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盾构机的改良皮带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8357发布日期:2020-08-25 19:2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盾构机的改良皮带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机,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盾构机的改良皮带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其上具有一种皮带输送装置,所述的皮带输送装置用于运送渣土之类的物品,传统的盾构机上的皮带输送装置其如图1所示,其包括底座a、托辊b、皮带d机支架c和皮带d,所述的支架c具有六个,其焊接固定在底座a上,每两组支架c之间安装有托辊b,所述的托辊b由支架c进行固定,所述的皮带d与托辊b的外圆面直接接触,在托辊b上滑动;由于所述的支架c结构复杂,且支架c焊接在底座a上的焊接量大,导致精度难以控制,且制作成本高,同时由于托辊b固定在支架c上,其位置无法调整,在盾构机转弯时,皮带d容易往一边滑动,产生皮带d跑偏而导致一边的托辊b由于摩擦力不足而无法旋转,这样由于托辊b长期不旋转,托辊b容易与皮带d摩擦磨损而导致托辊b由偏磨损坏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易于加工,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于更换,且能有效防止托辊偏磨问题的皮带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适用于盾构机的改良皮带输送装置,其包括底座、支架、托辊、连接板以及皮带,所述的托辊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的两侧的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托辊由连接板通过销轴与支架连接,所述的皮带与托辊的外圆面相接触,所述的托辊之间采用销轴铰接,所述的托辊之间具有联动性。

通过上述设计,由于在托辊与托辊之间采用的连接为销轴铰接,其使得托辊可以绕着销轴转动,这样使得输送装置在位于转弯的位置时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减少皮带的跑偏幅度,使得能够减少托辊产生的偏磨问题。

进一步,所述的托辊与托辊的外圆面之间还具有弹簧。

通过在托辊之间增加了弹簧,通过弹簧的柔性连接使得托辊与托辊之间可以同步转动,防止存在部转动的托辊与皮带之间干磨,防止托辊与皮带之间的滑动摩擦磨损。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弹簧其左侧弹簧具有右旋朝向设置,右侧弹簧具有左旋朝向设置。

通过将左侧的谭江采用右旋布置,右侧弹簧采用左旋设计,两个弹簧对皮带都有朝内挤压的反作用力,当皮带没有跑偏的时候,两种作用力是平衡的,当皮带朝左边偏转时,此时皮带队左侧的弹簧的作用力明显大于右侧弹簧,相应的,左侧弹簧对皮带朝右的作用力就大于右侧弹簧对于皮带朝左的作用力,此时皮带在左侧的弹簧的作用力下缓慢往内调整,达到纠偏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的弹簧外表面具有增加其摩擦力的摩擦层皮。

进一步,所述的摩擦层皮为复合橡胶结构。

通过弹簧采用外侧橡胶的复合结构。可以用于增加弹簧对皮带的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的托辊包括端盖、轴承座、轴承、轴及筒体,所述的端盖位于托辊的两侧,所述的轴承座安装在所述的端盖侧与轴相接触,所述的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的端盖、轴承座及筒体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体,其可绕着轴旋转。

通过上述设计,由于托辊之间采用的是销轴铰接,使得托辊之间具有联动性,使得其在皮带转弯时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减少皮带的跑偏幅度,同时将托辊的支架减少为2个,架构简单,易于安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相邻的托辊的外援面之间采用了弹簧连接,且左右弹簧采用了不同的螺旋方向布置,既能防止托辊不转与皮带干磨,同时当皮带跑偏时,弹簧对皮带存在朝内的纠偏力,起到自动纠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皮带输送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装置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图a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装置的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图b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

皮带输送装置100、底座1、支架2、皮带4、连接板31、托辊3、销轴5、螺栓6、弹簧33、端盖321、轴承座322、轴承323、轴324、筒体325、支架连接部21、支架安装部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新型的皮带输送装置100,所述的皮带4输送装置100适用于盾构机上,其用于运送渣土;所述的皮带输送装置100如图3所示,其包括了底座1、支架2、数组托辊3、连接板31、弹簧33及皮带4,所述的底座1处在整个皮带输送装置100的两侧,其中间中空,用于安装托辊3;所述的底座1之间安装有三个托辊3,托辊3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通过连接板31与支架2连接,所述的托辊3通过螺栓6与连接板31连接,连接板31的另外一端通过螺栓6与支架2连接,所述的支架2呈t型,其具有连接部21及安装部22,所述的连接部21用于与连接板31相连接,所述的安装部22通过螺栓6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托辊3与托辊3之间的连接通过销轴5连接,并且可绕销轴5转动,所述的托辊3之间具有联动性,这样使得输送装置在皮带4转弯处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可以减少皮带4的跑偏幅度,且托辊3的支架2的数目减少至2个,结构更为简单,易于安装,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所述的皮带4安装在托辊3的外圆面上,当工作运行时,皮带4驱动滚筒带动皮带4滑动,皮带4滑动过程中带动托辊3旋转。

如图2及图4所示,所述的托辊3包括端盖321、轴承座322、轴承323、轴324及筒体325,所述的端盖321位于托辊3的两侧,所述的轴324穿过端盖321具有突出连接处,所述的突出连接处用于将托辊3通过螺栓6连接至另一个托辊3,所述的轴承座322安装在所述的端盖321侧与轴324相接触,所述的端盖321、轴承座322和筒体325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所述的轴承323内圈套在轴上,外圆套在轴承座322内,工作时,由于端盖321、轴承座322及筒体325组成一体,可绕着轴324旋转,同时,在托辊3与托辊3的外圆面之间还通过弹簧33柔性连接,将三个托辊3的外圆面连成一体,使得只要任意两个托辊3转动,即可保证第三个托辊3的转速与其他两个托辊3一致,防止托辊3与皮带4之间的滑动摩擦磨损,同时由于所述的三个托辊3之间具有左右两个弹簧33,其中左侧弹簧33采用右旋布置,右侧弹簧33采用左旋布置,通过采用不同旋转方向的弹簧33,使得弹簧33在受到皮带4的作用力时具有不同方向的反作用力,左侧的弹簧33对皮带4具有朝右的反作用力,右侧的弹簧33对皮带4具有朝左的反作用力,两个弹簧33对皮带4的反作用力都是朝内挤压,当运行时皮带4没有跑偏的时候,两个作用力是平衡的,当皮带4朝着左边偏转的时候,此时皮带4对左侧弹簧33的作用力明显大于对右侧弹簧33的作用力,相应的,左侧弹簧33对皮带4朝右的作用力就大于右侧弹簧33对于皮带4朝左的作用力,此时皮带4在左侧弹簧33的作用力下缓慢往内调整,达到纠偏的目的;当皮带4朝右边偏转时,所述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当皮带4朝左边偏转时相反,同样可以达到纠偏的目的。

如图5所示,弹簧33可以采用外衬橡胶的复合结构,这样既能增加弹簧33对皮带4的反作用摩擦力,加大弹簧33对皮带4的纠偏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弹簧33对皮带4的磨损。

上述设计通过对皮带输送装置上的托辊之间的连接方式进项改进,使得托辊之间具有联动性,使得在皮带转弯处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减少了皮带的跑偏程度,并且由于减少了托辊使用的支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还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在托辊的外圆面上增加了弹簧,既能防止某个托辊不转与皮带干磨,还对皮带具有自动纠偏的能力,起到自动纠偏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