部42的与第七弯折部41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三粘贴部7,当垫片坯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三支撑板4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第三粘贴部7与连板1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如附图3所示),其中,第八弯折部42与第三粘贴部7的弯折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4大小相等,且发生弯折动作形成的立体空腔也大小相等。

实施例2

如附图6-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包装箱内垫片,所述垫片由垫片坯折制而成,垫片坯具有在非弯折状态下呈平板状的第一状态(如附图6)和弯折状态下呈立体的第二状态(如附图7-10),其中,垫片坯包括连板1和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及第三支撑板4,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2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板1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3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板1两侧,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板4对称连接于所述连板1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及第三支撑板4依次连接于连板1的一侧,各个支撑板之间不重叠、不相交,第二支撑板3发生弯折形成的空腔固定于连板1的一面,第一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4分别发生弯折形成的空腔位于连板1的另一面。如附图8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2形成的空腔与所述第三支撑板4形成的空腔之间的空间用于固定产品。

所述第一支撑板2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21、第二弯折部22和第三弯折部23,所述第一弯折部21与连板1相连,第一弯折部21和第三弯折部23对称连接于第二弯折部22两侧,第一弯折部21能够相对连板1发生弯折动作,第二弯折部22能够相对第一弯折部21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第三弯折部23能够相对于第二弯折部22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第三弯折部23完成弯折后,第三弯折部23与第二弯折部22垂直且与第一弯折部21平行,连板1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部21、第二弯折部22和第三弯折部23之间形成立体空腔(如附图10所示)。

连板1两侧的第一弯折部21、第二弯折部22和第三弯折部23与连板1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二者之间的连板部分一起翻折180°,翻折至连板1的另一面。

所述第三支撑板4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七弯折部41、第八弯折部42和第九弯折部43,第七弯折部41与连板1相连,第七弯折部41和第九弯折部43对称连接于第八弯折部42两侧,第七弯折部41能够相对连板1发生弯折动作,第八弯折部42能够相对第七弯折部41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第九弯折部43能够相对于第八弯折部42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第九弯折部43完成弯折后,第九弯折部43与第八弯折部42垂直且与第七弯折部41平行,连板1与其两侧的第七弯折部41、第八弯折部42和第九弯折部43之间形成立体空腔。

连板1两侧的第七弯折部41、第八弯折部42和第九弯折部43与连板1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二者之间的连板部分一起翻折180°,翻折至连板1的另一面。

第二支撑板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四弯折部31、第五弯折部32和第六弯折部33,所述第四弯折部31与连板1相连,所述第四弯折部31和第六弯折部33对称连接于第五弯折部32两侧,第四弯折部31能够相对连板1发生弯折动作,第五弯折部32能够相对第四弯折部31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第六弯折部33能够相对于第五弯折部32发生弯折方向相同的动作,第六弯折部33完成弯折后,第六弯折部33与第五弯折部32垂直且与第四弯折部31平行,连板1与其两侧的第四弯折部31、第五弯折部32和第六弯折部33之间形成立体空腔(如附图10所示)。

所述连板1的两侧的第四弯折部31、第五弯折部32、第六弯折部33和连板1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与连板1的两侧的第一弯折部21、第二弯折部22、第三弯折部23和连板1之间形成的两个立体空腔位于连板1的不同面(如附图10所示)。

所述第二弯折部22、第五弯折部32及第八弯折部42的宽度均不大于所述连板1宽度的二分之一。如附图6所示,所述第三弯折部23的与第二弯折部22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一粘贴部5,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立体的第二状态时,第一支撑板2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第一粘贴部5与连板1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如附图8所示),其中,第三弯折部23与第一粘贴部5的弯折方向相反;如附图6所示,第九弯折部43的与第八弯折部42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三粘贴部7,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立体的第二状态时,第三支撑板4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第三粘贴部7与连板1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如附图8所示),其中,第九弯折部43与第三粘贴部7的弯折方向相反。

如附图6所示,所述第六弯折部33的与第五弯折部32相连的侧边的对侧设置第二粘贴部6,当所述垫片坯处于立体的第二状态时,第二支撑板3发生弯折动作并通过第二粘贴部6与连板1的对应部位粘合固定(如附图9所示),其中,第六弯折部33与第二粘贴部6的弯折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和第三支撑板4大小相等,且发生弯折动作形成的立体空腔也大小相等。

当进行产品包装时,根据产品大小及包装箱的需要,将内衬坯模切成适当尺寸,根据支撑板上各个弯折部的宽度,在需要发生弯折动作处设置预折线,由预折线弯折成型后放入纸箱即可起到底部支撑及两侧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支撑性纸质垫片,该垫片可以通过简单折合成型,对于产品防护缓冲有显著效果,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箱内垫片结构设计成本低、支撑强度高、缓冲效果好、使用操作简单,又能利用目前纸箱生产设备生产,而且能与礼品盒一起回收再利用,具有较好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u型纸质垫片,采用模切、粘合成型的成型方式,在垫片两侧形成瓦楞结构对支持面起到支撑作用,使纸质垫片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瓦楞结构在一定受力范围内可以实现缓冲保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垫片可以实现礼品箱中产品垫高支撑,可以保护及固定包装箱中的产品,同时垫片瓦楞结构给垫片带来的高强支撑及缓冲作用也可满足物流运输强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