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全自动上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0453发布日期:2020-05-29 13:0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全自动上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全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物流行业不断发展,而在网上购物的人不断增多,货物都是通过物流送到人们的手中,而在物流领域中,对包裹或货物的上车和下车大多采用人工进行完成的,效率低,速度慢,即使市场上有物流货物的上下料装置,但是功能都比较单一,存在很多缺陷,具体为,1:现有的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不能同时适用于四辆物流车进行上下料,效率低,速度慢,灵活性差;2:现有的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在上料的时候往往只是将货物输送到车厢的入口,还需要人工进行辅助堆放,下料的时候需要人工将货物搬运到车厢出口处,再通过人工放入到传送带上进行下料,不能实现全自动上下料,增加人工成本,消耗大量的劳动力;3:现有的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不能对货物的上下料进行实时监控,不能提高货物上下料的安全系数,整体稳定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全自动上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全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第一传送带固定架,所述第一传送带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固定架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传送带固定架,所述第二传送带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固定架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连接有上下料装置,所述第二传送带固定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三传送带固定架,所述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上设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固定架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三传送带固定架的底端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传送带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伸缩杆连接座,所述伸缩杆连接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五传送带固定架,所述第五传送带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五传送带,所述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的一侧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顶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的另一侧安装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顶端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齿轮箱上连接有第一滚辊和第二滚辊,所述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四传送带固定架,所述第四传送带固定架上安装有第四传送带,所述第四传送带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二不锈钢板,所述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一不锈钢板,所述底座的底端安装有脚刹式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送带通过传送带滚辊安装在第一传送带固定架上,所述第二传送带通过传送带滚辊安装在第二传送带固定架上,所述第三传送带通过传送带滚辊安装在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上,所述第四传送带通过第一滚辊安装在第四传送带固定架上,所述第五传送带通过第二滚辊安装在第五传送带固定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不锈钢板焊接在所述第五传送带固定架上,所述第二不锈钢板和第五传送带固定架均通过铰链与所述第四传送带固定架固定相连,所述第四传送带固定架的两端均焊接有活动杆,所述第四传送带固定架通过活动杆与活动槽活动相连,所述侧板焊接在所述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上,所述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并通过同步带与第一传送带上的滚辊相连,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传送带固定架上,并与第二传送带上的滚辊相连,所述第三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上,并通过同步带与第三传送带上的滚辊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齿轮箱内的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一滚辊和第二滚辊的一端均与齿轮箱固定相连,另一端均与轴承座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上,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伸缩杆连接座与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第五传送带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摄像头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送带固定架、第二传送带固定架、第四传送带固定架和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的两侧均焊接有防护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本体通过电线与控制室内的控制台相连,控制台上设有显示器和电源开关,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台上的电源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四电机、第三电机、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一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解决了人工搬运货物,效率低,速度慢,而且容易损坏货物的问题,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上下料的效率,节约时间,提高发货速度;

2:该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可以同时适用于四辆物流车进行上料或下料,效率低,速度慢,灵活性强;

3:该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在上料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货物输送到车厢内部,并实现自动码放,无需人工在车厢内搬运操作,节省人力,下料的时候,也是直接将货物从车厢内自动输送下来,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4:该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可以对货物的上下料进行实时监控,提高货物上下料的安全系数,整体稳定性能强,让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通过远程控制即可完成货物的上下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传送带和第五传送带的连接图;

图中:1、装置本体,2、底座,3、第一传送带,4、第一电机,5、第二传送带,6、第二电机,7、上下料装置,8、脚刹式滚轮,9、第三传送带,10、侧板,11、活动槽,12、第四传送带,13、第四电机,14、齿轮箱,15、第五传送带,16、第一不锈钢板,17、轴承座,18、第二电动伸缩杆,19、第一电动伸缩杆,20、第二不锈钢板,21、第三电机,22、第一滚辊,23、第二滚辊,24、铰链,25、伸缩杆连接座,26、活动杆,27、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全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上设有底座2,底座2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第一传送带固定架,第一传送带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一传送带3,第一传送带固定架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4,底座2的顶端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传送带固定架,第二传送带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二传送带5,第二传送带固定架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6,第二传送带5上连接有上下料装置7,第二传送带固定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三传送带固定架,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上设有第三传送带9,第三传送带固定架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板10,侧板10上设有活动槽11,第三传送带固定架的底端设有第三电机21,第三传送带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9,第一电动伸缩杆19的一端安装有伸缩杆连接座25,伸缩杆连接座25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8,第二电动伸缩杆18的顶端安装有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第五传送带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五传送带15,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的一侧安装有轴承座17,轴承座17的顶端安装有摄像头27,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的另一侧安装有齿轮箱14,齿轮箱14的顶端安装有第四电机13,齿轮箱14上连接有第一滚辊22和第二滚辊23,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四传送带固定架,第四传送带固定架上安装有第四传送带12,第四传送带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二不锈钢板20,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的一端设有第一不锈钢板16,底座2的底端安装有脚刹式滚轮8。

第一传送带3通过传送带滚辊安装在第一传送带固定架上,第二传送带5通过传送带滚辊安装在第二传送带固定架上,第三传送带9通过传送带滚辊安装在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上,第四传送带12通过第一滚辊22安装在第四传送带固定架上,第五传送带15通过第二滚辊23安装在第五传送带固定架上。

第一不锈钢板16焊接在第五传送带固定架上,第二不锈钢板20和第五传送带固定架均通过铰链24与第四传送带固定架固定相连,第四传送带固定架的两端均焊接有活动杆26,第四传送带固定架通过活动杆26与活动槽11活动相连,侧板10焊接在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上,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与第二传送带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第一不锈钢板16可以插入到货物的底部,让货物接触到第五传送带15,从而实现下料,上料的时候第五传送带15上的货物输送到第一不锈钢板16,通过后面货物的挤压,从而让前面的货物输送到车厢内部,第五传送带15在上下前后运动的时候,会带动第四传送带12一起运动,而第二不锈钢板20起到与第三传送带9接触便于上料传送的目的,利用活动杆26在活动槽11内运动,防止第四传送带12从第三传送带9上脱落。

第一电机4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2上,并通过同步带与第一传送带3上的滚辊相连,第二电机6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传送带固定架上,并与第二传送带5上的滚辊相连,第三电机21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上,并通过同步带与第三传送带9上的滚辊相连,第一电机4的正反转可以带动第一传送带3正反制动,第二电机6的正反转可以带动第二传送带5正反制动,第三电机21的正反转可以带动第三传送带9正反制动。

第四电机13与齿轮箱14内的齿轮啮合相连,第一滚辊22和第二滚辊23的一端均与齿轮箱14固定相连,另一端均与轴承座17固定相连,利用齿轮箱14带动第一滚辊22和第二滚辊23朝着同一个方向旋转,从而带动第四传送带12和第五传送带15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

第一电动伸缩杆19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传送带固定架上,第一电动伸缩杆19通过伸缩杆连接座25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8固定相连,第二电动伸缩杆18与第五传送带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摄像头27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17上,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9的制动,可以调节第一不锈钢板16在车厢内的前后距离,利用第二电动伸缩杆18可以调节第一不锈钢板16在车厢内的高矮度,便于上料和下料。

第一传送带固定架、第二传送带固定架、第四传送带固定架和第五传送带固定架的两侧均焊接有防护挡板,利用防护挡板可以防止货物掉落。

装置本体1通过电线与控制室内的控制台相连,控制台上设有显示器和电源开关,显示器与摄像头27电性连接,控制台上的电源开关分别与第一电机4、

第二电机6、第四电机13、第三电机21、第二电动伸缩杆18和第一电动伸缩杆19电性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坐在控制室内对该装置进行操控,通过控制台上的电源开关可以接通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6、第四电机13、第三电机21、第二电动伸缩杆18和第一电动伸缩杆19的电源。

工作原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全自动上下料装置,该装置可以适用于四辆物流车进行上下料,当需要下料的时候,物流车可以将车厢对准四个上下料装置7的任意一个,然后打开车厢门,工作人员在控制室通过打开摄像头27的电源开关,让摄像头27对车厢内的货物进行拍摄,然后通过开启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6、第四电机13和第三电机21,第一电机4反转,从而带动第一传送带3反向转动,通过第二电机6的反转,从而让第二传送带5反向转动,通过第三电机21的反转,从而带动第三传送带9反向转动,再通过第四电机13的反转,从而带动齿轮箱14内的齿轮转动,再利用齿轮箱14带动第一滚辊22和第二滚辊23围绕轴承座17反向旋转,从而利用第一滚辊22、第二滚辊23带动第四传送带12和第五传送带15反向旋转,让第五传送带15能将货物输送给第四传送带12,能让第四传送带12将货物输送给第三传送带9,能让第三传送带9把货物输送给第二传送带5,让第二传送带5把货物输送给第一传送带3,再利用第一传送带3将货物输送到待料区或其他输送架上进行输送,而下料的时候,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9的制动,将第五传送带15和第五传送带15上的第一不锈钢板16伸入车厢内,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8可以调节五传送带15和第一不锈钢板16的高矮度,从高到低,利用第一电动伸缩杆19将第一不锈钢板16插入货物底部,利用第五传送带15将第一不锈钢板16上的货物输送走,第一电动伸缩杆19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8的共同作用可以将车厢内不同高度的货物输送出去,而第一不锈钢板16的宽度比车厢内的宽度小5厘米,从而可以快速将车厢内的货物输送出去,提高下料效率,在第二传送带5前后上下运动的时候,第四传送带12通过活动杆26在活动槽11内来回移动,第二不锈钢板20和第五传送带15均与第四传送带12通过铰链24相连,因此在第五传送带15上下前后运动的时候,第四传送带12可以跟着第五传送带15上下前后运动,稳定性能强。

当需要上料的时候,然后通过开启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6、第四电机13和第三电机21的电源开关,让第一电机4正转,从而带动第一传送带3正向转动,通过第二电机6的正转,从而让第二传送带5正向转动,通过第三电机21的正转,从而带动第三传送带9正向转动,再通过第四电机13的正转,从而带动齿轮箱14内的齿轮转动,再利用齿轮箱14带动第一滚辊22和第二滚辊23围绕轴承座17正向旋转,从而利用第一滚辊22、第二滚辊23带动第四传送带12和第五传送带15正向旋转,再通过传送架将工厂内生产的货物输送到第一传送带3上,再利用第一传送带3将货物输送到第二传送带5,让第二传送带5把货物输送给第三传送带9,让第三传送带9把货物输送给第四传送带12,让第四传送带12将货物输送给第五传送带15,再让第五传送带15将货物输送给第一不锈钢板16,再利用第一电动伸缩杆19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8的制动,调节第一不锈钢板16在车厢的空间位置,从而实现自动上货,并实现自动码货,无需人工操作,而且上货效率高,速度快,节约时间。

该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解决了人工搬运货物,效率低,速度慢,而且容易损坏货物的问题,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上下料的效率,节约时间,提高发货速度;该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可以同时适用于四辆物流车进行上料或下料,效率低,速度慢,灵活性强;该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在上料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货物输送到车厢内部,并实现自动码放,无需人工在车厢内搬运操作,节省人力,下料的时候,也是直接将货物从车厢内自动输送下来,提高效率,节省成本;该物流货物上下料装置可以对货物的上下料进行实时监控,提高货物上下料的安全系数,整体稳定性能强,让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通过远程控制即可完成货物的上下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