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盖装置及易拉盖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9362发布日期:2020-10-17 00:3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盖装置及易拉盖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拉盖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盖装置及易拉盖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分盖是指将堆成一摞的易拉盖一个一个分离开来,便于后续工序正常进行。因此,一旦传输线上发生堆盖现象,就会对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会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目前,通常的分盖做法是将整叠易拉盖放置在筒形腔体中,并在筒形腔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阻挡易拉盖下落的弹性块。当通过吸盘吸取筒形腔体中最下方的易拉盖时,弹性块变形从而露出足够的空间使最下方的易拉盖掉落,随后弹性块复位再次阻挡相邻的易拉盖掉落,从而达到分盖的效果。但这种吸取易拉盖的分盖方式,极易损伤易拉盖本身。其次,传统生产线上只能安装有一个单工位的分盖机构对易拉盖进行分盖,分盖效率低。这是由于,当多个分盖机构对易拉盖进行分盖时,由于分盖机构运行时间以及分盖时间均不一致,可能导致某个分盖机构分离的易拉盖落在传输带运输过来的已分离的易拉盖上,从而造成堆叠,影响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盖装置及易拉盖输送系统,旨在改善现有分盖机构分盖过程中易损伤易拉盖且分盖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盖装置,包括:

机架,用于提供工作容腔和支撑;

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具有适配于易拉盖形状的落盖通道;

分盖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靠近所述落盖通道底部位置,所述分盖组件包括分盖轮和驱动所述分盖轮旋转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分盖轮的顶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外周表面设置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与所述落盖通道中的底部易拉盖边缘相适配,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分盖轮旋转,以使所述螺旋槽带动所述底部易拉盖旋转并向下运动,从而使所述底部易拉盖与其相邻的易拉盖分离并落到位于所述落盖通道下方的传输带上进行传输。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导向柱;若干所述导向柱环形排布,用以在若干所述导向柱的环形中心形成所述落盖通道。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柱顶部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为u型,用以形成易拉盖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与所述落盖通道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盖装置设置有四组导向组件,每组导向组件的所述落盖通道底部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一所述分盖轮。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盖轮的底部套设有同步皮带;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其中一个所述分盖轮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与其连接的所述分盖轮旋转,以带动套设在所述分盖轮上的所述同步皮带转动,从而带动其他所述分盖轮旋转。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旋转电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易拉盖输送系统,包括上述的分盖装置、传输装置、堵盖感应装置、叠盖感应装置以及输送管道;

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传输带和驱动所述传输带运转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传输带的一端位于在所述导向组件竖直方向下方,用于承载从所述落盖通道掉落的易拉盖并进行传输;

所述堵盖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传输带的另一端,用以感应所述传输带上的易拉盖的输送情况;

所述叠盖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入口处,用以感应所述输送管道入口处的易拉盖的堆叠情况;

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传输带的另一端连接,用以将所述传输带传输过来的易拉盖按顺序输送给下一个工序。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真空组件,用以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使易拉盖固定在所述传输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盖装置,通过让落盖通道的底部易拉盖边缘与分盖轮的螺旋槽相适配,当第一动力装置驱动分盖轮旋转时,与螺旋槽配合的底部易拉盖顺着螺纹槽的螺纹作向下的旋转运动,从而使底部易拉盖与其相邻的易拉盖分离并落到位于落盖通道下方的传输带上进行传输,而与其相邻的易拉盖则会在底部易拉盖下落到传输带的过程中,再次与螺旋槽配合,等待下次旋转分离。利用这种螺旋槽与易拉盖边缘相互配合的方式对堆叠易拉盖进行分离,快速有效,且不会对易拉盖本身造成损伤。

此外,本发明可以设置多组分盖组件进行分盖,这是由于分盖轮的底部套设有同步皮带,通过同步皮带可使多个分盖轮同步旋转,从而使多个落盖通道的最下方的易拉盖可同时落到传输带上,再通过调节传输带的传输速度,就能保证所有的分盖组件所分离的易拉盖不会落在传输带传输过来的已分离的易拉盖上,从而达到多组分盖组件一起分盖的效果,提高分盖效率,也实现了易拉盖在传输带上的均布式输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易拉盖输送系统,将其中的分盖装置设置在圆边机输送出口,能快速对圆边机输送过来的堆叠易拉盖进行分离并进行传输,且整个传输过程速度快、稳定性高。此外,堵盖感应装置和叠盖感应装置还能有效感应输送过程中传输带传输情况和易拉盖碰撞、叠盖情况,再配合上易拉盖均布式输送方式,降低了输送线堵塞风险,提高易拉盖生产过程的流畅性和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盖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盖装置除去部分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盖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盖装置的分盖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拉盖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分盖装置;11-机架;12-导向组件;121-落盖通道;122-导向柱;123-导向板;124-固定板;13-分盖组件;131-分盖轮;131a-凸缘;131b-螺旋槽;131c-皮带齿轮;132-第一动力装置;133-同步皮带;134-皮带张紧机构;135-支撑板;14-外壳;2-传输装置;21-传输带;22-第二动力装置;3-叠盖感应装置;4-堵盖感应装置;41-临时储盖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盖装置1,包括机架11、导向组件12以及分盖组件13。

机架11用于提供工作容腔和支撑。如图2所示,机架11可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内部设置有导向组件12、分盖组件13的分盖轮131以及具有容置传输带21的空间。机架11下半部内部设置有分盖组件13的第一动力装置132。如图1所示,机架11下半部四周均安装有可拆卸的钣金件,并且每个钣金件能在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情况下独立拆装,易于维护和检修。

导向组件12设置在机架11上,具有适配于易拉盖形状的落盖通道121。落盖通道121可与易拉盖的圆边机输送出口连接,让圆边机输出的易拉盖堆叠在落盖通道121中,以便进行分离。

作为进一步优化,导向组件12包括竖直设置的若干导向柱122;若干导向柱122环形排布,用以在若干导向柱122的环形中心形成落盖通道121。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四根竖直设置的导向柱122竖直设置且两两平行,并呈环形排布,用以形成与易拉盖形状的落盖通道121。

作为进一步优化,导向组件12还包括设置在导向柱122顶部的导向板123,导向板123为u型,用以形成易拉盖引导通道;引导通道与落盖通道121连通。如图1或者图2所示,导向板123的u型开口与易拉盖的圆边机输送出口连接,用以将圆边机输出的易拉盖通过该开口以及u型导向板123形成的引导通道引导易拉盖落入落盖通道121中进行堆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分盖装置1设置有四组导向组件12,每组导向组件12包括竖直设置的四根导向柱122,每组导向组件12的四根导向柱122顶部均连接有一导向板123,利用导向板123与导向柱122的配合,可以快速实现易拉盖的收集及有序堆叠,便于后续进行分离。如图3所示,四根导向柱122与设置在机架11上的固定板124中的通孔边缘固定连接,用以将导向柱122固定在机架11上。四组导向组件12成一列排布,故固定板124上设置有四个通孔,分别与四组导向组件12的导向柱122连接。此外,固定板124也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靠近导向柱122顶部位置和导向柱122中间位置,对导向柱122进行固定,利于整个分盖流程的稳定性。

分盖组件13设置在机架11上并靠近落盖通道121底部位置,分盖组件13包括分盖轮131和驱动分盖轮131旋转的第一动力装置132。如图4所示,分盖轮131的顶端设置有凸缘131a,凸缘131a外周表面设置有螺旋槽131b,螺旋槽131b与落盖通道121中的底部易拉盖边缘相适配。当第一动力装置132驱动分盖轮131旋转时,与螺旋槽131b配合的底部易拉盖顺着螺纹槽的螺纹作向下的旋转运动,从而使底部易拉盖与其相邻的易拉盖分离并落到位于落盖通道121下方的传输带21上进行传输,而与其相邻的易拉盖则会在底部易拉盖下落到传输带21的过程中,再次与螺旋槽131b配合,等待下次旋转分离,以实现易拉盖的匀布运输。本实用新型利用螺旋槽131b与底部易拉盖边缘相互配合的方式对堆叠易拉盖进行分离,快速有效,且不会对易拉盖本身造成损伤。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分盖组件13外部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外壳14,用于保护分盖轮131以及便于维修。

作为进一步优化,在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分盖装置1设置有四组导向组件12,每组导向组件12的落盖通道121底部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一分盖轮131,通过两个分盖轮131的螺旋槽131b与底部易拉盖边缘相配合,一方面可以确保旋转过程中易拉盖的稳定性,另一方便两边的分盖轮131同步带动底部易拉盖向下运动的方式可以进一步确保底部易拉盖与其相邻的易拉盖的准确分离。需要说明的是,机架11的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板135,通过螺栓将分盖轮131固定在支撑板135。此外,支撑板135上开设有与分盖轮131外周形状相适配的通孔,分盖轮131底部一端穿过通孔与设置于机架11下半部的第一动力装置132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分盖轮131的底部套设有同步皮带133,第一动力装置132与其中一个分盖轮131连接,第一动力装置132驱动与其连接的分盖轮131旋转,以使套设在分盖轮131上的同步皮带133转动,从而带动其他分盖轮131旋转。如图4所示,分盖轮131的底部套设有皮带齿轮131c,同步皮带133套设在皮带齿轮131c上,皮带齿轮131c转动带动同步皮带133转动。本实施例通过同步传送的方式只需要一动力装置就可实现所有分盖轮131的同步旋转,从而使多个落盖通道121的最下方的易拉盖可同时落到传输带21上,再通过调节合适的传输带21速度,就保证所有的分盖组件13所分离的易拉盖不会落在传输带21传输过来的已分离的易拉盖上,从而达到多组分盖组件13一起分盖的效果,提高分盖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易拉盖在传输带21上的均布式输送。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同步皮带133的间隙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皮带张紧机构134,用于使同步皮带133保持一定的张紧力,以确保有足够的张紧力可带动所有的分盖轮131一起旋转。

作为进一步优化,第一动力装置132为旋转电机,便于带动分盖轮131进行旋转。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易拉盖输送系统,包括上述的分盖装置1、传输装置2、堵盖感应装置4、叠盖感应装置3以及输送管道(图未示)。

传输装置2,包括传输带21和驱动传输带21运转的第二动力装置22,传输带21的一端位于在导向组件12竖直方向下方,用于承载从落盖通道121掉落的易拉盖并进行传输。其中,第二动力装置22为电机。

作为进一步优化,传输装置2还包括真空组件,用以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使易拉盖固定在传输带21上。需要说明的是,真空组件包括用以抽取真空的真空发生器以及包覆在传输带21的壳体,壳体内部可形成真空空间。而真空发生器以及包覆在传输带21的壳体均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在进行赘述。

堵盖感应装置4,设置在传输带21的另一端,用以感应传输带21上的易拉盖的输送情况。当传输带21上的易拉盖发生堵盖情况时,即传输带21给输送管道输送易拉盖的过程中,在输送管道入口处发生堵塞,导致易拉盖拥堵在传输带21与输送管道的一端,堵盖感应装置4感应到上述这种堵盖的情况下,利用压缩空气将拥堵在传输带21的易拉盖扫入临时储盖盒41中,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行。

叠盖感应装置3设置在输送管道入口处,用以感应输送管道入口处的易拉盖的堆叠情况。传输带21将易拉盖传输给输送管道后,易拉盖会在输送管道中再次进行有序地堆叠。当叠盖感应装置3感应到输送管道入口处的易拉盖堆叠高度高于叠盖感应装置3时,输送管道的推盖装置启动,将输送管道中的易拉盖推向下一个工序,避免易拉盖在输送管道入口处堆叠和滞留。需要说明的是,堵盖感应装置4和叠盖感应装置3的感应器可为光电感应器,也可以为红外线感应器,但不限于此,在此不做限定。

输送管道与传输带21的另一端连接,用以将传输带21传输过来的易拉盖按顺序输送给下一个工序。本步骤的目的是,将多条易拉盖生产线生产的易拉盖通过分盖方式进行匀布输送后,将匀布分离的易拉盖再次汇集到一条管道上并进行有序堆叠,最后按顺序传送到一下个工序,降低整条输送线堵塞风险,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拉盖输送系统的工作过程:

分盖装置1的落盖通道121中收集并存放有一摞堆叠易拉盖,位于落盖通道121底部的易拉盖的边缘与分盖组件13的分盖轮131的螺旋槽131b相适配,当第一动力装置132驱动分盖轮131旋转时,与螺旋槽131b配合的底部易拉盖顺着螺纹槽的螺纹作向下的旋转运动,从而使底部易拉盖与其相邻的易拉盖分离并落到位于落盖通道121下方的传送装置中的传输带21上。当易拉盖通过分盖装置1进入传输带21后,真空组件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使得易拉盖牢牢固定在传输带21上并进行传输。当堵盖感应装置4感应到传输带21的堵盖情况时,将拥堵在传输带21的易拉盖扫入临时储盖盒41中,保证输送线正常运行。当叠盖感应装置到输送管道入口处易拉盖高于叠盖感应装置3时,启动输送管道的推盖装置,将输送管道中的易拉盖推向下一个工序,避免易拉盖在输送管道入口处堆叠和滞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易拉盖输送系统,将其中的分盖装置1设置在圆边机输送出口,能快速对圆边机输送过来的堆叠易拉盖进行分离并进行传输,且整个传输过程速度快、稳定性高。此外,堵盖感应装置和叠盖感应装置还能有效感应输送过程中传输带传输情况和易拉盖碰撞、叠盖情况,配合上易拉盖均布式输送方式,降低了输送线堵塞风险,提高易拉盖生产过程的流畅性和自动化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