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货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3400发布日期:2020-08-25 19:33阅读:9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卸货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平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卸货平台。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于荒料卸货过程中,卷扬机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并且,为了保证卷扬机可有效的正常工作,会将卷扬机设于具有一定高度的平台上。而目前,荒料卸货过程中所用的卷扬机的平台都是由钢筋混凝土建成,且由于荒料的重量重,为了平台的稳固性,在建造该支撑平台过程中,往往需要往地面下挖1米多深建造,其建造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时间,建造繁琐、造价成本高,且该卸货平台不能移动,即在另一地方若需要使用卸货平台,则需要另外建造,还有,该卸货平台损坏时,修复也费人力和时间,不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便于移动的卸货平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卸货平台,包括支撑基座、放置基座和多根支撑工字钢,所述支撑基座包括底座框架和第一辅助工字钢,所述底座框架至少由三根第一工字钢首尾相接围绕而成,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设置于底座框架内;所述放置基座包括放置框架和第二辅助工字钢,所述放置框架至少由三根第二工字钢首尾相接围绕而成,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设于放置框架内;所述支撑工字钢设于所述第一工字钢与所述第二工字钢之间,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与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之间设置有加强工字钢,所述底座框架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定位脚。

较优地,所述支撑工字钢与所述第一工字钢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支撑工字钢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构件。

较优地,所述第一工字钢、所述第二工字钢的数量均为4根,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和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的数量为2根,且两根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垂直交叉设置,两根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垂直交叉设置。

较优地,所述支撑工字钢的数量为4根或8根。

较优地,所述底座框架的横截面与所述放置框架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且所述底座框架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不小于所述放置框架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

较优地,所述底座框架的数量为2个。

较优地,所述支撑工字钢与所述第一工字钢垂直,同时,还与所述第二工字钢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卸货平台采用工字钢构成,相较于现有混凝土制造的卸货平台更不易在卸荒料过程中被磨损,增加卸货平台的使用寿命,制造时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从而降低卸货平台的成本,并解决现有卸货平台采用混凝土材料建造不可移动的弊端,且在不用时可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卸货平台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卸货平台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照附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卸货平台,包括支撑基座、放置基座和多根支撑工字钢30,所述支撑基座包括底座框架10和第一辅助工字钢12,所述底座框架10至少由三根第一工字钢11首尾相接围绕而成,其中,多根第一工字钢11通过焊接的方式首尾相接围绕,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12设置于底座框架10内,具体的,第一辅助工字钢12的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嵌于底座框架10内。所述放置基座包括放置框架20和第二辅助工字钢(图中未示出),所述放置框架20至少由三根第二工字钢21首尾相接围绕而成,其中,多根第二工字钢21通过焊接的方式首尾相接围绕,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设于放置框架20内,具体的,第二辅助工字钢的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嵌于放置框架20内,便于支撑卷扬机。所述支撑工字钢30设于所述第一工字钢11与所述第二工字钢21之间,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12与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之间设置有加强工字钢40,所述底座框架10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定位脚50,其中,支撑工字钢30以及加强工字钢40均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分贝设于第一工字钢11与第二工字钢21之间以及第一辅助工字钢12与第二辅助工字钢之间,由此可构成一稳定性强的卸货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卸货平台采用工字钢构成,相较于现有混凝土制造的卸货平台更不易在卸荒料过程中被磨损,增加卸货平台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工字钢构成,制造时无需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可降低卸货平台的成本,可解决现有卸货平台采用混凝土材料建造不可移动的弊端,且工字钢相较于方钢和槽钢的稳定性更强,适用于荒料卸货时使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该卸货平台放置面对应定位脚的位置下挖个深度高于定位脚50的高度的凹坑,定位脚50对应陷入凹坑实现该卸货平台的定位,防止该卸货平台运在卸货过程中出现移动影响使用的弊端,进而使支撑底座贴合于放置面,增加该卸货平台的支撑强度。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该卸货平台的支撑强度以及使用的稳定性,所述支撑工字钢30与所述第一工字钢11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支撑工字钢30与所述第二工字钢2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构件60,该加强构件60分别焊接于支撑工字钢30与第一工字钢11的连接处以及支撑工字钢30与第二工字钢21的连接处。且为了使支撑工字钢30的支撑效果最佳,所述支撑工字钢30与所述第一工字钢11垂直,同时,支撑工字钢30还与所述第二工字钢21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述第一工字钢11、所述第二工字钢21的数量均为4根,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12和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的数量为2根。且两根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12垂直交叉设置或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垂直交叉设置或平行设置。所述底座框架10的横截面与所述放置框架20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且所述底座框架10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不小于所述放置框架20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横截面积较大的支撑底座可进一步加大该卸货平台的支撑强度以及使用的稳定性。其中,对应的,所述支撑工字钢30的数量为4根,当所卸的荒料的重量较重,所述支撑工字钢30的数量为8根甚至更多,且加强工字钢40的数量也可增加。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适用的范围更广,所述底座框架10的数量为2个,且两个底座框架10呈阶梯状,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卸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基座、放置基座和多根支撑工字钢,所述支撑基座包括底座框架和第一辅助工字钢,所述底座框架至少由三根第一工字钢首尾相接围绕而成,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设置于底座框架内;所述放置基座包括放置框架和第二辅助工字钢,所述放置框架至少由三根第二工字钢首尾相接围绕而成,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设于放置框架内;所述支撑工字钢设于所述第一工字钢与所述第二工字钢之间,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与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之间设置有加强工字钢,所述底座框架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定位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字钢与所述第一工字钢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支撑工字钢与所述第二工字钢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卸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字钢、所述第二工字钢的数量均为4根,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和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的数量为2根,且两根所述第一辅助工字钢垂直交叉设置,两根所述第二辅助工字钢垂直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卸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字钢的数量为4根或8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卸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架的横截面与所述放置框架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且所述底座框架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不小于所述放置框架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卸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架的数量为2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卸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字钢与所述第一工字钢垂直,同时,还与所述第二工字钢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卸货平台,包括支撑基座、放置基座和多根支撑工字钢。支撑基座包括底座框架和第一辅助工字钢,底座框架至少由三根第一工字钢首尾相接围绕而成,第一辅助工字钢设于底座框架内。放置基座包括放置框架和第二辅助工字钢,放置框架至少由三根第二工字钢首尾相接围绕而成,第二辅助工字钢设于放置框架内。支撑工字钢设于第一工字钢与第二工字钢之间,第一辅助工字钢与第二辅助工字钢之间设有加强工字钢,底座框架的底端设有多个定位脚。通过本实例实施,该卸货平台更不易在卸荒料过程中磨损,增加使用寿命,且制造时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降低成本,并根据需要可运输移动,且在不用时可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向伟;林仁孟;秦志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佰石特石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